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報薇子專欄:從瓊瑤的故事到中式恐怖主義

加拿大都市网

SOURCE来源:加拿大都市报

我奶奶身體一直很好,所有人都以為她會長命百歲。誰知道活到94歲上,有天晚上起夜摔了一跤,當時就不行了。送到醫院不能言語,全身腫脹,疼痛不已。親人們聚集在她床前,看着她受老罪束手無策。幾個兒子都不敢做主,最後我父親留着淚狠下心讓醫生停止無謂的急救,送她老人家走了。這事後來每每提及,大家都誇我父親有決斷力,讓奶奶少受好多罪。

最近寫了很多苦情戲的瓊瑤阿姨自己進入了角色,為了要怎麼送失智的先生好好離開的事,和先生的幾個兒女鬧得滿城風雨。所有傷人的話雙方都說了,失智的親人在中間,公眾綺兩邊,等着看究竟誰才是千夫所指。

我奶奶非常能幹,爺爺早逝,她自己不僅一手帶大4四個兒子,還可憐別人家,領養了一個孤兒。如果當日作決斷讓她早一點脫離苦海的不是她最愛的么兒而是她的養子,不知道這個故事會變成什麼味兒?在我們的文化裏面,「親生」這個詞比泰山還要重,比千山萬水還要深。視如己出被認為是非親生關係的最高境界,換句話說,所有人潛意識裏面,不是己出,就不會也不應該被好好對待。

瓊瑤阿姨的家事外人不了解。不過鬧到今天這個地步,無非,走不出那個己出與非己出的魔咒。如果她是孩子們的親生母親,年紀不輕的兒女不會因為她信不信安樂死而懷疑她對自己父親的情感與初衷;如果兒女是她所出,她不會說這麼多年的付出都毫無意義,宣稱對老先生撒手。到底,彼此從來是「外人」,只不過,當老父親/老伴兒還能說上話的時候,暫時粉飾太平罷了。

這種中式的己出與非己出的恐怖主義,應該源自於世世代代固守土地的農業社會的家庭繼承與繁衍的習俗。門前那幾分幾畝地,米缸里那幾分幾兩銀,全家上下左右都是清楚的,給了這個就少了那個。自然,血緣排在第一位,這邊分了財產,那邊就靠你送終。

那樣的年代已經很遠,人們不再守着祖墳一代又一代,但很多人還活在那樣的意識裏面,根深蒂固。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Mountain Warehouse抓绒保暖衣清仓 低至$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