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04:17:07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中国病毒

《省報》總編向華社致歉 大字標題 「中國病毒」

就《省报》(The Provine)周三在头版,以红、黑体大字「中国病毒」(2nd CHINA VIRUS CASE IN B.C.)来形容卑诗省确诊第二宗新型冠状病毒一事,担任《温哥华太阳报》(Vancouver Sun)和《省报》总编辑的芒罗(Harold Munro)解释,把新型冠状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是以地理位置来形容该病毒的来源起题,没有歧视成份。 以地理位置起题 芒罗续道,他就这件事与很多人交谈过,也听到不少声音,他们觉得标题上的「中国病毒」一词,可能会鼓励对某族群种族歧视。 为此,他表示歉意。 芒罗强调,该报章无意这样做,也无意给病毒给予另一个名称。 当被问及在其编辑团队中,是否有华裔加籍新闻记者时,芒罗回答是有的,不过他指出,他没有问过他们对该标题的意见。 芒罗强调,对华裔加人造成的伤害致歉。 综合报道

「中國病毒」標題黨 給歧視的種子澆水

■在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各方都有责任,去防止对病疫的恐惧转化为成见和对立。 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讯   歧视的种子可能埋藏在不少人的心中,没有适合的环境它就是死的,但一旦找到了一点土壤,可能就发芽长大。 我理解《省报》采用“标题党”的做法企图吸引读者,但身为一个名气响当当、甚至得过奖的媒体,轻易地采用“中国病毒”四个字是不妥当的。尤其编辑主管们很清楚当前社会气氛、本已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忧虑惊吓,标签化华人的问题已经荡漾,怎可以继续火上浇油? 日前一个实例,一个住在温哥华、过去20年没有到过中国的华裔女子,只因为在墨西哥航空公司的飞机上咳了一声,立即引发空服员关注,问她是否去过中国,又是否去过武汉。尽管她说没有,却仍硬要她戴上口罩,这难道不是一种隐性的歧视吗? 全球各个角落都上演着类似的歧视案例,一名居住在西班牙格拉纳达(Granada)的华人拨打救护车紧急服务,虽然他的病症与冠状病毒无关,但因为其华人的身份还是遭到了工作人员的“特别对待”。有些人似乎忘记了病毒本身,在意的竟是肤色的问题。 “我不是病毒,我是人类” 很欣慰看到两个意大利华裔男孩夏宏望,和Massimiliano Martigli Jiang (姜啸),拍了一段“我不是病毒”的视频,视频中的主角Massimiliano蒙着眼睛、戴着口罩,站在一个写着“我不是病毒,我是人类”的标语牌旁。有些人冷冷看着他,有些人好奇地拍照,但直到第一个人上来拥抱他,接着有越来越多的人也走近他,给予他支持鼓励。他说:“我们希望所有人都不要再歧视华人了,很多人和你们(意大利人)一样在这里长大,一起读书,我们并不是病毒。” 是的,我们都是加拿大的一分子,我们在这片土地工作,我们的子女在这里长大唸书,任何肤色种族都一样,病毒不会因人种而区别对待,会区别对待的只有偏离的人心。“恐惧”是一种传染病,但“温暖”同样有极大的散播能量,所以当第一个人给了Massimiliano温暖后,激发许多人站出来拥抱他。 更可喜的是,这两天,我们看到西班牙、瑞典、英国、法国等一些年轻人,纷纷发起了“我不是病毒”的运动,在这个冬天,如此的暖流令人感动。当歧视开始萌芽,只要有人先站出来踩着它,就会阻止它成长发展,这是我们需要的积极力量。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我们只崇敬真理,自由的、无限的、不分国界的真理,毫无种族歧视或偏见的真理。”百年后,他的这段话,依然是动荡社会中最好的指标。文:陈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