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了不起的華裔女子,她的生影響了全世界,她的死更是震驚全球!

加拿大都市网

在美國電影《蜘蛛俠》里

有這麼一句台詞

能力越大

責任越大

因此,在寫下這篇文章之前

我第一個就想到了這樣的句子

為她,也不止為她

華裔作家張純如

中國與日本的關係

從地理角度上來詮釋

一水之隔

從文明角度來看

我們的文字、服飾、建築、民俗

等等

無不給予日本以極大的影響

而站在歷史長河中

也沒有任何國家像日本這樣

給中國人如此巨大的傷害

1995年,一位年輕的美國華裔女作家來到南京

中文不甚流利的她

此次前來是想深入調查

日軍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暴行

她打算用英文創作一本

描寫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著作

讓西方世界了解

曾經真實發生在南京的這場屠殺

這位作家就是張純如

1968年3月28日

張純如出生在美國

父母為她取名「純如」

取自《論語》:「從之,純如也」

「和諧美好」的意思

這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祖父張鐵軍,抗日國軍將領

曾任台灣中華日報總主筆

父親張紹進,是一名哈佛博士

其專著《量子場論》

在美國理論物理學術界頗有影響

母親張盈盈也是哈佛博士

從事生物科學研究

雖身在美國

她的父母仍十分熱愛祖國

經常給她講祖國的故事

年幼的她對父母口中念念不忘的中國

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心

總纏着父母問:中國是什麼樣子的

母親告訴她:

「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

中國飽受戰亂,家人顛沛流離,

隨時可能喪命……」

中國人曾經的苦難就這樣

以家族傳奇故事的形式

在她的內心裏紮下了根

可能她的家人怎麼都不會想到

飯桌上談論的事,竟會在日後

促成她寫出震驚世界的一本書

她天資聰穎,品學兼優

是一名妥妥的學霸

中學時,她就讀於

著名的伊利諾伊大學附屬中學

該校出了好幾位諾貝爾獎得主

中學時代的張純如

17歲時,她被伊利諾伊大學

數學和計算機系同時錄取

是少數獲得這一錄取資格的女性之一

可她在即將獲得學位時

入學幾乎三年又再轉入新聞學專業

拿下伊利諾伊大學新聞系的學士學位

之後又拿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寫作碩士學位

在畢業典禮上

她說:

我最大的希望是

今天在座的各位當中

有幾個人能成為

真、善、美而戰的鬥士

1991年

她與在大學認識的

白人男孩布瑞特·道格拉斯結婚

組成了一個幸福家庭

畢業後

她先是在美聯社和《芝加哥論壇報》工作

接着成為媒體、雜誌的自由撰稿人

後來,她出版了首部作品

描寫錢學森傳奇人生的《蠶絲》

《THREAD OF THE SILKWORM》

這本書廣受好評

贏得了「和平與國際合作計劃獎」

並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太平洋文化基金會等的贊助

優越的家境

成功的事業

幸福的家庭

如果按這樣的故事發展下去

應該是一個美滿幸福的人生

可就是南京大屠殺那段黑暗的歷史

讓她的人生開始轉變

1994年

張純如在加州參加了

名為「保留亞洲二戰史」的研討會

在會上

她第一次見到了

拍攝於南京大屠殺時期的

真實歷史照片

當血淋淋的歷史被赤裸裸地放在自己面前時

張純如先是被恫嚇住了

真相遠比父母口述的要更加殘酷

繼而,她又感到恐慌

南京大屠殺在亞洲以外的世界裏

並沒有像猶太人大屠殺

或是日本原子彈事件

那樣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在美國,了解它的人也是寥寥無幾

而日本政府還狡猾地,

將這段歷史從教科書中掩蓋過去,

根據BBC的調查,357頁的日本教材中,

只有19頁是關於二戰的,

整本書中,只有一頁的註腳中,

出現了「南京大屠殺」的字眼。

這個世界竟然不記得

罪魁禍首佯裝不記得

我們怎麼可能不記得

張純如在美國國會圖書館檔案館查找資料

她忍不住失聲痛哭:

「如果我出生在那個年代

那個地方,那個時間

我也就是其中的一具屍體了

一具無名的屍體,在半世紀之後

沒有人會關注,犯罪者甚至會說

這些事情根本就沒有發生過

這尤其讓我感到恐懼

此後,張純如開始了近三年的資料收集

三年中,她輾轉發現了

一直被忽視的南京大屠殺親歷者約翰·拉貝

和美國傳教士魏特琳的日記

二人在日記中都詳實描寫了

為了證實手頭資料的真實準確性

張純如決定,只身前往南京進行深入調查

1995年7月,張純如到達了南京

她的熱情跟活力

令參與協助她的幾位當地專家學者至今印象深刻

在南京的二十五天中

張純如採訪到了幾位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

由於中文水平有限

張純如時常需要在翻譯楊夏鳴的幫助下

把中文的書面、影像資料翻譯成英文

為了忠實原文,明確表達出本意

他們經常就一個詞語反覆推敲

直到雙方達成共識

張純如與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左二)合影,左一是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副館長段月萍

倖存者們接受她的採訪時,

都很高興,很多人都哭了起來,

他們本以為到死都不會,

再有人來聽這樣的故事了,

誰還會為他們伸張正義呢!

張純如在南京採訪大屠殺見證者

從來沒有一個作家,

在寫書時,需要像她這般,

面對那麼多深重的人性醜惡,

她的寫書過程,

就是一個自我折磨的過程。

1995年夏,張純如在南京

她得到的數據顯示,

僅僅6個星期,

僅僅42天,在南京城,

集體屠殺28起

零散屠殺858起

強姦和輪姦20000余起,

300000人被屠殺,

平均一天,就將近一萬人死亡!

而他們,都是手無寸鐵的百姓!

幾周之內,南京的死亡人數超過廣島,

和長崎原子彈爆炸遇難人數的總和。

日軍進攻南京城

南京大屠殺中的日軍,

如同煉獄中的狂魔,

他們無惡不作,斬首、活埋、刺殺、

溺斃、開膛破腹、縱火燒屍

……

可這些她都要面對,

還要詳細真實地在書中敘述出來:

「你們還沒有殺過人呢,

所以我們今天做一些殺人練習。

你們一定不要把中國人當人看,

而是要把他們當成豬狗不如的東西

…….」

「在他的前面兩排俘虜中,

有一位孕婦開始為自己的生命抗爭,

她拚命的抓打那個試圖,

將她拖出去強姦的士兵,拚命反抗。

沒有人過去幫她,最後,

那個士兵將她殺死,

並用刺刀剖開了她的肚子,

不僅扯出了她的腸子,

甚至將蠕動的胎兒也挑了出來。」

……

南京街頭慘死的中國兒童

南京大屠殺畫面

兩名日本軍官進行殺人競賽

一日本士兵拿着砍下的頭顱微笑

她說

我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後裔,

寫出它是我的責任。

忘記歷史,只會增加人權被侵害,

種族屠殺的可能性。

因為這種遺忘會讓有些人認為,

他們可以在謀殺之後,還能逍遙法外,

不會因為自己的罪行而被後世人審判。

張純如和母親張盈盈

1997年,南京大屠殺60周年之際,

《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一書,

震撼面世。

《紐約時報》稱她是:

「60多年首次打破中、日、美的沉默,

用英文向全世界,

詳盡地揭露日本當年的獸性」。

哈佛大學歷史系主任柯比說:

「這是60年來首次有人讓美國人,

知道這項戰罪暴行的存在。

她做的是,

美國無數以英文寫作的男性作家,

歷史學者都沒做到的事。」

當地的許多僑領說:

以對美國主流社會的影響力來說,

很多華人團體10多年的努力總和,

都比不上一個張純如的力量大!

專欄作家喬治·威爾說:

「晚到的正義不一定意味着,

正義不被承認,對大屠殺的遺忘,

等於第二次殺戮。」

而她的一本書,終止了第二次殺戮,

剛剛才30歲的她,驚艷了全世界!

2005年,與張純如有過幾面之緣的,

華裔女作家嚴歌苓,以此為靈感,

寫下小說《金陵十三釵》,

之後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

魏特琳與她一樣都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

讀着未曾謀面的學姐的日記,

她曾失聲痛哭,她不想再等了。

能親手改變歷史的人,不多,

但她憑一己之力做到了,

她讓南京大屠殺的真相,

來到了西方世界,

人類歷史上殘虐至極、

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幕,

得以曝光

她還打算去學法律,

將來代表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

與日本打官司,

要求日本賠償他們的損失。

她還強烈渴望把《南京大屠殺》,

拍成一部真正的好萊塢電影,

以便讓更多的世人知曉並接受,

那段幾乎被遺忘的殘酷歷史。

張純如當年被很多日本人辱罵和詛咒、

此外,她還多次收到日本右翼分子的恐嚇信和電話

有記者曾替擔心:「你有沒有害怕呢?」

她答:我不怕!

「一點都不害怕嗎?」

她的回復是:我是一位作家,如果我害怕我就不會寫這本書。

儘管她以強烈的正義感

和大無畏的勇氣去寫《南京大屠殺》

但創作這部長達290頁的紀實作品

讓張純如付出了體力、腦力和精神上的巨大代價

整天面對着慘無人道的歷史

面對她難以想像的人性的邪惡

以及把浩繁的資料轉化為史書的艱巨任務

她殫精竭慮,心力交瘁

但2004年11月9日,

這個曾為南京30萬冤魂,

奔走呼號的女子,

在一段荒僻的美國公路旁,

掏出手槍,

解放了早已不堪重負的靈魂,

離開了這個她無比熱愛的世界,

年僅36歲。

張純如和兒子克里斯托弗

張純如的父母,白髮人送黑髮人,無盡悲涼

美國230多家報紙、電台、

電視台播放了她的去世消息,

很少有華裔作家能夠像她這樣,

引起西方世界如此巨大的關注。

她被安葬於加州的洛斯·阿圖斯鎮,

一處叫「天堂之門」的墓園裡。

墓碑上嵌着她微笑如天使的照片,

寫道:「摯愛的妻和母親,

作家、歷史家,人權鬥士。」

作家葉鴻是她的生前好友,他說:

「她來到這個世上,

就是來表達一種真實的聲音。」

美國《僑報》在悼念她的文章中說:

「她想撐起整個的天空,

但她的戰場無涯,敵人難數……,

她犧牲了自己。

她走了,帶着對人性的絕望,

可她的影響,直到今天都沒有結束。

因為她,日本的罪行曝光天下,

日本追求政治大國的步伐也被打斷。

2007年,她的《南京大屠殺》日文版面世。

如今,她終於回來了,

回到了祖父與曾祖父生長的地方,

中國江蘇淮安,

有如落葉歸根。

2017年,在淮安市淮陰區古淮河北岸,

佔地面積3.6萬平方米,

布展面積約1000平方米的,

張純如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

純如,她終於回家了!

她是出生在美國衣食無憂的二代華裔,

南京大屠殺本就與她無關,

可她為陰霾下仍能看到善之花,

為悲傷得以在寧靜莊嚴中存在,

為瘋狂得以在堅強博大中消弭,

她甘願為正義,為人道,為無言者,

請命!

來源:搜狐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Greenworks无绳割草机送两块电池 打折特价395.12

捡漏价!这三款Roots 700填充羽绒服一律5折+免邮

Sporting Life母亲节闪售最后机会 Moncler羽绒服5折+免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