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常忽略聽覺問題 早醫治助防失智症

加拿大都市网

台灣每10人有1老人(2) 內政部統計去年底老化指數65.05%,創歷年新高,平均每10人中有1名老人。老化指數與美國相當,比歐洲國家及日本低,但比亞洲其他國家如南韓、大陸、新加坡來得高。(檔案照片)(請配合本社社稿CAP98號,敬請採用。)中央社記者孫仲達攝  99年1月23日

有醫療專家指出,年過50歲人士每4人中最少有一位出現聽覺問題,但令人震驚的是平均等上十年才接受治療,而且少於20%人每天使用助聽器,而及早醫治聽覺病症有助預防失智症病發。
多倫多大學語言病理與康復科學部導師尼爾(Marilyn Reed)及腦部研究專家兼多大醫療科學副教授艾倫醫生(Dr. Claude Alain)共同撰文,並刊登在《星報》。他們指,當人察覺視力模糊,便會前往眼科醫生檢查,但當聽覺開始出現問題,卻不會儘快向聽覺專家求診。

文章指出,緩解聽力損失有助預防失智症。據新近國際研究所得,中年人士聽力損失而沒及時治療,患上失智症的風險增加9%。因聽覺功能衰退難以與人溝通,令他們減少社交活動,將增加壓力、疲倦與抑鬱,感到被社會隔離。

過去數十年,科學家在聽覺研究轉移方向。大部人以為聽覺失效,應該了解耳朵功能是否正常運作,但研究人員卻審視年紀漸長與腦部改變之間的關連,以及對聽覺帶來的影響。

在聽力功能上,耳朵及腦部均扮演重要角色。來自環境的聲波到達耳朵,會轉為神經信號讓大腦明白,大腦會從背景雜聲過濾人的說話,轉化每個字後理解意思。當人漸長,腦部這過濾及轉化功能開始減弱,因此長者或要求別人說話大聲點,並減慢速度。

病症與記憶退化相似

如果經常感到對方說話喃喃自語,或說得太快難以理解;在背景嘈吵的地方與人說話感到困難,或是要調高收音機和電視機音量,可能是聽覺失靈的癥狀。如果發現耳鳴或耳朵疼痛,或一面聆聽力較好,應該前往檢查。其實,有時聽覺出現問題會被記憶力退化所蒙蔽,因兩者有相似病症,例如會要求對方重複說話、回答不當或混淆日期而沒按時應約等。

如果感到聽覺出現問題,建議應該前往聽覺專家接受全面檢查。家庭醫生也可以告知病人是否需要治療,因有很多原因可導致聽覺受損,如發炎或耳油過多等。專家通常建議使用助聽器,但有些年長人士抗拒使用,擔心因聽覺失靈而遭歧視。

雖然現今科技可令音量放大,但不能應用於腦部把聲音轉為文字的理解功能。年紀漸長,腦部要阻擋不必要資料傳入也倍感困難。不過,有多種方法可以加強聽覺能力,如集中精神留意視覺提示,或減少背景嘈吵聲音。有聽力診所設立行為策略班,幫助聽力問題的病人改善與人溝通情況。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大统华等华人西人超市最新FLYER!日韩节好物特卖

两恶犬咬死11岁男童 女狗主因过失致死被控罪

机器人好帮手 自动驾驶旅行舱在温哥华机场亮相

安省省警加薪4.75% 薪酬为全省警察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