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有勁的人更長壽,趕在衰老前多做5個動作

加拿大都市网

SOURCE星岛环球网
 

然而,從三四十歲開始,肌肉量就逐漸走下坡路。缺少了肌肉的支持,許多疾病也就不請自來。

《生命時報》邀請權威專家,教你練好5塊有助於長壽的肌肉。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臨床營養中心主任 孫建琴

西安體育學院健康科學系教授 苟波

河南省中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醫師 呂沛宛

肌肉減少的可怕後果

人體老化的顯著表現之一是肌肉量減少。

研究發現,從三四十歲開始人體的肌肉量走下坡路,只是正處青壯年的身體有很強的代償功能,不會出現癥狀。

到了50歲,骨骼肌含量以每年1%~2%的速度減少,60歲以上慢性肌肉衰減達30%,80歲以上為50%左右。通常肌肉減少30%時,其正常功能就會受到影響。

平衡功能差,更易骨折

肌肉力量受損,關節也更容易出現損害,影響走路、拎東西等。更嚴重的是,腿腳乏力、走路不穩容易導致容易跌倒,並由此引發骨折。

增加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風險

人體80%的葡萄糖是被肌肉利用掉的,體內肌肉量不足,葡萄糖代謝受影響,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

有研究發現,肌肉衰弱還會累及心臟,成為誘發心血管病的「幫凶」。

死亡風險增加

國際權威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過一項關於亞洲人體質指數與死亡率關係的研究報告,對110萬亞洲人群長達9.2年的隊列研究表明,體重過低,即BMI(體重/身高的平方)≤15者,死亡率會增加2.8倍。

體重過低或過高都可增加死亡率,亞洲人體質指數在22.6~27.5死亡風險最低。

肌肉萎縮還會導致皮膚乾燥、皺褶增多、更易蒼老等問題。

常練5塊肌肉能延壽

手臂上舉鍛煉胸肌

適當鍛煉胸肌,可增加肺活量,提高心肺功能。

高齡老人很怕肺炎。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南非總統曼德拉、國學大師南懷瑾和愛國將領張學良,均因肺部感染去世。肺炎,近年來已成為高齡老人致死重要原因,中老年人保肺刻不容緩。

日常鍛煉可採取站姿或坐姿,兩臂打開呈180度,大小臂垂直,手掌向前,然後雙手緩慢向上延伸到極限,慢慢恢復原狀。

每天做10~15次,可雙臂同時做,也可單臂輪換做,能增加胸肌力量和肺活量。

握拳鍛煉手部肌肉

手部肌肉與握力相關。英國倫敦大學專家分析多項關於握力的研究報告後發現,握力每增長1千克,死亡風險可降低3%。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一項研究也顯示,握力差的人更容易患上心臟病或中風,握力每減弱5千克,死亡幾率上升16%。同時也證明,握力是衡量一個人能否長壽的標準之一。

時常練習握拳可鍛煉手部肌肉,增強握力。還能帶動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但需注意,左右兩側都要訓練到,以維持身體平衡。

半蹲鍛煉腿部肌肉

腿部肌肉無力是衰老的第一信號,鍛煉好腿部肌肉,跌倒和骨折的危險也更低。

建議常做半蹲:兩腳自然開立,與肩同寬,兩腳呈八字形,雙手垂於體側。屈膝緩緩半蹲起,呈馬步狀,然後大腿用力收縮蹲起還原。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Breville代工Nespresso意大利浓缩咖啡机打5.6折

Best Buy推“夏季黑色星期五”大促销

Aveeno舒缓压力身体磨砂膏 打折特价7.99

多伦多百年历史戏院最早本周日停业 曾被定为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