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嘲笑怕打針的人 特別怕疼或許與基因有關

加拿大都市网

疼痛

網上圖片

人體對疼痛的敏感度與基因、生活環境以及個人習慣均有密切關係,雖然沒有控制痛感的基因,但痛感遺傳學卻是存在的。據法國《費加羅報》報道,英國愛丁堡大學一項研究表明,基因與痛感的密切之間可能存在某種關聯。

法國神經學家米歇爾·米奈特博士(Michel Lanteri Minet)認為,相較於對疼痛極為敏感的人群,也可能存在另一類被基因所保護而不易感到疼痛的人呢。近兩年前,愛丁堡大學一支研究團隊發表在美國著名醫學雜誌《科學公共圖書館·醫學》的一項研究證實了這一觀點。

研究人員觀察了大約2.4萬蘇格蘭人的健康狀況,了解了志願者們是否患有慢性痛症及其嚴重程度;通過交流檢測了志願者們是否患有抑鬱症;研究了參與者部分已知基因標記的分佈情況;最後,科學家們對大約11.2萬名英國人的痛感和遺傳變異進行了廣泛的數據庫分析。安德魯·麥金托什(Andrew McIntosh)和他的團隊發現,患慢性痛症的風險有40%是遺傳性的,同時也與家庭環境有關。此結論與心理學家阿曼達·斯通(Amanda Stone)及安娜·威爾遜(Anna Wilson)在國際性雜誌《疼痛學雜誌》上發表的概念性模型觀點相符。

阿曼達·斯通與安娜·威爾遜認為,若父母患有慢性痛症,子女患病的可能性便更大,其中三大因素會影響這一概率,首先是遺傳基因,包括早期神經系統發育的作用——母親承受的巨大壓力也會影響嬰兒的發育;其次是社會環境,例如並非自願所表現的行為;或者,父母在心理、生活方式以及高壓環境方面的不良生活習慣。

在此研究基礎上,米奈特博士表示,如今,大量工作表明基因在一定程度上操控了人體的疼痛敏感度,同時存在突變基因負責不敏感性,而且遺傳學可能涉及個體之間存在的關於疼痛治療的變異性。

這種遺傳敏感性的增強15年前已經在動物身上得到證實,正如米奈特博士所說,研究人員創造了因基因改造而對疼痛更加敏感的老鼠,由於突變基因不同,有些老鼠很容易感到炎症疼痛,而非神經疼痛,反之亦然。如果此種操作方式對於人體同樣適用,那麼認識基因,從而了解其所涉及的蛋白質,必然會開闢新的醫學治療途徑。

來源:環球網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加拿大护照更新将采用自动化技术 今后会更快更简便

加拿大星岛获新闻大奖 加国唯一中文媒体获奖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报警驱逐反战学生 理事会谴责校长破坏学术自由

全球首例!三女子做“吸血鬼美容”染爱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