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08:18:22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木然

木然:福特打开了潘多拉盒子(3)

至于单一选区一个代表应该代表多少人数,这只是一个算术方式,不是一个政治标准。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就算省长福特所举例的洛杉矶市有400万人口,只有15个选区,15名市议员,每个选区的平均人口为266651人,但省长没有告诉选民,洛杉矶市里还有一些小社区,比如圣莫尼卡区就有自己的区议会,有12个席位;比佛利山庄区也有5个席位。 多伦多市议会决定由44各选区调整到47个选区,是根据原有选区人均分配不均造成,木然看了2013年的研究报告,2014年市选时,第18选区人口为44280人,而第23选区人口为93784人,这种巨大的人口差,导致人口较少的选区内,每人的投票价值是另一选区的两倍,所谓调整选区正是基于人口的变化,以及社会未来的发展,一如参与撰写这份报告的作者Gary Davidson所表示的,“多伦多人口增长迅猛,在未来几年内将增加近60万人。原本按照每个选区的平均人口计算,增加10个新的选区即可,但各个选区人口增加的比例并不相同,为了更好地平衡每个选区人口,必须作出相宜调整。”新调整的选区,大概平均一名议员代表60000人左右,这是经过充分论证,也是经过民众咨询的。 现在有人说,福特是省长,他领导的保守党政府有权透过立法改变多伦多市议会的现状,这自然是没有错,因为多伦多市没有立法权,省,联邦政府有立法权,如果从法律上去挑战福特的做法,难度当然较大,但执政党能不能在选举已经开始,参选报名截止期已经到来之际,采用强行修法,单单对一个城市的选区开刀,而不是全省通盘考虑,拿出一个更详尽的改革方案? 省长说,他要改变多伦多市议会的状况,你是省长,不是市长!你要改变的是省议会的状况,改变全省44个市镇的状况,而不是单单对准多伦多开火。 至于4年可以省下2000万经费就更荒唐了,那些钱不是省政府预算的钱,是多伦多市民交的地税钱,怎么用?怎么省?应该交由多伦多民众去决定。 由44选区增加到47选区,多伦多市政府从2013年到2016年做了详尽的研究和调查,举办了多次公众听证会,进行了辩论,网上开设了调查,包括提出了“如果多伦多的市选区边界与联邦或省级的选区边界相似,是否有意义?”这样的问题(详见“多伦多市选区边界审议(第一回合)公众咨询指南”),显然,今天福特的选区划分方案,已经征求过多伦多市民的意见,并被选民所否决的,省长福特忽然修法显然是违背了多伦多市民意愿的。 福特说,他的提议获得大多数民众的支持,那么为何要急急上马呢?完全可以透过选票附带公投,待下届再实施。或者,在省议会二读前,安排公众咨询,而不能以走过场的方式,以领袖的意志,绑架选举。这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多伦多的事情,却交给如宾顿,巴里,卡尔顿,万锦,密西沙加,米尔顿,旺市等选民代表决定?这个先例最大的危险,就是把多伦多民众的利益交给异地民众去决定,并且,政党可以随意改变选区结构,福特省长开了这次头,下一届的省长也可以这样对多伦多或者渥太华作同样的操作,最后,市选成为安省各党派角力的砝码,我们成了待宰的羔羊,这是反宪政精神的。无奈,本周二安省保守党政府借拥议会大多数席位以71票对39票通过了“优化地方政府法案”(Better Local Government Act),多伦多市议会本届席位减为25个,未市议会如何对应,我们等着瞧。 木然 rmu@singtao.ca

木然:福特打开了潘多拉盒子(2)

上期讲到,省长福特决意缩减多伦多市议会席位,本质上是违反加拿大的宪制精神。 如果我们从加拿大宪政看,无论是联邦,还是省或区,乃至市镇,选区的划分基于以下四原则: 1.获得管辖区域选民的认同; 2.摒除政客和政党的干预; 3.单一选区代表人人数基本持平; 4.每10年检讨一次。 第一点管辖区域选民认同,关键点就是“自下而上”,即多伦多市的选区划分,必须告知多伦多选民,代表多伦多选民意愿;安省选区划分,必须获得安省选民认同,代表安省选民意愿;同样联邦也是如此。 本届市选,多伦多选区由原来的44席增加至47席,议案是在2013年提出,多伦多市议会为此委托一间顾问公司作研究调查,所花费用为80万,用了两年的时间,提出了一份完整的报告,并于2016年5月公布。该报告共提出五项选择,包括按照联邦,省的选区划分,以及在现有的选区基础上,增加4个选区,合并一个选区,总区数从44席增加到47席等。方案公示后,供市民反馈。 之后从该年9月开始,在12个社区会议上收集居民意见,并据此形成社区反馈报告。而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1月的公众会议上提出相应的民意调查,也形成相关的调查报告,一并交给多伦多市议会行政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统一决策,并提出议案交给市议会投票,结果在2016年9月以28票赞成对13票反对通过,报OMB批准生效形成。 稍微懂点算术的读者都清楚,多伦多市议会从44席到47席的改变,市政府投入了相当的研究费用,透过多次公众咨询,用了数年时间才完成的工程,但如今被省长福特个人一句话,就全盘推翻,事前完全没有向民众,甚至可能是市长透露丁点儿信息。如果不是传媒踢爆,民众甚至要晚几天才知晓。这是典型的公权力凌驾在民意之上,无论结果对于错,程序是错的。 其次,讲到摒除政客和政党的干预,加拿大人一向以我们的选区划分感到骄傲,以联邦层面看,西方一些国家,包括美国,选区的变动多是由各州政府的立法会决定,这种设定,容易给政党机会,凭借议会的多数,以修法的方式改变选区,进而影响选举,坐大了执政党为了当选而操控选区划分。所以,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加拿大总理约翰‧迪芬贝克(John Diefenbaker)决定把政客从决定选区划分与变化的程序中剔除出去,以避免在这一问题上的欺诈与不公,这个建议经过两个议会会期的辩论,最后达成了协议,规定加拿大联邦选区变更从此由各省独立的选举委员会来决定,并规定了选区检讨调整,原则上每10年一次,这样可以紧贴社会变化。 加拿大联邦对选区划分的这个调整,削弱了政党对选举的干预,所以也成为各省,市相应仿效的方法。 (未完待续) 木然 rmu@singtao.ca

木然:福特打开了潘多拉盒子(1)

离安省市选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安省省长福特忽然祭出将多伦多市选区由47个削减为25个,并且取消皮尔区,约克区,尼亚加拉及马斯科卡(穆苏科卡)区域的主席选举,改由任命制。福特解释作出这项改变的动机是减少多伦多市议会人浮于事,决策过程冗长,工作效率低下,并且4年可为纳税人节省2000万元的开支。 对于省长福特削减市议会席位的动机,非本文探讨的话题。如果要表态,笔者对多伦多市议会人浮于事,决策过程冗长,工作效率低下深有同感,但“人浮于事”不是多伦多要做的事情太少,相反是太多的民生问题要解决,但要加快决策,提高效率,用减少民意代表的人数来求取目标是粗暴,以及不科学的。最有力的例子,就是如果你将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上,那么决策一定会快,效率一定会高。 政治学研究根据人类政治制度的演变历史获知,权力集中必然导致滥权,有害人民权利保障,故须采用权力分立和权力分散。前者是按照管理职能划分不同机构,令到公权力的行使更具正对性;而后者则是令更多的人参与决策,撇除个人因素。 假设,我们承认省长福特此举确实能根除多伦多市议会的官僚陋习,那么,是不是结果好,这个行为就一定是好呢?这正是本文要论述的问题。 讲到选区的划分,我们可以先看看加拿大国家政治制度对三级政府功能的划分。加拿大是联邦国家,10个省,3个区是独立的政治实体,分工也很明确。 联邦政府的主要职权范围包括国防,外交,国际贸易,公民权,刑事司法,警察,以及原住民事务等,并与省政府分享移民,农业和环境管辖权。 省和地区政府主要职权范围包括教育,医疗,就业,自然资源开发,公路,警察(仅安省,魁省拥有省警),以及财产和民事权利等,并与联邦分享移民,农业和环境管辖权。 市镇政府职权范围包括社区医疗,垃圾回收,公交服务,除雪,警察(仅部分中心城市拥有市警),消防和急救服务等。 联邦,省和地区,市镇三级政府之间并非是垂直的领导隶属关系,各级政府有相对的独立性。例如省和地区政府拥有独立的立法权,并拥有除国防与外交以外的所有行政管辖权。省府只对省民负责,并非听命于联办政府,就算是省级法院和联邦法院也是平行的司法机构,不受政府行政系统控制。同样,市级政府虽然没有立法权,但其架构与联邦政府和省政府相同,市府的决策透过民选代表组成的市议会讨论,投票通过的议案成为条例(附),报省级的市政委员会批准生效。 例如多伦多市议会选区的划分,调整,选举办法的修改等,均由市政机构提出议案,交市议会辩论投票通过,再报安省市政委员会(Ontario Municipal Board简称OMB)批准生效,重大议题,需要安排公示期,让市民表态。 例如目前多伦多市议会由44席调整到47席,就是在2013年提出报告,通过长达数年的公众咨询,在2016年9月以28票赞成对13票反对通过,报OMB批准生效,其中两市议员不服,向OMB提出申述,今年初经聆讯后驳回。 这个程序在法律上是相当清晰的,但福特此番凭借保守党政府拥有多数席位而一脚踢翻,将立法程序的“自下而上”原则颠覆为“自上而下”,是否违宪将由法律专家去论述,但本质上是违反加拿大的宪制精神。(未完待续) 木然 rmu@singtao.ca

木然专栏:空城后,你会孤独吗?(21)

1898年.赖特将自己的家腾出一部分,改建成设计事务所,这部分建筑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却充分体现他对细节的严谨。事务所分为接待室和绘图室两部分。在接待室内,赖特再次发挥他从“新艺术”那裡吸取的灵感,在天花板上镶嵌了五彩缤纷的几何图案彩窗。而绘图室则使用了吹拔,使空间显得非常开阔,给人以大气、威严的权威感。 更令人更难以想象的是,二层环廊是靠八根铁链吊起来的,而用以平衡铁链的是在另一端底部安装了一盏吊灯。天然采光则完全通过高处的clerestory横窗,这是旧时教堂的采光方式,被赖特创造性地改头换面用到这裡。这个空间裡可以提供给十多个学徒同时工作,四周环绕着内嵌式书架,其中另外两面书架外有拉动式隔板,隔板外可以贴图,供分析方案用。 作为赖特早期的作品,他对自己的这个宅及工作室倾注了耐心。很多的细节在他此后的不同作品主题中不断重现,诸如:壁炉作为家庭核心;狭小入口与开敞客厅的对比(心理控制);开放空间的巧妙布局,例如入口门厅、客厅和饭厅之间的无间隔,房子不再被牆壁和门隔划成一间间独立的小室;嵌入式家俱以及整体设计;横贯四壁的具有装饰性的壁架;正负空间的交错利用;将自然(树、石头)引入室内等等。这些设计元素自始至终贯彻如一。 儘管这种为加建而加建的设计,无论怎样的巧夺天工,由于受房子先天的存在,以及位置的固定,很难实现建筑的完整性,甚至有种混乱和失焦。但感谢上苍的是,恰恰因为这些作品的存在,可以令我们很清晰地看到早年赖特尚未成熟的思想,是怎样从模彷、幻想而发展成熟的“草原派”。从建筑风格上看,赖特的这座房子并非标志性的草原住宅,但我们于此已能初步看到赖特式的形式美学法则,这就是通过空间组合与材料的特性表现,凸显出建筑鲜明的流动性特征与自然风貌,它与彼时盛行的对于封闭空间塑造的维多利亚式固有套路截然不同。也正因为如此,令人们看到了那个早年在沙利文事务所担任小学徒的赖特,正式从这裡起步,成为建筑史上一座巨峰的。新房子建好后,赖特在这裡居住了10年,从1889年到1909赖特在这裡生活和工作了19年,并与妻子生育了6个儿女。道致赖特离开这所房子的原因,是一段婚外情。 1903年,赖特接下了橡树园镇电气工程师Edwin Cheney的委托,为他们家设计一所住宅。Cheney的太太Mamah不但年青貌美,而且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是少见的知识女性,她潜心写作,翻译过翻译过几部德国与瑞典的女权主义小说。 作为一名新女性,Mamah热情、大胆、具有崇尚自然的浪漫情怀,这种情感碰上在艺术上更加自由和我行我素的赖特,两人在精神上擦出火花,双双堕入情网,并经常在公共场合出双入对,这在民风保守的橡树园镇自然引起不少非议,这时赖特和妻子凯瑟琳结婚已经近二十年,他们共同育有6个子女。 对于丈夫的婚外恋,凯瑟琳的态度是不成全、且拒绝和赖特离婚。而Mamah的丈夫Cheney也不同意离婚,两人最终选择在1909年双双抛下各自的家庭出走私奔到欧洲。赖特和Mamah在那裡游历了一年多后才回到美国,当时这件事情在橡树园镇引起很大的轰动,报纸天天在窥探他们的恋情,建筑学院甚至要开除赖特,眼看回到橡树岭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回国后,在靠近威斯康辛州(State of Wisconsin)的春绿村(Spring Green),建立他们的新家塔裡耶森(Taliesin)。(未完待续) 木然 rmu@singtao.ca

木然专栏:空城后,你会孤独吗?(20)

赖特对设计住宅的热爱,体现在细节上。 一个人,只有当他积聚了很深厚很深厚的爱之后,才会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得别出心裁,有声有色。哪怕是翻建的房子。 在翻建自己的橡树园镇(Oak Park)住宅时,赖特特意在设计上强化了新饭厅的“整体”性,像选用内嵌式书架、矮柜、还有从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那里吸取灵感而来的、最代表他早期家俱特色的餐桌椅:像城墙般围住餐桌的、硬梆梆的高过头部的木靠背。并且还特意对天花板动了手脚,加上一个豪华的吊顶,目的是为了内置顶灯,这样,当你坐在饭厅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只会被引向铜制灯罩上的抽象图案和花纹上,而不是看到灯头、电线等等。 麦金托什是苏格兰裔的建筑师。在十九世纪中叶,日本原来所奉行的孤立主义政治放宽,令到日本艺术有机会走向欧洲。西方世界对日本艺术的流行与热衷,产生了一种独到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日本主义(Japonisme)。这种风格受到麦金托什的称许,因为风格内涵收敛、节俭而非炫耀、积累;讲求简单形式及自然材料而非精巧及细工;表现纹理和光影而非花样和装饰。 在旧式的西方家具裡,装饰被认定是家主人财富的象征,也显示家具本身的价值,因为装饰相当花费时间,而且也喜欢斗豪华。而日本风格的家具与设计着重于“真空妙有”,从内在唤出平静及有机的质感。麦金托什凭藉着自己的感悟,创立了一种属于自己的工艺美术风格,即对比强烈的直角以及取材自花卉,带有细致曲线的装饰图案,像传统苏格兰建筑上的麦金托什玫瑰装饰。 虽然麦金托什的建筑产量相当少,但他对欧洲的设计观念影响重大,尤其流行于奥地利和德国。他的作品在1900年的维也纳分离派展览得到很高的评价,而维也纳新艺术运动(又称Sezessionstil)也是诞生于此时。在室内设计乃至家具、纺织品和金工方面,麦金托什的作品大部分是结合麦金托什直线的设计风格,还有他妻子的流线花卉风格。 显然,赖特在傢具上的设计,以及一些平面的精心彫琢,从线条的布局看,受到维也纳新艺术派的影响。 在赖特家的重建中,赖特最得意之作,就是他所添加的儿童游戏室。作为一位父亲,赖特对自己的孩子不乏真挚的爱。他花尽了心思设计出一个适合儿童游戏的场所,这是全家最大的空间。那裡有一个近乎于观众席的看台,三角钢琴和楼梯都隐藏在这个看台下,特别要强调的是,钢琴是吊在楼梯上方的,这体现赖特正负空间交错的绝技。 从厅内看,加上半圆拱顶,空间向远向上扩展了很多。赖特还朝两方尽力扩展空间,以至于从窗户处向外挖出去两排座位,低矮的座位正是照顾孩子的尺度。 (未完待续) 木然 rmu@singtao.ca

木然专栏:空城后,你会孤独吗?(19)

赖特接受了摩尔的要求,按照他提供的图纸,为他模彷设计一幢流行于16世纪上半叶典型的都铎风格(Tudor Style)住房,这是赖特最难以忍受、又不得不接受的。因为此时他已经是3个孩子的父亲,是家裡的经济支柱。他在《自传》中回忆接受这个委托时的心情:因为我的三个孩子需要一双合适的鞋子在街上奔跑玩耍,这个offer对我来说无法拒绝。 这座以都铎复兴风格建成的Nathan G. Moore House于1895年建成,这是赖特最不喜欢、甚至是憎恨的作品。在他一生中,他几乎避谈这座房子。 世上有很多事情就是那麽奇妙。1922年12月23日凌晨2点24分,这是Nathan G. Moore House建成后的第27年,一场大火把房子上部烧个通透。赖特知道后火速赶到现场,面对一片灰烬,赖特提出了重新设计房子的请求。当然,他无法改变房子所呈现的都铎复兴风格,重建的房子只能在底层的基础上複原,但赖特在细节上作了一些改变,他在一些细节上,融入了沙利文式(Sullivanesque)、玛雅和其他异国风情的设计风格, 沙利文式风格(sullivanesque style)这个词来源于沙利文个人的建筑追求。赖特出身于沙利文建筑事务所,自然深谙这种风格的利用,即利用建筑所具有的楼高,在装饰上使用直线、长方形的形式,并用沉重的华丽装饰来抵消。沙利文对于他个人的这种设计风格是这样解释的:一座高大的建筑每一寸都是骄傲,自下而上都是纯粹的欣喜,没有一条存在异议的线条。 在重建的房子,我们能看到深远的挑簷、自然朴实的材质对比、以及竖型条窗……这些说透了,就是赖特所坚守的草原建筑理念。 至于玛雅风格,这是赖特一直所推崇的。如果大家有留意,应该不难发现,赖特的多个住宅作品,其倾斜的上部牆壁和柱廊,都与Palenque——墨西哥南部玛雅城市在公元七世纪建立的寺庙形状相似。例如位于洛杉矶东部好莱坞附近,竣工于1919年至1921年之间的蜀葵屋(Hollyhock House),这是赖特为石油大亨继承人Louise Aline Barnsdall设计的一个私人会所。由于Barnsdall最喜欢的花就是蜀葵,赖特的设计是在包裹着浇注混凝土外观的上层,使用蜀葵彫作装饰,固有“蜀葵屋”之称。 赖特在重建的摩尔之家上作了手脚,这令他有出了一口恶气的感受。他起码将自己喜爱的风格,收藏在这幢房子裡。赖特后来回顾起自己的这个“小动作”有些得意洋洋。他说:“在英国都铎式砖木结构建筑上设置门廊,这实在是一次空前的尝试。” 如果今天我们到访橡树园,人们可以去参观、甚至在这所房子留宿,那裡已经成了一间具特色的家庭旅馆。  (未完待续) 木然 rmu@singtao.ca

木然:空城后,你会孤独吗?(18)

将自然引入客厅,这是赖特最重要的艺术追求。赖特在设计矮牆和牆外植物之间的石板路貌似是闲来之笔,却给观者带来一种包围感,让路人可以心无旁骛地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建筑之上。最有意思的是房子上面的雕塑,那是一个抱膝蹲坐的裸体男性,有人说彫塑代表思考,或者是生命;不过也有人说,雕塑体现了赖特的艰辛与方案构思的痛苦。 植物、自然是赖特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在设计他的工作室时,特意在矮牆的墩柱上方设计了一个花钵,然后种上漂亮的观赏草。根据如今留下来的设计指引,人们不难发现赖特的设计方案事无巨细,有些甚至标记上哪些植物要在哪个花店购买,并要求雇主必须遵守。所以,无论牆外还是牆内,今日如果我们参观赖特的建筑作品时,不应忽略的是那些精心挑选的植物,这绝非是后人所为。 当我们步入院子后,可以看看院内转角空间的利用:牆体的转角向外偏移1至1.5米用作地被种植。第一处转角种上小灌,充满绿意的色彩巧妙地将牆外与牆内的空间对接起来,形成一种流动的呼应;第二处设置了一座女性彫塑,这个彫塑能够赋予庭院静谧和秩序感,并强调了屋内的人,与屋外世界的呼应。雕像背后的牆体处理为背景牆,这显然是有意为之,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安抚和平和。 1893年,已经在建筑界创下盛名的赖特,兑现了他为沙利文工作5年的承诺,离开沙利文建筑设计所,开始接受来自各方的设计邀请。 赖特在树园镇接到的第一个委托是为一名名叫摩尔(Nathan G. Moore)的律师设计一幢住宅。 刚开始,摩尔在Forest Avenue and Superior Street买了一座小木屋,占地50X150英尺。到了1889年,随着他的第二个女儿出生,他想扩展他的房屋,此时,他对面的房屋恰好遭遇火灾,Moore于是将那块地也买下来,并希望寻找好的建筑设计师为他重新设计新居。为此摩尔夫妇面试了许多建筑师,包括当时在世界上最有名的建筑师,但都不能令他满意,直到有人向他介绍了赖特。摩尔夫妇开始对赖特也不是那麽满意。根据赖特的自传写道,摩尔夫妇是在1894年来到赖特在芝加哥市中心设立的工作室。摩尔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不喜欢你在伊利诺斯州设计的那幢房子的风格”,摩尔向赖特展现了一张设计图,这是英国一所半砖木结构的房子,赖特藐了一下摩尔带来的图纸,有些心不在焉。这是流行于16世纪上半叶典型的都铎风格(Tudor Style)设计。塔楼、雉堞、烟囱,体形凹凸起伏,窗子排列随随便便……这是追求自然、细节完美的赖特最鄙视的。 摩尔大概看出赖特的不屑,他对赖特说:“我只需要按照这个模式进行设计,如果你答应这个条件,我们可以继续谈下去。”摩尔的这种坚持,赖特在沙利文建筑事务所见得多了。那时他大吵大闹,因为他无法接受“重複历史的建筑”,他的这种观念有老板沙利文理解和支持,自然可以闹下去。但如今不同,生意、机会都是自己的,他需要品牌,需要真实的作品去继续推销自己,这是他离开沙利文走向独立的第一年,所以他最终还是忍辱接下这单设计。     (未完待续) 木然 rmu@singtao.ca

木然:空城后,你会孤独吗?(17)

上期讲到赖特在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Oak Park)为自己设计的房屋,饭厅角落楼梯根部,有一棵树干从地板上冒出来,然后冲破房顶鑽到外边,这种思路很草原,唯一不方便的是每逢下雨,雨水会顺着树干流进屋内,这间饭厅后来被改作了书房。 进入这所房子的二楼,这裡有两间小卧室和一间育婴室。如果读者有兴趣去参观,一定好好看看,因为这裡的设计最能体现赖特的创造性,即在极小的空间内发挥他的想象。如同我们如今看到的很多旧房子一样,二楼楼顶有个尖尖的三角阁楼,赖特将房屋顶楼的这个防隔层去掉,由此将二楼房间的空间向上大大提升,在采光充沛的清醒下,二楼房间一下子从楼道的压抑中一下子舒展开来。 最微妙的是,很会享受的赖特给自己设计了一个特别的浴室,这在当时是很前衛的,因为浴室对于上层家庭而言是一众很奢侈的享受。赖特对太太说:我们的浴室如同置身在大自然。白天,暖暖的阳光舖洒在浴缸上;夜晚,月色融融,我们可以看见一闪一闪的星星。赖特要达到这个设计效果,最重要的是解决采光、除了顶光,他还对浴室窗户作了别具匠心的设计:为了既能采光、又不能让对面人家窥见、而且还要有自然光通过而不必挂窗帘,赖特特意为浴室的窗户做了个很深的、突出房屋外的窗台,并且将开窗处朝自家卧室的方向一扭,这样对面人家透过窗户只能看见窗台的牆壁,而光线则可以借助牆体反射到室内,这种具天才的设计可谓为妙笔生花。 赖特在设计这座房子时,他或许完全没有想过自己会生育6个孩子。在二楼的设计中,他只给自己安排了2个卧室和一个婴儿室。随着家人的增多,他只好对房子进行分期加建。 1998年,赖特在建筑界声名显赫,别说慕名而来的企业家、富豪,就算是左邻右里都纷纷委请他帮忙设计住房。生意的兴旺令赖特藉着改建家居的机会,顺手将设计室融入自己的住宅内。这一次改建,赖特的草原风格相当特出,虽然旧房子的外形相当朴素,但新添的部分,因为融入自然,竟然看不到唐突的地方。 工作室的外牆,植物与雕塑的点缀使这座建筑远远地便体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赖特建筑哲学所奉行的是“相对的神圣”,他善于把神圣的东西通俗化,也能够为通俗的东西赋予神性。像设计事务所的入口,由于要体现与家居的不同,所以增添了4根带彫塑的柱子。这四根柱子上雕刻有鹈鹕,这是智慧的象征,这种设计令柱廊更加庄严、秩序。 而隔绝房屋外空间的牆体,赖特选择了更加悦目的矮牆,并用对比都极为强烈的两种材料加深质感和色彩。这是赖特的风格,细节的表演,体现设计师对艺术表现力的掌控和材料运用娴熟。矮牆下窄窄的一条草带,完美地将设计师这种设计细节延伸到竖向以外的第三维平面;轻盈的压顶和三段式的墩柱,则体现着无处不在的细节,而窗框与窗玻的细节设计,就连连接部分的砖都是精确计算好的。所有的一切,铸就了赖特完美的艺术思想。 (未完待续)木然 rmu@singtao.ca

木然专栏:空城后,你会孤独吗?(16)

沙利文也是个爱才和重情意的人,对于赖特提出的借钱请求,他立即答应。虽然他借给赖特5,000美元是有目的的,但他能这样做,多少也表达出他的信任。赖特有了这笔资金,于是在离春绿村不远的橡树园镇(Oak Park)买了一块地,并面对芝加哥大道建立起来自己的第一座新居,此时赖特的“草原式”(Prairie Style)住宅风格还未成型,但他确实是从这裡起步的。后来他也因此被镇上的居民所重视,不少人纷纷慕名请他设计,而他也是来者不拒,因此,如今赖特故居附近有几十所赖特设计的住宅或公共建筑,其中一些是草原式住宅的典范之作。比较有趣的是,作家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的出生地和幼年的住所也在橡树园镇,它距离赖特的故居仅两个街区。 在19世纪末,橡树园离芝加哥城中心以西大概15公里的路程,那裡是芝加哥中、上层聚居的地方。一些富有的人家,以及社会知名人士多在这裡选址建豪宅。由于赖特在阿德勒与沙利文(Adler & Sullivan)事务所深得老板的信任,他以沙利文的名义参与了很多设计。曾经有建筑史专家认为,其时很多沙利文签名的设计,赖特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也因为沙利文看到了赖特卓越的天份,所以,当赖特想为自己建一所住所,但又缺钱的时候,沙利文用5千元绑住赖特5年。在这5年内,赖特不能自立门户、也不能接手任何项目,除非公司认可的设计。沙利文的这个条件貌似很苛刻,但对于一位仅22岁的年青人来说,却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年青火盛的赖特在设计中受尽甲方的气,很多他认为是出色的想法,往往被甲方一句话就被打得灰飞烟灭。此时他正好借助为自己建房子这个机会,将所有的想法都倾注在这个作品裡。 赖特的这所房子是分几期建立起来的,住宅始建于1889年,从外表看它只是简单的独立木瓦房屋(shingle-style house),完全看不出任何草原风格元素。房屋建好后,也就是普普通通的2层独立屋,与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老式房屋没什麽不同。房子如此窄小,大概与赖特手上的钱不多有关係,加上此时他的第一个孩子尚未出生,他尚未意识到自己后来那麽能生,一口气添了6个鲜活的生命。但即使如此,这所房屋的内部还是个性十足。 在十九世纪时期,首层空间不设牆体分隔,这是维多利亚住宅所拒绝的。赖特房屋别出心裁之处从进门开始就与众不同。入口门廊处,门厅被人为地压低,目的是令每个进入房屋的人从外往裡走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从门厅向左拐便是没有分隔、空间抬高和相对开阔的客厅,客厅最醒目的透视点是一个如龛位形式的壁炉,壁炉两旁有两个矮小的座位,这体现赖特对于宗教、家庭的神圣尊重。从客厅到饭厅是全开敞式的,这于今天而言司空见惯,但在那个年代,饭厅是很私人、很固定的空间,赖特所追随的是一种自然的延伸。比较有趣的是,在饭厅角落楼梯根部,有一棵树干从地板上冒出来,然后冲破房顶鑽到外边,这应该是赖特尚未形成的有机建筑思想的朦胧时期。他热爱自然,时时琢磨着将自然引入室内,唯一令他感到难堪的是,每逢下雨,雨水会顺着树干流进屋内,好在赖特家孩子多,不乏有人接水。    (未完待续) 木然 rmu@singtao.ca

木然专栏:空城后,你会孤独吗?(13)

作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赖特曾经这样表达他的建筑观:“美丽的建筑不只局限于精确,它们是真正的有机体,是心灵的产物,是利用最好技术完成的艺术品” 赖特的建筑生涯设计超过1,000多个建筑。无论是位于伊利诺斯州的威利茨私人住宅(Willitts House,1901),水牛城的马丁之家(Darwin D. Martin House Complex,1903)、芝加哥的罗比住宅(Robie House,1908),被奉为荒原学派经典之作的流水别墅(Falling Water,1934),以及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的西塔裡埃森别墅(Taliesin East,1937),这些住宅至今还是人类居住建筑最具文化象征意义的经典之作。 马丁之家、罗比住宅、流水别墅是赖特设计的三幢最大的私人住宅,其规格除了比普通的房屋大,最重要的是采用了开放式的设计,这是赖特其“荒原学派”时期最重要的实践。 在19世纪晚期,水牛城发达的工业和商业,加上运输的便捷,令这座城市成为纽约的“衛星城”,并迎来蓬勃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赖特最幸运的是在这裡认识了马丁,马丁不但给他机会、也给了他发挥才能的空间,并且令他的“荒原”理念从这裡得到更大的发挥,并一步步走向成功。而在随后的20年裡,马丁给赖特的帮助自始自终。 赖特在认识马丁前,一直在芝加哥工作。他设计的第一幢“荒原学派”是位于伊利诺斯州Highland Park的威利茨私人住宅(Willitts House),这幢房子建于1901年,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是第一幢包含所有“荒原学派”元素在内的建筑。 威利茨私人住宅建在平坦的草地上,周围是树林,这是一所高档贵族庄园,拥有7间卧室、6个浴室、一个图书馆、一个工作间、一间餐厅和一座顶层画廊,两间地下室和一座天主教小教堂。在平面设计上,门厅、起居室、餐厅之间不做固定的完全的分割,使得室内空间增加了连续性,这种设计观的超前性,这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堪称为佳作。 根据赖特的解释,他认为“建筑物内部的空间比它的围牆更为重要”。所以,在设计时他将房子设计成一个“打开了的盒子”,例如带有斜嵴的延展,令屋顶伸出很远,成很宽大的挑簷,在牆面上投下大片暗影,配合低矮的围牆,使得整幢房屋看上去与地面十分贴近,这是典型的“荒原”风格,房子就像从地裡长出来一样。 威利茨私人住宅外牆上有着连续排列的窗子,这种设计增加了室内外空间的联繫,打破了旧式住宅的封闭性。房屋立面以横线为主,给居住者以舒展安定的印象。而连排的窗孔、牆面上的水平饰带和勒脚及周围的短牆,像将房子“种”在地上,这就是赖特的理念。房子固然是一个“盒子”,他要做的恰恰是要“毁掉盒子”,创造一个开放的空间感,在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居住的人之间形成一种天然的屏障,同时也不失与大自然进行恰如其分的接触的感觉。 赖特在1908年写道:“草原有自己的美,我们应当承认并加强这种自然美,这种安静的水平感。因此便有挑出的屋簷、低平台、向外延伸的牆,以及幽僻的私人花园等等。”(未完待续) 木然 rmu@singtao.ca

木然专栏:空城后,你会孤独吗?(12)

马丁因为负责拉金行政大厦的项目,透过拉金的姐夫,公司法律部门的负责人威廉‧希斯认识了赖特。初次见面,马丁对赖特所 推崇的“草原建筑”饶有兴趣。藉着设计拉金行政楼,他向赖特提出为他自己设计一幢与众不同的住宅。 进入上世纪初,年青的马丁已是水牛城名人。在拉金公司,他直接负责销售部门的工作,良好的销售业绩,令他的财富暴增,成为城中年青的百万富翁,这全赖他本人的努力。 1880年,15岁的马丁来到水牛城 追随哈珀德做销售时,就曾立下誓言, 一定要做最成功的人。其时他在公司附近一家很简陋的小旅馆住下来,早出晚归、一周工作6天的生活是他人生的全部。马丁能成功,不仅仅因为有出色 的执行力、勤奋的工作态度,更重要的是他有很强烈的进取精神。例如当工作完全适应下来后,他利用仅有的业余时间参加了基督教青年会的簿记课,这是 1883年。第二年,这个19岁的青年,已经成为青年会的兼职簿记教师,这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做什麽都能做得很出色的人。 1885年,马丁爱上了一位姑娘, 他是马丁所居住的小旅馆附近的一个杂货店老板的女儿伊沙贝尔(Isabelle Reidpath),他为此对她展开追求。在交往恋爱4年后,马丁终于在1889年与伊沙贝尔共结连理,此时马丁24岁,伊 沙贝尔20岁。 马丁向伊沙贝尔求婚时信誓旦旦: 从今以候,我会照顾你的一生,让你快乐,住最好的房子,过无忧虑的生 活……这确实是马丁最真诚的心声。这个幼年丧母、13岁随重组家庭的父亲远离故乡、两年后再投奔哥哥回到纽约的浪子,颠簸的生活更懂得“家”的重要。 1902年,马丁与赖特相识,两人像是失散多年的朋友,一个意气风发想在建筑界创出名堂来,另一个燕尔新婚、 年少得志,一心想送一幢特别的房子给刚刚为他产下一女一子的心爱妻子,兑现求婚时的诺言。 马丁的女儿多乐茜(Dorothy)出生于1896年,她于1980年去世;儿子达 尔文(Darwin R)比妹妹小4岁,他在1979年去世。 马丁与赖特一见如故。马丁希望建造一座标新立异的住宅送给妻子的想法,与赖特想将他的“草原”理念从土地上“长”出来不谋而合。好多个夜晚,他们甚至放下拉金行政大楼设计的讨论,转而对未来房子的“夸夸其谈” 中。这也是“马丁家园”早于拉金行政大厦动工(1902年)的缘故。 作为商人,马丁知道“信任”对合作伙伴的重要。他告诉赖特:你只需要告诉我怎样地配合你,其他你不需要顾虑。赖特那时并没有很大的名气,他想建立一间自己的建筑设计所,已经是百万富翁的马丁借了7万元给他开公司, 这笔钱,据说直到马丁去世,赖特都没还给他,给“赖”了,这是后话。 1902年,马丁购买了水牛城 Parkside East的一块地,这块地面积超过3万平方英尺。马丁将这块地的图迹交给赖特时说:“哥们,看你的了!” (未完待续)  木然 rmu@singtao.ca  互动微信ID: AM1540muran   

木然专栏:空城后,你会孤独吗?(10)

作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大师,赖特贡献给水牛城的拉金行政大楼在建筑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且令他声名大噪。 拉金行政大楼表明像一座垂直的堡垒,赫然耸立在一个工业区中,这种从不修边幅的钢筋混凝土(或其它材料)的毛糙、沉重、粗野感中寻求形式上的出路,然后柳暗花明地营造出一个与四周完全不同、或者是截然对抗的环境的建筑风格,后来在建筑设计史上形成一个独特的流派,这就是“现代主义建筑流派”中的“粗野主义”(Brutalism),或者叫蛮横主义,以及粗犷主义。像拉金行政大楼主楼内是一个安静、宽敞、洁淨的敞开式办公场所,周围以四层的迴廊围绕,每一层都有通风窗,让层层叠叠的自然光,投射到厅堂式的工作区域内。但建筑物外部却是粗糙的、甚至是鲁莽和沉重的搭建,这种内外的强烈对比,凸显“粗野”的存在价值。 儘管“粗野主义”最早是由瑞典建筑师汉斯·阿斯普隆德所起,当时他描述1950年建成的乌普萨拉城(Uppsala)的一幢名为“Villa Goth”的建筑,所用的是瑞典语“Nybrutalism”(新粗野主义),后来迈克尔·文特裡斯(Michael George Francis Ventris)等英格兰建筑师也埰用了这一名称,最后经过英国的史密森夫妇(Alison & Peter Smithson)得到进一步发展。但评论家认为,赖特所设计的拉金行政大楼对粗野主义流派的影响是存在的。最显而易见的一个例子是,由美国建筑师保罗·鲁道夫(Paul Marvin Rudolph)设计的、位于美国康州(Connecticut)纽黑文(New Haven)的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大厦(Yale Art and Architecture Building,“A & A Building”)是美国最早的、也是最著名的粗野主义建筑。保罗承认,影响他设计的两名建筑师,一是拉金大厦的设计者赖特,再有就是法国的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他是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马赛公寓和印度昌迪加尔法院。这些建筑用当时还少见的混凝土预制板直接相接,没有修饰,预制板没有打磨,甚至包括安装模板的销钉痕迹也还在。 作为“现代建筑旗手”的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道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更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柯布西耶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以及赖特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大厦建于1963年,鲁道夫反感当时国际上流行的玻璃方盒子式建筑,他讨厌这种坚硬和冷漠的表述,所以他揉和了赖特和柯布西耶作品的特点,创造出这个独具特色的、代表个人风格、里程碑式的著名建筑。 这座总面积为114,000平方英尺的9层(包括地下2层)由现浇混凝土建造,平面按功能分为37个空间,是建造耶鲁大学充满艺术活力校园的奠基石。作为粗野主义建筑,它所体现的是霸道和威严,以及对社会革新的不屑。离奇的是,1969年6月14日,一场神秘的大火使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大厦损失严重。有人推测这可能是学生所为,原因可能是他们借此对粗暴的教育体制表达不满,以此发洩心中的压抑。大火之后,重新的修缮去掉了这栋建筑中许多表达威严的设计元素,并毁坏了大部分庄严宏伟的空间,这种毫不留情的批改,促使鲁道夫后来拒绝承认这是他的作品。(未完待续) 木然 rmu@singtao.ca

木然专栏:空城后,你会孤独吗?(9)

作为一间“现代化”公司,其时拉金公司的理念是要将行政大楼打造成最进步的公司与模范办公楼,实现家庭式与全方位照顾的未来企业。所以,作为拉金公司的员工,他们除了能享有高福利、优厚的分成以及利润分享外,公司总部大楼建筑内还为员工设立了午餐室、澡堂、医疗诊所、安全讲习、健身房、储蓄会,享受野餐、每周音乐会等。赖特在设计这幢大楼时确实面临许多挑战。首先,大楼必须能容纳1,800名员工,处理每天6次的邮购商品业务,并维持舒适、宽敞的空间。但问题是当时的水牛城就像一个大工地,到处都发展得热火朝天,公司周围都是髒兮兮的环境,既有工厂,也有铁路、炼铁厂、铸造厂、堆煤厂以及其他重工业工厂。按照当时的科技技术,完全没有可能为这幢大楼安置室内空调系统。完全依赖外部供应鲜风的系统,必然会将煤烟等吸入并且堆积在墙壁和办公桌面上,这是“鱼和熊掌”的问题,既要采光和通风好,又要拦截煤和乌烟瘴气的空气,很难。 赖特经过数月的现场考察后,却胸有成竹地表示:“只要是简单而真实的,就会继续存在。这幢建筑绝对会为其居住者带来福音。它一定程度为建造者实现两项对等责任:对过去的责任,以及对未来的责任。这些责任是所有正确思考的人都会加诸在自己身上的。”他承诺虽然建筑被砖墙所包围,但办公室会“跟户外一样明亮”。 根据赖特的设计,地下室从基础牆的窗户以及天窗得到自然照明;较壅塞的楼梯间则由天窗和沿途狭长的窗户来改善气氛;大厅的入口装上一块巨大的透明玻璃窗门,这在当时属于非常特殊的设计,“拉金大厦”之后成为建筑大厅的常例。但这些都不是该建筑最重要的亮点。最亮点之处是楼内设计了一个中庭。中庭的屋顶以金属和玻璃构成,以此透入自然光线,照亮由阳台环绕的巨大空间,并且影射在白色的墙上。这类中庭在芝加哥摩天大楼中是常见的构造,所不同的是那些建筑周围空间是商店,而拉金大楼则是将中庭作为开放的办公空间,也就是公司的行政中心,马丁等高层和坐在一排的行政助理都在那裡办公。 解决了采光并非易事,但通风和温度的控制则更难,尤其是水牛城炎热潮湿的夏季。赖特说他是在苦苦的思索中被一个偶然的灵感所击中:“为了说服拉金公司多花三万美元,我立即买了芝加哥到水牛城的火车票。我希望在中央区域以外建造楼梯间塔楼,这些楼梯间塔楼不止是作为独立的通道或逃生梯,也可以作为通风系统的通风口。” 有了这些“塔楼”,空气可以从塔楼墙上的通风道进入并被输送到地下室,然后经过过滤之后,给予加热、或者在设置的冷却系统上被冷却,然后再被“调节”送回到大厦内的每一层。当然,按照当时的技术,这样的冷却是有限的。但这种淨清空气的做法史无前例,令拉金大厦的创新环境成为全美第一座空调办公大楼建筑, 舒适的环境缓和了职员高度的紧张工作情绪,建筑内还有一间YWCA,主要是用于治疗与谘询,图书馆提供400本书籍和最新杂志,休息室设有皮椅和自动演奏的钢琴,铺设瓷砖的顶楼花园则成为春天或秋天的休息空间,以及夏日可以用于烧烤娱乐。 当时有位员工后来在迴忆录中写道:那裡是水牛城最棒的职场,他们确实在照顾员工。”资料显示,这幢1904年建成,到1950年拆除的拉金行政大楼,先后有超过数十万来访者参观过这座惊人的建筑,包括一些俄国的贵族以及全世界各领域的工程师与设计师,这种盛况比广告宣传更为有效。 事实证明:赖特和马丁的理念不止是照顾员工,他们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办公环境,每个细节都用来呈现公司的开明态度。就如今日的Google,拉金大楼就是公司的广告:激励集体生产精神。(未完待续) 木然 rmu@singtao.ca

木然专栏:空城后,你会孤独吗?(8)

当公司成为一个庞大的肥皂生产王国时,马丁认为拉金公司需要一幢具领道性的建筑,一方面可以透过一座地地标式的建筑彰显公司的繁荣;另方面也能给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有个体面的工作环境。一切就像社会学家米尔斯曾经写道的“白领阶级悄悄地溜进了现代社会”,这裡所说的“溜进”“现代社会”,就是“高大上”办公楼的兴起。 这是1902年,当时公司法律部的负责人威廉‧希斯向拉金和马丁推荐了37岁的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Lloyd Wright),此时赖特刚离开没落的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 )建筑设计所不久,拉金行政大楼是他的第一座建筑大厦。 赖特此时也是处于起步阶段,其时他刚刚完成的设计是位于芝加哥的威利茨住宅(Willitts House)。这是赖特第一幢包含“草原式风格”全部元素在内的建筑,他在设计中提出了“毁掉盒子”和创造开放的空间感的概念。因为他相信“建筑物内部的空间比它的围牆更为重要”,只有令房屋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居住的人之间形成一种天然的屏障,才是最贴近生活的享受,以此增强用者与大自然进行恰如其分的接触感觉。 赖特的这种设计思想也是新潮而别出心裁的,为了“打开盒子”,他为住宅设计了一个带有斜嵴的延展的屋顶,这样从视觉上看,会感受整幢房屋看上去与地面十分贴近,而宽阔的屋檐和低矮的围牆从整体建筑物延伸出去,环绕着建筑物拐角的带形窗又使之形成抽象的几何图案,这像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房子,很新颖、很超前。 要在冬冷夏热的水牛城建造一座现代化大楼有很大的难度,其时的水牛城就像一个大工地,工厂烟囱林立,而赖特的设计主张却是建造一幢以明亮采光和干淨空气的空间大厦标牓拉金公司的现代文明。他用近乎救世主的口吻讲出他的主张,赖特的这种超前观念正是拉金公司所需要的,马丁与赖特一见钟情、惺惺相惜。他在给老板约翰‧拉金的信中这样说:“(赖特)他建造的住家被称为‘疯狂的房子’,不过,我们见过这些房子里的主人都不疯狂。” 马丁告诉老板,一幢地标性的建筑,不但能在建立公司文化的前提下吸引更多的能人,而且还能让房子里的每一个人充分体验到在拉金公司工作是件多麽幸福的事情,“他们会因为自己在这样的公司工作而骄傲和自豪,并因此贡献出更多的价值。”这话就算放在今天的Google或者苹果公司也是适合的。 约翰‧拉金很爽快地接受了马丁的推荐,他们毫不犹豫地就将拉金行政大楼(Larkin Administration Building)的设计交给了赖特。 赖特设计的这幢行政楼表明看起来没有任何特色,表明看它更像是一间装配厂,人们远远看过去,最深的印象只有“庞大”这两个字。例如坚固的砖墙角落有类似塔门的楼梯间塔楼守护,这和世纪初纽约州北部烟雾瀰漫、大雪覆盖的环境倒是很协调。但访客进入这所建筑之后,就会惊讶地发现内部的采光和通风相当好,明亮的空间,高挑的天花板下,成排的职员整齐地排成列,勤奋尔迅速地处理从全国各地送进来的各种信件。 室内的光线、通风和温度调节──正是这幢建筑最特别的地方。即使在仲夏季节,户外温度飙高到令人窒息的程度,建筑内部仍旧保持适温,可以令员工毫无干扰地愉快工作。(未完待续) 木然 rmu@singtao.ca

木然专栏:空城后,你会孤独吗?(7)

随着生意额的愈做愈大,马丁再创办了会员式的销售。他们招聘了一批销售助理,这些助理大多是家庭主妇,她们分别再吸纳一些会员,组成会员俱乐部,俱乐部分若干组,分层次发展,向邻居们推销拉金产品。这有点像今日的传销公司,而公司也配合制作了大量的拉金广告,包括传单、杂志、产品目录和小册子,并定期推出俱乐部会员杂志《拉金理念》(Larkin Idea),内容主要式新产品的介绍和营销策略,并鼓励会员用公司的赠品在家居装设一个展示样板--Larkin Pantries成为公司宣传家装产品的展示窗。 当会员制建立起来后,马丁还创造了一种销售卡记账方式。即按照销售人员建立卡片记录,以此作为结算和业绩考核的凭据,取代传统的会计账本式记录。这种销售卡记账方式一目了然,也能在管理上更清晰市场的变化需求,从而促使公司能以更有效的支出、更准确的投入促进销售,这个改变为公司和马丁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马丁式销售卡”的出现堪称典范,后来被很多公司追随。 到1920年,拉金的产品足可以装饰一个家庭,从傢俱到地毯、银器、檯灯、窗帘、钟錶、学校用品、玩具、珠宝、服装,甚至式《圣经》等书籍,拉金公司的分公司遍布全美各地,包括克利夫兰、匹兹堡、波士顿、费城和芝加哥。从1892年至1904年间,拉金公司的销售额从初始的50万美元(相当于今日的1332.8万美元)迅速增长到1,300多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346 ,522万美元)。到1901年,拉金公司在美国博览会上已经跃升为知名大公司。1905年,拉金公司的产品目录提供超过115种产品,包括肥皂、爽身粉、化妆品、洗发水,以及咖啡、茶、可可、香料、巧克力、汤、香水等,到1912年,拉金目录在各种产品中仅次于西尔斯的目录。 1925年,拉金公司大约有900个目录项目和工厂,占地16.5英亩,并在20年代后期达到高峰,有1,000多种产品,平均年销售额为1,550万美元,雇员超过4000 人。 在市场宣传方面,拉金公司一直在引道市场的潮流。例如送出的别具匠心繫列商品,因为新潮和独到,往往被摆放在客厅,此时,拉金公司的肥皂已经不是单一的产品,它成为一种消费时尚,一种盲从的追求。时尚生活中所谓的“带领潮流”就是这样的一种概念,即发动更多的消费者、或者家庭为拉金公司宣传,“拉金产品”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资,这种成功归功于马丁。 销售工作的出色,加上赠送品的精美,当然还有各类型肥皂产品质量上乘,到了20世纪初,“拉金模式”已经变成一个庞大的邮购企业集团,高峰时年销售额达到2,860万美元,大概相当于今日的341,917,000元,一个卖肥皂的公司能创造3亿多美元的产值,这个业绩就算放在今天,也是令人心服口服的。 对于马丁的贡献,拉金公司是满意的。到了20世纪初,他已经是全美最高薪酬的管理者,一个30多岁的年青人,在水牛城已是富甲一方。这是每一个美国人的梦想,一种能点石成金的能力。马丁本人没有系统地上过学,但他很好学,人也聪明,为了增强学识,曾背诵整本百科传书,并且坚持每天写日记。 在每年终了,他都要在日记上记下自己的个人淨资产,这为我们研究他的奋斗历史留下更多的资料。从他的日记可以看到,1925年,年满60岁的马丁决定退休,此时他将他的股票兑现,个人财富达到270万美元顶峰,这相当于今天的8,000万美元。(未完待续) 木然 rmu@singtao.ca

木然专栏:空城后,你会孤独吗?(6)

从1881年到1885年这段时间,拉金公司所走的道路是一条销售转型的改革之路。在公司创办的第8年,他们最终实现了取消所有的中间商、包括推销员,直接以邮购产品的方式,将产品推向每个家庭。这种方式也就是今天网购、或者亚马逊所做的销售模式。与传统方式所不同的,新的模式节省了店舖的经营费用、推销员的佣金,这样增大了让利的空间。拉金公司因此将省出来的钱,制作更高贵的礼品,送给他们的客户。 而更重要的还不是让利销售令民众尝到甜头,他们开始将商业的触觉介入民众的生活,并且与拉金公司的主产品--肥皂直接挂钩。例如在1891年,拉金公司投入4万美元,相当于今日的100万美元,订购了一批精美的钢琴灯,作为购买肥皂的礼品;第二年再翻本,投入8万美元,相当于今日的200万美元,订购了一批莫裡斯安乐椅、以及书桌等。 这是一个很超前的理念。本来顾客只是购买拉金公司10元的肥皂产品,但他们却同时获赠送一件10元的礼品,这件礼品是家居生活的时髦物品,而且是独家制作,无论是灯具、家居、甚至衣服和饰物,拉金公司的产品立即大幅热销,并引起公众的注意。哈珀德随即将销售细节完美化,他和马丁按照一个家庭一年所需要的肥皂、香皂和洗衣粉等洗漱用品,制定出不同的组合,配备不同的礼品打包出售,这就是礼品包销售的概念。这种销售模式貌似是在销售肥皂,其实也带动了副产品的销售,就像今天苹果公司不单止在销售手机,同时也会附带出耳机、手錶、运动手镯一样。 当公司的销售走上坦途时,哈珀德的个人资产也有了足够他挥霍的时候,他那颗不安稳的心转向文学。他想回到学校去读书,或者到欧洲去游学。他人生最想做的事情是成为畅销书的作家,而且他已经小试牛刀,出版过几本小说,很有读者缘。 哈珀德不满足做一名兼职作家,他拥有拉金公司的股票分红足令他下半辈子享有优质富裕的生活,于是他在1892年离开了拉金公司,马丁成为销售部的主管。约翰对马丁的能力和创作性是欣赏的,他配给马丁很可观的股份,这样,马丁成了水牛城的名人,一个崛起的青年才俊,那一年他才27岁。 接掌拉金公司销售王国的马丁,延续哈珀德的销售理念。 1893年,拉金公司开始出版产品目录,并附带有赠品清单,向全美国150万用户发出。公司为满足赠送品的需要,分别在水牛城建立了傢具厂、陶瓷厂、服装厂,在田纳西州建立了组装生产线、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格林斯堡(Greensburg)建立了一间玻璃工艺公司,生产所有瓶子和相关的玻璃器皿,并且与奥奈达餐具品牌公司(Oneida Limited)谈判,订购一批镀银餐具和器皿,同时还推出一批高贵的服装饰物。(未完待续) 木然 rmu@singtao.ca

木然专栏:空城后,你会孤独吗?(5)

哈伯德是一个充满幻想、又不仅仅满足于幻想的实干型商人,这也是他后来若干本商业小说成功、至今还成为500强企业培训员工指定必读书的原因。 1877年,也就是拉金肥皂公司成立的第2年,约翰在辛力加街建立起自己的厂房。由于装备了新型的设备,拉金公司再不用靠代销别人的产品。他们生产出9种不同的肥皂产品,包括肥皂粉、洗衣皂、肥皂、香皂以及甘油等洗涤产品。 公司有了自己的产品固然成功,但如何将产品销售出去才是关键。假若产品停留在公司的仓库多一天,所占用的资金就成为死资金,无法将产品变成钱的商人不算是成功的商人。 哈伯德开始只是沿用传统的销售方式。他坐镇在水牛城总部,整个销售部就他一个人,透过在不同的城市设立分销点,定人、定点、定出销售奖惩计划,将产品一一推入市场。 马丁此时在纽约分销点工作,他负责芝加哥的销售。由于成绩一路领先,令哈伯德对他刮目相看。在拉金公司的销售团队裡,像马丁这样的一个人可以包揽整个城市的销售的人不多。哈伯德相信,马丁是他需要的人才。他需要一个助手,协助他贯彻他的销售理念。 马丁是幸运的,他在1880年走进哈伯德的销售办公室成为哈伯德的助手,整个拉金公司的总部销售部门就他们两个。他们坚信可以打败竞争对手,让全北美对他们的产品家喻户晓。 哈伯德在研究了市场肥皂销售的特点后发现,由于包装的简陋,人们往往忽略产品的定位,乃至市场上若干个产品,难有一个品牌令人记忆尤深、难分难捨。 哈珀德首先对产品的包装进行了改革,即在每一合肥皂的包装裡加入一张印有公司标志的、相当有趣味的彩色赠送卡片。这有点像火柴上的火花一样,或者像一些流行元素的闪卡,精美的印刷具有单一的收藏性。之后,他叫马丁整理出全美销售店的名单,将产品样板邮寄给他们,招收代购店主代为销售。这种与众不同的销售方式,一下子吸引了顾客的注意,加上他们在报纸等传媒上不断制造话题,令顾客猜猜下一款卡片会讲述什麽样的故事,这种销售攻势令更多人关注拉金公司的产品,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同行的距离。 除了赠送卡片外,哈珀德“销售思维”的最亮眼处是“邮购”。他们利用邮政将产品直接送到全国各地,这等同织起一张硕大的销售网。从销售和宣传上看,这是最简易可行的投放。 作为哈珀德的助手,马丁如鱼得水。进入总部的第二年,哈珀德已经不满足透过待售店销售的模式,他们建立起一个4,000人的庞大销售队伍,采用上门销售、直接拍门送货到住宅的方式为主,辅以邮购代理销售店代售。送出的礼品,也已经不是简单的纪念闪卡,而是更具价值的礼品。例如购买纯白色香皂的,会获赠一条相应精致的、印有公司标志的手帕;购买用于海滩用的肥皂,会被赠送一条肥皂的浴巾。(未完待续) 木然 rmu@singtao.ca

太平沙杀到 这碗粉,等了20年⋯⋯

撰文:木然 二十年前移民多伦多,那时没有 “太平沙”。 十年前,我在《星岛日报》“木然 纪事”专栏、以及《加拿大都市报》 “异想天开”专栏里曾多次写过“太平 沙”这碗粉: “乡情该是这样的一种情怀。譬如多伦多的天空要比广州蔚蓝,街道要比广州干净,圣诞的装饰要比广州热烈, 路人要比广州人礼貌,但我依旧怀念西关窄巷里屋顶挨着屋顶的天空,怀念青麻石街道上残留的积水,怀念木趟门开关的“吱嘎”声音,以及街边用长长竹 签串起来的“咸酸”,“太平沙”辣得满嘴发麻的辣椒酱,还有重阳节到白云 山去登高,年卅晚人“踩”人地行花街,年初一凌晨到“三元宫”排队上头炷香的往昔故事。 ————《梦里广州》  “太平沙”在广州开了好几间店, 传说老板后来将店铺分给几个儿女分头打理,自己只掌握辣椒酱的配制,令到每个子女谨慎经营,不敢妄为,因为每间店的牛腩做得再好,也要靠父亲的辣椒酱扶持。” ———《西关巷深滋味香》  如今这碗“粉”,终于在我移民20年后登陆多伦多。  这个寒冷的冬夜,走进新旺角广场 这间开业仅一个星期的小店,粤曲、粤 语、辣椒酱,那种熟悉的味道,撩人情怀。一如他们的宣传单张所写的:  “我们惦记的不但是那碗味道, 还有我们那份文化与传统。”  是的,驰名“太平沙”牛腩粉, “牛三星汤”、“斋萝卜”、“猪脚 姜醋”,一代又一代广州人的记忆。  以前住中山大学,夜晚乘电船到对岸天字码头上岸,沿着北京南路走几步,巷深处,就是“太平沙”。  那时年轻好胜,朋友间坐下来斗谁能吃辣。一碗牛腩粉,放好大一匙他们家特制的加辣辣椒酱,吃得满头 大汗,那种快感,非言语可表达。  后来到市文化局工作,离中山四路那间分店很近,中午就把“太平沙”当饭堂。  怀念“太平沙”,其实是一种情怀。窄小的店铺密密麻麻坐满了人, 餐桌被挤出店外的路旁,生意好不但 止,而且价格很实在,开始是如我这样的“低端人”光顾,名声传出去 了,那些“高端人”开着奔驰、宝马 纷至沓来。人们就坐在巷边,将萝卜点着辣椒吃得呼呼啦啦。街边叫卖的、送货的、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这都无碍老板财叔寡言简语认认真真地做自己的生意,他一脸祥和神态, 似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打来,都不阻他卖粉卖辣酱。  ​曾经有好多个夜晚,与朋友、恋人、同事在“太平沙”打坐。我们谈梦想、谈未来、谈幸福的时光⋯⋯唯一没有谈到的是好多年后我们出国,在异国他乡的寒冷夜,想念这一碗“太平沙” 牛腩粉,然后再等了20年。  守着这一份情结,终于等到了这 一天,老板对我说:“我们来迟...

木然专栏:空城后,你会孤独吗?(3)

爱好美国文学的人相信对哈伯德‧哈伯德并不陌生。他的身份并非是著名的肥皂销售家,而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作家。 1875年,哈伯德与约翰‧D‧拉金联手打造拉金公司时,他头脑裡充满着活跃的商业思维,他的商业理念不但令他成为一名富商,而且为他后来创作商业小说《送信给加西亚》(A Message to Garcia)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本书至今仍是商业题材的经典之作。英国BBC广播公司称:“这本关于工作方法的书,无意中挖掘出纯正的黄金。很久以来,无数的公司都要求複印这本书,分发给员工人手一册,出版商不得不向其他公司外包印制业务,一时间,《送信给加西亚》享誉全球。”  1884年,结婚三年的哈伯德与家人搬至纽约市东奥罗拿(East Aurora),此时他的心已对文学创作情有独钟。1892年,为了圆创作小说梦,销售奇才哈伯德决定离开拉金公司,而在这前后几年时间内陆续推出了3本小说。1894年,哈伯德以特殊学生身份,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这一年的夏天,他得以远赴英格兰度暑假,在这裡,他遇见了威廉‧莫裡斯,对他所开设的凯尔史考特出版公司(Kelmscott)和设计理念印像深刻,并因此影响了他的下半生。 哈伯德自英格兰返美后,他将在英国的所见所闻写了一系列的游记“细游记”(Little Journeys),以每月一篇的速度,刊登在《普特南杂志》(Putnam)上。 1895年6月,哈伯德彷效了威廉‧莫裡斯的设计理念,出版《庸俗之人》月刊,直至1915年去世为止;约莫同时,他也用手动印刷机,在家裡的谷仓印刷《歌中之歌》(The Song of Songs)一书。1892年底,哈伯德成立了罗伊克洛夫特出版社(Roycroft Press),在此后的二十年间,这家出版社出版了《庸俗之人》月刊、15个系列的“细游记”和约30本的个人书籍。而最辉煌的,是在1899年的《庸俗之人》月刊上刊登成名作《送信给加西亚》,这本书的面世,使当期月刊销售量增加两倍,哈伯德正式登入公众视野,他开始发表演说,推广罗伊克洛夫特共同体的理念。  哈伯德一生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段婚姻是1881年与伯莎‧克劳福(Bertha Crawford Hubbard)结婚,两人育有三子一女。1884年哈伯德全家搬到东奥罗拿后的第5年,他认识了一位大学教授爱丽丝‧摩尔(Alice Moore),这个被他视为精神伴侣的女人令他毫无选择地堕入爱河,他们的爱女米莱恩于1889年出世。为了给爱丽丝一个完整的家, 他于1901年与伯莎离婚,并在1904年与爱丽丝完婚,之后她成为罗伊克洛夫特书店的合伙人。 拥有财富、才女和文学及商业声誉的哈伯德本来一生无忧无虑,作为畅销书作家、商业奇才,很多读者千裡迢迢跑到他所居住的乡镇去探访他,为此他建造了一所旅馆,并亲自设计了一些线条简洁的傢具,没想到那些家居被读者所热捧,于是顺手又创办了一个傢具产业,这令他再次成功敛财。但太过顺利的人结果似乎都是不顺,在他59岁那年,也就是1915年的5月,哈伯德与妻子爱丽丝乘坐“露西坦尼亚号”轮船(The Roycroft Shops)到欧洲旅行,在距离爱尔兰18海裡的地方,轮船被德国的潜艇U-2所发射的鱼雷击沉,此时是铁达尼号海难发生后三年。 作为文学家、哲学家,哈伯德有很丰富独特的思想。我在寻找他的著作时无意看到他这句话:Prison is an example of a Socialist’s Paradise, where...

木然专栏:空城后,你会孤独吗?(2)

1865年10月25日,达尔文·马丁出生于纽约州布克维尔(Bouckville)一个殷实的农夫家庭裡,父母靠着传统而简单的耕作,养活着五个孩子,马丁是他们最小的孩子。在马丁的迴忆裡,童年的生活是快乐、充满着自由和冒险的。直到他6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生活发生骤变,一个美满的家庭随着父亲新婚并且搬到美国中西部居住而破碎。 在父亲再婚后的新家,马丁生活得并不快乐。他感到寂寞,常常一个人独处,想念家乡,想念童年的生活。1878年,13岁的马丁终于有机会向父亲表明心意,然后到了纽约投奔他的哥哥弗兰克(Frank)。 弗兰克当时是生产肥皂的拉金公司(Larkin Company)的销售员,这间成立于1875年的公司刚刚起步3年,正处在“打江山”阶段,而且特殊的销售方式需要数千名销售人员,马丁被安排负责对波士顿地区的销售。 在19世纪中,随着工业化革命的蓬勃发展,一些稀贵的日用品得以大规模生产,制造成本的降低,令草根阶层同样可以享用,并进而改变人民的生活习惯。一如智能手机的出现一样,改变了普罗大众的消费习惯。 在古老的年代,人们会用草木的灰烬、泥土抹在身体沾有髒垢的地方,然后再用水冲干淨。大概在西元前2700年,巴比伦人偶然发现将羊隻放在火上烤时所滴下的油脂,在炭灰中形成块状,具有很好的去污效果,这就是肥皂的雏型。 于是,有心者将肥皂当成食物一样制作。他们在动物油脂裡加入草木灰水等(内含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硷性物质)一起在锅中熬煮,制成肥皂。在罗马帝国时代,“用肥皂洗澡”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享受,在当时的贵族层蔚为风气。十四世纪黑死病在欧洲蔓延,“个人衛生不良”就被认为是道致大规模死亡的主因之一,肥皂的作用更被高度凸出。 十七世纪开始,欧洲人用肥皂沐浴得以流行,不过也仅限于贵族社会,一般人连食用油都不够,哪有多余的油做肥皂?后来英国爆发工业革命,肥皂也进入机器化生产,85克的小块装肥皂成本价很低,肥皂终于进入平民化的阶段,肥皂的制作风也吹向了北美。 总部位于水牛城的拉金公司(Larkin Company)创办人是约翰·D·拉金(John D. Larkin),他从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中看中了肥皂生产和销售在美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于是在1875年联手他妻弟阿尔伯特‧哈伯德(Elbert Hubbard)创办了这所肥皂公司。约翰负责生产,而阿尔伯特负责销售。 约翰之所以找哈伯德合作开肥皂公司,是因为这位农场主兼乡村医生的儿子在16岁时就随表哥一起帮助芝加哥一间名为J. Weller&Co.的公司销售肥皂,他有着很丰富的实操经验。当时他们的竞争对手是西尔斯和罗巴克公司,哈伯德一开始就将市场定位为直销式的销售。当时公司产品是两种流行的肥皂,一种黄色洗衣皂和一种香皂肥皂。阿尔伯特的理念是想办法将这些肥皂直接销售到消费者手上,而不需要经过中间销售商。 马丁到纽约投奔哥哥弗兰克,就在哈伯德所负责的销售团队裡工作,阿尔伯特的销售理念开拓了马丁的视角,他感受到这份工作具有魔力般的吸引,生活也光彩起来。 那时候市场对销售人员要求无非是态度端正和勤快,在中西部“寄人篱下”6年的马丁像飞出笼子的小鸟,对外界充满好奇和热爱,加上其时他才13岁,自然很讨人喜欢,两年间他出色的推销业绩令他脱颖而出。在他15岁那年,也就是1880年,他被上调到水牛城拉金公司的总部工作,这个改变于马丁而言是幸运的,因为总部销售办公室只有他一人,这样他可以直接听命于他的上司,也是老板,公司销售经理哈伯德的教道,而哈伯德确实是美国商业界的奇才。(未完待续)木然 rmu@singtao.ca

木然专栏:空城后,你会孤独吗?(1)

维基图 这是我经常想到的问题:如果有一天,这个城市只剩下我在孤寂的大街上,那将是怎样的心情? 这种想像后来有过两次真实的体现。 一次是在底特律(Detroit)。那些高高的楼房就像一个个佝偻的长者背影般落寞,街道被时光拉成窄窄长长的影子,野鸽子在落日的余辉裡无精打采。这个曾经辉煌、曾经热闹的都市,被一些传说冷冷地包裹。身陷其中,有街道如没有街道、有建筑如没有建筑。分不出白昼和黑夜、温暖与寒冷。 一座现代工业城市被抛弃,这是一种刺心碎骨的悲伤。“孤独”已是最奢侈的情感。 另一次是在水牛城(Buffalo)。这是夏日的午后,我坐在Summit Ave和Jewett Parkway的街角。此时路上行人寥寥,连偶而滑过眼前的汽车也静悄悄地来、又静悄悄地去。我孑然独坐,凝视著远方一落庭院建筑,那些碎碎的阳光晒在暖洋洋的砖牆上,思绪穿越到一百多年前,脑海裡不断显影的是一些快乐和梦想故事的片段。 阅读是快乐的,尤其在这样一幢心灵的杰作面前。 最好的时代和最坏的时代 黑格尔说:“没有激情,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 眼前的这幢房子是美国建筑设计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经典作品。这幢建于1903年至1905年的房屋名叫“马丁别墅”(Martin House Complex ,1905),主人是水牛城的富商达尔文·马丁(Darwin D. Martin)。 在赖特毕生作品裡,毫无疑问,“马丁别墅”是其“田原学派”(The Prairie School)的经典之作。在赖特毕生设计的三幢最大的私人住宅作品裡,“马丁别墅”不但诞生最早,而且是他建筑理念的启元。另外两幢分别是建于芝加哥的“罗比之家”(Frederick C. Robie House,1909)和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乡村的“流水山庄”(Fallingwater,1934)。 熟悉美国历史的都知道,1900年对于美国而言是一个承前啓后的重要时刻。从1870年到1900年,美国历经30年的发展,工业化发展步向辉煌的巅峰。欧洲机器革命的成功,推动了美国工业化进程。从毛纺织业开始,到制铁、食品加工、木材加工产业的机器化,东西铁路的连通,不仅带动了东部重工业(如冶金、采煤、机器制造)的发展,也促进了西部农业生产的增长,并据此完成了产业革命,建立起美国近代工业体系。从1890年到1830年,史学家称为现代美国的崛起,产业革命的成果给美国人带来了实现美国梦的机会和可能。 出生于1865年的达尔文·马丁,和每一个美国故事一样,既精彩,又落寞。(未完待续)木然 rmu@singtao.ca

木然专栏:珍馐佳酿是人生

重回魁北克城(Quebec City )的夜晚,正是八月十六月圆时。幽蓝淡白的月色挂在尖尖的屋顶以及高高的烟囱上。 我一直是那麽沉迷地喜欢着这个城市:那些高高低低的楼梯、灰暗色的牆、红得夺目的门,以及尖尖的屋顶、圆圆的气窗,还有用整齐碎石铺砌的巷路。 上一次的到来是隆冬季节,那晚我们窝在一间小旅馆,几个人围坐在火炉旁,暖着清酒,吃着盐水花生米,打着“拖拉机”。 那种感觉真的很好。魁北克本来就在慢生活的轨道上。街上的行人慢悠悠地走着;十七、十八世纪的马车在小巷深处不紧不慢地兜转;抽着香菸的女人和喝着威士忌的男人窃窃私语,圆而尖的高跟鞋跟敲得青石路面啲啲响。 这是一种停留在上世纪节奏裡的生活,很熟悉,很陌生。 一如今晚,朋友开的小酒吧也就伶伶仃仃的几个人。Bartender边玩手机边调酒,氤氲的气氛裡,锲而不捨的声音是撩人心思的Chanson francaise。从Yves Montand的《枯叶》(Les Feuilles Mortes)开始,到他的另一首经典之作《巴黎晴空下》(Sous Le Ciel De Paris),然后是Edith Piaf的《 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暧昧而颓废。 有酒、有音乐的夜晚就是好。那些音符琐琐碎碎,和着Aberlour馥郁与百感交集的口感,给无聊和懒散的生活注入香颂和威士忌的情调。 人生其实应该是这样的。不需要理想,不需要负责。小众人生,珍馐佳酿也是道理。太多的肩负,只会苦了自己。 这世间本来就没有什麽是对是错。能在一种情感中糜烂下去,不怨不悔,就是好。木然 rmu@singtao.ca

木然专栏:电视里的精英是妖精(上)

热播剧“我的前半生”一上演就刷爆了一众社交平台,笔者对这种助精英们炫耀的戏是不值得看,不值得说,但当一种话题成为时髦的时候就很很难置身之外了,粗略看完这出昙花一现的电视剧,最大的感触就是,这种精英们借助消费大众的理想和好奇,在互舔显牛掰的典型玛丽苏剧,确实不值得大家花时间,花精力。为什么这么说呢?相信每一个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不难得出这样的结果,所谓的贺涵和唐晶,李睿,那怕是具有奋斗精神的罗子君,他们都是精英的代表,当一个大学硕士毕业生走出社会挣得年薪6到8万时,这一年的奋斗,不及精英们买一双鞋,戏中陈俊生到罗子珺卖鞋的商店,一刷卡就是一万多元。 也许有读者会说,不能因为买一双鞋,就定义人家是精英,这话也对,咱们不说穿衣服,不说房子,不说手表,不说汽车,单说说吃喝这样的生活方式,看看什么叫精英。 例如电视剧中,作为职场精英的唐晶和贺涵本来是金童玉女的一对,但唐晶的校友,海归精英李睿也要追唐晶,然后李睿就约了唐晶到精英们吃饭的地方“酱子”吃饭,两个社会精英吃饭,自然不是炒牛河,白切鸡这么简单,他们吃的也是食物中的精英 - 黑鱼籽,但当天餐馆只有一份黑鱼籽开保时捷,随手的礼物就是卡地亚手镯的李睿和邻桌的贺涵争起来,提出要以双倍价格买贺涵一份,这时戏码来了,明明是你李睿在泡我女朋友唐晶,你还要我把鱼籽也奉上,贺涵当然是士可忍孰不可忍,但精英是不打架的对不对,所以,有风度的贺涵只是很爽快地把黑鱼籽扣在了李睿的脸上,这是精英们愤怒的游戏,拿最好的东西糟蹋。 在这部戏里,作为中国社会最精英的阶层,他们对吃喝的讲究相当精致,菜式不一定要很华丽,但要求食材新鲜,顶级,譬如海胆,三文鱼一定是要最新鲜的,最好是没冰冻的,直接从日本用飞机送来,喝的酒也是高格调的,贺涵一出手就是已停产的余市20年单一麦芽威士忌。 现在的电视剧都是这样子,一部反应中国奋斗阶层的电视剧,总要以高格调的生活方式为自己壮胆,像剧中第一会装的贺涵,喝酒一定要日本的威士忌。 话说日本的威士忌虽然只有短短的百年历史,却后来居上,已经能和苏格兰威士忌平起平坐了。“余市”是日本威士忌第一人竹鹤政孝所创的品牌。2008年,贺涵拿来送礼的那款“余市20年”在“世界威士忌大赏”也就是WWA大赛力压苏格兰威士忌,获得了“世界最佳单一麦芽威士忌大奖”,格调不可谓不高,也许正是编剧看到了这个大奖,移花接木就拿来当高贵标签用。 讲到日本的威士忌,品牌“响”是日本威士忌酒业巨头三得利旗下头牌的调和威士忌品牌,12年本来是“响”的入门级产品,后来因为销量大涨,库存不足,已经停产了,价格涨了一波。 笔者为啥讲电视剧“我的前半生”转到威士忌上来呢?就是因为这些威士忌在日本,在北美,也非平民百姓可以随意享用的,所以,一部讲老百姓家里的平常故事,却刻意去凸显精英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炫耀,是舔血行为。 (未完待续)木然 rmu@singtao.ca

木然专栏:《战狼2》赢了票房又如何? (上)

中国神级电影《战狼2》在全球上演,而且两个星期就狂吸4亿票房,突进5亿,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新记录。笔者在电影上演时先看了些评论,例如网上的吐槽贴,还有中国官媒如《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以及央视的推介评论,对电影大概有了个印像,然后去看了这部电影,然后还找了嘉宾做了一期的电视清谈节目,但一直没有谈自己的看法。 比较蹊跷的是,《战狼2》从上演至今,电影圈内一直没有专业的人士发表看法,齐齐沉默。或许我们可以解读为嫉妒,或者是不方便发表看法,这些都是有可能的。因为电影创造票房记录太猛太迅速,同行说什么都容易被错误解读,加上《战狼2》的导演吴京摆出一副战斗格,谁说不好就给谁戴上一顶不爱国的帽子,大家干脆不说话了。 咱们还是回到《战狼2》本身吧,作为观众,大凡看完一部电影,总要问自己,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反映怎样的主体?在这两个问题下,观众问自己,问导演,《战狼2》究竟要表达什么主题,这是最显而易见的。 一个战士战场归来,专程到牺牲战友家去探望,结果碰上了国家在拆建他战友的房子,他打一通,然后坐牢;他的恋人,死在一名雇佣军手上,他出国去报仇;遇到动乱,他代表国家狂打一通;雇佣军把雇主打死,回头收拾他,再打一通;雇佣军无任何理由去杀中国人和非洲人,还打一通;最后吴京再开着坦克,再打一通;舰队发射导弹,再再打一通……这就是《战狼2》的故事情节,通篇都是杀人游戏,或者追求杀人快感,最后用一本护照包装、标签一下,为杀人合理化解释,然后敌对者向五星红旗敬礼,就结束了。本来这样的电影拍来玩玩是可以的,但肩负过多的宣教,尤其是导演不断在凸显宣教和爱国,那就有问题了。 影片无论是雇佣军杀人、或者吴京杀人,都是一次次褒扬快感的过程,看不到导演的思考。这就存在很大的问题,电影是什么,一方面它既是商品;但另一方面,它又绝对不是商品。它必须肩负社会责任,以及价值取向的引导。 一部反映杀戮的电影,我们必须对人杀人的行为要有态度和深刻的揭露,会对人类的恶行表达愤怒。但《战狼2》缺乏这种四看,它追求的就是快感斗快感,这样的片子,将给社会带来极端消极的影响。 (下期再续) 木然 rmu@singtao.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