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寄宿學校被打到耳聾 原住民的親歷故事

加拿大都市网

■■路易没因在寄宿学校遭虐打致聋而退缩,也没因受到歧视而放弃,继续追求公义。 廖长仁摄

(■■路易沒因在寄宿學校遭虐打致聾而退縮,也沒因受到歧視而放棄,繼續追求公義。 廖長仁攝)

一個在甘碌市寄宿學校中被教職人員打到耳聾的原住民少年,最終從卑詩大學(UBC)畢業,但他沒有選擇在城市築夢,而是選擇回到原住民部落中協助族友打造家園,還昂首闊步站在聯合國和國際法院上倡導原住民權益。79歲的路易(James Louie)的人生,是許多原住民企圖突破窠臼,守成又開創的一個典範。

現居卑詩柯里山(Mount Currie)小鎮的路易說:「我是一個活生生的寄宿學校下誕生的產物。當年才6歲的我,被迫放棄自己的名字——Pau Tuc la Cimc,教職人員為我冠上路易的名字。年幼的我只因為說:『那不是我的名字。』就被連續狠颳了幾記耳光,導致我左耳聾了。」

他讀過4所寄宿學校,每一個都堪稱「拍案驚奇」,因為他和一群年齡相仿的同學總能在所讀的校園附近發現無記名的墳墓。「St. Mary’s、St. Joseph’s和甘碌市印第安寄宿學校(Kamloops 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每一間都有。十幾歲的我曾在甘碌市寄宿學校找到28個墳墓,當年告訴教職人員,但沒有人理會。」

最令他無法釋懷的是曾親眼目睹一個年僅11歲的朋友死了。「15歲那年,我和湯瑪斯(Clement)以及那個11歲男孩常玩在一起,但有一天他沒出現了,後來湯瑪斯和我在學校內的暖氣爐房中發現他被弔死在那裡,現場沒有椅子、沒有其他可以攀爬上吊的地方,這會是自殺嗎?我不知道。但當我們報告校方時,老師只說了一句話:忘記這件事情!」


■■路易沒因在寄宿學校遭虐打致聾而退縮,也沒因受到歧視而放棄,繼續追求公義。 廖長仁攝

不懈追尋「真相和正義」

幾十年來,他追尋的就是「真相和正義」。他深知達到這個目標,首先必須讓自己變得強大,所以他兢兢業業,一路讀到卑詩大學畢業,獲得會計師執照,在當年原住民部落中實屬鳳毛麟角。

儘管如此,他找工作過程中仍受到嚴重歧視。「甚至有一次應徵聯邦政府的工作,獲得面試機會的當天,走進人事室的瞬間,面試官看到我的膚色,二話不說,只有一句話:職位空缺沒了。隨即甩門,我只能黯然離開。」

路易沒有放棄自己,隨後他決定到卑詩理工學院(BCIT)學習木工,並在溫哥華建築業奠定一席之地,再後來決定回到部落幫助族友。「我後半生都在威斯勒和以北的地區工作,這片區域的建築幾乎都有我參與興建的痕迹。十幾年前BCIT想聘請我到學校擔任監察官(supervisor),我拒絕了,我想為部落多做些事情。」

路易一直守護着原住民土地和人民。2010年5月,他身為St’at’imc Nation原住民聯盟代表之一,前往紐約參與聯合國原住民論壇會議,在聯合國說明原住民自決權的重要性。他的呼籲倡導,最終讓加拿大政府於當年10月簽字認可了《聯合國原住民權利宣言》。

在他多年奔走下,2014年美洲人權委員會(IACHR)受理了原住民母親艾德門絲(Loni Edmonds),控訴卑詩省府強制奪走她6個孩子而安排到寄宿家庭的案件,後來成為國際重要參考案例,為原住民兒童和家庭權利開啟了新篇章。「真相和正義」之路還很漫長,但路易相信:「火苗已燃,不會熄滅。」星島記者陳儀芬報道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刚刚官宣!凯特王妃明天公开出席活动:我还没有脱离危险

美俄潜艇同时现身古巴 加拿大巡逻舰停泊哈瓦那

多伦多Thorncliffe Park工业大厦三级火!

西南航空波音737 MAX客机3万呎高空遭遇罕见“飘摆” 175名乘客吓餐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