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16:50:10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健康知识

最新研究!你的体重与你吃饭时间密切相关

  据国外媒体报道,多数饮食和健康建议通常都是基于一个假设——“卡路里就是卡路里”,即以摄入食物热量多少有关,而与什么时候进食无关。但一些研究表明,人体在早晨能更有效地消耗卡路里,这对人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减肥方案十分有益。   造成该现象有许多原因,其中之一是人体的昼夜节律,这是一种自然、内在过程,可在24小时内调节人们睡眠-清醒循环周期。人体昼夜节律不仅使人们夜晚感到疲劳,白天感到清醒、警觉性较高,还能调节身体内部进程的时间,其中包括:食物消化、新陈代谢、食欲调节等,基于我们何时进食、吃什么食物、体育活动和一天不同时间段,人体会分泌某些激素。   然而,这种内在过程可以通过一天中非正常时间进食或者锻炼来改变,昼夜节律的变化将影响我们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以及人体免疫力。   鉴于昼夜节律对人类身体和整体健康的重要性,研究人员希望知道它对人体新陈代谢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评估分析,检查了一些案例,案例中参与者的昼夜节律被有意打乱,或者出现夜晚进食症(夜晚或者午夜摄入超过每天25%的食物热量)。   基于这些研究分析,清晰表明我们的身体确实更倾向于白天进食,这与人类自然的昼夜节律一致。大多数研究显示,故意打乱昼夜节律和夜间进食的人们都会出现调节食欲、能量消耗和葡萄糖相关的重要激素发生变化,这将导致胰岛素、瘦蛋白、皮质醇和其他血液中食欲激素水平发生改变。   从理论上讲,这些激素水平变化将增大食欲、降低能量代谢,导致人体摄入更多的卡路里热量,但燃烧的卡路里较少,从而会导致体重增加,但最终定论需要进行更多的人体研究分析。   但考虑到所有的研究都在调查各种因素(不同的因素导致不同的结果),而且他们未测量能量摄入、消耗和体重的变化,这就使得昼夜节律和体重增加之间的联系变得不确定。然而,最新研究确实发现:当人们保持规律的睡眠习惯,并且不忽视人体的昼夜节律时,其身体状况将非常好。   新陈代谢和体重   其他研究也发现相关证据,表明每天不同时间段影响能量平衡和体重,例如:深夜吃高热量食物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这可能与夜晚低食欲调控有关,或者因为晚饭进餐较晚扰乱了昼夜节律和人体能量水平,使人们第二天很少参与体能锻炼。   早上进食较多的习惯将帮助人们减轻体重,与那些下午或者晚上摄入更多热量的人群相比,尽管他们每天食物摄入量和运动水平都差不多,但是前者的体重还是下降了。虽然迄今未完全解释该情况,但推测可能那些不吃早餐、晚餐饭量较大的不健康饮食习惯有关,或者是因为晚上摄入食物热量较高扰乱人体昼夜节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认为早上摄入当天大部分食物热量能更有效地减肥。   研究还表明,与不吃早餐的人相比,那些习惯吃早餐的人更喜欢进行体能锻炼,只要早上摄入食物热量比晚上多,那么他的减肥效果就会更好。同时,研究人员也不能完全确定原因,但从理论上讲,早上进食会让人们一天中获得更多能量,所以他们可能更加活跃。相反,夜晚摄入高热量食物并不会促进体能运动,深晚进食还可能扰乱人体昼夜节律,导致第二天出现更强烈的疲惫感,减少体力活动。   近期一项研究还发现,大脑控制食物奖励的信号会随着进食时间变化而改变,研究人员认为,早上摄入更多热量食物可以通过加强控制进食的大脑奖励中心,进而改善体重,最终减少暴饮暴食的不良习惯。   限时进食(有时也称为“间歇性禁食”)是另一种引起人们关注的减肥方法,是指人们只能在一天的特定时间内进食。研究表明,这似乎主要是通过减少卡路里摄入而实现减肥,可能是由于吃饭的时间减少导致的。间歇性禁食还可以通过停止深夜进食来加强人体自然的昼夜节律。   虽然有大量证据支持白天进食更符合人体的昼夜节律,但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充分了解这对体重的影响。当然,人们选择食物类型和份量对健康影响最大,但如果吃饭时间与体重和健康状况的差异有关,那么,你什么时候吃饭也应该列入饮食建议之中。(新浪科技,叶倾城,图片来源pixabay)

走走路就能减肥瘦身?来了解一下健走

  众所周知,运动有助于促进身体活动,控制甚至逆转疾病。而健走作为一项受众面广泛、简便易行的运动项目,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但是,健走如果不科学地进行,很可能徒劳无功甚至适得其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健走?关于健走又有哪些常见误区?   健走较普通走路有何不同?   正确的健走姿势是脚步迈开、迈大,脚后跟先着地,手臂配合甩动。   科学健走在时间、速度上都有要求。正常人每天健走一万步左右,步数分配大致为“朝三暮四”(早上3000步,上午至下午3000步,晚上4000步),但具体分配以个人习惯和身体状况为准,其中3000步需要略微快速,达到微微出汗的效果即可。   健走时需要控制的心率根据年龄的不同也有相应的要求。中老年人大致为150-年龄=适宜心率(约100次/分钟),40岁上下的中青年大致为170-年龄=适宜心率(约120~130次/分钟)。   健走后的人群在体重、体脂等方面会出现改善,且在100天左右效果较为明显。   如何做到科学健走?   首先,无论是慢性病患者还是普通人,都要选择舒适的软底运动鞋或专业健走鞋、易干或吸汗的衣物及随身携带的必备药物和饮用水等。健走场地应选择树荫下、平路上。在开始健走前要做好热身及肌肉拉伸运动,以便身体能够及时适应接下来的运动。   其次,在健走过程中要注意强度及幅度,以“量力而行”为限,其间也需要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   最后,健走结束后20分钟左右,要及时进行放松活动,利于促进肌肉和身体的恢复,减少肌肉酸痛。   常见的健走误区有哪些?   有些人认为,进行健走运动时,循序渐进不重要,偶尔大暴走对身体影响不大;也有人喜欢早晨空腹健走或餐后立即健走;还有人认为走得越快越好。   这些行为不仅不能使健走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危害。特别是心血管脆弱、骨质疏松的老年群体,一定要在正确评估身体条件后,再进行合适的运动,切忌从众盲目健走。   受访专家: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晓峰(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床单被套应该多长时间洗一次?全面清洁指南

        把关专家: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孙昕霙(科普中国,图片来源网络)

健身不能吃零食?这些健身常识你要知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健身与饮食的重要性,随之而来也出现了许多受错误健身与饮食习惯影响导致的健康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健身呢?   健身误区要规避   健身人群不能吃主食:健身人群为了增肌,选择不吃主食,而是大量进食牛肉、鸡胸肉、鸡蛋、蛋白粉,时间长了会加重内脏的负担。大众应树立正确健身观念,保持肌肉健康状况的同时,不过分增加肌肉,合理补充蛋白,保证主食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健身人群不能吃零食:这个观念不准确。其实我们只要做到会选零食,就能放心食用。选营养素密度高、体积不大的零食,如坚果,包含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等多种人体所需营养。而且三餐之外,补充少量零食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补给方式。   不同运动对应膳食也有区别   长跑、长距离骑车、长时间游泳都属于有氧耗能运动。由于时间长,能量累积消耗大,出汗多,所以有氧运动首先要摄入充足的能量,保证碳水化合物合理比例,保持身体的血糖水平适当。其次,注重水分补给,预防脱水,还要注意增加微量营养素钙、铁等的摄入。   举重、短距离骑车、短距离快速游泳则属于无氧耗能运动,其特点是时间短,强度大,这就要求人体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日常生活中这类健身人群需要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碳水化合物,同时补充电解质饮品。   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健身,不光会对我们的精神状态产生影响,时间久了还会对内脏造成极大负担。因此,盲目追求骨感美和肌肉美都要不得,饮食营养、合理健身,做到吃动均衡才能达到最完美的健身状态。   受访专家: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水果越甜含糖量就越高吗?

 草莓比菠萝吃起来感觉更甜,但草莓含糖量却远低于菠萝;火龙果和猕猴桃的口感偏酸,但它们的含糖量却远高于西瓜。   “甜”与“糖”似乎天生是一对儿。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越甜的水果含糖量越高,不甜的水果含糖量肯定就少。但实际上,吃起来不甜的水果,含糖量却未必少。这是怎么回事呢?   水果甜度由糖、酸含量及其比例决定   “甜度是一种口感,水果含糖量光靠甜不甜来判断并不靠谱。因为甜度不仅由水果的含糖量决定,还与所含糖的种类及含酸量有关。”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成员聂继云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聂继云在《果品绿色生产与营养健康》一书中写道,甜和酸是水果最重要的口感,分别由糖和有机酸产生。但水果的甜酸风味并非甜味和酸味的简单叠加,而是糖和酸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其中,糖指可溶性糖,如葡萄糖、果糖、蔗糖等;酸指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等。”聂继云解释道。   水果的甜度既取决于糖和酸的含量水平,也取决于糖和酸的种类及比例。   从糖的角度来说,不同糖组分对甜度的贡献不同,果糖、蔗糖和葡萄糖的甜度分别为1.75、1和0.75。“水果由于所含糖组分比例不同,可溶性糖总含量不能反映其综合甜味。糖组分对水果甜味的影响还与其味感阈值有关,只有当含量与味感阈值之比大于1时,该糖组分才能对果实的甜味产生影响。”聂继云说。   对苹果的研究表明,优质苹果的风味以酸甜适度为主,含酸量中等、糖酸比值大致在20—60;糖酸比低于20时,风味淡或趋酸;糖酸比高于60时甜味增强。   聂继云表示,水果中含糖量变幅较小,含酸量变幅较大,因此,含酸量是决定糖酸比大小的主要因素。   “在水果种植中,水果甜度的高低还会受很多其他因素影响,如品种、气候条件、栽培技术等。”聂继云说,比如,在适宜区种植、增施有机肥和钾肥、控制产量等均有利于提高水果的品质和含糖量。   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00—350克水果   “甜度是一种味觉感受,同样的水果,有些人吃起来可能觉得甜,别的人则未必有此感觉。”聂继云告诉记者,市面上流行的甜度计测量的是水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的糖、酸、维生素、果胶、矿物质等),对于普通人判定水果的甜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担心食用含糖量高的水果导致肥胖。对于想减肥的人来说,可以尽量避开“高糖”水果,比如葡萄、香蕉、樱桃、枣等。   一些糖尿病患者也表示担心:水果含糖量高,究竟能不能吃?   专家表示,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吃水果,前提条件是血糖相对稳定,还要遵循糖尿病人的饮食原则,不要食用过量。   实际上,糖尿病患者选择水果时,不能只关注含糖量多少,还要考虑水果升高血糖的能力,也就是GI值(血糖生成指数)。苹果、梨、葡萄、桃、李子等常见水果及制品的血糖生成指数多在55以下,属低GI食物;而芒果、橘子汁、桃罐头、葡萄干、杏罐头、菠萝、西瓜等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均在55—75之间,属中等GI食物。   水果中的糖除了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可溶性的糖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糖以多糖形式存在,如果胶、膳食纤维等。人体对果胶和膳食纤维吸收慢,甚至不吸收。所以,适当吃一些含果胶、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如桑葚、山楂、石榴、无花果等,不会导致血糖大幅度波动。   许多水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比如草莓、荔枝、龙眼、猕猴桃、山楂、柿子等,鲜枣维生素C尤其高,可达200mg/100g),维生素C能预防动脉硬化,延缓衰老。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00—350克水果,相当于1—2个普通大小的苹果或梨。总体来看,我国居民水果消费量明显低于此标准,亟待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水果最好放在两餐之间吃,从营养角度考虑,不能单吃水果做正餐。(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智齿拔掉还是留着?关键要看这两点

  对很多人而言,长智齿说不清是好事还是坏事。说是好事,可能因为智齿有个别名,叫“立事牙”,长智齿或许就意味着人长大了、懂事了;说是坏事,那是因为,很多人自从长了智齿,就麻烦不断,让人不得安生。   虽然智齿称得上是最难搞的牙齿,然而一旦被医生告知需要拔牙,人们又开始犹豫了——是不拔呢?还是不拔呢?说到底,再不好的牙齿也是自己的,怎能轻易舍弃?另外,万一拔不好,弄出点毛病来,岂不成了“画蛇添足”。   智齿到底该不该拔,说起来就看两点:一是有用还是无用;二是有害还是无害。   智齿到底有没有用?   智齿,终究是一颗退化的牙齿。这意味着对于现代人而言,智齿可有可无——没智齿不需要装假牙。这是人类长期进化之后的结果之一:一方面,随着食物的不断精细化,人们对牙齿咀嚼力的要求逐步降低;另一方面,面颅在整个头颅的占比越来越小,颌骨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所有的牙齿。   此外,在磨牙中第一恒磨牙(六龄牙)的咬合面最大,第二恒磨牙次之,智齿最小。而磨牙咀嚼功能的强弱与其咬合面大小是有很密切的关系的,身强力壮才能扛活。   所以,智齿,真的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尤其,当智齿没有搭档(对颌牙),保留的意义就更不大了。   智齿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1、智齿本身的疾病   智齿再怎么神奇,依然是牙齿。其他牙齿会遇到的问题,它也可能遇到,比如蛀牙、牙髓炎。   因为它长在口腔最深处,且很可能不能完全长出来,导致很难彻底清洁,所以尤其容易被蛀。如果单纯蛀牙,尚可以挽救,一旦到了牙髓炎的地步,由于其解剖结构特殊,治疗难度大且成功率低,因此往往选择直接拔掉。   2、引发周围组织器官疾病   智齿很容易影响周围组织器官健康状况,最常见的问题是周围软组织炎症——智齿冠周炎和第二恒磨牙蛀牙。   智齿冠周炎的病变部位始于牙龈,但却比一般牙龈炎厉害多了。一般的牙龈炎,主要就是牙龈有点肿、爱出血,而智齿冠周炎不但会出现牙龈肿胀,还可引起后牙区剧烈疼痛,甚至可能让人张不开嘴,并出现发热症状。这主要是由于智齿通常萌出不完全,牙龈和智齿之间没有正常的牙龈沟,而是形成一个小袋子样的结构,不但容易窝藏细菌和食物残渣,而且难以清洁,因此极易导致局部发炎。   第二恒磨牙也很容易被智齿连累。由于智齿通常长得东倒西歪,两者之间的邻接关系更复杂,也更容易窝藏细菌和食物残渣,因此第二恒磨牙很可能从与智齿相邻的那个面开始发生蛀牙。同时由于病变部位位置隐蔽,发现时往往为时已晚。虽然第二恒磨牙不如六龄牙功能强大,但如果因蛀牙而缺失,还是会对咀嚼功能有很大影响的。   3、其他问题   比如,智齿可能促进牙齿排列不整齐,没有对颌牙的智齿则可能因为伸长而咬到口腔黏膜等等。   智齿去留,该何去何从?   智齿究竟要不要拔,说到底,就是看智齿是否还有用,会不会引发健康问题。显然,如果智齿有用、无害,那完全可以保留;反之,也就不要敝帚自珍了。对已经引发健康问题的智齿,决定相对简单,但对那些存在潜在风险的智齿,就要靠医生的经验判断了。   本文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你有食物过敏?专家教你改变烹饪方式

  对某种食物过敏却又不得不吃,这可如何是好?专家表示,改变加工方式能够降低一些食物的致敏性,这给食物过敏人群带来福音。   “不同加工方式对食物致敏性的影响差别很大。”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四届协和过敏性疾病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车会莲副教授说,食物加工方式分为热加工和非热加工两大类。总的来看,蒸、煮等湿热处理方式能够使得过敏食物的致敏性大大降低,高压锅的处理效果更好,发酵食品的致敏性也较低;相反,微波加热会增加食物的致敏性。   干热(如烤)、湿热(如蒸、煮)、高温高压、微波等处理方式都是传统的热加工方式,它们是如何改变食物的致敏性?车会莲介绍,热加工能够通过改变蛋白质分子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破坏食物中过敏原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或三级结构,影响其构象表位,从而改变其致敏性。   同属热加工,干热处理和湿热处理改变食物致敏性的效果却不太一样。车会莲说,干热处理通过脱水干燥使蛋白质氧化、变性、碳化,而湿热处理更易于传递热量,与水的直接接触也使保持蛋白质稳定性的氢键更易被破坏,因而湿热处理是降低食物致敏性的一个好办法。   她举例说,关于核桃的干热和湿热处理的致敏性比较研究发现,干热处理,如烤核桃,对核桃蛋白的IgE结合能力、IgG结合能力都没有显著影响,而湿热处理,如蒸、煮,则显著降低了核桃蛋白的IgE结合能力和IgG结合能力。“也就是说,有些人吃烤核桃会过敏,但是喝核桃露时就不会过敏。相对来说,湿热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核桃蛋白的致敏性。”   专家介绍,食物过敏可出现皮肤、胃肠道、呼吸道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窒息和休克症状。目前,食物过敏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预防发病主要依靠避免食用致敏食物。   “绝大部分食物过敏原都是蛋白质,很多食物中都含有多种过敏原,这就给食物加工、降低或去除食物致敏性带来了很多挑战。”车会莲说,因此,降低或去除食物致敏性的研究要关注食物中的每一种过敏原。(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食品包装上的「零添加」居然有这么多讲究!

  “食品越是保持原汁原味纯天然就越安全健康”,这是现在不少人的想法。当人们在超市选购食品时,“不添加”“零添加”往往成为选择标准。不过,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办法》明确规定,食品中不能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标识。这是为什么呢?   “食品添加剂是调味、保质的需要,现代食品生产加工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真正‘零添加’的食品几乎不存在,所谓‘零添加’只是商家宣传的伎俩。”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浩表示。   因此,一旦不得标注“零添加”等规定正式通过,将有利于规范食品标识标注,大大限制部分商家用“零添加”忽悠消费者的操作;有利于加强食品标识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有利于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保护消费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   现代食品生产加工离不开添加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吃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很多人一看到食品说明书上一串串不认识的化学名词就心慌,担心食品中添加剂的不规范使用会带来安全问题,甚至到了谈“添加”色变的地步。而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添加剂往往就成了“背锅侠”。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中研发最活跃、发展和提高最快的部分之一。它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王浩表示,“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只有使用食品添加剂才能延长食品的贮藏期,保证食品安全,为人们提供更加美味和营养的食品,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产物,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因此食品添加剂也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   “进入食品工业化后,经过企业加工的预包装食品,想找到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还是挺难的。”王浩说,有些人觉得自己在家炒菜做饭是不是就能远离添加剂了,其实炒菜做饭使用的各种调料也不乏添加剂的身影,比如酱油含有焦糖色、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食品添加剂,食盐中加的抗结剂、食用油中加入的抗氧化剂等都是食品添加剂。这就是为什么如今食用油放久了也没有“哈喇味”,食盐在夏天也不容易结块的原因。   “还有人购买食品的时候会比较配料表,觉得食品添加剂种类少的食品比添加剂多的食品更健康。”对此王浩强调,“只要是合法、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其加入的种类多少并不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写了“零添加”也不一定没有添加剂   “如果是未添加不合法的添加剂,那就像咸鸭蛋包装上写着‘未添加苏丹红’一样,它本就不应该出现在产品里,更不应该出现在包装上,因为产品里不含非法添加剂是厂家的责任与义务。”王浩分析,而如果“零添加”指的是未添加合法的添加剂,这种情况就更有意思了,国家本来规定可以添加的添加剂,产品上却大写加粗标明未添加,就会对消费者造成误解,认为这些添加剂有害。   “此外,还有部分商家标识并不会说是未添加什么具体物质,只是笼统地说未添加,让人以为这是没有任何添加剂的食品。”王浩说,比如一些本身就不需要添加防腐剂的食品,因为它们没有让腐败微生物“生儿育女”的环境,像蜂蜜(高糖)、方便面饼(干燥)、腌渍食品(高盐)等。虽然这些食物可能没有防腐剂这种食品添加剂,但是会含有其他食品添加剂,这都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王浩指出,真正的问题是,有的食品包装遮遮掩掩,尽管醒目标注了“零添加”“不添加”,而实质上却添加了。也就是说,所谓“零添加”“不添加”成为商家宣传的伎俩,不仅损害消费者知情权,而且扰乱食品市场竞争秩序。因此禁止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食品外包装标注“不添加”“零添加”,不仅有助于规范和约束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还能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零添加”不意味着更健康、更安全   “其实即便真的‘零添加’,也不等于一定安全、健康、营养。”王浩解释,比如食品防腐剂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大类,用来防止或延缓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鲜期和储存期。有一些蛋白含量比较高的食品,必须要添加防腐剂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否则更容易腐败变质。因此在适合的范围添加防腐剂,其实是对消费者食品安全的保障。   “有时候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反而可以减少和消除食品制作过程中有害物的产出。”王浩举例说,在腌制食物时,适量添加抗坏血酸,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维生素C,可以有效降低致癌的亚硝酸盐的含量。   “还比如很多人爱吃的风干腌制肉类、发酵类食物、豆制品,在制作过程中,易产生能释放剧毒毒素的肉毒杆菌,极少量就能使神经麻痹,进而引起呼吸衰竭,造成死亡。”王浩表示,而这类食品在食品工业化生产中,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控制添加剂的用法和用量,生产也有标准流程,以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在生产过程中和进入市场前,还要根据国家标准,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   “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本来就有保障安全的作用,‘零添加’并不会在安全性上有更多优势。”王浩说。(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你必须知道的10个护眼护眼常识

(科普中国 作者:张睿,图片来源网络)

20%癌症由细菌病毒引起 这5种要特别小心!

 癌症的高发率和高死亡率,让我们在生活中谈“癌”色变,很大部分的恐惧来源于我们对癌症的不了解,科学认识后,你会发现癌症并没那么可怕,能防也能治……   据国际抗癌联盟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被确诊罹癌病例达1200万人,而这其中约20%的病例归因于病毒或细菌感染!   我们每天的生活种,难免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因此我们更应加强因感染而引发的癌症的重视。   警惕3类病毒,可能成为致癌因子   乙肝病毒(HBV)——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会增加肝癌的发生概率,这已是明确结论。   “肝炎—肝硬化—肝癌”是病毒性肝炎发展成肝癌的“三步曲”。据调查显示,大约有70~80%的肝癌由乙肝发展而来,也就是说,乙肝若是不及时规范治疗,可能与肝癌之间只隔了一步之差。   HBV感染本身无直接细胞毒性作用,但体内持续复制的病毒经过吞噬加工,会激活免疫应答反应,诱发肝脏的免疫病理损伤。   当肝细胞受到损害后,又会生成胶原纤维来修复,但胶原纤维一旦积累过多,肝脏就会由软变硬,形成肝硬化,再不加以控制,肝癌就可能找上门了。   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慢性乙肝患者一般都会感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及肝区不适等临床症状,同时伴有化验指标异常。   预防方法   1、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佳办法。尤其是免疫力低下者、乙肝患者的家属、长期接触病人的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一定要及时接种疫苗。   2、对于平常老百姓来说,可以每年做一次体检,项目包括肝功能、乙肝五项等,这些项目有助于及早发现肝脏是否被病毒感染。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宫颈癌   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女性比没有感染的女性得宫颈癌的可能性明显增加,但这并不是说感染了HPV就等于得了宫颈癌,上百种HPV病毒中,可能引起宫颈癌的只有13重高危型和5种中危型。   相关数据显示,高达75%左右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过HPV,而超过80%的HPV病毒感染能依靠人体免疫系统被清除,但那些无法清除的较高危病毒则可能造成持续感染,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预防方法   1、接种HPV疫苗: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二价、四价、九价这三种类型的HPV疫苗,其中九价疫苗能预防90%的宫颈癌。   2、定期筛查:宫颈癌的筛查方式主要有HPV检查、TCT检查、阴道镜检查。   建议21~29岁的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30~65岁的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或每5年进行一次TCT及HPV检查;定期检查结果正常的65岁以上的女性,可不必再进行筛查。   传播途径   HPV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性传播,因此注意性生活和经期卫生对预防宫颈癌也很重要。   如果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白带有血色或米汤样或有腥臭味、下肢或私处长瘊子、腰痛且躺下后疼痛更明显等症状时,要警惕宫颈癌。   EB病毒——鼻咽癌、淋巴瘤   EB病毒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全世界的疱疹病毒,不仅是鼻咽癌、淋巴癌,近年来还有研究证明胃癌、肺癌、乳腺癌和宫颈癌也与之相关。   通常,进入人体的EB病毒会长期潜伏在B淋巴细胞中,病毒不复制并只表达少部分基因。   在没有外界诱因、感染者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它们可以一直潜伏下去;但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EB病毒就会被活化,造成感染,在与其他因素协同下,最终可能引发鼻咽癌或其他疾病。   传播途径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因此预防的关键要注意口腔卫生,包括聚餐时公筷的使用等。   感染EB病毒的早期症状   口腔上颚出现红疹,或者脸上红点呈簇状淡红色小丘疹。   2种危险细菌,可能引发癌症   除了病毒,某些细菌也与癌症的发生相关,其中最为明确、有代表性的就是幽门螺旋杆菌(Hp)与胃癌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列为引起胃癌的头号因子。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   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并不少,这种细菌会随着食物等进入胃,破坏胃黏膜,当胃黏膜长期陷入反复的破坏与修复之中,就可能发生变异,形成肿瘤。   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口腔、唾液等口口传播,所以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要防止病从口入。   注意餐具的卫生,清洗干净、定期消毒;少吃生冷食物;聚餐时最好养成使用公筷的习惯;平时可以吃点能保护胃粘膜的食物,如菌类物质。   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的危害不局限于胃部,还会增加消化道溃疡、肝脏病变、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疾病风险,一定要规范治疗。目前比较常用的是“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疗程一般10-14天不等。   另外,建议普通人从40岁开始就进行胃癌筛查,包括胃镜、Hp检测等。   肠道菌群长期失衡——结直肠癌   我们都知道肠道菌群中有有益菌和有害菌,正常情况下,二者处于平衡状态,但体内生态失衡时,一些有害菌就会迅速占居优势地位。   尽管目前并无研究证实结直肠癌与特定微生物相关,但发现人体肠道中有相当数量的促癌菌,包括脆弱拟杆菌、 粪肠球菌、肝螺杆菌、拟杆菌属、厚壁菌门和梭杆菌门、乳球菌和梭杆菌属。   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均能影响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甚至可能直接诱发结直肠癌等病理状态,因此,维护肠道菌群稳定很重要。   维护肠道健康   1、膳食纤维:能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降低有害物质的吸收,还能增强益生菌,改善肠道的屏障功能。因此适当多吃粗粮、蔬果很重要。   2、抗性淀粉:其能被肠道微生物发酵,生成丁酸等短链脂肪,增强肠道细胞免疫力,辅助抑制癌细胞生长。   日常可以增加少量的红薯、土豆、玉米等含有抗性淀粉的食物。   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局部器官受损也可能引起其他脏器的异常。如果被以上细菌或病毒感染,建议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但不是说一旦被感染就一定会引发癌症,只要我们及时治疗,阻断病情发展,同时清除有害细菌或病毒,也能阻止癌症的发生。(新浪科技)

为什么蚊子爱叮你?什么人容易招蚊子?

什么人蚊子最爱叮?  天气炎热,大家躲得了太阳,几乎没人躲得了它——蚊子。   就算天天长衣长袖,蚊子似乎也是个无孔不入的存在。   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发现,就是身边总有那么一些人,只要你跟他在一起,蚊子基本就不会理你。     对于这类人群,很多传言说是跟血型有关,也有的说是跟皮肤细嫩程度有关...   其实啊,他们说的都不对,真正的原因更多是在这气味上。   蚊子叮人,准确来说是雌蚊子为了提高自己的繁殖力而叮人。   而蚊子真正想吃的不是血,而是含糖物质,以及人的血液里具有促使蚊卵成熟的物质,   所以如果你的血液里含有丰富的胆固醇、维生素B的话,雌蚊子就会比较喜欢叮你。     另外,科学研究也发现,蚊子叮人更多是根据人体向蚊子发出生物信号的强弱来确定,   所以下面这几类人就是相对比较招蚊子的。   1. 汗腺发达、体温较高的人   蚊子的触角里有个受热体,对于温度十分敏感。   汗腺发达以及体温较高的人,体表散热会多,所以更容易被蚊子感应到。     另外,人体排出的汗液会使体表的乳酸值变高,也会对蚊子产生吸引力。(皮肤粗糙、毛孔粗大的人更招蚊子)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运动后常常发现身体会多出几个红包的原因。   想要不被咬,建议运动后最好赶快洗个澡,这汗水少了,对蚊子的吸引就少了。   2. 肺活量大、运动量大   除了对温度敏感,蚊子在寻找目标时,通常会通过嗅觉来察觉呼吸时二氧化碳排放多的人。   蚊子的视野就仿佛是“二氧化碳”探测器,排放气体量大的人,在蚊子视野中轮廓也就越清晰。   所以日常中,运动量大的人,肺活量大的人,以及肥胖者都是容易被蚊子追踪的。   3. 化妆的人   以前看过香妃引蝴蝶,本以为只有蝴蝶、蜜蜂这类昆虫才爱芳香。其实蚊子对某些带花香味的化妆品也是偏爱的。   日常喜欢使用香水、发胶、护手霜、洗面奶等带有花香味的护肤品的人更易招蚊子叮咬,特别是日用品中含有化学成分硬脂酸、脂肪酸类的物质。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香味都会吸引蚊子,薰衣草、除虫菊等植物散发出的香气不仅不会吸引蚊子,反而有很好的驱蚊效果。   4. 穿深色衣服的人   蚊子是弱光性昆虫,不喜欢太暗但也不喜欢太亮。所以白天穿着深色的衣服,反射出来微弱的光线恰好能够刺激蚊子的欲望。   所谓深色,黑色其实并不是最招蚊子的,像深色牛仔裤反而最受青睐。   另外,深色衣服的吸热能力比较强,所以在散热方面会差些,进而导致体温升高,也会吸引蚊子。   5.孕妇   你知道吗?准妈妈们被蚊子叮咬的概率大约为普通人的2倍。对于这一现象的分析,很多专家认为应该是孕妇腹部温度较高引起的,   而且其皮肤表面的挥发物质多,呼吸中二氧化碳含量也高,所以更加招惹蚊子。   除了孕妇,月经期的女性也会因为身体内分泌的改变,导致新陈代谢加快,体温升高,成为蚊子比较钟爱的对象。   6.喝酒的人   有研究表明,人在喝了酒后会更招惹蚊子,这其中原因可能是因为喝酒提高了体温,而且增加了汗液中的酒精含量,所以才会特别招惹蚊子。   好了,了解完蚊子的喜好,是不是突然觉得自己老被蚊子叮也没那么冤枉了。   这大热天大家想要少被蚊子叮,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少暴露皮肤在外,或者尽量保持皮肤清爽,运动完赶紧洗澡。   当然,日常也可以常备一些驱蚊的喷雾。   不过,想要一整个夏天不被咬不太可能,所以还不如了解下被咬之后如何快速止痒! 蚊子咬过的包应该如何止痒?   被蚊子咬后,每个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只会出现一个小红点,但有些人就会起一个大包,而且还特别痒。   这是因为身体为了清除外来物质,体内会释放一种叫组胺的物质。它会引起血管扩张,并能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漏入组织,   导致局部组织水肿,也就形成大家看到的大“红包”。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如果不是特别痒的话,大家忍忍就好。   但有些人确实会特别痒,而且是越挠越痒,所以建议大家需要处理时,可以用下面这些方法:   1.冰敷   组胺会导致血管扩张,让血浆漏入组织,所以用冰敷来收缩血管,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减轻炎症反应,达到止痒效果的。   大家用些冰镇饮料,冰袋,间断性的敷就好,以免冻伤。   2.涂抹炉甘石洗剂   其实成年人被蚊子咬了,痒一会就好了,或者涂点清凉药膏就没什么大碍,关键的是小宝宝。   因为婴幼儿新陈代谢快,出汗多,往往是蚊虫比较青睐的。但是宝宝皮肤相对娇嫩,所以所用皮肤用品要注意安全性。   炉甘石很多宝妈们可能没听过,它属于矿物性粉剂,具有吸湿和减少外界对皮肤摩擦的作用,   另外,还具备药理学特性。   用炉甘石制作的炉甘石洗剂可应用于潮红、肿胀、灼热、瘙痒而无渗出的急性皮炎以及痱子、荨麻疹、夏季皮炎等皮肤病上。   属于儿童基本用药,所以效果不仅好,安全性好,价格还亲民。   当然这款成人也是可以用的。   不过提醒一句,如果“红包”被抓破了就不要涂了,也不要反复涂抹,因为这样反而不利于它成膜。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看完这篇,相信大家也能更好的躲避蚊虫的叮咬,过一个相对舒爽的夏天了吧。   总结:   1. 什么人蚊子最爱叮?   汗腺发达、体温较高的人   肺活量大、运动量大   化妆的人   穿深色衣服的人   孕妇   喝酒的人   2.蚊子咬过的包应该如何止痒?   冰敷   涂抹炉甘石洗剂 (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注意这些食物变质的信号!一文教你如何保鲜

  气温不断攀升,微生物越来越活跃,食物变质(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的风险也随之增加。食物腐败变质往往是有一些信号的,主要体现在色泽、形态、气味、口感等方面。   豆腐。变质后呈深灰色、深黄色或者红褐色;块形不完整,组织结构粗糙而松散;表面发黏,容易因为触碰而破碎,无弹性;有馊味等不良气味。   畜禽肉类。变质后肉色发暗,脂肪缺乏光泽;外表极度干燥或黏手,指压后的凹陷恢复慢或不能完全恢复;有氨味或酸味,甚至有臭味。   鱼类。变质后眼球平坦或凹陷,角膜浑浊;鳞片不完整、容易脱落,褪色、变黑,其边缘干燥;鳃丝黏连;腹部膨胀,肌肉松弛、弹性差;有腥臭味。   奶类。变质后呈浅粉红色或显著的黄绿色,或色泽灰暗;呈黏稠而不均匀的溶液状,有致密凝块或絮状物;有明显异味。   蛋类。变质后蛋壳呈灰乌色或有斑点、裂纹;手感轻飘,摇一摇,可以明显感觉到蛋黄在晃;灯光透视时不透光或有灰褐色阴影;打开常见到黏壳或者散黄。   此外,粮食、蔬菜、水果、糖类及其制品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变质后会有酸味、酒味或者霉味;植物油、猪油、黄油、奶油、坚果类、油炸食品等富含油脂的食物变质后会有哈喇味。   要想让食物安全度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低温食品不要常温保存。注意查看食品包装上的保存条件,只能冷藏或冷冻的食物不应放常温保存,因为常温下微生物繁殖速度会加快,保质期会缩短。例如,超高温灭菌乳(常温奶)既可以常温保存,也可以冷藏保存,而巴氏杀菌乳(冷藏奶)只能放冰箱冷藏。   第二,低水分的食品应密封保存。虽说冰箱有延长食物保质期的作用,但对于一些本身水分比较低的食品来说,如果没有密封严实,就直接放冰箱冷藏,反而会因为受潮而容易变质。例如,奶粉开封后不应放入冰箱中冷藏;虾米、虾皮、干贝等干制水产品,如果要放入冰箱中冷藏,应先密封好。   第三,真空包装往往更利于保存。除了温度、湿度,氧气也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氧气不足,需氧型细菌、霉菌、虫子等生长会受限。例如,对于粮食、豆子(如大米、黄豆)来说,建议首选真空包装的产品。   第四,开封后冷藏并尽快吃完。一些密封食品,如超高温灭菌乳(常温奶)、纯果汁、番茄酱等,虽然它们在开封前经过灭菌处理,但开封后因为微生物的乘虚而入,也需要冷藏,并尽快吃完。(中国注册营养师 刘萍萍)(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吃这些食物能改善抑郁!让心情重归阳光灿烂

    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一时的心情不好,就像雷雨前的乌云,很快散去之后,心情重归阳光灿烂。   但是,如果从抑郁情绪转变成「抑郁症」,就成为一种必须重视的疾病了。然而,在这个压力山大的时代里,抑郁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持续性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都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情绪不但影响心理状态,还会「心理问题躯体化」,导致很多「查不出病因」的症状。比如说,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发胖或变瘦、头痛、肌肉痛、口干、出汗、乏力……都可能是因为抑郁或焦虑的缘故。   2019 年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抑郁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6.8%。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抑郁症患病率约 3%~5%,约 1~2 亿人。   到 2022 年抑郁障碍将成为发展中国家最严重的疾病负担,重度抑郁(MDD)将会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和疾病的第二大原因。   在我们这个美食之国,无论什么事情,都会有人问:能靠吃来解决吗?   没错,抑郁症的确是和吃有关的,尽管不仅仅和吃有关。靠改善营养,不能完全解决抑郁症,但的确可以改善抑郁症。   许多营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良饮食习惯可能会增加或降低重度抑郁症的风险。据推测,营养物质可以调节肠道内的激素、神经递质和信号通路,进而改变与抑郁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水平。   近日,一项中国台湾的调查研究发现,较高的牛肉和谷物类食物摄入量,可能降低重度抑郁症的风险。这项研究由台湾地区「国家卫生研究院」神经精神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在《medRxiv》预印本上,题目为「Causal influence of dietary habits on the risk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diet-wid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is」。     研究人员收集并分析了两项大型调查(有 45万受访者的GeneATLAS研究和有...

研究指稻米含低量砷 吃多恐增心血管疾病风险

全球有超过30亿人以米饭作为主食,但根据英国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和索尔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Salford)的共同研究证实,稻米中天然存在的砷与全球每年约50000宗过早死亡有关,但仍需要更完整的研究来提高结果的准确率。 来自上述两间大学的研究小组在《全面环境科学》杂志上发表新研究,探讨英国和威尔斯的稻米食用量及其中包含的砷所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 与其他主食相比,稻米往往会自然累积无机砷。无机砷是众所周知的急性毒物,就算长期以较低的浓度食用,同样会引起健康问题,包括癌症及心血管疾病。 曼彻斯特大学的教授波利亚(David Polya)在谈到分析时表示:“英国和威尔斯食用稻米量前25%的消费者与食用量最低的25%族群相比,因无机砷暴露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更大。” 但是,参与研究者的心血管问题可能牵涉到其他因素,包括饮酒、吸烟、肥胖或是年龄,而非单纯大米中的砷摄取。目前仍需要更完整的研究来提高结果的准确率。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另一项研究则警告,由于全球暖化导致的气温升高,稻米中的砷含量可能会在本世纪末增加到现在的三倍。 目前,专家尚未警告人们停止食用稻米,而是建议选择无机砷含量较低的其他种类。不仅如此,专家也建议大众均衡摄取主食,而不仅是以米饭为主。

注意!研究发现快餐食品包装含有毒物质!

【星岛综合报道】根据1项研究报告指出,在麦当劳、Burger King及Wendy's等主要快餐店的食品包装中,发现有毒“永久化学物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由多个环保团体进行的测试,结果指出,在Burger King的Whoppe汉堡,麦当劳的巨模霸汉堡、炸薯条,及Wendy's的曲奇饼等食品包装中,发现有毒全氟烷基及多氟烷基化学品(一般称为PFAS)。 另外,加拿大沙律公司Freshii出售的纤维碗及容器,对PFAS的测试亦非常高。 Wendy's发言人表示,作为研究的部分包装,并没有在加拿大出售;麦当劳没有就报告置评。 Environmental Defence有毒物品项目经理Muhannad Malas表示,即使是外卖及快餐中,看起来没有害的物品,亦含有令人震惊的有毒,且不会在环境中分解的化学物质。 但并非所有测试的包装都含有危险化学物质;例如麦当劳、Burger King及Wendy's的法式炸薯条,及炸鸡块的纸袋,含有毒品质的成份十分低。 用作检测的样本,于2020年1月在纽约、华盛顿西雅图及华盛顿特区收集,并于2020年2月在独立实验室进行分析,但用作研究的没有加拿大的样本。 PFAS化学物质,主要用于制造普通家用物品,例如不粘炊具、衣物及家具,具有防水或防火功能。 2018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的联邦毒理学评论认为,该化学物品,比之前认为的更加危险,可能引致部分癌症、肝脏问题、低出生体重及其他问题。 (网上图片) T02

心理出现问题怎么办?家人出现心理问题如何对待?

  8月5日上午10时,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人民网科普中国乐享健康承办的“我听医生讲科学”栏目在线开播。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医学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彭国球以“疫情之年,出现心理疾病怎么办”为题,向网友全面地分享了疫情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调节的小技巧。   出现心理疾病应该如何治疗?   彭国球指出,一般而言,心理疾病有轻度和重度之分。轻度心理疾病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或不首先采用药物治疗,重度心理疾病则必须采用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注意四点:第一,作息时间特别重要,尽量养成自然的作息时间。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后,进行一些热身活动。晚上23:30前睡觉,午休20分~30分钟左右比较合适,不能超过一个小时;第二,饮食定时定量,注意营养均衡,基本原则是“蔬菜豆是宝,主食肉类少,清淡少糖盐,每餐八分饱,零食干鲜果,饮茶水不少”;第三,适当运动,我们的身体受大脑支配,同时身体的活动也会影响大脑。例如,跑步等运动会使大脑产生很多快乐激素,给人带来一种愉悦的感觉;第四,注意人际关系的改善与维护,与周围人搞好关系是心理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药物治疗中,一些轻度或中度的心理疾病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用中药进行治疗。对于频繁发作的焦虑、抑郁患者,需要服用治疗焦虑或抗抑郁的药物,甚至一部分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会对药物进行把关,不用担心产生药物依赖、药物对大脑产生不良副作用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治疗抑郁的药物,一般要2~3周左右才起效。患者在用药后的几天或一周之内,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此时无需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药物疗效显现后病人就会感觉好多了。   家人出现心理问题应该如何对待?   对于家庭成员出现心理问题的,彭国球介绍,首先,要充分理解患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的家人。因为心理疾病不像身体疾病能够直观看到,当他们表达痛苦时不要轻易拒绝否认对方。   其次,对于患有焦虑、抑郁的人群来说,家人的陪伴和支持是治疗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益于患者的康复。   第三,对于心理疾病患者来说,如果工作有压力但是能胜任,可以通过短暂的休息缓解压力;如果工作让患者感到痛苦和厌倦,不建议在短时间内做出辞职的决定,可以将想法记在纸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思考,再决定是否辞职或者换工作。   对于老年人而言,身体疾病可能诱发心理疾病,例如,有些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后,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因此,老人在治疗身体疾病时,应兼顾到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受访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医学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彭国球(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无糖饮料能减肥更健康是真的吗?

  无糖、低糖饮料能让众多管不住嘴又怕发胖的人,在享受喝冰镇甜饮料过足嘴瘾的同时,又少了很多“罪恶感”,因此在追求健康体型的人群中无糖饮料备受推崇——   这个夏天无糖饮料火了,贴着无糖、低糖标签的饮料已经开始向饮料界传统“大咖”可乐、酸梅汤、冰红茶等的“C位”发起了挑战。据24小时连锁便利店便利蜂统计数据,7月饮料销售上涨25%,其中代糖水饮、高纯度果汁和中高端牛奶增速明显。毕竟在炎炎夏季,这些无糖、低糖饮料能让众多管不住嘴又怕发胖的人,在享受喝冰镇甜饮料过足嘴瘾的同时,心里又少了很多“罪恶感”,因此在追求健康体型的人群中无糖饮料备受推崇。不过无糖饮料真的如人们心目中所想的那么完美吗?   喝无糖饮料能减肥?  真相:欺骗大脑后果很严重   “无糖饮料中的糖指的是游离糖,包括单糖(如葡萄糖、果糖 )和双糖(如蔗糖)。”天津第一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谭桂军介绍,但很多无糖饮料不仅甜,而且比很多有糖饮料还甜,这是因为添加了非糖类的甜味剂,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代糖”。   甜味剂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像我们常见的各类糖醇、甜菊糖等都属于天然甜味剂,阿斯巴甜、纽甜、糖精、甜蜜素等都属于人工甜味剂。“除了糖醇类的甜味剂,一般甜味剂通常甜度很高,通常是蔗糖的200至500倍,有的高达2000倍,用量很少就能够达到与糖一样的甜度。而且其在肠道中被吸收的速度要比单双糖缓慢,所以引起人体代谢的变化不是特别大。”谭桂军介绍,甜味剂参与到人体代谢中产生的热量实在是太微乎其微了,因此也可以视为0热量。   正是因为0热量,让很多人觉得把含糖饮料换成无糖饮料,有利于控制热量从而实现减肥目的。那这种0糖、0脂、0热量的饮料真的是减肥“神器”,减脂减重的人可以敞开了喝吗?   对此谭桂军表示,我们在减重门诊针对减脂减重的人群给出的治疗方案里,饮料还是建议喝白开水、矿泉水、纯净水。“所有甜味剂的原理都是在欺骗大脑,大脑接收到甜味信号后,却发现血糖没有上升,反而会增加对真糖的渴望,这样可能不利于减重。”   “此外,把无糖饮料当水喝,还存在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无糖碳酸饮料,长期喝会使人体处于酸性环境容易引起矿物质的流失,对牙齿也会有损伤;一些功能饮料中也会添加一些咖啡因,长期饮用会对人的神经系统和心脏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儿童来说,喝多了饮料会影响食欲进而影响身体成长发育……”谭桂军强调,无糖饮料偶尔喝喝,对于减少糖摄入有所帮助,但是敞开了喝,并不提倡。   无糖饮料可以让皮肤更健康?  真相:皮肤衰老不能只让糖分背锅   “糖是加速衰老,损害皮肤的罪魁祸首”的论调受到不少人的追捧,不少美妆博主、演艺明星带头戒糖、断糖。在他们强大的号召力下,不少人也开始主动戒糖,并把其视为永葆青春的“救命稻草”。   这种论调的原理是,过量的摄入糖类,会加速身体的糖基化作用。当糖基化反应过量的时候,就会导致蛋白质纤维畸形和僵硬,从而导致衰老。   对此谭桂军表示,糖基化反应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在体内时时刻刻发生着,它产生的糖蛋白对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有着重要作用。皮肤衰老是身体各项因素综合的结果,对于新陈代谢旺盛的中青年女性,糖化终产物会被代谢掉,根本无需特意去抗糖。   “其实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我们不提倡戒糖和断糖。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健委也一直强调的是减糖和限糖。”谭桂军表示,糖是我们人体所需热量的主要来源,除非患有特殊疾病,必须禁忌以外,是否食用和食用的量都要根据身体情况来决定。   “而无糖饮料中除了甜味剂,可能还有其他添加剂,长期大量饮用,再加上肥胖、饮食长期不均衡等因素,可能反而会造成肠道菌群的失调,对皮肤产生不利影响。”谭桂军说。   无糖饮料可以预防糖尿病?  真相:糖尿病并非吃糖导致   有人认为,无糖饮料完全不含糖,因此不会造成血糖升高。甚至有人觉得,可以用无糖饮料来预防糖尿病。对此谭桂军表示,甜味剂是否会造成血糖升高,目前从临床医学上看并没有直接的证据。   “因为几乎不参与人体代谢,所以甜味剂饮料不会使血糖升高,所以Ⅱ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偶尔通过饮用这种代糖饮料来解馋或改换口味。”不过谭桂军表示,对于喝无糖饮料能预防糖尿病,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并不是吃糖或者喝糖水导致患上糖尿病。   “很多研究发现,Ⅱ型糖尿病的发生和肥胖有关。”谭桂军进一步解释,肥胖者摄入能量过多,造成机体的肥胖,肥胖会影响胰岛的功能,发生“胰岛素抵抗”。此时为满足代谢的要求,胰腺必须分泌比正常量高出5—10倍的胰岛素。久而久之,过度刺激胰腺分泌,胰脏发生疲劳,最终不能充分生成胰岛素,进而导致患上Ⅱ型糖尿病。   “如果单纯地喝无糖饮料,而对其他碳水化合物不加以节制,长期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糖尿病等相关慢性疾病的风险依然很高。”谭桂军表示,无糖并没有体现出减少糖尿病风险的优势,所以喝无糖饮料是不会有预防糖尿病的作用的。   谣言  无糖饮料中的人工甜味剂会致癌   “很多无糖饮料或者食品如果不增加甜味剂,口感会很差。”谭桂军举例说,比如酸奶,纯原味的酸奶非常酸,大部分人都很难接收,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必须要添加一些甜味剂。   但很多人一提到人工甜味剂,就觉得这种人工合成的物质会有致癌风险。对此谭桂军表示,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研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人工甜味剂会导致癌症。   “人工甜味剂会不会引起癌症已经属于老调重弹的问题。”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浩介绍,比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发现沙卡林糖精在实验大鼠上引起膀胱癌,导致美国国会立法在含有沙卡林糖精的食品标签上写上在动物身上致癌的警告,后来发现沙卡林糖精在大鼠身上致癌的机制根本不存在于人体,因此到了2000年沙卡林糖精从致癌物名单上去掉了。   “其实能够产生甜味的物质很多,但是要真正拿到食品的‘上岗证’成为甜味剂,还要经过严格的检测。而且对于已经‘上岗’的甜味剂,各种标准也都限定了严格的安全使用量。”王浩介绍,以阿斯巴甜为例,每公斤体重40毫克为安全摄入水平(ADI)。这个标准是通过动物实验证明每公斤体重4000毫克阿斯巴甜未出现不良反应,人体上设定了100倍保险系数,4000除以100得出的ADI是40毫克的标准。这个摄入水平是非常安全的,相当于一个60公斤体重的成年人每天可以吃2.4克阿斯巴甜,换算成蔗糖,相当于每天吃掉500克,对一般人来说远远低于安全线。   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的规定,纽甜、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及三钾、D-甘露糖醇、甜蜜素、阿斯巴甜、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三氯蔗糖等作为甜味剂,可以用于面包、糕点、饼干、饮料、调味品等食品。国际上也有严格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   在监管方面,食品生产商都被要求必须在产品的标签上注明使用了的甜味剂成分与含量,“因此在标准内食用添加了人工甜味剂的饮料或食品,是没有致癌的风险的,大家可以放心食用。”王浩说。(陈曦)(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是什么让每年数百万人免于过早死亡?

  生命在于运动。那运动对健康有何益处?又该如何运动?由英国剑桥大学领衔的研究团队日前在《柳叶刀·全球健康》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或同等强度的运动组合,在全球范围内,每年至少可以预防390万40岁—74岁的成年人过早死亡,而在我国,这个数字是100多万人。这也是科学家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评估运动对过早死亡的影响。   不同人群适合不同强度的运动   何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与高强度运动有何区别?   温州医科大学体育科学部副主任刘海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有氧运动、无氧运动的区别在于人运动时,能量供给系统不同。有氧运动是指人体运动时,通过心肺等机体摄取充足的氧气,将糖、脂肪等能量物质完全氧化,以提供能量,满足长时间运动的需求。有氧运动的锻炼强度可采用运动时心率监控来计算,中等强度一般是在最大心率的70%左右。即运动心率=(最大心率-运动前安静心率)/2+运动前心率,其中最大心率可用220-年龄来计算。   刘海平说,每个人的运动前安静心率不同,个体差异较大,因此,每个人在每个年龄段对运动强度的判定也会有所不同。而人在高强度运动时,即使体内的氧运输系统达到极限,其摄氧量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氧量的要求,这时人体内的供能系统就会转向磷酸原供能和糖酵解供能。   磷酸原供能系统的供能物质是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CP)。人体骨骼内本来就存有ATP,可提供1—2秒的极限供能。身体中还有CP,可以再次供能4—6秒。磷酸原供能是不可替代的迅速能源,为短跑冲刺、跳高等高强度运动提供能量。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能源物质是肌肉中的肌糖原,糖酵解并不消耗脂肪。短时间剧烈活动时,磷酸原供能不足,就会用到糖酵解系统,供能之后会产生乳酸,肌肉会酸痛。糖酵解供能的代表性运动有400米跑步、力量训练等。   刘海平提醒说,不同强度的运动适合不同的人群,比如高强度运动适合经过系统训练的人以及青年人,而中老年人不适宜进行高强度运动,否则就有可能导致运动伤害等问题。每个人还应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选择运动方式,比如体形较胖的人,跑步、爬山可能会损伤膝踝关节,可以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方式。   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刘海平说,运动对身体健康益处很多,比如,使心肺得到有效锻炼,增强心肺功能,让血压保持正常;提升血液中高密度胆脂蛋白浓度,维持总胆固醇正常水平,同时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加速体内新陈代谢的速率,使心率、血流速度加快并促进身体不断释放热量,体内大量代谢废物就能够随着汗液排出体外;还可以让全身细胞活动起来,激活安静的免疫细胞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有效提高人体抵抗病菌的能力。   一项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研究成果,从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脂质组学和转录组学等分子层面,分析了运动的健康效应。   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领衔的研究团队,招募了36名40至75岁之间的志愿者,在经过一晚的禁食后,在跑步机上完成运动心肺功能测试,实际完成时间是6—18分钟。研究团队发现,运动后,在脂肪酸氧化方面,酰基肉碱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增加,这表明脂肪酸氧化被运动激活。也就是说,仅仅数分钟的运动,就能燃脂。同时,运动还促进了心脏组织和骨骼肌对葡萄糖、游离脂肪酸的吸收。研究还发现,人体在运动后,免疫系统被强烈激活,促进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分子也增加了,这些分子可能参与了肌肉组织的修复和重塑;凝血和止血因子增加,还有许多与心血管、止血相关的信号途径也变化了,这表明运动和心血管健康之间的关系密切。   刘海平说,有研究表明,运动还能改善身体肌肉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胰岛素的利用率,改善胰岛素抵抗问题,进而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此外,还有证据表明,运动能降低膀胱癌、食道腺癌、肾癌和胃癌等发生风险。   对记忆力改善作用明显   专家表示,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近年来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相关成果频现。   7月14日,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报告也显示,运动的老鼠以及注入了运动老鼠血液的老鼠,海马体中生长了大约两倍数量的新神经元,海马体是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的区域。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索尔·维莱达说,这些发现的综合结果似乎是,运动可以通过促进肝脏释放更多的蛋白质GPLD1来改善大脑健康。随后的实验显示,GPLD1可能不会突破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大脑。相反,可能会刺激身体其他部位的组织和细胞改变,这些组织又会产生更多的GPLD1,最终导致神经递质、基因和大脑自身细胞的直接变化,从而促进认知能力的改善。   “多项科学研究发现,运动不但能使人的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还能明显改善记忆力等智力方面的能力。”刘海平说,运动可以调节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促进大脑中枢细胞处于兴奋状态,不断地增强脑细胞的活力和大脑皮层的调节能力,使大脑思维变得更敏捷灵活,提高记忆力。运动还能防止大脑神经过度紧张,起到消除负面情绪和减轻压力的作用,运动后睡眠质量也会得到改善。   有氧运动的时间不能太长   科学家分析了过早死亡人群的诱因,发现不运动占比达6.4%,与吸烟持平。除早死外,不运动还会导致发胖,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刘海平说,多年来的研究已充分证明了运动能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此次发现运动可以预防成年人过早死亡,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适度运动的重要性。而且,在我国,适度运动每年避免了超过100万人过早死亡这个数据,更提示公众要将运动“提上议事日程”。   但刘海平表示,运动过度也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过度运动会引起脱水、贫血,出现头晕和心慌等,甚至会引发肾衰竭等问题。   近年来,学生运动时猝死的新闻时有听闻,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复学后,发生了数起学生戴N95口罩运动时猝死的事件。刘海平说,这也提示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   刘海平建议,运动前最好做个医疗体检,排查身体的潜在疾病,在血压过高、发烧或过于疲劳时,不适宜进行运动。运动时,对自己的身体也要做出评估、判断,比如感觉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就必须马上停下来,如果停止运动后症状还没有缓解,就要尽快就医。   刘海平特别提醒,有氧运动的时间不能太长,如果在硬地面跑步,反作用力会损害关节,要选择合适的跑步鞋等。

儿童能不能吃保健品?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对保健食品有着严格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也就是说,经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首先应该是食品不是药品;其次,保健食品是针对特定人群的,这里所指的特定人群是针对免疫力低下的儿童;第三,保健食品是安全的、有效的。   在正常生长发育中的儿童,是否需要吃这些保健品呢?对这个问题尚有一些争论。许多专家认为:正常发育的儿童只要不挑食、不偏食。平衡地摄入各种食物,那么就可以均衡地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而无需再补充什么保健食品。但是现实却不尽人意,近期调查研究显示,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分别为17.3%和9.3%;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9.3%,除此以外,还有缺铁、缺钙、贫血营养不良等许多问题。适量给儿童食用一些保健食品,以提高儿童的抵抗能力。保健食品中含有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和铁、钠、钙、锌等物质,对儿童成长十分有利,可补充儿童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发育需求,对促进儿童智力和身体发育方面也有较大的作用。   除了健康儿童补充以外,生病后恢复期的孩子因患病导致免疫力低下,食欲减退,在其恢复期可以考虑给予一些相应的保健食品,来帮助宝宝补充相应的营养素,以达到机体的平衡。但也应注意实时监测,及时调整,不宜过分强调长时间,高剂量补充。至于含激素类的食品,对儿童来说绝不是保健品,不可滥用,否则,容易导致性早熟、矮小等不良后果。   本文由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陈津津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得了肝炎就一定会得肝癌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3.25亿人患有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每年因肝炎导致的死亡人数有140万人,其中三分之一的肝炎患者在中国。   乙型肝炎是中国最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病,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现阶段,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及感染者基数庞大,乙肝已经成为中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威胁着广大人群的生命健康。   乙型肝炎的症状多种多样,几乎所有常见的肝脏病变症状均可见于乙型肝炎,例如乏力,食欲不振,肝区不适或疼痛,腹胀,低热,黄疸,可有蜘蛛痣或肝掌,恶心,厌油等,这些症状的表现也和肝脏的损害程度有关。乙型肝炎随着病情的演进,部分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这是中国肝癌发病中最常见的发病机制。   乙型肝炎病毒:肝癌的“罪魁祸首”   乙型肝炎是一种因包膜DNA病毒--乙肝病毒( HBV) 感染肝脏引起的肝细胞坏死和炎症。乙型肝炎的病程就是乙肝病毒和人体免疫细胞之间的你争我夺的战争,在两者的长期交战中,肝脏组织反复炎症坏死,肝脏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不断纤维化,最后逐渐形成肝硬化。      当前,全球超过20亿人曾感染HBV,HBV慢性感染者约2.4亿,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乙型肝炎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恰当,发生肝癌的几率是非常高的。因此,从源头控制乙肝在肝癌的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已知的乙型肝炎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注射等。   乙型肝炎与肝癌:关系密切   乙型肝炎与肝癌有密切的关系,两者相关率高达80%,它仅次于烟草,是第二种已知的人类致癌因素。乙型肝炎演变成肝硬化后,随着病程的进展组织坏死修复的过程中发生基因的突变,HBV的反复增殖复制,HBV基因整合到肝癌细胞基因组内,一部分患者最终引起肝癌。   肝癌是中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中国每年约有38.3万人死于肝癌,占全球肝癌死亡病例数的51%,多见于中年男性。中年男性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时也是肝癌的高发年龄段,并且肝癌高患病率和死亡率令人瞠目,因此肝癌的预防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乙型肝炎作为肝癌的主要病因,了解其防治方法在中国肝癌的预防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何预防乙肝?   目前最有效的预防乙肝的途径是接种乙肝疫苗,并已被列为国家儿童计划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母亲为HBV阳性的婴儿, 通过注射抗-HBV丙种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可以避免乙肝病毒的垂直(母婴) 传播。   接种乙肝疫苗后,必须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才能预防乙肝的感染,乙肝抗体滴度还会随着时间推移降低,已经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要定期体检,筛检体内乙肝抗体的滴度。同时保证注射安全和血液安全,严防医源性传播。   对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进行乙型肝炎相关知识宣讲,提高预防乙型肝炎的意识,降低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中医讲怒伤肝,不良的情绪对肝脏有很大的损害。肝脏的工作具有很强的节律性,适当的休息,对于减轻肝脏的生理负担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都知道饮酒吸烟对于肝脏功能的损害也是很大的。注意饮食卫生,改进饮水水质,不吸烟饮酒,合理作息不熬夜,心情愉悦不生气,以上几点是生活中护肝的方式,可以使我们远离乙型肝炎,进而远离肝癌。      如何治疗乙肝?   乙肝的治疗也是防治肝癌要点,目前尚无根治乙肝的治疗方法。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药物主要有两类,一是干扰素类,二是核苷(NAs) 类。慢性乙肝的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该用抗病毒药物,把乙肝病毒控制在最低水平,这样才可能预防严重的肝硬化,并降低肝癌的发病风险。   除了抗病毒治疗外,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自己体内乙肝病毒状态,高复制还是低复制,有没有出现肝功能损害以及肝硬化,还可以早期发现微小原发性肝癌等,对于繁复的检查结果,病人还是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按医嘱服药。血清甲胎蛋白检测与肝脏超声检查相结合,是目前经济使用且有效的早期肝癌筛查方法。   当然不是所有的患有乙型肝炎的人最终都会发展为肝癌,只有乙肝病毒反复的增殖复制,机体免疫力下降,基因水平的改变时才会发生肝癌,所以没有必要谈虎色变。接种乙肝疫苗是普通人群防治乙肝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对于已经发生乙肝的患者,及时规范的治疗是阻止病情演进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陈琴英. 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措施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5):7-9. 2017,8(15):7-9.   肖开银. 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0,(04):272-274. 2000,(04):272-274.    吕桂帅, 陈磊, 王红阳. 中国肝癌研究的现状与前景.生命科学,2015,27(03):237-248. 2015,27(03):237-248.   政策简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预防、关怀和治疗指南(2015年3月).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06):824-828. 2015,31(06):824-828.   沙花燕, 杜丽, 温亮, 等. 乙型肝炎流行动态及研究进展.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09):1149-1153. 2017,(09):1149-1153.   ...

这几种情况会增老年痴呆风险 专家提9项建议

【星岛综合报道】根据1项研究指出,脑部受伤、过量饮酒及经常暴露于污染环境中,会增加患有老年痴呆;专家提出9项建议,可降低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该份研究报告的牵头撰写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老人精神病学教授Gill Livingston医生表示,已经证明不少老年痴呆是可以预防的,或可以不继续恶化至患上老年痴呆,令家庭与社会状况得以改变。 Livingston表示,所有老年痴呆病例中,有3%患者,在中年时曾发生脑部受伤,2%患者是经常暴露于空气受污染的环境中,1%是在中年时有酗酒的习惯。 鉴于全球有大约5,000万人患有老年痴呆,反映有大约50万人可能与酗酒有关,大约100万人可能是暴露于污染环境中,大约150万名患者可能与脑部曾受伤有关。 研究指出,预期未来数十年,这些数字将会倍数上升,到2050年,估计全球患老年痴呆的人数将达1.52亿人。 研究指出,早前已确认增加患上老年痴呆风险,最主包括中年听力损失、教育及晚年吸烟。 Livingston表示,相信很少人会了解到,患老年痴呆的最大风险包括听力损失及在中年时出现的问题。 引致患老年痴呆的较少风险因素,包括抑郁症、孤立、缺乏运动、中年高血压、中年肥胖及患糖尿病。 这项研究由28名领先老年痴呆专家编辑,报告已于医学杂志《The Lancet》发表。 加拿大老年痴呆学会研究总监Nalini Sen表示,研究提到有关的血压、饮酒量及其他健康指标等十分有用;她表示,透过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可获得更多指导及讯息,令人作出明智选择,并控制健康。 哈利法克斯Dalhousie大学老年医学教授Kenneth Rockwood医生表示,研究所描述的十分重要,最主要原因,是没法有效地治愈老年痴呆的方法,只能防止记忆力减退及认知能力下降。 专家提出9项建议,可协助预防患有老年痴呆: .40岁开始将血压上压维持在130或以下 .使用助听器并保护耳朵免受高噪声干扰 .减少暴露于空气污染及二手烟等环境中 .预防头部受伤 .将酒精消耗量限制在每周少于21个酒精单位(每1酒精单位相当于10克酒精) .停止吸烟 .为所有儿童提供小学及中学教育 .中年至晚年须过积极生活 .减少肥胖及患糖尿病 专家表示,来自老年痴呆患病率下降的国家的证据证明,采取以上措施及行动,可降低患上老年痴呆的风险。 Rockwood医生表示:“永远不会太迟,停止吸烟永远不会太迟,适当饮酒永远不会太迟,做运动亦永远不会太迟”。 (图片:CTV) T02

长期喝咖啡究竟有多少健康好处?

  咖啡、茶以及含有咖啡因的汽水、能量饮料都是广受欢迎的饮料。咖啡或咖啡因对健康究竟有哪些影响,众说纷纭,也不断有证据涌现。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今天最新发表的综述中,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合作团队详细阐述了咖啡(因)的代谢、生理、毒性作用,及其与多种慢性病的关联。我们与各位读者分享其中的要点。   截图来源: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基于大量证据回顾,总的来说,作者团队认为摄入咖啡(因)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风险,每天喝 3-5 标准杯(标准杯定义为 8 oz,235 ml)咖啡还与减少几种慢性疾病风险有关。但过量摄入咖啡因仍有不良影响。由于新陈代谢差异,每个人对咖啡因的敏感性不一而同,可参考的建议是:普通成人每天咖啡因摄入上限为 400mg,孕期或哺乳期女性的每天咖啡因摄入则建议限制在 200mg。 咖啡因的代谢,生理作用和毒性作用 1. 咖啡因在人体内的吸收和代谢 通常来说,摄入咖啡因后,人体会在 45 分钟内完全吸收,血液中的咖啡因浓度在 15 分钟 -2 小时左右达到峰值。咖啡因能被吸收至身体各处,且穿过血脑屏障到达大脑。 在细胞色素氧化酶 P450(CYP),尤其是 CYP1A2 的作用下,咖啡因在肝脏被代谢,最终被代谢为尿酸随尿液排出体外。在成人体内,咖啡因的半衰期通常为 2.5-4.5 小时,但个体差异很大,代谢酶活性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此外,吸烟会使咖啡因代谢加速一倍,而怀孕则会明显减缓咖啡因代谢,在孕晚期,咖啡因半衰期可长达...

电脑办公颈痛肩背痛 教你一个网球解烦恼

  三伏天气,各地陆续开启了“烧烤”模式,“空调、西瓜和WIFI”无疑是夏季最宜人的搭配。然而每天在室内维持着同样的姿势办公,长时间低头看手机,肩颈肌肉会变得紧绷、僵硬。时间久了,还会出现酸痛、头晕、恶心等症状。人的衰老从肩颈开始,肩颈还是毒素最容易堆积的地方,所以应该多多关注我们的肩颈。   《英国医学杂志》对1990~2017年全球人口的肩颈痛负担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肩颈疼痛的人数从1990年的1.643亿增加到2017年的2.887亿,中国肩颈痛患者2017年度发病率则位居全球前三。由此可见,“肩颈痛”已成为全球通病。人体肩部非常脆弱,因此积极地进行相应保护和减压,对我们健康才是有利的。那么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放松肩颈肌肉呢?   其实对于肌肉的放松,除了牵拉,还可以采用滚网球的方式来进行。相较于泡沫轴,网球个头小,硬度合适,能够针对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痛点进行按摩,而且更方便大家在家里或办公室操作。   滚网球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一、仰卧位滚网球的方式   滚网球更适合采用仰卧位,这是因为躺下去的时候身体更加自然和放松,靠重力的作用能够将网球压在身下。采取仰卧位时可以选择在硬板床或铺有瑜伽垫的地上进行。   二、站立位滚网球的方式   站立滚网球不受环境限制,在家或办公室都可以利用网球来放松肌肉。   1.滚单网球   将网球放在肩背部的肌肉区域,两腿分开站立,双脚距离墙面一只脚的距离。双手抱在胸前,依靠蹲下去和站起来的姿势去滚动网球。一定要把力量压在网球上,防止网球滚落。同时要避免用凸起的脊柱滚网球,避免造成脊柱损伤。如果感受到有酸痛的地方,可以多停留一下。如果部分肌肉较痛,可以先对它周围的肌肉进行放松,然后再滚到最酸痛的地方,通常一个点需要滚一到两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应该出现刺痛和不适的感觉,如果存在这种情况,需要停止滚网球的方式,应借助理疗的方式进行缓解。   2.滚双网球   可以将两个网球放入袜子中,打一个结。这种“花生”形状可以让人体脊柱的棘突落在两个网球的缝隙中,减少对棘突刺激的同时,脊柱两边的肌肉也可以得到放松。   首先把两个网球放在背部,然后把身体力量压在球上,依靠下蹲和起来的动作来滚动网球。滚动的过程一定要缓慢,以更好地感受哪些身体部位存在酸胀感,一定要把酸痛点滚透。   受访专家: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运动康复中心实验师阮槟 (科普中国,图片来源网络)

为什么儿子像妈妈 女儿像爸爸?

当一个新生命诞生,讨论的最多的往往就是孩子的长相,父母也习惯把孩子好的方面归功于自己,认为孩子遗传了自己的好基因。 确实,父母的基因十分强大,有很多的孩子就像是父母的缩小版,戚薇的女儿LUCY就像是戚薇的复制粘贴版一样,LUCY的神态和长相都和戚薇十分相像。所以大家都说,李承铉上辈子的情人还是戚薇。 父亲决定性别 在电视剧中,我们总会看到那些重男轻女的家庭会把生不出男孩子怪罪于妈妈的肚子不争气。然而,孩子是男是女,决定权在于男方而不是女方。 我们知道,人类的基因组共有23个成对的染色体,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而男方的性染色体是有X和Y组成。 女性从父亲那里继承X染色体,而男性则是从父亲那里继承Y染色体,同时,母亲只会提供X染色体。 所以说,孩子性别的决定权在于父亲而不是母亲,因为是父亲是Y染色体的提供者。 长相随了谁 大家在生活中肯定都听说过,“儿子像妈妈,女儿像爸爸”,但是其实这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且并不绝对的说法。 孩子的外貌特征及长相是由父母双方的基因共同决定的。基因带有决定人类性状的信息,这些特征是从父母那里传递的可以继承的性状。 人体中的每个细胞都包含约25,000至35,000个基因。像染色体一样,基因也成对出现。 每个父母都有其每个基因的两个副本,而仅传递一个副本即可构成人的基因,这些基因决定了人的许多特征,例如头发的颜色和肤色。 基因也有分类,它们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孩子的外貌特征主要是由遗传了父母的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来决定。 如果说父母中有一个拥有了这种外貌特征的显性基因,那么孩子遗传到显性基因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遗传了父母的显性基因的孩子,一般都在外貌特征上会和父母很相似。比如说,如果男方拥有的黄色头发基因为显性基因,而女方所拥有的黑色头发基因为隐性基因。那么生出来的宝宝就会像男方一样是黄色的头发,反之,如果女方为显性基因,男方为隐性基因。那么,生出来的宝宝,就会像女方。所以,孩子长得像谁,主要取决于哪一方具有显性基因。 那些父母长得好看,孩子也长得一样好看是遗传了父母的显性基因,但是生活中也有很多孩子和父母长得一点也不像的例子。 有的父母长得很好看,但是孩子的颜值却很一般,比如很多明星,就因为自己的孩子没有像自己一样好看而被怀疑孩子不是亲生的,或者说是整过容。 也许有些真的是因为父母双方整过容,但是也有些和父母长得不同只是因为孩子刚好遗传了父母的隐性基因,而没有遗传到显性基因。 不过,在这里要说的是,隐性基因更常见的是一些遗传病,比如白化病、半乳糖血症、肝豆状核变性病等。还有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度近视会遗传,也是隐性基因的遗传。 也有一些例外,虽然是同一种基因,但是在男性和女性表现出不同遗传特征。 比如秃头,秃头会遗传,我们都知道。但是秃头在不同性别的宝宝身上,体现出来的却是不同的遗传。 它在男宝宝上为显性遗传,所以在有秃头史的家庭中,男性一般都是秃顶。在女宝宝上则是隐性遗传,所以女性并不会秃。 但是,女性虽然不秃顶,却成为了秃顶隐性基因的携带者,这样子的话,女性生的孩子就有可能长大后会秃头。 总之,基因的表达形式十分复杂多样,我们了解的可能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智力谁决定 另一个父母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是孩子的智商由谁决定。研究表明,个体智力差异的50%是由遗传因素造成。 智力的遗传因素来源于性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因为女方有两个X染色体,男方只有一个X染色体,所以女方在孩子智力的遗传中,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 男宝宝和女宝宝的智力遗传也不同,因为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这两个X分别来自于父亲和母亲,所以父亲和母亲对女宝宝的智力影响为各一半。 同样的,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可想而知,其中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那么另一个Y染色体就是来自于父亲了,其中X染色体是智力的遗传因素,所以母亲对男宝宝的智力的影响更加大。 不过,智力也受到环境的强烈影响。与儿童的家庭环境和养育方式有关的因素、教育和学习资源的可得性以及营养等因素都有助于提高智力。 另外,发育遗传学分析发现,遗传效应的程度在生命周期内增加,遗传因素对发育过程中的稳定性起主要作用,但也随年龄的变化。 最后 基因固然重要,但是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后天的努力与培养也同样十分重要。现实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些虽然具有优越的基因,但是由于后天不够努力而浪费了好基因。 也有些虽然一开始可能并没有别人那么优秀,但是他们还是靠着自己的努力,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只要努力,一切改变都且有可能。( 怪罗科普,图片来源pixabay)

怎样的标准才算是全谷物食品?

  有证据表明,全谷物摄入的增加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有关;高全谷物饮食对于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积极的作用。那么:   什么是全谷物或者全谷物食品?   每天摄入多少全谷物可以有健康益处呢?   日常怎么挑选全谷物或者全谷物食品呢?   全谷物和全谷物食品   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协会(AACCI)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全谷物定义为:整粒、碾磨、粉碎或压片的包含淀粉质胚乳、胚芽与麸皮的颖果,其胚乳、胚芽与麸皮三者相对比例与完整颖果相同。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对全谷物的定义:未经精细化加工或虽然经过碾磨、粉碎、压片等处理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麸皮、胚芽和胚乳及其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   简而言之,无论谷物是否经过加工处理,其麸皮、胚芽和胚乳的含量和比例与原先谷物相同的,才是“全谷物”。无论“全谷物”是作为原料还是作为食品成分,都须遵从这一原则。   全谷物食品就是全谷物或者用全谷物生产的食品,其除了应含有谷物种子的所有重要部分与天然营养成分以外,不同机构对于全谷物食品应含有全谷物原料含量的要求不尽相同。   不同机构对于食品是否属于全谷物食品的判定标准,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类:1)按照全谷物含量百分比,2)依据每份食品中全谷物的含量,3)全谷物在配料表中排序位置(见表1)。   我国正在制定的“全谷物食品”团体标准将其定义为配方中含有全谷物原料,且其含量占成品的比例符合规定的食品。   全谷物的摄入量   全谷物保留了天然谷物的全部成分,与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可提供更多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及具有抗氧化特性的植物化合物。全谷物的健康益处与其富含膳食纤维密切相关。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食用全谷物有益于健康,但由于饮食方式差异、摄入量-健康效应研究不断完善等等原因,不同组织对食用全谷物以减少慢性疾病风险的推荐摄入量不同。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2007年建议,“每餐都应该摄入未加工的谷物(谷物)和/或豆类”;美国和加拿大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的全谷物至少占到吃的谷物的一半”;北欧国家推荐“每天至少摄入75g全谷物(干基),或者相当量的250全谷物产品”;英国建议“尽量选择全谷物、深色食物、富含膳食纤维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我国成人每天摄入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近年的营养调查发现80%以上的中国成年居民全谷物摄入不足,每天摄入的全谷物只有15g。   全谷物食品的标签化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购买全谷物或全谷物食品时,看配料表和原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无疑是最不会被“迷惑”的科学方式。   除此以外,随着总部在美国的全谷物委员会对全谷物邮票有偿使用推广的不断深入,我国市场上已有标识“全谷物邮票”的商品,因此,也可以通过“邮票”找到它。   全谷物邮票分为三种标识:100%标识、50%+标识、基本标识。每种标识适用的食品不同,其中:   (1)100%标识   使用“100%标识”的食品要符合两个条件(a)食品中所有谷物都是全谷物,(b)每份食品含有不少于 16g 全谷物原料。   (2)50%+标识   使用“50%+标识”食品要符合两个条件(a)食品中至少一半的谷物是全谷物,(b)每份食品含有不少于 8g 全谷物原料。   (3)基本标识   使用“基本标识”的食品要符合每份食品含有不少于 8g 全谷物原料。   需要说明的是,100%标识中指的是食品中所有谷物为全谷物,而并非所有食品原料是全谷物。   此外,“每份食品”对应的重量是按照美国包装食品的标准定的。例如,这个标准中,法式吐司每份是110g,面包每份是50g,假如两者都标注了“50%+标识”邮票,即使您吃了同样重量的法式吐司和面包,摄入的全谷物重量是不一样的。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土豆能使人长寿?怎样吃土豆才健康?

  人们经常会抱怨食品价格上涨,但土豆似乎一直都是最便宜的那一类食材。   如果论性价比来说,很少有食物能像土豆这样低调。它有「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之称,而且是世界上仅次于玉米、水稻、小麦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在全球有超过 10 亿的拥趸!   土豆可以说是蔬菜和主食的跨界食材。与提供碳水化合物的各种谷物相比,它的水分含量高,脂肪和能量密度低,而且富含钾、维生素B、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对控制血压和预防坏血病等是有益的。   但是,人们也很担心,作为一种蔬菜,土豆含有相当多的淀粉,烹调软熟之后血糖指数(GI)较高。国外一些调查研究发现,患有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大量吃土豆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可能您已经有点迷糊了:   那么,吃土豆到底有好处还是坏处呢?   再说了,土豆的加工和烹饪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炸薯条、炒土豆丝、蒸土豆、煮土豆、土豆泥...哪种吃法才健康呢?   我们先来看一组西方国家所做的流行病学研究。   数据表明,土豆的总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和结直肠癌风险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但对13项临床干预研究的系统性回顾发现,土豆摄入与肥胖、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仍然缺少可信证据。一项基于西班牙人群的研究发现,老年人食用土豆与高血压风险无关;一项针对瑞典成年人的13年随访研究也发现,土豆总摄入与心血管事件风险无关。   然而,关于土豆摄入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一项研究发现,每周吃2次炸土豆与全因死亡率存在剂量依赖的正相关性;而北美和地中海地区并未观察到土豆摄入量与全因死亡率的显著关联。   这里顺便解释一下,所谓全因死亡率,就是除了意外事故之外,所有因为健康问题而去世的情况都包括在内。一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同样一群人当中,如果和不吃土豆的人相比,吃土豆的人因病死亡的比例较多,吃得越多则死亡比例越多,那就推测吃土豆可能不利于健康长寿。   简单说:欧美所做的研究发现,吃土豆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和肠癌的风险,但到底会不会增加肥胖、高血压、心血管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还没有定论。但至少没有发现多吃土豆对这些方面有什么好处。   但是,由于上述研究的被调查对象基本上都是欧美国家的居民,而东西方人在膳食模式和烹饪方法上存在差距,故而这些结论可能对中国人来说未必适用。   好消息是:我国学者近日在 Nutrition 杂志上预发表的一篇文章提示,至少在中国,吃土豆无害健康。   这项研究在 1989 年到 2011 年之间共对14117 名 20 岁以上的中国居民进行了 9 次膳食调查,其中包括 7623 名女性和 6494 名男性。膳食调查采用称重法与 24 小时回顾法,收集了家庭及个人的食物摄入情况,并根据民政系统的数据,分析了 12 年当中食物摄入状况和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   虽然 9 次膳食调查的数据不一定能代表...

减肥不是不吃脂肪 这些脂肪一定要吃!

  当下,人们大多以瘦为美,减肥成为帅男靓女的必修课。他们大多谈“脂”色变,因为害怕体重增加。那么,减肥就是不吃脂肪吗?   脂肪对人体的影响   脂肪不仅可以储存和供应能量,还是组织和细胞的重要组成物质。它就像厚厚的被子一样,维持我们的体温,保护我们的脏器,它还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肪是我们身体的必需营养素,适当地摄入对身体是有好处的。面对脂肪,关键不是少吃,而是怎样合理地选择脂类食物。   从哪些食物中能获得脂肪呢?主要有植物油(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等)、坚果(花生、核桃、瓜子等)、动物性食物(牛羊肉、鱼肉等)。   这类脂肪一定要吃   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脂肪酸的种类非常多,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因为在多不饱和脂肪酸中有一些是我们人体自身合成不了的,必须从食物中获取。所以我们在选择脂类食物时,应选择多不饱和脂肪酸类的食物。其中,植物油是必需脂肪酸最好的来源,尤其是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橄榄油等。在做菜过程中,可以将这些油调和使用,来增加人体必需脂肪酸的摄入。   坚果主要含有的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鱼类主要含有α-亚麻酸,而动物性食物(如肥肉)中含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较少的,所以我们可以慎重选择这部分食物。磷脂也是一种重要的脂类,它可以参与我们的细胞膜、脑组织、神经组织的构成,富含磷脂的食物有蛋黄、瘦肉、肝脏、大豆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的食物具有健脑功能,可以选择这些食物来补脑。   受访专家: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授严翊(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专家:一次性口罩不要重复使用

(■■专家称,在某些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受访者提供) 加国一位口罩专家在接受《星岛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公共场所实施强制戴口罩规定有助预防病毒传播,市民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口罩;同时要正确洁面及处理口罩,以防因长时间戴口罩而引发痤疮等皮肤问题。安省和魁省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实行公共场合强制戴口罩的规定,尽管卑诗省的新增个案呈上升趋势,该省首席卫生官亨利(Bonnie Henry)近日表示,卑诗省暂不会追随颁布强制戴口罩令。 戴口罩现已变成一种文化 O2 Canada公司首席医疗官马里奇(Peter Maric)周一对《星岛》记者表示,如果要强制民众戴口罩,在制定法律的时候须特别注意其中细节,包括在哪些公共场所戴口罩是必须的,比如在一些人需要近距离接触的室内环境,戴口罩就可有效预防病毒传播。他举例说,现时在医院内,人们已非常习惯佩戴口罩,以保障自己和他人安全。 他又指,杂货店也是人们需要去的地方之一,在超级市场,人们会很小心与他人保持距离,也有很多人会戴口罩和勤洗手来防止感染病毒。他说,戴口罩现在已变成一种文化而被很多人接受,一些店铺自己制定出必须戴口罩的政策,以保护顾客及店员,他相信这是预防病毒传播的有效方案。 至于口罩的种类就多种多样,马里奇说,他所在的O2 Canada公司,生产的是弧形呼吸面罩,中间有滤芯用以过滤病毒,可保护佩戴者免受病毒侵扰。而通常大家所说的外科手术口罩,则分为1、2、3等不同等级,这种口罩主要是防止飞沫喷出外面,保护重点不是佩戴口罩的人,而是其他人。他认为,当所有人都佩戴这种口罩时,也可以有效防止病毒传播。 对于卑诗首席医官亨利一直呼吁省民佩戴的“非医疗口罩”或布口罩,马里奇就说,其原理也与医用口罩一样,主要是防止人们在打喷嚏时将飞沫溅到别人身上,从而起到防止病毒传播的作用。此外,如果每个人都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每天都消耗几个口罩,会带来严重环境问题,因此可重复使用的布口罩,也是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眼口鼻进入体内,佩戴口罩将减少民众用手直接接触口鼻的机会。 护肤贴士:正确洗脸洗口罩 在被问及一次性口罩是否可以重复使用时,马里奇称这存在一定风险,比如有可能戴上已被污染的口罩,不但无法起保护作用,反可能导致感染病毒,因此不建议市民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此外,一些市民因长时间佩戴口罩而患上“口罩痘”。马里奇说,现在天气炎热,呼吸的热气导致口罩内温度上升,出油量也跟着提高,容易引发粉刺和痘痘。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回家摘下口罩后立刻用正确的方式洗脸。如佩戴的是可重复使用的口罩,还要正确清洗口罩。此外,应适量减少戴口罩时间,比如在户外散步且可保持与他人距离时,则可不戴口罩。星岛温哥华记者王学文报道

心跳的快慢和寿命长短有关吗?

  心脏在人们的一生中不停跳动,它就像一个泵,推动着血液在全身循环。   血液循环包括了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对全身的器官供血供氧,肺循环则是把含氧量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再进入体循环。每一次心脏的收缩会射出60~80毫升血液,每分钟射血4.5~6升,几乎是一个人的全身血量。   很多人认为,一个人一生的心跳次数是有限的,心跳的快慢决定着人的寿命长短,心跳越慢的人,活的时间就越长。事实真的如此吗?心跳慢的人真的更长寿吗?   我们以一个正常人每分钟心跳75次计算,如果这个人活到80岁,心脏大约跳动30亿次,可真是劳苦功高啊!   心脏的跳动遵循一定的频率和节奏,也就是医生说的 “心率”和“心律”。第一个“心率”是“速率”的“率”,指的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分钟60~100次。如果心跳高于每分钟100次是心动过速,如果心跳低于每分钟60次是心动过缓。第二个“心律”是“节律”的“律”,顾名思义就是心脏跳动的节奏。我们可以把工作时的心脏比喻成一支乐队,如果节拍混乱了,演奏出来的曲子就会杂然无章。“心律”也是如此,如果心脏跳动的节奏忽快忽慢不规律,就发生了“心律不齐”,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房颤、室颤或心跳骤停。   兔子每分钟心跳200多次,寿命5~10年。大象每分钟心跳30次,寿命大约80年。乌龟每分钟心跳20~30次,寿命可以长达一两百岁。很多人就推论说:心跳越慢就越长寿。可是,蝙蝠飞行的时候每分钟心跳上千次,寿命却可以超过30岁。人类的心跳每分钟75次,是大象的两倍多,但是寿命和大象差不多。如果我们把心率和寿命之间的负相关性做出一条拟合曲线,会发现有些动物靠近这条曲线,也有不少动物是偏离这条曲线的。   人类处于安静状态时,平均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而每分钟60~100次都属于正常范围。医学上并没有证据表明人的心跳越慢,寿命越长。心跳在正常范围内偏快的朋友不用担心寿命会因此缩短。有些人原本心跳正常,体检时却发现心跳变慢,则要分清原因,是不是发生了传导阻滞之类的心脏疾病?有没有头晕、胸闷等供血不足的表现?如果有,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早就医。如果不是疾病造成的心跳变慢,而是加强锻炼使得心跳减慢,那就应该值得庆贺。   一般而言,运动员的心率会比较慢,长期锻炼能使心脏的收缩力加强,每次泵血增加,只需要比较慢的心率就可以满足安静状态下的需要。他们的心脏每跳动一次,能够比一般人运输更多的血液,所以心跳也就比一般人更慢一些。适度的运动能够提高内脏功能、增强免疫力,促进健康和长寿,可是过量的运动会引起人体的氧化应激,造成运动系统和脏器的损伤,反而会导致衰老。   总而言之,“心跳越慢越长寿”的现象仅就某些物种而言有一定的道理,并不是大自然的普遍规律。寿命的长短与很多因素有关,并不直接取决于心跳快慢。想要健康长寿,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睡眠,均衡饮食,适度锻炼。   每个人只有一颗心脏,爱护心脏,就是善待自己的生命!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皮肤病也可能危及你的生命!

  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从未停止。在这个“看脸”的时代,皮肤病总是成为日常困扰我们的问题之一。有些皮肤病会导致皮肤奇痒无比,有些甚至还会危及生命。那么,哪几类皮肤病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皮肤病为什么难治又容易复发?   哪几类皮肤病会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首先是能够引起严重瘙痒的皮肤病,比如荨麻疹、湿疹、银屑病,以及皮炎,包括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   其次就是损容性皮肤病,发生在颜面暴露部位的皮肤病对人们的心理影响非常大,例如痤疮、青春痘等。   第三类是色素性的皮肤病,比如黄褐斑以及常见的白癜风。   第四类皮肤病与自身免疫息息相关,重则危及生命。比如风湿免疫性、结缔组织性皮肤病,包括皮肌炎、红斑狼疮、硬皮病等。红斑狼疮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第五类是性病表现出来的皮疹。很多性传播性疾病有皮疹的表现,比如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等,都是表现在皮肤黏膜的症状。   皮肤病为什么难治且容易复发?   皮肤病难治、易复发都是由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包括内外两方面因素。皮肤病虽然发生在皮肤外,但实际上,主要致病因素是内脏脏腑的功能失和、气血运行失调。   临床上,皮肤病的内因多半是内脏,比如体内湿、毒、热、淤等。常见的如湿热夹毒,导致这种症状的内因是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则可能和情志有关。如今生活节奏加快,持续的压力也会导致体内免疫失调。   因此,在治疗皮肤病时,不能简单地通过涂抹药膏来解决,而是要通过整体的调理,包括免疫、内分泌、代谢等方面。   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元文(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