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在加拿大開起精武鴨脖店(一)

加拿大都市网

​【加拿大都市網】文:本報記者張譽 圖:受訪者提供

總結2016 年,最悲傷的一句話莫過於: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選擇了奮鬥;在溫哥華,明明可以買房致富,卻偏偏要創業。看似詼諧的一句話,卻用一種近乎寓言的方式戳到了現實的痛點。早一兩年或者就在年初,如果你懂得一些炒房手段,或許你已經隨着溫哥華高企的房價早早地實現了財富自由的目標。也正因為如此,這幾年,投身炒房軍團人數不斷增長,其中年輕人更是比比皆是。可即便面對這種誘惑,依然會有不少80 後、90 後不選擇隨波逐流,而是為理想選擇創業,因為他們相信: 「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相比炒房,我們更應該激發努力奮鬥的精神。否則,失去奮鬥的雄心,擁有再多的房產,在精神上也將無家可歸。 」本期我們請年輕的創業者,分享當初創業的經歷的挑戰。

把美食帶到有華人的角落

曾幾何時,溫哥華的留學生是多麼渴望嘗到中國最地道的風味美食,近幾年,這種願望正在慢慢實現,中國美食連鎖品牌店開始一間一間漂洋過海的來到大溫地區。這其中離不開像朱嘉林這樣創業者的貢獻,離不開他們擁有「將中國美食帶到每一個有華人角落」的雄心。

朱嘉林,武漢人,1990年出生,他是列治文精武鴨脖的創辦人。說到這間店,朱嘉林告訴記者說:「這可不是隨便掛個名號,是真正武漢可可哥精武鴨脖連鎖店在海外市場第一個銷售試點,整個製作原料和環節都必須按照總店要求,因此所有食品的口味都和中國精武鴨脖的味道一模一樣,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最純正味道。 」

記者日前在朱嘉林位於列治文的辦事處採訪了他,一起陪同的還有他太太Connie,原來兩人也算是夫妻搭檔共同創業。回想這兩年的艱苦創業史,朱嘉林很感謝妻子在困難時期「溫柔的堅定」和無限的支持。

Connie回憶說, 兩人從蘭加拉學院(Langara College)畢業後,前途迷茫,對找工作也沒有任何方向。而身邊的朋友看見樓市火爆,紛紛轉投地產事業。 「但我們似乎沒有什麼把美食帶到有華人的角落興趣,總覺得年輕人要做一些實業。因為我特別喜歡吃,尤其是對熟切類的食物,但在溫哥華又找不到很地道小吃,於是就和朱嘉林商量是否能在飲食業中找到一條出路。 」

夫妻搭檔,把精武鴨脖帶到加拿大

作為武漢人的朱嘉林自然而言的想到了鴨脖類的熟切產品。他說:「我第一次吃鴨脖的時候是在7歲的時候,是朋友從武漢精武路鴨脖店買來的,吃完後,這種獨特鮮辣的口味,深深地印在腦海里,後來很多品牌都出了鴨脖,但我獨愛精武鴨脖,也許這就是記憶的味道。 」

朱嘉林認為溫哥華海鮮食物豐富,但就是沒有太多像辣鴨脖,鴨腳這類熟食在市面上大規模銷售,充其量就是很多私廚通過網路平台私下售賣。想到這,朱嘉林和Connie就覺得事情可行,於是兩人就開始研究鴨脖資料。

Connie說:「我們想做最純正的精武鴨脖口味,所以如果只是掛個名號,自己研究配料,模仿精武鴨脖的風味,對於兩個完全不會做飯的人而言,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因此我們定下基調就是和武漢精武鴨脖集團合作,試試能否成為他們的直營店。 」

於是兩人草擬了一份商業計劃書,然後帶着夢想踏上回鄉路,希望可以見到精武鴨脖集團的負責人商量此事。朱嘉林說,當然這也是很困難的一部分,董事長也不是你想見,就能見到的。一開始,自己是通過郵件和親自見面的方式和該公司初級負責人遊說在加拿大開店的想法。總之經過無數次溝通後,對方才同意有10分鐘面見董事長的機會。

10分鐘的過程讓朱嘉林很緊張,卻又意想不到的順利。董事長問他為什麼選在加拿大?朱嘉林就說,對他而言,這是一種記憶中的味道,他想把這種美味帶到大溫地區,讓每一個華人都能嘗到,而第一個開店地址會選在列治文,因為那裡有近50%的華人,他們將成為龐大的銷售對象。誰知,董事長欣然認同他們的想法,並表示願意注資協助他們成立精武鴨脖在海外市場第一個分銷試點。朱嘉林笑說:「董事長這麼快答應有一部分原因是他曾在80年代到過加拿大,是溫哥華歸國華僑,而且有緣的是他當時還住在列治文。 」

share to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