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先兆|高温天气女子家中中暑亡 医生揭身体4大致命变化 感觉疲累高危?

加拿大都市网

酷热天气警告持续多日,受全球暖化及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香港、内地等连日来气温很高。内地河北更有一名六旬妇人在家中中暑身亡。有医生提醒,要小心中暑前身体4大变化,若出现严重热衰竭,恐致中暑身亡。感觉愈来愈疲累,也是警示之一!

中暑先兆|女子家中中暑亡 高温天气可致热痉挛昏迷
综合内地媒体报道,近日河北一名60多岁女子为省钱不开冷气,出现精神委靡、食欲不振、呕吐症状,严重中暑,送院时体温高达41°C,经抢救后不治。此外,杭州一名79岁独居妇人因为不开冷气、风扇,引发热痉挛全身抽搐,昏迷送院。

Heatstroke_A01 Heatstroke_A02 Heatstroke_A04 Heatstroke_A06 Heatstroke_A05 Heatstroke_A03 Heatstroke_A07

中暑先兆|中暑前身体4大变化 热水肿/热红疹/热痉挛/热晕厥
重症科医生黄轩在其facebook专页发文指出,在高温天气下,中暑死亡率高。在未中暑前,身体受高温影响,已出现一些变化,不少人也没忽略了这些中暑先兆。黄轩医生指,中暑前,身体有机会出现以下4大变化,若发现这些症状须特别小心:

HEATSTROKE_A01 HEATSTROKE_A02 HEATSTROKE_A03 HEATSTROKE_A04 HEATSTROKE_A08 HEATSTROKE_A09 HEATSTROKE_A10 HEATSTROKE_A11 HEATSTROKE_A12 HEATSTROKE_A06 HEATSTROKE_A07

1. 热水肿(Heat Edema)
暴露在热环境内,为避免身体过热,血管会扩张,身体试图将尽可能多的热量散发到系统之外,导致很多血液积聚脚踝,形成“脚踝的局部水肿”。
2. 热痱(Heat Rash)
有时即使出汗,也无法按预期进行。若皮肤出现细小的红点并有刺痛感,那就是“热痱”,当汗水孔被阻塞时会引起皮疹。
3. 热痉挛(Heat Cramp)
通常发生于身体大量流汗,却又未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时,会导致“肌肉出现痉挛”。治疗不外乎远离热源,口服或静脉注射水分电解质补充。
4. 热晕厥(Heat Syncope)
当因出汗和血压低而流失大量体液时,血液因暂时没流向大脑,引发“头晕”。
【同场加映】9大消暑补水食物

196_0 202_1 203_2 215_1 216_1 208_1 213_1 214_0 204_1 205_2 199_0 200_1 201_3 209_1 210_0 206_1 207_2 197_0 198_0 211_1 212_0

中暑先兆|严重热衰竭可致死亡 愈来愈疲累最危险?
黄轩医生指出,各人身体反应不同,上述所有症状并非会同时出现。但若身体出现以上警示,则须多加留意自身安全。严重的热衰竭(Heat Exhaustion)而引发死亡率很高的中暑。另黄医生指出,在高温天气下,尤其需要工作人士,或许只感到愈来愈疲劳,但他表示此症状亦是最危险。

HeatExhaustion_A01_0 HeatExhaustion_A02_0 HeatExhaustion_A03_0 HeatExhaustion_A04_0 HeatExhaustion_A11_0 HeatExhaustion_A06_0 HeatExhaustion_A08_0 HeatExhaustion_A05_0 HeatExhaustion_A10_0 HeatExhaustion_A09_0 HeatExhaustion_A07_0

预防中暑3大方法 避免1个时段外出
在高温天气持续的情况下,黄轩医生建议大家采用以下3个方法,减低中暑的风险:

HEATSTROKE_B01 HEATSTROKE_B02 HEATSTROKE_B03 HEATSTROKE_B04 HEATSTROKE_B05 HEATSTROKE_B06 HEATSTROKE_B07

预防中暑方法
尽量避免在炎热的时候外出,尤其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
穿着透气、吸汗的衣物,并选择浅色以反射阳光。
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取,以防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黄轩医生指,高温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显著,应对措施非常重要。遵循上述建议,有助降低高温对身体的影响,保持身体健康。

内容获“黄轩医师”授权转载

延伸阅读:中暑热衰竭|红十字会教急救方法
香港红十字会教中暑及热衰竭急救方法,步骤如下:

HeatstrokeRescue_A01 HeatstrokeRescue_A02 HeatstrokeRescue_A03 HeatstrokeRescue_A04 HeatstrokeRescue_A05 HeatstrokeRescue_A06 HeatstrokeRescue_A07 HeatstrokeRescue_A08 HeatstrokeRescue_A09 HeatstrokeRescue_A10

中暑及热衰竭急救方法:
1. 把患者移至阴凉处,并致电999召救护车。

2.检查反应:若伤者清醒,补充水分及盐分(如电解质饮品)。

3. 尽快降温:松解衣物,用扇拨凉,用温水湿毛巾抹身

4. 中暑注意事项:

若伤者昏迷,维持气道街畅通,安置伤者于复原卧式。
切勿给予饮食,以免阻塞气道。
在伤者颈、腋窝及腹股放置冷湿毛巾。
安全情况下,可考虑将伤者浸于湖泊溪水中,协助身体散热。
若伤者发抖,应放缓降温举动。
5. 立即送院治理。

延伸阅读:预防中暑热衰竭方法 喝2饮品易脱水中暑

HeatstrokePrevent_A01 HeatstrokePrevent_A02 HeatstrokePrevent_A03 HeatstrokePrevent_A04 HeatstrokePrevent_A05 HeatstrokePrevent_A06 HeatstrokePrevent_A07 HeatstrokePrevent_A08 HeatstrokePrevent_A09 HeatstrokePrevent_A10衞生署提醒市民,要经常留意天文台发出的天气警告,并采取以下措施预防中暑及热衰竭:

穿着浅色和通爽的衣物,以减少身体吸热,并方便排汗及散热。
带备并补充足够的水,以防脱水。
避免喝含咖啡因(例如:茶或咖啡)或酒精的饮品,因这些饮品会加速身体水分透过泌尿系统流失。
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作长程的登山或远足等活动,因高温、出汗和疲劳都会额外消耗体力。
最好安排在早上或下午较后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
在室内活动时,应尽量打开窗户及以风扇或空气调节系统保持室内通爽凉快,避免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
调整工作安排,在较凉快的时段工作。如必须在炎热环境下工作,尽可能在工作地点加设遮荫,配以循序渐进的工作速度,并于定时在凉快处休息,让体力回复。
不应留在停泊的汽车内。
进行活动时若感不适,应立刻停止,并尽快求诊。

延伸阅读:脱水成因/症状 严重可致死
根据香港港安医院–司徒拔道资料指出,当身体流失的水分比摄取多,身体没有足够水分维持正常功能,便会脱水。

217_2 218_1 219_2 220_1 221_1

222_2 226_1 225_1 224_1 223_1 

延伸阅读:夏天中暑脱水3种严重程度
香港港安医院–司徒拔道资料亦有指出,脱水情况分为三大程度:

228_1 229_2 230_2 231_2 232_2 233_2 234_2治疗脱水4大方法

一旦出现脱水情况,医生建议有4大方法治疗:

235_2 236_2 237_3 238_3 239_3 240_3

T03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以色列军用“投石机”向真主党阵地发射火球 “中世纪武器”出现在21世纪战场

东京巴士惊传砍人 凶徒和伤者均为华人

WhatsApp新功能录音“阅后即焚”!防止秘密外传/只限播一次 即睇阅后即删录音教学

巴西家犬饿疯钻洞逃离围栏  拖5月大女婴到后院撕咬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