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歷史首次歸還中國文物 13件古票據

加拿大都市网

新華社照片,開羅,2017年8月28日 (國際·圖文互動)(2)埃及向中國使館轉交查獲的走私中國文物 8月27日,在埃及首都開羅的埃及國家博物館,觀眾參觀埃及文物部向中國和伊拉克駐埃使館轉交的文物。 埃及文物部27日在國家博物館舉行儀式,向中國和伊拉克駐埃及大使館分別轉交了一批埃及文物部門近期查獲的文物,其中向中方轉交的是13張最早可追溯至清末的紙質證券、貨幣。埃及文物部部長哈立德·阿納尼說,這些文物是在由埃及向境外走私前被文物部門查獲的。他表示,埃及致力於打擊境內一切文物走私行為,其中也包括走私外國文物。 新華社發(艾哈邁德·戈馬攝)

■在埃及首都開羅的埃及國家博物館,觀眾參觀埃及文物部向中國駐埃使館轉交的文物。新華社

埃及近日首次向中國轉交一批查獲文物的消息引發關注,據悉,轉交的這批文物是13件古票據,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時期。目前這批文物正在回歸中國的途中。

中國駐埃及大使館文化參贊、開羅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石岳文日前講述了埃及歸還文物的經過:今年年初,埃及郵政海關查獲多張疑似中國晚清、民國紙幣及地方兌換券。其後,以照片的形式通報中國駐埃大使館,請中方予以鑒定。中國駐埃大使館將埃方提供的文物照片發回中國國內,請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進行鑒定。專家認為,這批票據主要是來自晚清、民國及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紙幣,還有少量澳門地區曾使用澳幣。

據《新京報》報道,這些古票據中包括一張清朝光緒27年黑龍江礦物總局發行的銀票、一張中央蘇區於20世紀30年代初發行的20元紙幣、兩張民國時期山東高密縣田賦預借券,以及一張朝鮮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後方勤務第三分部印發的汽油票等。石岳文說,國家文物局還請埃及核實,這些文物是否有中國政府出具的許可證,「如果沒有許可證,那肯定是非法出口的,應該交還給中國政府。」到8月27日,雙方在埃及國際博物館舉辦交接儀式,埃及正式將這批文物交還給中國,中國駐埃及大使宋愛國接收了這批文物。

據悉,1970年11月1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第十六屆會議通過《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其中規定,如果發生非法進出口文物的事件,要採取適當措施收回並歸還此類文化財產。中國和埃及都是該協議的締約國。根據上述公約精神,2010年10月中埃簽署關於保護和返還從原屬國非法販運被盜文化財產的協定。石岳文當時參與該協定的談判和文本修改工作,他認為,這次歸還文物行動也是雙方履行協定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埃及文物部門做得很不錯,動作很快,態度也很堅決。」而埃及向中國歸還流失文物,尚屬首次。據埃及新聞網站報道,埃及港口文物單位負責人艾哈邁德.阿拉.羅維表示,這些文物是按照教科文組織協定移交的,文物如果被走私到埃及領土,埃及需要扣押外國文物並告知有關大使館,並對文物進行保護。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加拿大最凶残“猪农杀手”狱中遇袭亡 曾杀49女碎尸喂猪

消炎抗氧化关节止痛!姜黄素补充剂特价

再次降价!Coach Outlet男式软皮乐福鞋一律$44

渥太华幸运儿喜中昨晚开出的7000万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