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刷新聞賺金幣?轉發這些可能會攤上事兒

加拿大都市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一批打着「讀資訊,賺金幣」、「刷刷新聞就能賺零花錢」、「刷新聞賺現金」等噱頭的新聞資訊類APP來到大眾視野。操作形式不難,大多以現金補貼鼓勵用戶分享鏈接到朋友圈,以及邀請朋友註冊來賺金幣。

天上真能掉餡兒餅嗎?這不,產品還沒「捂熱乎」,種種疑問就產生了。

APP誘導分享,「收徒」模式類似變相「傳銷」

在某APP中,幾乎所有的用戶行為都被「明碼標價」。按照平台目前的規定,無論是看新聞、看視頻、簽到還是把鏈接分享到朋友圈,都可以得到平台數量不等的金幣,比如閱讀資訊5分鐘可以得到100個金幣,觀看視頻5分鐘可以得到50個金幣,分享新聞資訊可以得到50個金幣等等。按照其兌換原則,1萬個平台金幣約等於現實中的1塊錢,用戶至少積累1萬個金幣才能在微信或支付寶提現。換句話說,用戶必須在該APP上連續閱讀8個多小時新聞資訊,或者觀看近17個小時的視頻,才能掙1元錢。如此看來,這個零花錢似乎不那麼好賺。

網上圖片

業內人士龔先生透露,「補貼+收徒」已經成為目前一些新聞資訊APP的主要商業模式,所謂補貼是指用戶完成指定任務獲得現金獎勵,而收徒模式更為重要,通過邀請收徒,用戶可以從徒弟的收入里獲得持續的分成。簡單說有點類似收徒「傳銷」。一個人通過這種方式擴展到三個人、五個人、十個人這樣。有一定的等級體系在裏面。

記者打開某新聞資訊APP,其公開的排行榜顯示,目前總排行第一的用戶,總收入超過了93200元,收徒數超過了四萬。 

「收徒」模式在法律視野下充滿爭議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表示,「師傅、徒弟、徒孫構成了上下層級,並且師傅還能從徒弟、徒孫處獲得收益。這樣的收徒模式符合傳銷的構成要件。」

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明祥則表達了不同觀點,如果平台上的用戶從收徒模式中所獲得獎勵全部來自平台,並且平台上投放的廣告全部為正當合法廣告,那麼儘管其模式看起來符合傳銷特徵,但由於用戶在整個過程中並沒有出現錢財損失,就不能認為其涉嫌傳銷。 

「平台對用戶收徒的獎勵制度,更像是一種有償勞務,或者可以理解為燒錢推廣,與傳銷還是有本質的不同。」劉明祥說。 

網上圖片

「賞金優先」模式本無問題,但打低俗內容擦邊球就是問題

儘管質疑聲音不斷,但卻並不妨礙這類新聞資訊APP衍生出新的「生意」。甚至,淘寶店家中還出現了「收徒」的店鋪,店家聲稱,所有徒弟均為有效徒弟,非虛擬手機號註冊,純人工操作,5元一個。

然而,當新聞讓位生意,當「內容為王」遭遇「賞金優先」,這類新聞資訊類APP所推送的新聞,留給用戶的又是什麼呢?在使用這類APP時發現,幾乎每一條推送下方都標明了閱讀這篇文章所對應的金幣值。記者打開其中一篇文章,發現只要將文章從頭拖到尾,停留數秒之後,就會跳出「10金幣已入賬」的字樣。

同時,此類資訊類APP內容上多以養生貼士、明星八卦、風水解夢等為主。「全是一些毫無營養沒有依據的假新聞」「有意義的文章太少,濫竽充數」……翻看應用下載商店的網友評價,不難發現「刷新聞賺現金」式推廣,人氣雖高但點贊甚少。

「人生不得不提的30個忠告」「給對將來感到不安的你」……這些或勸勉或鼓勵的「雞湯文」,如今卻被不少網友吐槽變「餿」了:有的文章假借抒情式措辭,實則夾帶偽劣保健品等虛假廣告內容;有的則直接摻雜涉黃淫穢內容,以露骨語言大打擦邊球。

有評論表示,這樣的「賞金優先」模式本身無可厚非,但在這樣的模式下打低俗內容的擦邊球,這一點才是問題的關鍵。

來源:央視新聞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波音吹哨人巴尼特离奇死亡 警初步判断实属自杀

让你睡的更香更快!Badger助眠膏一律8折!

多伦多申请少量毒品非刑事化 被联邦政府回绝

房间变成宇宙!宇航员星空投影仪闪购3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