撓頭行為:為什麼全世界都在搶購衛生紙?

加拿大都市网

即便沒有如今新冠肺炎病毒的大流行,世界也足夠奇怪了。在這人人開始隔離保命的新世界裏,更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一個呼吸道疾病竟然讓廁紙貴如黃金。為什麼突然之間人們都開始搶購衛生紙了?消費者行為研究者Kit Yarrow認為,這是我們作為群居靈長類的大腦在面對令人迷惑的海量新聞時做出的反應。

這種「恐慌性剁手」從來不是個新鮮事兒。(美國)中西部流行着一個笑話:「啟示錄法式吐司」是一種暴風雪來臨時的應季食品——因為每有暴風雪,超市裡最先被買空的一定是麵包、雞蛋和牛奶。而在海濱城市,花生醬則在每次颶風季來臨之前都是搶手貨。Yarrow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說,為這些災害做好準備是合理的。但是這種「恐慌性搶購」其實是人們在面對不確定和危險時,試圖重新獲得控制感的行為。

「當我們感到焦慮的時候——如今估計人人都在焦慮——為了緩解這種焦慮總會有些超出尋常的行為。而控制感則總是治療焦慮的解藥。」Yarrow說到,「那麼既然沒法控制這種疾病的傳播,我們就會轉向那些自己能夠控制的東西,所以人們就會開始瘋狂剁手購物。『啊,我覺得自己已經在採取措施了,我覺得自己在妥善應對了,我覺得能控制住那些自己能控制的東西了,買買買就是了。』」

「所以,那些在瘋狂搶購囤貨的人,他們不是壞人,他們也不是自私。他們只是被嚇壞了。我覺得他們如果能仔細想想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或者自己對社區作用的話,可能就不會這麼做了。」Yarrow說。

如果是肥皂或者洗手液被搶購一空,那背後的邏輯其實很簡單——儘管有點不那麼理性。但是,為什麼偏偏所有人都在搶衛生紙呢?

Yarrow認為這事兒不尋常。「之前颶風之類的災害來臨時,人們可沒想到去搶廁紙,這算是頭一遭。」她說。這種盯着廁紙搶購的現象,更像是危機中社交媒體驅動的信息傳播與人類本能相結合的產物。

「我們都是社交動物」,Yarrow說,「在被這種史無前例的不確定性包裹之時,我們都會想從其他人身上尋找應對之道。但不幸的是,『其他人』可能做出了一些瘋狂之舉,搞得我們自己好像也應該一道瘋起來。」

如今,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是通過社交媒體或者通過充斥着圖片和視頻的新聞報道來了解周圍人都在幹什麼的。所以我們獲得的信息往往非常直觀,這會影響我們處理特定信息的方式。相比金槍魚罐頭這種小件商品,又大又笨重的衛生紙能在貨架上留下更顯而易見、更引人注目的「空缺」。還得考慮到衛生紙這一種商品可能就會佔據一整面貨架,而魚罐頭可能不過是在貨架上的一個角落。

「一幅空蕩蕩的衛生紙貨架照片可比賣空的罐頭貨架吸睛多了。而一個人抱着兩大捆廁紙的照片,也比一個人拎着一小袋魚罐頭的圖片更有戲劇性。」Yarrow說到,「於是衛生紙很快成為媒體的焦點,讓人們更加關注它了。」

所以,除了搶一大堆廁紙來壘城牆之外,我們還應該干點什麼呢?

「我不想簡簡單單地對人們說『要做好準備』,因為無論是從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有很多種方法讓我們感到滿足,但『認真準備』這件事兒本身就能讓人們感覺良好。」

不過,一旦人們準備好所需之物,就是時候再去找其他方式來讓自己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中重新獲得控制感了。

Yarrow建議,「記住,我們想要做到的是,讓自己在這個奇怪的、開放的、充滿不確定的世界中重新獲得控制感。所以,請牢牢掌控住自己還能控制的東西。」

比如,在「保持社交距離」的日子裏,可以給自己制定各種計劃、安排時間。或者通過搞清潔做家務尋求控制感。還有,在保持距離的前提下,儘可能多地與人們建立聯繫:視頻聊天、公園散步,或者乾脆打個電話。(煎蛋,圖片來源pixabay)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刘德华广州演唱会舞台倾斜传巨响

多伦多天气油价汇率 加元兑人民币5.25元

CIBC:这批投资人“血亏” 公寓价格为什么仍硬扛?

万锦16街/Kennedy 蚊子检测出西尼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