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如果人能在水裡呼吸 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加拿大都市网

新的一天,新的腦洞。如果我們在水裡無需屏住呼吸或者佩戴笨重的潛水用具,那該有多酷?

將有無限可能。我們可以在珊瑚礁周圍沒完沒了地游來游去。我們可以和海豚玩耍而不被淹死。我們可以搞明白Ringo Starr(披頭士的鼓手)在《章魚花園》那首歌里到底說的是啥。不過雖然海底探險很有趣,有了鰓之後將會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出乎意料的是,幾乎沒有。靈長類動物並不適合水生生活。我們的四肢不適合游泳;我們沒有足夠的體毛和皮下脂肪,在脫水和體溫過低之前我們在水裡待不了多久。除此之外,大多數湖泊和河流還不夠清晰,不足以讓我們在水中視物。在清澈的淺水中游泳很有趣,但對於大多數深水區人類來說,除了坐在泥濘的河底期望有一隻有趣的烏龜游過之外無事可做。沒有潛水器保護,即使在清澈的海水中我們也只能在水下幾百米範圍內活動;當我們嘗試下潛到更深處時雖然不會缺氧了,但200米之下的深海將是一片漆黑,那裡的水溫只有15℃甚至更低。

淺水區下的水下生活還有另一個問題。我們的眼睛和耳朵能在空氣使用,但在水下的交流會很困難,因為我們在水中沒法說話了,因為聲帶振動需要很多空氣。在水中我們可能全靠打手勢。另外吃飯才是最糟糕的部分,嘗試一下坐在湖底吃三明治?

不過,儘管面臨著種種挑戰,能夠在水下生活和呼吸仍可能以一些有趣的方式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建築方式。首先,它可以讓我們不用擔心在水下生活會讓我們喪命。對於有膽量的人類來說,採礦將是一個相對容易的事:不用擔心淹沒在淹沒的隧道里,而且水下施工會更便宜更安全。沒有人會被淹死在洪水中,在正在沉入亞得里亞海的威尼斯城裡人們可以繼續生活。

也許我們可以將水納入我們的基礎設施中。既然我們能在水中呼吸,我們可以把公共交通系統變成一個巨大的水滑道,可以用無休止的水管循環系統來替代火車和公路。想像下你從一個站跳進水裡,飛快的游幾分鐘後從幾英里外的水管里跳出來,身穿氯丁橡膠連體衣(為了保暖)的商務人士在流水管中跳進跳出,在半小時長的水上滑道上來回通勤。是不是比坐地鐵好多了?

我們必須要解決一些重大的工程障礙。遍布全城的抽水系統需要大量電力,但最大問題將是污垢。想想看地鐵和公交車上的骯髒狀況。在我們的水管系統里細菌和污垢顆粒懸浮其中,每一次出行都好比在紐約地鐵車廂的地板上洗個海綿浴;水中的病原體也會成為問題(比如霍亂、傷寒),在未經處理的水中有很多病原體,必須對水進行不斷的清潔,過濾和氯化處理。

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不能建立一個以水為基礎的基礎設施,運河系統有潛在的好處,尤其是在沿海城市,可以通過潮汐來清洗和補充。有了時髦的氯丁橡膠連體衣和人字拖,我們可以舒適地在城市裡溜達,在炎炎夏日裏躲避酷暑,減少對空調的需求。我們會變得更加註重水的管理。我們的污染也會減少。

我們可以完全改變耕作方式。隨着海水通過運河系統流向內陸, 我們自然會想方設法為它尋找其他用途, 而在鹽水中耕作對人類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優勢。目前,鹽水農業的途徑很少,但將鹽水引流到內陸將產生一個內置的農業系統,種植耐鹽作物。鹽生植物(比如生長在含鹽土壤中的大葉植物)通過使自己的鹽分比周圍的水更高來吸收淡水,它們每英畝的植物產量是向日葵的1.7倍。散布在鹽水作物之間的小池塘可以用來養魚和蝦,這是穩定的蛋白質來源。

鹽水養殖最大的好處將是減輕淡水負擔。乾旱不會影響到我們生產鹽水作物的能力。在現實世界中,大量的水用於灌溉牲畜飼料的土地——每公斤小麥要消耗1114升水。而我們提議的鹽鹼地農民可以在不佔用乾旱地區的土地、不消耗地下水的情況下,為牲畜種植飼料。我們還可以種植生態友好但昂貴的燃料植物(如生物柴油)而不佔用傳統糧食作物所需的空間和水。

總而言之,能夠在水下呼吸可能會對我們的生活方式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我們會游更多的泳多吃更多的魚,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處理和用水方面要更加小心。(煎蛋,圖片來源pixabay)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加拿大星巴克买一赠一优惠今日回归!

户外必备!Columbia等品牌春季防雨夹克一律6折!

加拿大最凶残“猪农杀手”狱中遇袭亡 曾杀49女碎尸喂猪

美国狗狗大历险 10天跋涉170公里进入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