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01:15:58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dushi_tor, sync

華裔長者信任職員 多倚靠旅社買機票

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记者 在士嘉堡一旅行社任职,为顾客代办订机票及行程的谢小姐表示,年青华裔顾客或会自行到航空公司或旅游网站订机票,但大部分华裔长者顾客都倚靠旅行社,代购来回多伦多至香港或中国大陆机票;华裔旅客也倾向透过亲身到旅行社,订购南下美国及本国各省旅行,她说华人始终对亲自订行程较有信心,以及相对放心些。 从事旅行社行业已13年的谢小姐称,相熟顾客与旅行社的关系,并非一般旅游网站可取代,熟客对熟悉的旅行社职员相当信任,尤其在代办买机票返香港或中国大陆,以及参加本国游与美国游行程时,熟客深信相熟旅行社职员,明了其需要,在代办行程时也会“度身订造”,减低参加旅行团后会败兴而归的机会。 她表示其大部分熟客都相识了至少5年以上,而且多数是华裔长者,他们每次想返回香港省亲时,第一时间都会想起自己,并致电她询问是否有价钱相宜的来回机票,她称对于华裔熟客来说,旅行社职员与他们建立了一份信任,谢小姐表示更有华裔长者称,其子女欲透过网站为其订机票,亦被长者婉拒,而找旅行社代办。 问到华裔顾客知否本省旅游产品需获TICO保证,谢小姐坦言并非每位顾客都知道,但她个人每次为顾客订购旅游产品时,都会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其订购之机票与行程,均受到TICO保障,认为协会应多作宣传,向旅客解释TICO职权与保障范围等。

加國人喜歡跟旅行社出遊 但你不知會受旅協保障

■■旅协一项调查发现,不少省民表示不知道旅游行程是否获旅协保障。星报 星岛日报记者报道 春季到来又是旅游季节开始,规管安省旅游业界的安省旅游业协会(简称旅协,TICO),年初向1,000个省民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旅客仍喜爱自行在网上订酒店、机票及自订行程,但选择光顾旅行社,面对面确认行程的旅客比例,已较去年上升6%。然而旅协问及知否旅游受旅协保障时,逾6成受访者表示不知道。 安省旅游业协会今年1月26日至2月6日期间,向1,000个省民进行网上民调,了解省民旅游前会选择通过旅游网站订购行程,抑或到旅行社订购。 协会发现,虽然大部分受访省民倾向从网上订机票、酒店房间及购买自由行旅游计划等,但随着现今旅客较喜欢周游列国,并非到单一地方旅行探险,与行程相对较为复杂,部分旅客由原本从网上订购旅游产品,重回到到旅行社订购涉及多个目的地的旅游产品。 协会营运副总裁荟达(Dorian Werda)指出,根据协会年初所做的调查发现,愈来愈多旅客本身是甚具经验的旅行家,逐渐由较简单直接的旅游模式,转变为以历奇探险及深度游为主的旅游,而且所前往的并非单一国家,当中可能涉及多个目的地。 她形容在此情况下,预算挑战复杂行程的受访省民,为令行程不会出现任何误差变得相当扫兴,而选择亲身到相熟旅行社探问相关行程安排。如果价钱及行程安排合适,这类旅客宁选择与旅行社职员面对面讨论与落实所有行程安排,与订机票及酒店房间等。 女性出外公干增逾七成 不少受访省民仍然相信,亲自与旅行社落实行程,可靠度较自行到网上订购为高。 根据协会调查显示,去年只有约32%省民倾向与旅行社职员面谈,今年则有约38%省民表示,会选择到旅行社或透过电话与旅行社落实行程。协会此项民调亦发现,预计今年女性出外公干比例大幅上升72%,由去年外出公干平均2.5次上升至今年平均约4.3次,较男性工作对手平均为3.8次还要多。 协会行政总裁斯密特(Richard Smart)指出,由该民调结果可知,对安省旅游业而言,女性顾客势将成为业界销售主力。他表示,顾客需要令她们更安心地订购安排,也需要更多业界保障。 协会称有必要加强宣传 然而业界预计今年将有63%省民,仍会通过网站订购机票、酒店与行程套餐,虽然本省居民逾60%会选择信誉好,以及曾多次订购过旅游产品的可信赖网站预订,然而问及受访者知否安省旅游业协会如何保障他们旅游时,仅34%受访者表示大约知道,约27%受访者更坦言不知道订购旅游产品时,必须光顾获TICO认证的旅游网站及旅行社,否则一旦发生问题将不获任何保障。 协会认为有必要多向省民宣传旅游保障,让他们未来选购旅游产品时,知道必须获TICO保护才可光顾,否则遇到行程阻碍或不满索赔,也不至于求助无门。

安省自由黨三名資深省議員宣布不會連任

加通社图片根据CP24消息,今日安省三位资深省议员宣布不会在六月份连任,其中包括两名内阁成员。安省万锦-于人村(Markham-Unionville)省议员、安省国际贸易厅厅长陈国治已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出声明,详情请按此。另外两名表示不会继续连任的为安省自由党政府现任消费者服务及残疾服务厅厅长麦茶丽(Tracy MacCharles) ,以及代表Glengarry-Prescott-Russell选区的省议员Grant Crack。陈国治及麦茶丽均表示此决定与健康问题有关,而Grant Crack则表示,会寻求其他职业机会。(Grace编译)

王后公開挑釁太后 西班牙王室婆媳斗視頻曝光!

■西班牙王室一家看上去其乐融融,婆媳不合的传闻早已有之。路透社/网上图片 ■西班牙王室一家看上去其乐融融,婆媳不合的传闻早已有之。路透社/网上图片 ■西班牙王室一家看上去其乐融融,婆媳不合的传闻早已有之。路透社/网上图片 星岛日报讯 西班牙近日流出一段王室婆媳不合的视频,王室成员出席复活节活动后合影,王后莱蒂齐亚公开对太后索菲亚挑衅,被媒体曝光,遭到舆论痛批。 当时,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一家在马略卡岛出席复活节弥撒。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活动结束后走出教堂,79岁的索菲亚环抱两个孙女——12岁的利奥诺和10岁的索菲亚准备摆姿势拍照。45岁的莱蒂齐亚竟故意在镜头前,挡住婆婆和女儿的去路,然后企图把婆婆搭在女儿肩膀上的手拨掉。索菲亚对此一脸错愕,还从孩子的肩上挪开莱蒂齐亚的手。 而利奥诺似乎对母亲和祖母间的尴尬关系有些不满,她用力把母亲和祖母的手都推开了。 菲利浦国王则赶忙把妻子拉开,场面有点尴尬,站在斜后方的老国王胡安.卡洛斯,无言地看着一切,似乎很无奈。 这段视频拍摄于复活节期间,随后开始在西班牙引起轰动,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据悉,莱蒂齐亚与菲利浦订婚之初,很得婆婆欢心,可是生了小孩之后,婆媳关系恶化。当时还是王后的索菲亚觉得去探视孙女的时候,媳妇老是摆脸给她看,蕾蒂西亚娘家的母亲,也把皇宫当成了自己的家,俨然她才是皇太后。而莱蒂齐亚两个女儿曾在学校抱怨说很少看到奶奶。西班牙媒体报道指莱蒂齐亚不准婆婆请女儿吃茴香糖。 王室记者佩纳菲耶尔透露:“我一点也不意外。这不是第一次争执,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几份西班牙主流报纸,包括《马略卡岛日报》都毫不犹豫地称这一事件“令人不安”。报道说:“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情况对菲利浦六世来说是最不安的,他试图调解婆媳关系,他的父亲也正在非常惊讶地看着他。” 《西班牙世界报》报道称:“胡安.卡洛斯四年来第一次和西班牙王室成员一起庆祝复活节。然而,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在帕尔马大教堂,王室似乎并不是那么完美和谐。”西班牙《国家报》将这一事情描述为“紧张的场面”。不过,反对党社会党领袖桑切斯认为,每个家庭都会有拗撬,是平常事。

美國破獲大麻屋多間華裔房產充公 幕後推手是中國犯罪集團!

■联邦调查局探员主管拉根(右)与加州东区联邦检察官斯科特在沙加缅度召开记者会介绍案情。美联社 美联社沙加缅度电 数百名联邦和地方执法人员日前将北加州多地约一百间物业充公,当局指这些物业是中国有组织犯罪集团将钱电汇至美国购入,用作非法种植大麻之用。 加州东区联邦检察官斯科特(McGregor Scott)4日表示,经过一项针对数十名于加州七县购买房屋的中国籍公民的调查后展开今次突击行动。大部分买家均合法居留美国,尚未被当局拘捕,调查人员正调查他们因为欠债而被迫与黑帮合作。斯科特指,大部分大麻收成后被送往佐治亚州、伊利诺州、纽约州、俄亥俄州及宾夕法尼亚州,乃至亚特兰大、芝加哥及纽约市等。大麻在加州合法,但必须持有种植许可证,且不得将大麻送往外州。大麻在联邦层面仍属违法。 黑市种植的非法大麻屋在加州内陆地区持续增加。斯科特指,很多可追溯至2000年代中期湾区华裔黑帮有关。他认为,内陆地区的非法大麻屋不断增加,或与当地屋价比湾区低且加州庞大的华裔人口有关。斯科特形容今次捣破行动是关键时刻,料为涉事黑帮损失数以百万计的大麻收益和投放在那些物业的金钱,相信重创对方财政。 当局追踪到至少有125笔来自中国福建省、共630万元的汇款,每笔款项都不多于中国政府所订下的5万元电汇上限。当局正尝试了解这些物业的买家是否斯科特所形容的“契约奴工”,意指因欠下高利贷,而被黑帮带到美国买屋和照顾房屋。大部分人只能说中国的普通话。 联邦调查局(FBI)探员主管拉根(Sean Ragan)表示,他们视这些屋主为受害者,“可能被迫或强制于可能令人中毒环境内工作”。当局指,买家一般透过同样的沙加缅度地产经纪买屋,向私人发贷方借钱而非传统银行,利用“稻草买家”代表真屋主买屋。 今次行动正值加州自今年起娱乐用大麻合法化,创立全球最大的合法大麻市场,但联邦会否阻止仍未知数。包括特种部队在内逾500名人员分开两日,前往加州多地充公81间房屋和2间地产公司,连同之前的25间,被充公的房屋逾百间。当局同时充公逾61000棵大麻植物、200公克已制大麻、10万元现金和15支手枪,包括一支失枪。 联邦司法部表示,今次是他们史上最大宗充公住宅行动。 斯科特称,检控官正要求法官将房屋业权转至联邦政府,以便将它们重售。那些大部分市郊物业价值30至70万元,有些位于乡郊,有些位于豪宅区。司法部长赛辛斯表示,传统犯罪集团“毁坏我们社区”,将危险药物带到街上,“尝试制造错误主治权在我们社区”。美联社记者表示试图联系中国驻三藩市领事馆,但尚未取得回应。 为什么黑市大麻发展快? ■大麻在加州合法化,但大麻业者面对种种挑战。美联社资料图片   戴维斯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每个月她缴州税时,都会祈祷她不会被抢劫。   据《沙加缅度蜂报》报道,戴维斯在沙加缅度拥有一家叫Canna Care的大麻药房。像全美其他大麻合法州的大麻商家一样,她的大麻店主要以现金运营。大多数银行不会与被美国政府认为是违法的企业进行交易。这使戴维斯每月要把1万元的钞票装入钱包,然后小心驾车前往加州税务和费用管理局办公室。“这真的很费时间,而且可能很危险”,戴维斯说,“我将这笔现金带到税务局,并将其倒在桌子上。他们用点钞机点清再给我一张收据。”   从州法规到黑市竞争,大麻合法化经营业主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但各种地方、州和联邦税特别令人头痛。这是在加州和其他州,只有一小部分大麻种植者和零售商选择获得许可证来合法经营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3月份的一份报告中,Fitch评级指出,加州在2016年提出大麻合法化第64号州提案交由选民投票时,可能没有意识到预计每年10亿元的税收收入。报告称:“虽然评估加州的收入表现还为时尚早,但合法大麻税收相对较高可能会继续将销售导向非法市场,从而减少潜在的税收收入。”   大麻税收很高。加州新法律对合法种植的大麻征收15%的消费税。州销售税将由购买娱乐大麻的消费者承担。此外,大多数城市都额外征税,税率从4$到15%不等。   Fitch在去年的一份报告中说,在加州一些地区,大麻的实际有效税率达45%。一些州议员指责税收造成合法与非法大麻的价格差距,可能会导致加州的合法大麻市场不景气。上个月,州众议员Tom Lackey和Rob Bonta提出了AB 3157提案,拟将州大麻销售税率从15%降至11%,并在2021年6月之前不征收大麻种植税。   华盛顿2015年将原先的三层大麻税的改为征收37%的单一消费税,此后税收收入增加了。俄勒冈州的娱乐大麻税率更低,只有17%的州税,地方可选是否另收3%的地方税。   加州大麻合法化迫使州和地方税务机构加大力度对全现金交易的商家收税。加州税费用管理局官员安排持牌大麻企业每月在何时何地缴税,鼓励他们先预约。   大麻企业也受到国税局的制约。1982年,美国国会修订了联邦法律,禁止贩运受控物质商家,按常规商业开支抵扣税款。这一法律修订旨在打击伪装成合法企业的有组织犯罪。二十年后,国税局开始用这个称为280E的不起眼的法规,来向加州、科罗拉多州等州的合法药用大麻药房征税。受该法规约束的企业须支付大约70%的有效税率。

旺市居民可以在網上申請 訪客過夜街泊證啦!

星岛报记者 旺市政府昨日公布,由本月11日(下周三)起,居民可使用市府网站新设专页,申办访客的街道泊车准许证。 市府表示,这项全新电子程序可即时批出泊车准许证,今后毋须打印或在车厢展示泊车准许证,并让执法人员更易查核一辆汽车是否获准停泊。此外,住户访客街道泊车准许证的期限,将由目前最长一连5天上限,增至一连10天,而一年内最多可有60天。该新服务项目提供的访客街道泊车准许证,每张收费7元。 居民要使用该项服务,须先登入vaughan.ca/parking开设账户,并提供住址证明,例如驾照或近期水电费单。之后,可随时登入账户购买访客街道泊车准许证。 市府又指出,居民要申领住户访客街道泊车准许证,住户因工程进行而需街道泊车准许证,或市内五条特别街道月份泊车准许证,现仍可亲身到市政厅办理,或者致电市府热线:905-832-2281,办公时间由周一至五,每天上午8时半至下午4时半。

加國女子帶9歲女兒走共乘車道被罰169 理由震驚!

■■埃蒙德对于载着9岁女儿行走共乘车道遭票控,极感惊奇,决定上诉。CBC 图星岛日报记者报道 魁省蒙特利尔一位母亲与9岁女儿使用共乘车道(carpool lane)时,被警察截停,以违反共乘车道法例而票控,理由是身旁女儿没有驾驶执照。 家住蒙特利尔西岛(West Island)的埃蒙德(St?phanie ?mond),当天载着9岁女儿正驾车返回西岛接儿子放学。 她途经Sources Blvd.时,一警员截停她的车辆,指出由于埃蒙德的女儿没有驾驶执照,因此不能当作第二乘客而行驶共乘车道。当时,该警员非常肯定她所理解的法例,是正确的。 运输厅:法例没规管乘客年龄 埃蒙德对于这次事件而遭罚169元感到意外,并决定提出上诉。 事实上,按照《高速公路安全法》(Highway Safety Code)第295条,司机须按路牌所说明的乘客人数使用共乘车道,但没规管乘客的年龄。 省运输厅(Transport Quebec)也证实这点,发言人李梅(Sol?ne Lemay)更指,接载子女的家长应可获准使用共乘车道。

關於食品召回 你真的足夠了解嗎?

星岛资料图根据加通社消息,戴尔豪斯大学最新研究显示,尽管加拿大人非常关注食物污染和安全问题,但许多人加拿大人对于食品召回并不十分了解。研究人员发现,很少有受访者能够准确记住最近的一些食品召回,而且很多人也低估了已经发布过的召回次数。同样令人担忧的是,只有约18%的受访者认为消费者是最应该对食品安全负责任的群体之一,事实上高达80%的食品污染是由于消费者在厨房中处理不当导致的。专业人士表示,这实际上是很麻烦的。这一调查在3月份对1000多名加拿大成年人进行了调查,旨在更好地理解加拿大人对食物召回的反应。(Grace编译)

國家安全顧問同意 彙報小杜印度之行

■■联邦保守党两次要求国家安全与情报顾问辛尔,交代总理杜鲁多争议性印度之旅细节。加通社 综合报道 联邦政府国家安全顾问,周二宣布向国会简单汇报总理杜鲁多印度之行,及同意联邦保守党党魁谢尔(Andrew Scheer)的要求,向联邦保守党及记者交代详情。 至于锡克教极端分子阿特瓦尔两度出席杜鲁多的晚宴,当局质疑是印度极端派背后所为,为要令加国政府尴尬。 令加国政府尴尬 加拿大总理国家安全与情报顾问辛尔(Daniel Jean),将会向国会以及保守党,分别汇报杜鲁多印度之行。经谢尔要求下,其中非保密的部分,保守党议员及记者将可以加入。 当局在这次富争议性的旅程完成后,一直拒绝向外界交代。直至星期二,联邦枢密院办公室(Privy Council Office)发言人杜谢恩(Paul Duchesne)去信谢尔,表示尽快作出汇报安排。 极端分子突获撤入境禁令  国家安全与情报顾问辛尔曾指,锡克教极端分子阿特瓦尔(Jaspal Atwal),两次获邀及出席杜鲁多晚宴,是印度政府内部极端分子所为,目的是令加拿大政府尴尬。辛尔表示,阿特瓦尔第一次现身晚宴,与杜鲁多夫人苏菲(Sophie Gregoire-Trudeau)合照,已经被当局发现,并立即取消第二次邀请。但当时照片已经传到记者手上。 突获取消禁令 辛尔又质疑,阿特瓦尔与印度驻加使馆关系紧切。阿特瓦尔已被印度禁止入境愈30年,突然获当局取消相关禁令,辛尔认为有可疑。 经联邦保守党多次要求后,当局改变态度,同意向枢密院办公室成员之一的谢尔,汇报该次旅程及涉及争议的保密细节。

觸目驚心!加國每人每年浪費396公斤食物!

■■有报告指出,加拿大人每年平均浪费近400公斤食物。图为2012年位于亚省布鲁克斯镇的XL Food的牛肉产品受污染,该公司要打大量的牛肉产品丢弃。加通社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北美自由贸易组织属下一个环保监测机构环境合作委员会(Commission for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日前发表报告指出,加人每年人均浪费食物达到396公斤,少于美国的415公斤。除生产运输各环节的流失外,其中170公斤由消费者直接丢弃,是全球浪费粮食最多国家之一。该报告指出,除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大量食物被当作垃圾送往堆填区,也严重损害了环境。 委员会该份报告是应《北美自贸协定》3国政府要求而制订的。《北美自贸协定》3国当中,美国每年人均浪费的食物为415公斤,墨西哥人均每年浪费食物249公斤。有研究显示,加拿大每年浪费的食品,折合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所造成的垃圾堆填增加了2,100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3个国家都已经签署联合国文件,承诺到2030年把食品浪费降低一半。报告又指出,食品浪费问题在过去10年,越来越受各国政府、企业、消费者了解和重视。加拿大政府有望在今年春天,提出有关减少食物浪费的策略。 每年浪费食品折合经济损失300亿元 由粮食在农场种植收获、到食品摆到家庭餐桌上,这一整套过程中所产生的流失或是腐坏变质,在研究上均被计算为“食物浪费”。 环境合作委员会代表唐纳森(David Donaldson)表示,食物浪费主要发生在食品收集、加工、配送、制作和消费等一系列环境中。针对这些环节采取必要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食品浪费现象。 以餐饮业为例,研究报告指,餐馆可以减小每份餐点的供应分量,如果食客没有特别要求,餐馆可以不必提供桌上面包。自助餐厅可以在食物取放台上使用较浅的餐盘,减少摆放食物的分量及造成的浪费。食品零售商可以减价出售那些外表包装看起来不那么完美的食物,避免把它们统统丢弃。此外,可以把保质期的标签统一标准化,减少民众的误解。 以减少加拿大经济活动中浪费为主旨的加拿大杜绝浪费全国联盟(The National Zero Waste Council)代表菲利浦(Denise Philippe)表示,报告中所提出许多减少浪费的建议也是该联盟多年以来所倡导。例如在各种食品包装上无处不在的“保质期”(Best-before dates)标签,就是造成浪费的误区。 民众对食品“最后期限”误解 菲利浦表示,许多消费者和商家以为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标签是食用消费该产品的“最后期限”,一旦发现过了所标明的日期,就毫不犹豫地把大量的食物丢弃。实际上这一日期标明的,只是食品的一个“质量”的概念,并不是“食品安全”的概念。即是说,食物在此日期前食用最好,但即使在标明的日期之后食用,食物的品质可能不再是最好,但这里谈论的并非是这些食物不安全。 一些餐馆业者表示,通过改进工具和食物制作技术,提高食品加工和运送过程的效率,可有效减少食物浪费。加拿大餐馆协会代表莱利特(James Rillet)说,许多人同意这一观点,并迫切希望了解更多这方面讯息。餐馆业者知道减少食物浪费是合理的经济行为,因为这些浪费都要他们自掏腰包。他指出,餐馆协会协助成员,通过更优化的计划来减少食物浪费。该协会也跟安省政府合作,检讨陈旧过时的食品法规,避免因此造成食物浪费。 但是他指出,环境合作委员会报告中提出的部分建议有一些过于简单化。例如减少餐馆供应餐点的分量。“有不少餐馆是以供应大份食物作为竞争的卖点。餐馆经营有不同层面,消费者有不同的期望。”

你對聯邦政府怎麼看?半數加人或悲觀或憤怒

星岛日报记者 民意调查公司Nanos Research昨天发表一份有关国民对联邦政府满意度的民调报告。数据显示,半数国民目前对联邦政府感到悲观或愤怒。  Nanos Research受CTV电视新闻台委托进行是次民调,于3月7日至12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访问了1,000个18岁或以上的加国民众,查询他们对联邦政府的看法。 民调结果显示,约27%受访者表示对联邦政府感到悲观,约23%受访者声称对联邦政府感到愤怒,约18%则谓感到乐观,感满意者约有16%。另外,约8%受访者表示对政府不关心,约9%称不肯定。 卑诗省民最悲观 草原省份最愤怒 民调又发现,按省份而言,抱悲观看法的比例以卑诗省受访者最高,他们当中有31.6%对联邦政府感到悲观,其次是草原省份受访者(27.6%)、魁省受访者(26.3%)、安省受访者(26.1%)及大西洋省份受访者(21.4%)。 持愤怒看法的比例,以草原省份受访者最高,当中37.2%对联邦政府感到愤怒,其次是大西洋省份的24.3%、卑诗省的22.5%、安省的22.2%,以及魁省的13%。 在性别因素方面,对联邦政府感悲观或愤怒的男性受访者比例为57.9%,而女性受访者的比例为42.3%。 至于年龄因素,存有悲观或愤怒看法的受访者,较多是55岁或以上人士(53.5%),其次是35岁至54岁年龄层(52.1%),以及18岁至34岁年龄层(42.1%)。

Facebook個人資料外泄 60萬加國人未能倖免!

资料来源: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RCI) 个人资讯遭外泄的脸书(facebook)用户不是上个月爆出的5千万,而是8,700万。在这些用户当中,有62.2161万是加拿大人。这是该社交网站技术总监施罗普弗(Mike Schroepfer),刚刚公布的最新数字。 英国咨询公司“剑桥分析”上个月爆出不当收集脸书用户个人数据,并用于影响美国大选后,加拿大政府要求脸书说明其中是否包括加拿大用户的资讯,并要求加拿大安全情报部门检查加国选民的资讯是否泄漏。 在8,700万遭外泄个人资讯的脸书用户中,绝大部分是美国人,占82%。加拿大用户仅占0.7%。脸书在公布上述消息的同时也强调,脸书已经加强了安全措施。

樹根威脅附近房屋結構 多倫多300歲紅橡樹面臨砍伐

■■位于北约克有逾300年历史的红橡树。 星报 综合报道 一棵有逾300岁的红橡树,或许是多伦多最古老、最大的一棵树,现在因树根可能威胁到附近房屋的结构,而面临被砍伐的命运,除非市府买下它所在地段的物业,才能挽救这棵“遗产树”。据《多伦多星报》报道,这棵位于北约克、临近雪柏大道西和Weston路的一个住宅区的红橡树,毗邻Coral Gable路上的一幢逾50年房龄的平房(bungalow)。大树高约24米,树干周长约5米,其向各方伸展出9至12米的树枝,几乎把平房罩住。 现在的问题在于它的树根。据该物业的地产经纪称,这些树根已经在房屋的地基下蜷缩起来并向上拱起,威胁到房屋结构的完整性,并可能令业主损失6至8万元。业主计划把这价格,加上该物业的市值(估计约75万元),报给市府,看市府是否仍然有兴趣买下物业,否则房主会申请砍树。 业主盼市府买下物业保存“遗产树” 多伦多市府几年前曾表示有兴趣购买该物业以保存这棵树,也曾动员私人捐款来购买该物业。经纪人表示:“我的感觉是没有人想拯救它。为什么业主要因此受苦?他们才是支付账单的人。” 树可能被砍的消息令一些邻居感到不安。住在附近、现年65岁的Edith George,在过去的12年一直在努力维护这棵树。身为业余史学家,她对与这棵树有关的历史和档案做了大量的研究,也是基于她的研究,这棵树在7年前被Forest Ontario认定为“遗产树”。 该树受到市政条例保护,要求业主在砍伐树木之前要得到市议会批准。市府发言人Jaclyn Carlisle称,市府工作人员不会支持砍伐的请求,并会建议市议会拒绝许可的申请。根据多伦多市政法规规定,非法砍树将罚款500元至10万元不等,并可能有10万元的追加罚款。 据Forest Ontario鉴定,该橡树可以追溯到1793年以前,当年Graves Simcoe建立了当时所称的约克镇。因此树龄估计可能会长达350年,见证了当地的众多历史变迁。 Carlisle说,2015年市议会同意寻求私人捐款以支付购买该物业的费用,创建一个公园来维护该树。市府已经多次尝试联系业主,了解他们需要多少钱,但没有收到任何回应。因此,她猜测,市府目前还没有正式表示有兴趣购买该房产。 市议员Giorgio Mammoliti则表示,这属于一个紧急情况,但市府需要提供报价。他说,“我们绝对没办法拒绝购买这片土地来拯救这棵壮丽的树。”一家树木护理公司的老板,曾负责打理该树近20年,直到2015年房子被当前业主买下。他认为,该树仍然坚固,可以存活几个世纪。当他护理它时,从没担心这会给该物业造成风险。

民調顯示:加人着重網絡中立

综合报道 安格斯列特研究所(Angus Reid Institute)最新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加拿大人着重网络中立。但对于现行维持网络中立的法例是否有效,则持两极意见。 互联网日益扩大,已经成为全球大部分人生活上不可或缺环节。网络世界自由开放,不受不同公司规模或普及性所约束。不过这情况是否永远不变,近来成为公众所关注议题。 安格斯列特研究所最新项民调显示,加拿大人十分着重网络自由,支持公平处理数据,不可对任何网络公司偏私。不过对于本国如何维持这种状况,则持不同意见。10%受访者认为,加拿大不需任何法例维护网络自由。 同时,45%则认为,加拿大电台电视暨电讯委员会已有足够权力,毋须再订立新例。 另外45%受访者认为,当局须立例加强维护网络自由。 有近半受访者,认为加拿大电台电视暨电讯委员会(CRTC)已有足够保障;也有近半加人表示,须立例加强维护网络自由。 另有8成人认为,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更改2015订立的网络自由法,是错误的决定。7成受访者担心,美国法例改变会影响网上服务收费。

加國火爆夫婦在公交上打人!為警方熟悉人物

综合报道 卑诗省运输警队(Transit Police)周三公布,涉嫌上月一宗巴士伤人案的一对夫妇已经落网,2人目前被控伤人及恫吓等多项刑事罪名。 运输警队发言人德雷南(Anne Drennan)表示,自从3月25日向公众作出呼吁后,至今收到超过100项线索。涉案夫妇分别为28岁男子米兰达(Dylan James Miranda),以及34岁女子庞塞(Cristina Sasha Ponce)。据运输警队透露,男疑犯米兰达为“警方熟悉人物”,上周向警方自首,稍后获释,原本稍后出庭。不过,由于他涉及另一宗案件,当局正发出通缉令追缉他归案。米兰达正面对伤人、抢劫及行为不检等多项罪名。 两人均为警方熟悉人士 至于女疑犯庞塞也是警方熟悉人物,本周二向警方自首,正被控以伤人、抢劫及恫吓等罪名,目前继续被扣柙,至本周五(4月6日)在素里省级法院提堂。 事发在今年3月20日傍晚6时30分左右,61岁女事主于素里中央架空列车站外,登上一辆96B号巴士。当她准备坐在一个女乘客身旁座位时,对方称该座位留给她丈夫。双方随后口角及纠缠。期间女事主遭人拉扯头发,女疑犯更把她的头部及胸部撞向巴士的金属扶手。男疑犯则抢走受害人的手机。 涉案的男女最后在乔治大道(King George Boulevard)夹88 路(88 Avenue)下车。事件中,来自本拿比市的女事主手臂骨折、胸骨骨裂,以及头部受轻伤,迄未复元。 

列治文山深夜起騷亂 男子遭刺傷緊急入院

星岛资料图根据CP24消息,约克区警察表示,昨天凌晨在列治文山一名男子遭到多处刺伤,随后已被送往创伤中心,伤势严重。事发凌晨1时30分左右,地点在Major Mackenzie Drive 夹 Essex Avenue附近。有人报警称这一地区附近发生骚乱,当警方到达现场时,发现一名男子遭受多处刺伤。这名男子20多岁,伤势严重。警方正在寻找两名男性嫌疑人。知情人士请与警方联系。(Grace编译)

加國現行司法制度 被指未能保護性工作者

■■温哥华失踪妇女事件,当年引起很大关注。网上图片 加通社 为温哥华性工作者争取权益的活跃分子汉密尔顿(Jamie Lee Hamilton),周三在列治文举行的全国原住民失踪及被杀妇女公开研讯中表示,加拿大司法制度未能保护被杀及失踪的原住民妇女。至星期日才结束的公开研讯,预计有百多人作证。 汉密尔顿又表示,温哥华市中心东端犹如杀戮战场,而在该地区工作的性工作者被视为“即用即弃之物”。 她称,自己在温哥华长大,辍学后,于1970年代初开始从事性工作。在少女时期,一个警员接载她到史丹利公园,并要求她口交,自此她便对司法制度失去信心。 汉密尔顿又称,数十年后,即使有其他人对该警员作出的同类性质的指控,可是当局没有对该警员采取进一步行动。 原住民失踪及妇女被杀 公开研讯 此外,汉密尔顿表示,多年来,她听到更多有关温哥华的性工作者失踪事件,她亦开始收集寻求失踪妇女的海报。她指出,早在高贵林港猪场东主皮克顿(Robert Pickton)在2002年被控谋杀前,温哥华性工作者知道出现了连环杀手,并以她们为目标。 皮克顿在2007年,被裁定6项与温市中心东端失踪妇女有关的二级谋杀罪罪名成立,被判终身监禁,25年内不准假释。另外20项控罪被搁置。 其他在该公开研讯中作证的妇女,也提出了加国原住民所受到的系统性种族主义。 负责该研讯的首席专员布勒(Marion Buller)曾表示,这是一个机会让原住民改写历史。 预料列治文是该公开研讯的最后一站,筹划者称,已有近100人登记作证。

大風過後 多市大部分用戶電力已恢復

星岛资料图根据CP24消息,Toronto Hydro表示,由于昨日受到强风影响,多伦多市多地出现断电,经过紧急抢修,目前大部分用户电力已经恢复。据了解,昨日大风共导致Toronto Hydro 21,000个用户停电,工作人员整夜都在努力抢修,目前仍未恢复电力的用户已经下降到了110个左右。这110名客户预计今天也将会恢复电力。在密西沙加和咸美顿,Alectra Utilities表示,在大风高峰时期,约有15,000名客户停电,而在旺市,大约有10,000名客户处于黑暗中。(Grace编译)

貿易戰開打 人民幣急跌至兩周最低!

■中国强硬回击美国向钢铝征税,令人民币汇价四日跌破6.3关。 ■各国货币走势 ■人民币最新走势   星岛日报财经组 中美爆发贸易战,中国最新向美国大豆等商品加征关税作出还击,消息公布后人民币应声急跌,在岸价(CNY)及离岸价(CNH)午后曾跌穿6.3关口,在岸价官方收市虽然险守6.3关,但仍创近两星期新低。离岸价在欧洲时段跌势未止,曾跌388点子,最低见6.3122,截至晚上9时,离岸价报6.3046。 人民币中间价四日跌93点子,报6.2926,在岸价早段变化不大。至午后临近4时,中国公布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两国贸易战进一步升级,在岸价即时跌穿6.3关,下午4时半官方收报6.2999,险守6.3关,较上日跌155点子。 离岸价四日跌破6.28、6.29和6.3关口,在傍晚最低曾见6.3122,较上日大跌388点子。截至晚上9时,离岸价报6.3046,仍然跌312点子。 有交易员指,中国以强硬态度回应美国向钢铝征税,市场忧虑情绪令人民币汇价四日跌破6.3关,接下来要视乎美国会有何回应措施,市场不确定性上升。不过,该交易员指,人民币基本跟随美元上落,若美元没特别大突破,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大。要留意是,大陆五日起一连三日清明节假期,大陆在岸市场休市。有分析预期,由于欠缺在岸市场引导,离岸价或容易波动。 另外,在季结过后,港元短期拆息全线回落,与供楼按息相关的一个月拆息四日报0.93321,连跌第三日;与此同时,港汇四日最低曾见7.8494,仅差6点子便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 中美贸易纷争升级,令外汇市场投资者如履薄冰,在观望气氛中再度启动避险模式,美汇指数周三再度跌穿90,日圆兑美元汇价重新升见105水位。美汇指数四日曾跌0.31%,见89.917点,到欧市中段因为私营部门新增职位较预期理想,令跌幅收窄至0.05%,见90.152点。 日圆在避险情绪支持下回升0.58%,见105.99兑1美元(每百日圆兑7.37港元)。 欧罗亦回升0.37%,见1.2315美元(欧罗兑9.62港元);英镑靠稳,曾升0.28%,见1.4097美元(英镑兑11.01港元)。亚洲区内的韩元四日尾盘跌0.47%,见1059.7兑1美元(每千韩元兑7.37港元)。    

最近兩周多倫多嚴打超速分心駕駛 7千司機中招!

■遭检控司机违规分类 星岛日报记者 在为期两周的多伦多慢驶运动中,有近7,000个因涉及各项违规驾驶的司机被警方检控。当中,以超速仍然排第一位。多伦多警方再次呼吁公众,严重伤亡的交通事故是可以预防及避免的,只要大家遵守交通法例,做个自律负责任的司机。 负责任司机可减严重伤亡车祸 多伦多警方交通部,昨天发表在刚过去的春假多伦多市慢驶运动的结果。 在为期两星期,由3月19日(周一)起至4月1日(星期日)止,警方与“零死亡”(Vision Zero)马路安全计划,在全市展开慢驶运动,重点在减少超速驾驶。在该次运动中,超过6,800人因涉及各项违规驾驶而被警方落案检控(见附表)。 警方表示,“零死亡”马路安全计划亦承认,交通事故仍会继续发生。但严重的伤亡交事故是可以预防,及不能接受。多伦多警方将继续致力与“零死亡”计划,及其他伙伴合作,共同达成这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