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疲倦?吹风机举不起来?警惕癌症近了

加拿大都市网

SOURCE都市报

风湿科疾病大多由免疫系统紊乱引发,当病发后,如能及早诊治及得到适当控制,基本上生活如常。然而有部分风湿科疾病与癌症有关连,病人有较大机会患癌。如不幸罹患两恶疾就一定前景灰暗?今期风湿病科专科医生为大家解构如何积极面对。

文:陈旭英

从事饮食业的何先生大约5年前发现身体长期疲倦,纵使放假整天在家休息,翌日仍感浑身乏力。初时,他并不知道这可能是疾病病征,直至一个月后,他洗头发后用电风筒吹干,但拿风筒的左手愈来愈感到无力,加上平日上下楼梯更感乏力,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身患怪病,于是见家庭医生,几经波折再进行多项检查,终确诊多发性肌炎。

“其实我一向以来都算身体好,没有大病过,估不到一发现患病,便是大大剂的重症!”何先生说。他忆述家庭医生曾怀疑他患上重症肌无力症,但当进行多次抽血检查及经专科医生追查后,才发现患上一种称为多肌炎的疾病。

幸好何先生当时受影响情况未至于太严重,在药物控制下尚且生活自如,仍能工作。然而家人却比较担心,因为多肌炎患者有较大机会患癌,所以这些年来,何先生需要见多位专科医生进行各种检查,初时他感心力交瘁。

“因为各科医生的复诊,分别在不同日子,不同时间,有时要到另一区的医院,而见医生、抽血、照扫描等等,每次都花大半天,实在感吃力。

幸好确诊多肌炎至今已经5年,经历这么多次的检查,都没有发现癌症,要感恩……”何先生说。

多发性肌炎确诊首年患癌风险高

何先生之所以要定期复诊监察身体会否有癌变迹象,是因为研究发现,大约两成皮肌炎患者会患癌。

养和医院风湿病科专科医生陈嘉恩说,在风湿科疾病中,的确有个别病症与癌症有关。

“外国有研究指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患淋巴癌风险比一般人高,但不代表有类风湿就会有淋巴癌,所以不必一开始就千方百计筛查病人是否有癌。

然而免疫系统疾病中的肌炎,研究确认大约有两成病人,在确诊后5年内患癌。 ”陈嘉恩医生说。
肌炎分为皮肌炎(Dermatomyositis)及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两者均为肌肉的长期炎症,是由自身免疫系统引发的结缔组织疾病,其症状包括红疹,以及肌肉力量日渐减退。

“皮肌炎患者有较大机会患癌症,有研究指其风险是健康人士的6倍,多肌炎的患癌机会则是健康人士的两倍。患癌时间亦有分别,研究发现肌炎患者在出现病征后的一年内,最大机会出现癌症;2至5年后,患癌机会降低。”陈医生说。

陈嘉恩医生说,个别有高风险因素的病人,需要定期进行癌症筛检。

八个高风险因素

外国研究以癌症标准发生比率(Standardize Incident Ratio of malignancy cancer,简称SIR)高于一就属高风险。皮肌炎患者首年SIR是17,其后的1至5年,此比例下降至2,5年后就再下降至1.3,即发病首年罹患癌症机会最高,如果发病1至5年都没有发现癌症的话,往后风险再降低。

虽然肌炎患者的患癌风险较一般人高,但当中亦有高风险因素及低风险因素。

陈嘉恩医生说:“并不是所有肌炎病人都一定会患癌,有些患者有较高风险因素的,他患病的机会率自然较高;另一部分患者是有了某些因素,因而令患癌风险下降。”

以下是高风险因素:
一,年逾60岁。
二,男性。
三,病情影响食道人士。
陈医生解释:“肌肉炎通常都是手部近端肌肉乏力及不适,典型例子是举高手用电风筒吹干头发时感乏力,要中途休息;近日一名来求诊的男性病人向我表示,乘搭高铁时无力将行李放上行李架。
肌炎影响食道并不常见,但如果有此问题,要非常小心处理,一是代表疾病较恶,二是患者较大机会有肿瘤。至于为何有较大机会引致肿瘤,暂时原因不明,但相信与免疫系统有关。 ”
四,发炎指数高的病人。
陈嘉恩解释,皮肌炎病人抽血化验发炎指数,大部分结果是正常,但如果病人的发炎指数高的话,就有较大机会有癌症,需要密切监察。
五,有皮肤溃烂、皮肤呈黑色病征的病人,亦有较大机会出现癌症。
六,有血管炎的肌炎病人。
七,病发过程很快速的患者。陈医生解释,肌炎病情可以急性或者亚急性地出现,有些患者在发病四星期后已经很严重,这种就属急性,这类患者日后的患癌机会亦较高。
八,带皮肌炎抗体TIF1-γ(transcriptional intermediary factor 1 gamma)或NXP2。

高危癌症种类
另外,附肿瘤综合症(paraneoplastic syndrome,即与肿瘤密切有关而发病的神经疾病)的患者,都有较高机会患癌。这类附肿瘤综合症可以是癌症出现后,才有肌炎,亦可以是差不多同一时间出现肌炎及癌症。

陈嘉恩医生亦指出,某些病人的肌炎极难治疗,或者容易复发,亦要特别留意及追查原因,会否已经出现癌症。而肺癌病人又同时发现患肌炎的话,如果能够治好肺癌,肌炎也就会得到改善。
血钙高人士要小心,因为癌症如扩散至骨骼,病人的血液中的钙质成分会较高。

皮肌炎患者如不幸有上述风险因素,他们最大机会患哪些癌症?陈嘉恩医生说,西方的研究报告发现有三大癌症与皮肌炎有关,分别是乳癌、肺癌、大肠癌。而不同地区患者患癌的种类亦有不同,南中国地区患者较多患鼻咽癌,其次是卵巢癌;而多肌炎患者与何杰金氏淋巴癌有关。

陈嘉恩引述2016年台湾研究报告,200名皮肌炎及多肌炎病人当中,17.2%有癌症,当中皮肌炎患者有23%患癌,多肌炎有8.9%患癌,所患的大多是鼻咽癌及乳癌。

另一份2018年北中国进行的研究报告,240名皮肌炎病人,最多人患肺癌。

因为皮肌炎病人有较大机会患癌,所以当风湿科医生确诊病人有TIF1-γ或NXP2抗体的皮肌炎时,会立即为病人进行筛检有没有癌症。昔日政府医院病人会被转介见各专科医生,例如见妇产科专科筛检是否有乳癌或卵巢癌,耳鼻喉科专科医生检查有没有鼻咽癌,另外会安排做电脑扫描,以检视肺部及腹腔有没有肿瘤。

但这种“斩件式”的检查,未必对病人最有利。陈嘉恩说,现时会建议病人接受正电子扫描。研究确认,进行正电子扫描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媲美由不同专科医生检查(如超声波丶电脑扫描丶抽血验癌指标等)。

至于病人相隔多少个月才做一次正电子扫描,要因应病情而定。如有上述两个抗体,可能每隔一年就要做一次正电子扫描;病人如有新发现的问题,例如突然体重下降或身体不适,就可能需要正电子扫描检查。


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甲氨蝶呤,如大剂量使用亦可以抗癌。

勉励患者 乐观面对

如发现皮肌炎患者出现癌变,会转介肿瘤科治疗。期间风湿专科医生亦会因应病情调节药物,因为部分调节免疫系统药物不适合癌症。陈医生说,新一代药物如肿瘤坏死因子(生物制剂一种),对曾经有癌症的皮肌炎病人当中是最安全的一种药物。其他的生物制剂类药物,如病人在5年内曾患癌症的话,并不适宜。

一般来说,医生会用甲氨蝶呤治疗皮肌炎及肌肉炎,但如果病人有肿瘤,医生会停止处方甲氨蝶呤及免疫系统调节药,并再由临床肿瘤科医生因应病人的情况而作出相应治疗。抗癌治疗基本可以控制免疫系统疾病,故无需再另行处方免疫系统调节药。

陈医生曾治疗一位皮肌炎患者,病情难控制,皮肤上经常有疹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检查是否有癌症,幸好跟进病情多年,都没有发现癌症。

虽然皮肌炎属长期疾病,难以完全治愈,再不幸患上癌症的话,对患者身心都是打击及煎熬,但陈嘉恩勉励患者以乐观态度面对。她引述台湾研究指出,这类病人10年后仍然生存的,达65.5%,即大部分可以存活10年以上。癌症可治疗,最重要是及早发现病人的癌症,及早治疗。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安省百日咳病例增加 百日咳成因症状及预防方法

Coach Outlet清仓区包包上新 一律2.5折!$78收斜挎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