巴克維本拿比研討 推廣華裔歷史遺迹

加拿大都市网

巴克维小镇拥有很多华人遗迹。资料图片
 

巴克維小鎮擁有很多華人遺迹。資料圖片

來自卑詩內陸小鎮巴克維(Barkerville)的代表,周六與本拿比歷史遺迹委員會成員,開會研討推廣巴克維這一凝聚早期加拿大華人歷史的重要遺迹,同時融合本拿比的華裔歷史遺產,共同將早期加國華人的歷史和卓越貢獻發揚光大。
會議周六在本拿比一間酒店舉行,巴克維代表科爾曼(Ed Coleman)表示,巴克維義工委員會在全省共有14名成員,每兩年就會選擇低陸平原一個社區聚會,向公眾推廣這一歷史重鎮。今年則是首次來到本拿比,與省市政府及當地旅遊局一起,尋求合作機會。他說,本拿比也有很多歷史遺產,也可將其推廣到卑詩北部。
科爾曼說,巴克維是北美最大的華人歷史遺迹所在地,早期到加拿大的華人在這裡留下了不少足跡。

 
 

科爾曼。

在19世紀,隨着淘金潮的興起,不少華人來此加入淘金者的行列,高峰期共有約2,500名華人在那裡生活,占當時巴克維總人口的一半。當時巴克維的唐人街是芝加哥以西、三藩市以北最大的唐人街,華裔先僑為當時的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也成為卑詩歷史不可磨滅的一部分。在巴克維還有早期華裔墓園,已獲很好保護。
擁北美西部最早唐人街
科爾曼說,巴克維與中國駐溫總領館有很好的合作,在中領館的大力推廣下,近幾年前往巴克維參觀的華人越來越多,他們有些在加拿大居住,也有來自海外。人們來到當地,了解華裔留下的足跡及自己祖先的歷史,非常有意義。
省議員周行勵(Raj Chouhan)、陳葦蓁以及羅珍妮(Janet Routledge)等,代表省長賀謹(John Horgan)參與活動。周行勵說,他1975就曾帶小女兒前往巴克維參觀,並為那裡的美麗所震撼。他感謝大家的共同努力,令小鎮仍可保持魅力和風貌,吸引各地遊客。
本拿比市長侯邁豪(Mike Hurley)表示,本拿比與巴克維有很多共同之處。早前本拿比舉行的「橫跨太平洋」(Across the Pacific)展覽,就是慶祝早期華人在當地的歷史。
早在19世紀末,就有華人在本拿比務農,這個展覽分享了他們的家庭故事。而這些家庭有成員至今仍在本拿比居住,並在同一塊農地上耕種。這些展覽及歷史遺迹,可讓人們銘記華裔作出的努力以及犧牲。
巴克維距溫哥華約850公里,約8小時車程。1862年,來自英國的一個礦工首先在這裡發現黃金。1863年,洪門在巴克維設立分部。巴克維是北美西部最早的唐人街,具有一定規模,後來隨着黃金數量減少,這個淘金小鎮在輝煌數十年後走向沒落。

 
 

候邁豪。

 

 

share to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