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02:14:23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电话诈骗

中領館提醒在加公民 嚴防匪徒冒名詐騙

  ■中国驻温总领馆再次发出通知,提醒中国公民严防电信诈骗。星报

加國男子電話推銷騙走6萬美國人近2千萬 被判刑11年

■■案中男子在南太平洋岛国瓦努瓦图(图)开设了一个离岸银行户口,用作存放欺诈所得金钱。网上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涉及一宗加美跨境庞大诈骗案的温哥华市男子,日前被美国法院判处入狱11年多。他被指利用电话推销手法,诈骗至少6万个美国居民,其中占多数的受害人是长者,涉及诈骗金额高达1,800万元。 今年3月,美国洛杉矶一个陪审团裁定,来自温市的57岁被告威尔逊(Mark Eldon Wilson),7项邮递诈骗罪及两项电讯诈骗罪成。本周一,洛杉矶法院一个法官,判处他入狱11年多。 案情指,1998年至2001年期间,威尔逊透过其经营的多间电话推销公司,游说大批美国人以约300元,购买并不存在的所谓信用卡保障服务。结果,至少6万人中招,他们来自美国37个州郡,而大多数受害人是长者。 检控官表示,威尔逊在南太平洋岛国瓦努瓦图(Vanuatu)开设了一个离岸银行户口,用作存放欺诈所得金钱。同时,他更利用有关款项,令他过著富豪般生活,包括拥有多艘私人游艇、多部名车,以及经常前往拉斯维加斯豪赌等。 过去10多年来,威尔逊一直争取避免引渡至美国受审,但均告失败。直至2017年2月底,他正式由加国被引渡至洛杉矶接受审讯。

電話騙徒設置機構號碼冒充職員行騙 三角洲人民識破騙局

■ 警方表示,骗徒利用科技,令到来电显示中的来电者,看来是属于某机构或公司,呼吁民众提高警觉。网上图片   大温地区近日又再发生电话诈骗案。有三角洲市民收到一家动物医院来电,讹称信用卡有问题,要求尽快回复。 据区报《Delta Optimist》报道,居住在南三角洲的一个居民,日前在社交媒体脸书(facebook)上透露,最新收到电话,来电显示为赫夫动物医院(Huff Animal Hospital)。 对方留言,声称她的信用卡有问题,要求尽快回复。该个居民感到可疑,随即致电赫夫动物医院查询,最后证实为诈骗电话。 三角洲市警公共事务部联络员莱卡夫(Cris Leykauf),赞扬案中居民致电相关机构求证的做法十分正确。 他补充说,市民如接获这类电话,千万不要回应或提供个人资讯。 警方表示,匪徒透过一些手机应用程式,令到来电显示中的来电者,看来是属于某个机构或公司。因此,市民必须提高警觉。

報稅季剛過騙子來了 RCMP提示:警察不會追稅

本报记者/网上图片 报税高峰期刚过,但对税务骗徒来说骗局是刚开始;皇家骑警昨特地发出警告,近期有市民收到自称骑警致电,声称事主欠下巨额税款,通过电话要求对方汇款至骗徒户口,否则派警员上门拘捕等。 骑警敦促接到类似电话的市民切勿上当,强调警方不会以此方式向市民追税,市民接到此类电话勿理会,并应报警。骑警安省分部鉴于近期接获省民举报,指有自称为皇家骑警致电事主,指事主刚申报的个人税表内容涉嫌瞒税。 该自称警员人士勒令事主马上把所欠税款按指示电汇到一个账户,否则将有警员上门,拘捕事主归案。 骑警表示,骗徒所用的其实都是“老方法”,然而他们却利用事主在接获电话期间的紧张及不安,以言语强迫事主制造恐惧,令事主为怕惹麻烦而顺从,把巨额款项电汇至骗徒提供的账户。骑警指出,骗徒致电事主的电话均无显示电话号码,即使有显示也属于本地电话号号,甚至是事主一些颇为眼熟的电话号码,以吸引事主拿起话筒聆听。 警方再三提醒市民,不论是骑警或是本地警队,都不会充当追税角色,更加不可能代表税局致电纳税人,要求他们缴交所欠的税款。 警方形容报税季节后,就是这类骗徒最活跃之时,呼吁市民如果接获自称税局职员或警方声称追讨税款的电话,切勿理会,并应立即向警方举报。

電話詐騙日見嚴重 商譽局提醒民眾小心防範

综合报道/网上图片 加拿大的卑诗低陆平原商誉局(Better Business Bureau for Lower Mainland BC,简称BBB)周一提醒公众,以普通话录音的电话诈骗案日见严重,除了加国之外,美国、澳洲及新西兰等国家也不断出现同类骗案。当局正对有大多数华人聚居的卑诗省发出警告,呼吁省民切勿回应或提供任何个人资料。卑诗省低陆平原区BBB高级传讯总监凯利(Evan Kelly)指出,很多卑诗省民最近都收到普通话录音来电,有些人更连日及多次接收到内容相同的电话。 事实上,这类骗案在美国纽约、波士顿、洛杉矶、澳洲及新西兰等其他地区也有涌现。 收到类似电话应即挂线 有关普通话录音内容主要声称来自中国领事馆,有重要文件等待领取,并且可能影响其加国身分,指示按下一个号码,然后与专家交谈。有受害人按下号码后,自称警员的骗徒讹称包裹收件人涉及中国一宗财务罪案,指示受害人必须提供金钱以解决问题。 凯利表示,尽管大多数民众接到这类来电后会立即挂线,但也不排除有中国移民会“中招”。 要减低收到录音来电的机会,BBB建议民众应该避免向商业机构提供个人手机电话号码,以及避免在社交媒体上载个人电话号码资料。

冒充總領館來電 詐騙花樣翻新 預防上當需謹記哪幾條?

网上图片 都市报记者 谎称是“中国驻某地总领馆”的诈骗电话自从去年起在加国流行,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及多伦多警察局、约克区警察局等多方曾多次发出相关的提醒和防范信息,但目前依然有人继续上当受骗。电话诈骗、电邮诈骗等多种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并不断升级。民众不禁疑惑:为何诈骗电话愈来愈多?警方为何不介入破案?而媒体天天讲,依然有人跌入入圈套? 近日都市报接收到民众发来的信息,刚上大学的女儿在接到自称是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打来的电话,声称女儿有包裹在大使馆,需要进一步的信息核对。女儿信以为真,报出了姓名和生日,但没想到对方挂断了电话。在意识到可能是诈骗电话后,女儿开始担忧已透露的信息是否会对自己造成何种影响。 新一轮诈骗电话铺天盖地 近日,相信有不少民众频繁接到来自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或者是总领事馆的电话,招数基本是相同的,或你涉及一宗诈骗案,或是你有个包裹(或者挂号信)在总领馆,新一轮的诈骗电话铺天盖地,面积至大、频率之高前所未有,乃至朋友圈天天有人欢呼:“我终于接到总领馆的电话了!” 其实,谎称来自中国大使馆的电话诈骗不止面向加拿大,在澳大利亚等华人聚集的移民国,也引发了当局的关注。日前,澳洲官方首次对在澳华裔群体发出警告,称一些骗子会冒充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或中国刑警“特别调查员”,给华人打电话并勒索诈骗。除此之外,还有骗子冒充成DHL国际快递公司的员工,声称接电话者有包裹被查出有大量假护照,涉嫌参与造假或洗钱。如能提交一笔保释金或“优先调查费”,就可以免除牢狱之灾。哪怕骗子发现对方可能不会给钱,也会想办法套出一些有价值的个人信息,如护照号码、银行账号和住址等。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新闻发言人杨葆华在接受《加拿大都市报》记者访问时表示,总领馆最近也注意到电话诈骗再次活跃的情况,并正密切跟踪有关动向并同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及其他领馆密集发布新一轮提醒,呼吁中国公民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上当受骗。“电话诈骗的行骗主题具有间歇性,一段时间发作,一段时间停止。中国外交部、国内的领事司、包括驻温哥华、多伦多的总领馆都不断发出过提醒。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有人看不见、听不到。作为使领馆,我们发布提醒时其实只是针对中国公民。但现在受影响的不光是中国公民。本地的华裔华人还有其他族裔的人也都受到了诈骗电话的影响。” 据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的判断,这些假冒“总领馆”名义拨出的电话是诈骗分子利用技术手段,以显示来电为总领馆号码的电话大范围地拨打。就连总领馆大部分工作人员,也接到过同类电话。杨葆华称,“当地一些其他族裔的民众也有向我们反映接到过这样的电话。在电话交谈中,诈骗分子利用大家对总领馆的信任,谎称有文件或者护照需要领取,甚至声称接电人护照已被锁定、出入境会面临困难等对接电人进行恐吓,诱导接电人提供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最后以承诺帮助接电人解决问题要求接电人汇款。诈骗分子的具体说辞可能会有变化,但归根结底是引发接电人紧张心理,进而丧失正常判断力,一步步掉入事先由其设计好的圈套。”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目前正在主动接受本地电台、电视台、报纸及各路媒体的采访,介绍相关情况,争取扩大信息覆盖面。与此同时,也在同警方密切沟通,寻求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的更好手段。 跨国犯罪追查有难度 约克区警局金融犯罪组警官韵宁在接受《加拿大都市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个针对华人诈骗的团伙牵涉面很广,不排除团伙里也有在国内或其他国家的人。“现在很多手机应用(app)可以随意更改来电显示,犯罪分子都知道这些套路,并利用高科技来打电话。我们很难知道他们从哪里打的电话,对于警察来说跟踪起来十分困难。” **约克区警局金融犯罪组警官韵宁 韵宁提出,牵扯到国际的犯罪案件,尤其是在加拿大涉及跨国诈骗,整个案件处理起来会不一样。“比如你的账户如果把钱寄到了美国,我们要从美国拿到你的账户信息,这和在加拿大不是一个法律管辖区域。追回来不能说完全不可能,但可能性的确非常小,并且特别耗费警方的时间和精力。北美这边的银行,为了保证客户的利益,是不会随便把这些信息透漏给警方的,跟国内的程序不太一样。” 韵宁提出,从去年开始到今年,尤其是颇受大家关注的留学生虚拟诈骗案件之后,多方警力正在调查。“除了约克区警局以外,包括国际刑警组织、加拿大皇家骑警都联合起来进行深入调查。但是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特别的结果。涉及到跨国的案件,耗时会长、过程繁琐,破案难度也相对较大。” 2016年,中加双方签署了《中国公安部与加拿大皇家骑警关于打击犯罪的合作谅解备忘录》。杨葆华对此表示,中加双方的执法合作对话机制和沟通是没有问题的。但至于很多民众问为什么现在还没有结果,总领馆都在做什么,他表示办案的请求应该是由加方向中方提出,不是像大家想的,要总领馆向中国的公安部提出。“比如加拿大警方提出了相关要求,可以通过我们使馆牵线搭桥。多伦多市级执法部门可能不能直接与外国政府机构联系,但他们可以通过皇家骑警正式向中方提出合作办案请求。我们都是国际刑警组织的成员国,这个渠道是现成的。” 杨葆华表示多伦多总领馆欢迎和鼓励加国警方展开合作办案的手续和请求,因为这绝对是一个跨国的诈骗团伙。“尽管现在这些诈骗电话都是用中文打的,但也有用英文打的冒充加拿大税务局(CRA)。你也搞不清楚这些人到底在哪儿、是什么国籍。包括中国政府也确实从菲律宾、肯尼亚、柬埔寨等国都抓到很多批诈骗团伙了。但是抓到那些到底是不是干现在这些事的人,很难说。目前,我们从第一步做起,提醒信息要让更多人知道。” 莫等羊跑了才补牢 很多诈骗案件,一旦当事人意识到被骗并报警时,往往为时已晚。韵宁称,金钱的损失、个人情感的损失、精神上的打击,在找到警察时往往都已造成且不可弥补。“警方从事预防犯罪的教育一直在进行。我们找过一些政府、社区机构组织过防诈骗的工作,希望大家脑中一直有防范意识。不要通过电话随便把自己的出生年月日、驾照号码、社会保险卡号码随便给别人。银行、警察、税务局都不会通过电话去催款,或通过电话问详细信息。有些人太没有防范意识了。”  而当记者提出前来求助的大一女学生,向谎称是中国大使馆的诈骗分子报出了姓名和生日,但对方挂断了电话,已透露的信息会对她造成何种影响时,韵宁表示,首先从去年到现在,社会各方都在不停地刊登报纸、广播、微信信息要大家保有警惕,但很多人还在上当,让人难以理解。“留学生也好,移民也好,一定要多和社会接触,了解加拿大当地基本的法律知识和生活常识,并用此来保护自己。一般来讲,如果对方只有你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基本上什么都做不了。他还需要一些驾照信息、信用卡、银行信息或社会保险号等结合起来,才能去做一些东西。” 另外,韵宁提出,一旦该女学生认为自己的信息泄露有可能会被利用,可以通过查询信用记录的公司Transunion和Equifax 的信息互通机制做一些预防工作。“这两家公司除了可以去查信用记录,他们还会有你的信用档案,你可以要求在你自己的档案上加一个警报(alert)并留下你的联系电话。而如能在这两个公司的系统里给自己的档案加一个报警系统,任何人用你的名字申请开信用卡、电话账户、或借钱的时候,这个公司会给你打一个电话确认是不是你在操作申请,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很多时候诈骗受害人都是收到了账单以后,才知道有人用自己的名字开电话或加信用卡了,再去报警往往为时已晚。” 流行诈骗面面观 韵宁表示,约克区警局金融犯罪组主要负责一些比较复杂的诈骗案件,尤其是牵涉到有组织、犯罪洗钱规模较大、较严重的犯罪案件。通过这几年的工作经验,韵宁发现很多诈骗手法虽然是以前的,但通常过了几年又会回来。韵宁总结通过网络进行的诈骗,主要可以分为几大块。 ■网上的钓鱼邮件 看上去好像是银行或专业机构发来的,给你一个链接让你确认某些信息,看到以后一定不能点击,点了就不知道连到哪里了。随后可能还会有问你银行账户、密码等行动。如果你觉得是这个公司或机构发的信息可能是真的,你要进入到这个公司或机构的官方网站,不要在你接收的这个邮件或短信里随便点击任何东西或直接回复。 ■交友诈骗(Romance Scam) 社交网站上的一些情感诈骗近年来也颇为流行。通过微信、脸书以及一些单身交友网站,都是很多诈骗犯常常出没的地方。韵宁指出所有这些人,都是没有见过面的,只是通过聊天、语音认识的。受害人见过的就是对方发来的照片,通常是成熟的男性、或肌肉男,开着豪华的游艇和车,塑造成功的形象。还有一些是发开车豪车的小视频。其实最后网上一查就会发现都是别人发过的视频,全是假的。不光是在华人社区,在所有族裔的社区里,这都是很流行的交友诈骗。 韵宁举例称,浪漫诈骗的套路在于一开始不谈钱,只谈感情。通常塑造悲惨身世:小时候多么苦、结了婚以后婚姻如何不幸、为了事业又怎样付出等。现在成功了,塑造出成功男士寻找善良温柔的女人来度过余生的形象,通常形容真实又诱人。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骗子都只是谈情说爱,最后才会借钱。先借2-3千,但是他给你的账户都是个人的账户去美国、墨西哥、香港、上海等。每次寄钱的账户都不一样。第一次3千打到一个账户,第二次5千就打到另一个账户,再下一次可能就是5万块了。 韵宁表示很多女性更容易落入这样的陷阱。“我接触过的案子里,曾有一个白人妇女,把自己离婚分得的财产几十万都给了网上从没见面的男子。她最后还不相信对方是骗子,觉得很不可思议。骗子有时会给受害人寄一些可以看到照片的假证件。有人说在美国军队,在阿富汗或伊拉克服役,很喜欢小孩,发来的照片都是夏令营和孩子在一起,做一些慈善的服务或义工,以及去医院慰问等,塑造极其好的形象。然而很多照片都是合成的,很多女性也都上了当。” 除此之外,还有一诈骗犯惯用的手段,比如声称要取货款、做珠宝生意等,承诺成功以后去加拿大找你。还有的骗子说在马来西亚被警察抓了,身份问题或进口文件解决不了,所有证件都被警察扣了,需要钱保释等。从小钱开始,几千块钱寄过去,就会出别的问题索要更多钱财。什至有时会有骗子声称自己是某人的律师,要当事人付款继承遗产等等。还有一些骗子说自己是做金融的。在网上建立恋爱关系后,和当事人说现在有一个内部的投资机会,因自己从事金融行业所以不能参与,但是对方可以把握这个机会,承诺赚了钱以后把钱都给对方。 很多上当受骗的受害人都是把钱打到了美国、香港、大陆等境外国家,导致难以追回。 ■投资诈骗 韵宁提出,过往一段时间比较流行投资诈骗。比如说金字塔诈骗:发展下线,下线找下线,下边的钱收上来给上线。这些也是惯用的投资诈骗方式,类似传销。这种很多都是利用高投资高回报、或博彩业赌球等,用很好很好的理由告诉你,参加了以后,花钱买多少点,最后挣多少点。这些投资都是“too good to be true”。如果听上去太好了,好到怀疑是不是真的了,其实很大可能就是骗局。韵宁提示民众,需要要记住诈骗犯的的目的就是钱。有时候不会天上掉馅饼。骗子把钱套走了,就成功了。和钱有关的所有交易都要异常谨慎。 ■神秘购物(mystery shopper) 通常诈骗犯会发大范围地发短信,告诉你有一周赚500 元的工作机会。韵宁表示这种案件经常接到,也常有破获。诈骗犯通常给受害人寄来一张支票,让受害人把这支票存在自己的银行,然后可以留下一定现金作为“回报”。比如支票上是5,500,取出5,000汇走,留下500报酬。这5,000需通过money Gram或西联汇款等现金记账的方式寄到某个地方去。而等你把所有的事都做完,存的支票就会被银行拒绝,而你汇出的钱已经转去了其他国家。有时候骗子会说需要“秘密购物人员”去检查某个公司的服务好不好,让受害人假装成客户去购物。他们会给你一些购物商店的名单以及你要报告的公司,再给你寄张支票,称这笔钱用于支付你购物的开销。你不仅不得不为你购物花的所有钱付账,并且你汇给指定账户的钱也是有去无回,它已经进了某个骗子的口袋。 还有那些声称“我的朋友因为某些原因不能通过银行直接转账,需要把钱转到你的账上,从你的账户走一下,你再转出去,给你一定报酬”的说辞,十之八九都是有目的的犯罪。很多人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可能就帮助了犯罪分子洗钱。 当受害者把加拿大的钱寄到了加拿大之外的其他国家,韵宁表示警方最后很可能是根本找不回。“如果打去了中国,可能中国警察有时都找不到,因为等中国的警察去找的时候,账户已经关了,开的那个人根本不知道在哪里。所以涉及到汇款,大家一定要加强防范意识。” 当你上当了 韵宁表示,受害人第一次涉入案件并不会被起诉。“警察会叫你来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了就行了。但是警察会告诉你这么做首先是洗钱。其次,钱到你的账户,是犯罪得来。你拥有犯罪得来的财物。等你把钱转出去,就叫洗钱了。这是两个很严重的刑事犯罪。如果这个人真是不知道,警察调查清楚了,前后怎么回事、谁让你干的、钱转去哪里去了,也就可以了。但是警察会警告你第二次再这么做就脱不开身了。” 除此之外,现在网上有半价打车、半价机票或半价买东西的一些服务。韵宁表示,这些东西大部分都不是正常渠道所得。有可能是刷假卡。目前约克区警局正在调查的和假礼品卡、银行卡有关的事件。“有人买真的礼品卡,但是是用假信用卡购买的。虽然很多事不知者不怪,但是很多很明显有问题的东西不能说不知道。全新的东西突然半价卖给你,肯定有问题。有尝试过的人肯定很明白。东西到你手里,一旦被认定是赃物,你就是拥有犯罪得来的财务,这是刑事犯罪。” 及时关注总领馆信息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新闻发言人杨葆华希望公众能及时关注总领馆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枫雪湖畔。总领馆会及时发布有关提醒,帮助大家提高对诈骗电话的识别能力。 如何保护你的财产? 现在很多人会因为疏忽丢钱包、信用卡,最可怕的是很多人还把密码和卡放在一个钱包里。捡到钱包或偷了钱包的人会轻易把钱都给取走了。 韵宁提出,在遗失带有证件的钱包时,特别是丢了信用卡的时候,首先要和自己所在的银行信通卡公司报案。等把所有的卡都停掉后再和警察报案,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的损失。

冒充中領館詐騙成災 切記不要以任何方式給對方匯款

■ 史树德提醒民众如果接到冒充中领馆人员的勒索诈骗电话,应积极同FTC联系。 星岛日报记者许可纽约报道 近月来针对华人社区谎称是中领馆工作人员的诈骗电话泛滥成灾。纽约州总检长史树德对此予以高度重视,他于26日发布紧急警告,提醒纽约市民,须警惕这种新型诈骗,千万不要听从电话里的指示向对方汇款。如果民众接到上述类型电话,可以拨打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电话1(877)FTC-HELP进行举报。 史树德指出,骗徒通常冒充是中领馆的工作人员,谎称对方需要汇款来领取寄到中领馆的包裹,或须缴纳一笔钱来免除相关的惩罚。史树德表示,“难以相信有人居然想通过诈骗包括最弱势的新移民在内的纽约民众来牟利。由于这些骗子仍在全州范围内寻找下手目标,我呼吁所有民众提高警惕,如果接到类似电话请尽快联系FTC。”  总检长办公室近期接到一份报告称,纽约消费者近日接到冒充所在地区中领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电话,有的民众称自己接到电话或短信,对方要求自己去领取一个包裹,或者对方威胁自己必须提供相关信息,否则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已经有数名民众听信骗徒之词,以为自己如果不提供信息或支付罚金就会面临入境中国时被逮捕等不良后果。骗徒还对受害者称,如果想解决麻烦,须提供自己的银行或信用卡信息,或者要求对方向中领馆汇款。 在几起案件中,骗徒还给受害者发送短信,要求对方给一个号码回电,这个号码会转拨至阿肯色州珀尔克郡的911紧急话务中心。截至25日凌晨,珀尔克郡911紧急话务中心已接到超过500个来自纽约的民众回拨的电话。幸运地是,上述民众中尚无人听从电话里的指示支付任何费用。 联邦贸易委员会指出,骗徒似乎是从美国境外拨打电话,主要给那些包括新移民在内的姓氏看起来像中国人的手机用户拨打电话。纽约市警此前表示,自2017年12月以来已有21名华裔移民上当受骗,总损失高达250万元。史树德指出,这种勒索诈骗主要欺骗受害者通过付钱来避免潜在的伤害。除了上述这种针对华裔社区的诈骗外,史树德还呼吁民众对其他如祖父母诈骗、绑架诈骗、国税局诈骗这种企图通过恐吓受害者令他们付款的骗局提高警惕。这些骗局可能对受害者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许多消费者可能因此最终失去大部分积蓄。 史树德还提醒民众,一旦接到陌生人的电话请提高警惕。要注意这种勒索诈骗是基于人们的恐惧,骗徒了解他们须尽快采取行动获得受害者的钱财,因为受害者可能在通话时就会采取措施来核实电话来源,因此骗徒会一直试图与你保持通话状态。此外,民众绝不要通过电话给陌生人个人信息、不要通过西联(MoneyGram等方式向陌生人汇款、不要听从他人指示购买礼品卡并提供卡号。

騙子冒充銀行職員 一通電話騙走西溫長者80萬

■ 警方呼吁公众,切勿回应不明来历电话提出的财务要求。图中人与本案无关。 网上图片 综合报道 西温市一个长者最近收到声称为“银行调查员”来电,指其信用卡疑遭人盗用,建议把个人资产暂时转到另一海外户口,最终遭骗去超过80万元。警方经调查后,发现在安省多伦多另有5人“中招”,涉及损失金额高达510万元。警方再次呼吁民众,切勿回应不明来历电话、电邮或短信提出的财务要求。 西温市警表示,本周接获一个长者报案,指今年较早时接获来电,指其信用卡出现可疑交易。对方后来再多次致电,并且要求受害人联络一位银行诈骗调查人员。该“调查人员”再指示事主,联络声称是“温哥华警察局副局长”的第三个骗徒。 受骗把资产转至海外一银行户口 骗徒讹称正在调查事主的私人银行户口,为安全起见,事主须把个人资产暂时转到海外一个银行户口保管。受害人后来发现误堕骗网。财务机构尝试协助事主把其资产转回本地,但不成功。事件中,该受害人损失超过80万元。 西温重案组与多伦多市警联络,发现另有5人遭歹徒以类似手法诈骗,损失金额超过510万元。市警强调,民众切勿回应不明来历电话、电邮或短信提出的转账或财务交易等要求。如果接获可疑来电,应该立即挂线,并且通知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