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博物館獲聯邦撥款27.8萬 支持《移民的艱辛歷程》巡迴展

加拿大都市网

◼ 左起繆宗晏、李林嘉敏、黃麗珠、格蘭特、樂泰立、關慧貞,與策展人等合影。星島記者黃憶欣攝

【星島記者黃憶欣報道】適逢亞裔傳統月,去年7月1日開幕的加拿大華裔博物館,獲得聯邦政府撥款27.8萬元,用於《移民的艱辛歷程》(Odysseys and Migration)巡迴展專項,將為全國各地的觀眾帶來華裔加人豐富的史料,首兩站分別為維多利亞及卑詩淘金古鎮巴克維爾(Barkerville)。

文化遺產部(Canadian Heritage)國會秘書、眾議員樂泰立(Taleeb Noormohamed),周四(16日)代表文化遺產部長聖安琪(Pascale St-Onge)宣布該筆捐款。兩位華裔國會議員關慧貞、繆宗晏到場表達對展覽的支持。

《移民的艱辛歷程》乃作為亞裔傳統月重點展,介紹一系列加拿大華裔的故事。具華裔和瑪斯琴族(xʷməθkʷəy̓əm)血統的格蘭特(Larry Grant)長老,在展廳分享了他的故事。他談到20世紀初中國移民在瑪斯琴族印第安保護區土地上耕種時,華人與原住民社區之間建立了密切關係,以及自身混血兒的特殊成長經歷,又如何形成自己的文化歸屬感和身份認同。

格蘭特長老口述華裔歷史為該展亮點。星島記者黃憶欣攝

樂泰立表示:「華裔社區對於溫哥華、卑詩省以至整個加拿大都別具意義,為社會文化及經濟繁榮作出貢獻,我們需要保護華裔社區的歷史傳承。」他說,這並非聯邦政府對華裔博物館進行的最後一次撥款。「我們將繼續努力加強華裔社區的包容性和文化保護,不僅是在溫哥華,而是全國。」

樂泰立代表聯邦文化遺產部宣布撥款。星島記者黃憶欣攝

國會議員繆宗晏說,這次撥款讓《移民的艱辛歷程》得以在全國巡迴展出,觸及各地民眾。「這筆撥款的意義是認同和包容的象徵,肯定了加拿大華裔在我們國家的文化和故事中佔有重要地位。」

華埠選區國會議員關慧貞致詞指出,華裔博物館設立的意義重大,來自聯邦的撥款可推動後續展覽工作。「讓展覽走出溫哥華,在全國各地舉辦,是為了分享故事及文化,並推動對話,除了促進跨族裔文化的互相了解,也能鼓勵人們互相尊重。」

加拿大華裔博物館董事會主席黃麗珠。星島記者黃憶欣攝

加拿大華裔博物館董事會主席黃麗珠、首席執行官李林嘉敏對於聯邦政府撥款表示歡迎及感謝。黃麗珠說,加拿大華裔博物館自去年7月1日開幕以來,至今已吸引逾兩萬名觀眾,下一階段的目標是翻新更多空間。

星島記者實地了解正在館內由卡曼(Catherian Clement)策展的《尋影覓跡:1923排華法案》展覽。解說員現場問及觀眾從何地來參訪,有兩位民眾表示從舊金山來旅遊,解說員又稱自己是自美國移民到溫哥華,顯見華裔博物館已經成功吸引來自不同國家的各地人士。

華裔博物館解說員(中)向訪客說明人頭稅歷史事件。星島記者黃憶欣攝
華裔博物館自去年開幕至今有逾兩萬人次造訪。星島記者黃憶欣攝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