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又被踢出班级群!疯魔家长群背后:畸形的教育对峙在作祟

加拿大都市网

01

没按答案照抄

将家长踢出群

家长群又双叒叕出事了。

昨天,又一则“家长被老师踢出群”的消息上了微博热搜。

据河南都市频道消息,10月12日,河南荥阳的周先生在填孩子拿回家的调查问卷时,没有按照学校老师给的答案照抄,并且写了自己的想法,结果被老师踢出了班级微信群……

和他一样被踢出去的还有别的家长。

当家长们问起老师被踢出群的原因时,老师直接说:你没有明白我为什么把你踢出群?想明白再说吧。

记者来到荥阳市第三小学咨询情况,因为是周六学校放假,将孩子踢出群的丁老师并不在学校。值班老师说进去和丁老师联系,之后再没有露面。

记者尝试和丁老师沟通,第一次电话接通后对方没说话就挂断了电话。几次拨打后,电话终于接通,可丁老师向记者发起“质疑”,“你现在就是听家长说的是吧,你看你现在听到的都是一面之词,我作为一个老师我现在觉得我有自己的权利。”

随后,她将电话再次挂断。

就在记者等待校方回应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丁老师给家长回电话了。

丁老师称,“虽然是照抄,但咱们是为大多数家长考虑的,你说能让家长去找答案吗?”

此外,提到将家长踢出群,她说原因是因为群里那么多人怕影响不好

最后,她表示,学校已经知道了这个情况,她也将家长们重新加回到了群里。

最近关于家长群的奇葩事几乎每隔三天就要上一次热搜,引发正反两方的激烈讨论,挑动着大众的神经。

02

奇葩老师和戏精家长们

一位小学生的家长深夜12点,在家长群里给女老师发了一条微信,瞬间让群炸了:

“老师都睡了,作业那么多,我闺女却还没睡觉”。

群内的有些家长看到以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七嘴八舌地都开始抱怨起来。然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挑事儿”的家长直接被老师踢出群了。

杭州的李先生开法拉利跑车到学校去送孩子上学,结果在门口的时候,被其他孩子的家长看到了。于是当天晚上老师就在家长群向李先生发起建议,让他以后不要再开跑车来接孩子上学,理由是:会引起孩子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

李先生回怼。

也被移除了家长群。

江西吉安井冈山经开区学校三年级的一个家长群中,老师点名批评几名学生家长,原因是没有给孩子批改作业。“昨晚赚了几百万?”“你这样将来你的孩子和你一样可悲!”

一位家长因为在家长群里质疑老师收礼,不公正地将身材矮小的儿子常年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排,被班主任踢出了家长群

除了“挑事”的家长和一言不合将家长移出群的老师,更是有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的戏精操作。

孩子刚入园两小时,家长们分分钟攒出五百字小作文来抒发感情、感谢老师。

秀完身世秀工资,秀完工资秀履历,攀比不能停。

还有天生脾气火爆爱diss的。

大家都被这种种奇葩现象给雷得不行,直言赶紧把微信家长群取消了吧!家长和老师都受不了这折磨了!

似乎微信群是一个盘丝洞,只要进了这个盘丝洞就即刻变妖变魔了。别逗了,微信群只是一个载体,没有人就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背后在作祟的难道不是当下畸形的教育拉锯么!

03

焦虑是家长的代名词

我们曾经介绍过剧场效应:

在一个剧场里,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可能是为了看的更清楚,也可能因为身高较矮),周围的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求助剧场管理员,管理员却不在岗位。于是,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家长群就是这样一个剧场,你以为家长们真的有空到每天准时准点给老师发早安、午安、晚安?

还不是因为害怕别的家长都站起来看戏了,自家的孩子会成了后排看不见的观众么!

竞争与攀比同样也不是家长群才有的特定现象:没有家长愿意成为教育鄙视链底端的人,为此他们愿意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

从孩子出生开始,家长们就精心挑选更好的房子、更好的玩具、更好的早教班、更好的服饰、甚至更好的动画片、更好的旅游地……因为各种自愿或不自愿的攀比,重视教育的中产阶级内部就已经形成了一条条育儿鄙视链

网上有五张很火的教育鄙视链图片,很多人表面上对其嗤之以鼻,但却身体力行地贯彻它:

正是因为这条无形的链条,中产阶级对待孩子的教育,总是在焦虑的比较中展开,焦虑已经成了家长们的代名词。

一个不留神,孩子可能就输给同龄人了。

家住某中产小区的王富贵夫妇,5月初刚刚为3岁的女儿选定了一所每学期(半年)收费近6万元的美式幼儿园。

但万万没想到,刚交完第一学期学费,王富贵就发现,某幼儿教育APP上正在进行补贴式营销,每学期学费直降1.8万元,再加上其他优惠,仅需3万余元即可被录取。

“降低学费就是降低了生源质量,我的小孩怎么能和他们的小孩在一起玩!”感到被骗的王富贵数次与园方进行交涉。

孩子要比,家长们当然也要比。

在大型国企做部门主管的俞奉献,给儿子选择的是区里的某示范级公立幼儿园,在第一次家委会上,幼儿园主任开门见山地提问各位家长都有什么特长。

“我的特长是烘焙,幼儿园组织美食类活动时我可以帮忙”;“我是舞蹈学校毕业的,可以帮着孩子们编舞”;陶艺、插花、钢琴、网球……放眼望去,教室内的十几位家长大多年轻、活波、而且“身怀绝技”,一度令俞奉献怀疑大家是不是在吹牛。

“没有点特长,我都不好意思去开家长会。”俞奉献说,她有时会担心自己让孩子“没面子”,而其他家长似乎也有这样的顾虑,有些甚至真的为此去“自我增值”。同班一位孩子妈妈刚刚报名了高尔夫球培训课,因为已经开始为幼升小做准备的她听说,自己希望让孩子就读的国际小学开设有高尔夫球课,如果自己提前学会了,不仅可以指导孩子,还可以在高尔夫球课上与老师和其他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

04

教书成了老师的“副业”

家长除了要拼命赚钱来用物质武装好孩子,还要疲于孩子们的功课。

孩子们有忙不完的小队活动、写不完的征文、编不完的小报、拍不完的照片,……而且形式挺与时俱进,现在还有做不完的美篇、点不完的赞、投不完的票、下不完的手机APP、关注不完的各种公众号……

这些作业大多沦为了家长作业。现在的家长必须是样样精通的全能王,虽苦不堪言,但为了孩子,只能修炼自己的编小报、做PPT、摄影摄像、影视编辑等十八般武艺。

于是,家长们的炮火就忍不住集中到了老师们的身上,作为老师,你在教些什么?为什么要整天布置不知所谓的家庭作业,把辅导作业的担子甩给家长!

家长群里的争吵往往也因此而起。

但是家长们也许不知道,教书现在几乎已经成了老师们的副业:

2016年2月,国际经合组织(OECD)公布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结果(TALIS)项目显示,上海初中教师每周工作时间为39.7小时,其中用于课堂教学的时间为13.8小时,占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远低于国际平均值19.2小时

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老师们在做些什么呢?应付上头布置下来的硬指标!

2018年3月16日,全国两会教育部长陈宝生答中外记者问时,特别呼吁:我们给学生要减轻负担,要给老师也减轻负担,现在老师负担是很重的,各种填表、各种考评、各种比赛、各种评估,压得有些老师喘不过气来。

这些“任务”最终还要分摊到学生们与家长们的身上,让人实在摸不着头脑!

除了这些教学之外的种种累赘,升学率也是让老师们夜不能寐的紧箍咒。

升学率的压力先传递到校长那里,而后传递到各级组长那里,而后传递到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那里,然后传递到家长与孩子那里。

要命的是,你要政绩,我也要政绩,而升学率的蛋糕是固定的,于是压力不断升级,而最后承受这些压力的,还是孩子。

05

家长与老师的教育对峙

家长累,为了孩子要拍老师马屁、拼命赚钱,还要提升自己不能拖孩子后腿。

老师累,又要应付莫名其妙的任务、承受学生们的升学压力还要面对家长的诘问。

于是一场畸形的教育对峙开始了。

家长说,我们花了这么多钱让孩子上好学校,老师当然要把我们家孩子安置和教育好,我们要是每个人都会辅导功课,那要老师做什么?

老师说,我就是一个人,当然要先维护好自己的利益,完成好相应的指标!孩子教育怎么可能都靠老师,不然要家长做什么?

家长群为这些矛盾的爆发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场所,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家长与老师一进家长群就“如疯如魔”!

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群体——孩子本身。

很多家长把孩子当成了竞争的工具,他们焦虑担忧孩子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品,无法借此来证明自己的优秀与成功。很多老师又将学生们当做完成升学率指标、体现自己工作价值的渠道,他们只能不断将上头施加的压力分摊到学生身上。

双方都会说,我是为了孩子好。

但是,孩子真的好么?!

老师与家长的对峙教育之中,受伤最深的就是原本天真快乐的孩子。

为什么不能让教育变得更纯粹一点呢?家长少一份焦虑与咄咄逼人,老师多一份关爱和以己度人,让孩子成为孩子自己,让家长群只是一个家长群。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华人男子从中国偷运这东西到加拿大卖!被抓现行重罚$3.5万!

大统华等华人西人超市最新FLYER!鸡翅大米白虾优惠

震惊!加拿大医生正使用“过时”指南筛查癌症!

安省夫妇中$7000万大奖瞒了家人两个月!打算进行盛大的家庭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