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镜检查|大肠癌年夺2300命 大肠镜多久照一次?一文看清检查项目/流程/费用

加拿大都市网

大肠癌为香港第2大致命癌症,于2021年新增近6000名大肠癌确诊者,一年夺去近2300条人命。定期大肠镜检查有效检测大肠疾病,有助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到底大肠镜多久照一次?甚么人最需要检查?外科专科医生刘卓灵向《星岛头条》分享有关大肠镜检查的资讯,拆解常见问题,讲解大肠镜检查流程、检查项目、费用及注意事项等。

甚么人要照大肠镜?常腹痛是照肠镜?

外科专科医生刘卓灵表示,照肠镜除了及早发现大肠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是找出未长成肠癌的腺瘤瘜肉,及早切除,从而避免癌症的发生。因此,并非要去到怀疑自己患有大肠癌才照肠镜。是否需要照肠镜可考虑以下因素:

  • 50岁以上的人士
  • 出现便习惯改变、血便、腹胀、腹痛、体重减轻及贫血等病征的人士

刘医生建议,市民若出现任何征状,应及早寻求医生的意见,不应只透过网上资讯自我判断是否须要照肠镜。早期检测和诊断对于治疗大肠癌非常重要,因此不要拖延就医。

同场加映】大肠癌12大症状

大肠镜可检查甚么?可验出大肠癌/痔疮?

刘卓灵医生表示,大肠内窥镜除了能诊断大肠癌之外,还能诊断以下病症:

  1. 大肠瘜肉,大多数大肠瘜肉能在内窥镜检查同时切除
  2. 溃疡性结肠炎
  3. 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
  4. 憩室病
  5. 痔疮

大肠镜多久检查一次?

根据香港衞生署建议,50岁以上人士每5-10年进行一次大肠内窥镜检查。大肠癌筛查服务的计划,目标人群是年龄介于50至75岁的香港居民(编按:政府推行的“大肠癌筛查计划”,资助没有大肠癌症状的市民每2年接受大便隐血测试。如测试结果呈阳性,参加者会获转介接受政府资助的大肠镜检查)

去私院还是公院照大肠镜?一定要住院吗?

刘卓灵医生指出,在香港,政府医院、私家医院及日间医疗中心均提供大肠内窥镜服务,这3类机构在服务详情及价格上有差别。绝大部分的肠镜检查是不需要住院的,部分患有较严重长期病、重度肥胖、或患心脏病人士就可能需要留院,市民可按照自身情况向专科医生查询。

私院VS公院VS医疗中心 轮候时间/收费/留院安排

1. 轮候时间:

  • 政府医院:超过1年,甚至数年
  • 私家医院:可根据病人需要弹性安排
  • 日间医疗中心:可根据病人需要弹性安排

2. 收费:

  • 政府医院:普罗大众可负担
  • 私家医院:相对昂贵,个别医院附有不同形式服务及药物收费,逐项计算
  • 日间医疗中心:介乎政府与私家医院之间

3. 可否安排留院:

  • 政府医院:不设留院
  • 私家医院:可以按照病人需要作出留院安排
  • 日间医疗中心:只提供日间服务,不设留院

照大肠镜收费是多少?保险可覆蓋吗?

照大肠镜收费昂贵吗?有甚么细节要事先了解清楚?保险可覆蓋照肠镜的费用吗?刘卓灵医生就上述问题,一一解答。

1. 检查费用

  • 大肠镜检查的收费会牵涉多个项目,特别是在进行大肠瘜肉切除的程序上,牵涉到化验费及仪器费等。
  • 这些费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变数,因此,市民在进行大肠镜检查前须详细了解清楚有关检查所需的费用详情,包括医生费、手术室费、化验费、麻醉师费用及麻醉方式、仪器费、病房费和杂费等。了解详细的费用项目和相关费用,确保有足够的预算。

2. 医疗费用预估

  • 请医疗机构提供大肠内窥镜检查的预估费用,包括可能的附加费用和相关的医疗程序。这将帮助掌握检查的费用范围,并做出相应的预算安排。

3. 保险覆蓋范围

  • 向你的保险公司查询保险是否涵盖大肠内窥镜检查,了解相关的保险范围、赔偿金额、相关的医疗索偿的手续和要求。

【同场加映】大肠癌成因+高危因素

 

大肠内窥镜肠镜分为哪几种?长者适合做哪种?

肠镜检查可以分为两种:大肠镜检查(亦称“结肠镜检查”)和乙状结肠镜检查。两种不同的内窥镜检查程序,虽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异,例如:

  • 乙状结肠镜检查的长度约为60厘米,仅检查从肛门到降结肠的部分。
  • 大肠镜检查则长达160厘米,可以检查整个大肠。

此外,大肠镜检查的准确度较高较全面,但相对地收费也较贵。医生一般会建议病人进行完整的大肠镜检查,而对于一些身体状况不适合接受麻醉的老人家,以及因其他因素导致未能进行完整的大肠镜检查的病人,则会建议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

甚么是大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

1. 甚么是“大肠内窥镜检查”(Colonoscopy)?

大肠内窥镜检查是最常见的大肠检查方法。在大肠镜检查中,医生会插入一根柔软且可弯曲的管状仪器(内窥镜)进入大肠,以检查结肠和直肠的内部。

大肠镜可以检测和诊断结肠瘜肉、肿瘤、炎症性肠病等疾病。如在过程中发现瘜肉,医生会即时进行切除,并送往病理部进行组织化验。

2. 甚么是“乙状结肠内窥镜检查”(Sigmoidoscopy)?

乙状结肠镜检查则只检查大肠的三分之一长度,同样是使用一根柔软且可弯曲的管状仪器(内窥镜)经肛门进入直肠,以及整段乙状结肠。

乙状结肠镜检查同样能在发现组织异常或瘜肉情况下,进行瘜肉切除或者活组织箝取,以诊断病变。乙状结肠镜检查理论上就是局部检查,由于不需要饮用清泻剂与接受麻醉,因此这项检查通常用于年纪较大的患者。

大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有何分别?

乙状结肠镜(Sigmoidoscopy)和大肠镜(Colonoscopy)是两种不同的内窥镜检查程序,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异。

1. 检查范围

  • 乙状结肠内窥镜检查:仅检查结肠下半部分,包括直肠和乙状结肠,范围相对较短。
  • 大肠镜检查:检查整个结肠和直肠,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2. 检查深度

  • 乙状结肠内窥镜检查:仅能检查直肠以及乙状结肠部分,无法检查上半部分的结肠。
  • 大肠镜检查:可以检查整个结肠和直肠,深入到盲肠。

3. 检查过程

  • 乙状结肠内窥镜检查:使用一根柔软且可弯曲的管状仪器(内窥镜)经肛门进入直肠,以及整段乙状结肠。
  • 大肠镜检查:插入一根柔软且可弯曲的管状仪器(内窥镜)进入大肠,以检查结肠和直肠的内部,检测和诊断结肠瘜肉、肿瘤、炎症性肠病等疾病。

4. 可切除瘜肉吗?

  • 乙状结肠内窥镜检查:能在发现组织异常或瘜肉情况下,进行瘜肉切除或者活组织箝取,以诊断病变。
  • 大肠镜检查:如在过程中发现瘜肉,医生会即时进行切除,并送往病理部进行组织化验。

5. 不适感

  • 乙状结肠内窥镜检查:较少。由于检查范围较小,毋须麻醉,只须根据医生指导下进行便可。病人可能会感到少许的腹胀不适感。
  • 大肠镜检查:没有。一般会在监察麻醉或静脉注射镇静下进行,过程不会有痛楚或不适的感觉。

6. 检测能力

  • 乙状结肠内窥镜检查:仅能检查大肠约1/3部分,对于大肠疾病的诊断准确度降低。
  • 大肠镜检查:被普遍认同是现时检查大肠疾病的最有效方法。

7. 适合人士

  • 乙状结肠内窥镜检查:不宜接受麻醉风险、过往手术可能导致肠道严重沾黏、因肾脏问题不适合饮用清肠剂、直肠肛门方面有特定问题、以及不宜做全大肠镜的患者;也适合乙状结肠癌或直肠癌术后覆检用途。
     
  • 大肠镜检查:适用于大便潜血检查呈阳性反应和下消化道有出血情况的患者,大多数病人都适合进行。医生一般亦会进行术前评估,就麻醉风险、术前饮用泻药的风险,以及过往手术病历等方面,评估病人是否适合进行。

T10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印度大选6周“马拉松投票”结束 4/6统一开票

AI晶片旺|辉达Nvidia有望超越苹果 成为全球市值第二高公司

全球每10人有1人患肾结石 常饮茶吃维他命C增风险?专家拆解成因症状+教4招预防

日本DMM交易所遭骇|4503枚比特币失窃 损失近24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