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變異 傳染力大增?一文讓你知詳情

加拿大都市网

近日,有關新型冠狀病毒已發生突變的消息在網絡上熱傳。不少網友擔憂,突變後的病毒傳播性更強,致命性更高,對於人類的危害自然更大。那麼實際情況到底有多可怕?我們來追根溯源。

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突變的消息來自於一篇中國科研團隊的論文。這篇文章不僅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就連不少國外媒體也轉引報道。

這篇論文3月3日發表於中國科學院主辦的《國家科學評論》雜誌官網,題為《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起源與持續進化》,作者團隊來自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信息中心蛋白質與植物基因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文章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與另一種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RaTG13)相比,雖然兩者的核苷酸只有4%的變化,但是在中性區域的差別達到17%。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和蝙蝠體內已知冠狀病毒的差異遠高於此前的估測。

文章進一步稱,新型冠狀病毒棘突蛋白受體結合域的功能區相較於穿山甲體內的SARS相關冠狀病毒出現了一些新變化。這些變化很可能是由基因重組以外的突變與自然選擇所致。

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本身是否發生變異,文章指出,通過對103個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的群體遺傳學分析,結果顯示,這103個病毒進化成兩種:S型與L型,兩型的區別在於單核苷酸多態性(SNP),測序至今所有毒株之間存在幾近完整的聯繫。

研究表明,S型是更原始的病毒種類,而L型為進化型,目前更普遍,出現頻率大約為70%。相比較而言,L型侵略性可能更強,傳播速度可能更快。

但文章同時指出,早在今年一月初,受到人為干預影響,L型承受了更大的自然選擇壓力。因此,雖然L型大量存在於病毒爆發早期的武漢,但是出現頻率自一月初以來已經下降。

另一方面,由於種類相對原始,且自然選擇的壓力較小,S型出現的頻率可能會在下一階段有所上升。

從文章整體來看,S型與L型的區分並非突然發生,而是早在一月就已經產生,甚至可能更早。而中國在過去一個多月內採取了前所未有的防控措施,這些措施有效地抑制了L型的更大面積傳播。

因此,對於新冠病毒突變的消息,我們不必過分恐慌,但也必須時刻做好病毒繼續變異的準備。(文匯報,孫欣祺,圖片來源圖庫)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万锦中国女子周四起失踪 警方:情况可疑

细看亚省天堂小镇如何毁于山火 损失估计高达7亿

巴黎奥运|等不到车!巴西16岁滑板“小仙女”滑15公里回选手村

超级舒服!ECCO这双休闲鞋仅售$119.99(原价$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