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16:56:31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翻建房

华裔建房超高30厘米 邻居投诉遮阳重建被拒 结果…

Leaside社区一幢新屋因涉市政附例被拒重兴,华裔华主上诉得直。图为Leaside社区街景。google street view 本报记者 居住在多伦多东约克区一名华裔业主,拆卸旧屋重建一幢两层独立屋的计划,被多伦多市政府以违反了市政附例拒绝。业主于是向安省市政事务委员会(Ontario Municipal Board,OMB)提出上诉得直,终能圆新屋梦。 由于物业位于Leaside社区,OMB也批准一名邻居和社区业主委员会(The Leaside Property Owners Association)的代表参与聆讯。 市府调整委员会(Committee of Adjustment)拒绝批准新屋兴建,是由于新屋高达8.8米,超过8.5米的上限;新屋的楼面面积占地皮65%,也超出市府规定的45%;新屋也缺乏附例规定的一楼主墙4米内,应要有10平方米楼面;新屋违反东约克区的市政附例,车房不能位于已修整斜坡之下的规定。 OMB指出,对于任何轻微改变市政附例的上诉,委员会衡量的4项标准是:修改是否符合市镇政府的正式城市规划原意;修改是否符合市政附例的原意;修改是否适当的发展或切合土地用途;以及修改是否轻微。OMB并且要顾及省府的土地政策和大金马蹄地区发展计划。 OMB认可的专业规划师Andrew Ferancik表示,新屋符合多市政府的土地规划。市府要保留社区特色并非一成不变。新屋将尊重并强化社区特色,并符合市府发展标准,高度与区内其他物业差不多,建筑密度也与区内其他房屋相若。车道的斜坡令车房从外观上不会觉得是位于斜坡之下。他又出示一些在附近和同一条街道相同房屋造型的照片。 OMB裁业主上诉得直 他说,不同密度和屋型混杂是社区特色。新屋毗邻物业的建筑密度介乎45%至60%之间。市府未有考虑附例实施前已经兴建的房屋。新屋的深度与旧屋相同,并且少于附例容许的最大长度。大约是212平方米的新屋在区内也只算是普通大小。虽然新屋超高30厘米,但属区内范围之内,甚至低于一些获批准的房屋高度。 他又说,附例规定车房不能够低于斜坡,是为了美观和安全理由,并且避免出现一个凹陷。新屋设计在技术上符合附例要求。 位于新屋后侧的一名业主表示,新屋高度将增加其房屋后园的阴影,妨碍他享受庭园之乐。当华裔业主的代表律师询问他,高出30厘米有甚么别响时无言以对。律师提醒他,新屋的深度短了2.5米;换言之,新屋与邻居的物业多出2.5米距离。 社区业主委员会的代表认为,这种细地皮只适合兴建一辆车停泊屋前的两层房屋。新屋在外观上看似是一幢3层建筑;房屋建在车房上,没有明显的主层;突出的风格破坏社区特色。新屋的屋顶、两端的山形墙、大门位置和主层高度,都有违社区特色维护指引(Leaside Character Preservation Guidelines)。 OMB指虽然业主会被强烈要求保留社区传统特色,但该社区和多伦多全市正在以不同形式重新发展,房屋的大小和设计,也与原来的建筑有很大差异。新屋与附近物业相类似,并且在阔度和长度上作出让步。新屋高度也符合现代房屋的楼底高度,由原来的9呎升高至9.5呎。新屋的车房和外观由于在南北两面都没有窗户,也不构成问题,因此同意上诉得直,批准业主变更市政附例的要求。

华裔新移民买翻新房 地税狂升3至4倍

大多区近年不少人购入老旧房屋后,拆卸重建自住或出售图利。资料图片 将旧屋推倒重建,需留意地税或会飙升3至4倍。资料图片 地产经纪黎宇昌 本报记者   大多伦多地区房市炽热,近年不少人购入老旧房屋后,拆卸重建自住或出售图利,很多华人买家却没留意重建后的房屋地税大幅飙升,更有甚者是狂升了3至4倍。 最近一名华人以180万元在惠柳第(Willowdale)买了一间翻建房,前业主将旧的一层平房推倒,重建成一间美轮美奂的新屋,他查看资料显示,前业主每年缴纳约6,000元地税。该华人入住逾一年后,突然接获市政府的地税通知单,地税增至10,000多元,比原来物业地税增加近倍。 评估员或入屋查察设施 由于买家是新移民,在房屋买卖中,没有留意到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未至无法负担,却支出大增。这位新移民奉劝华人在购买翻建房屋时,要查询清楚将来的住房费用,才好下决定购买。 地产经纪黎宇昌表示,他代客购买翻建房,每次为客人出价时,都会提醒顾客新的翻建房将来地税肯定会有所增加,同时增幅亦可能不少。但他不能正确估计到翻新屋将来需缴纳多少地税,需待一年至一年半后由安省市镇物业评估公司(Municipal Property Assessment Corp.,MPAC)重新估计才准确。 他表示,根据现时法例,如果市民购买房屋时,该屋的地税是以多年前市值估价,并每年按市府地税增幅上升,即使新业主以目前市值高价买入,但市府亦是按以往地税作为将来增幅基准,所以新业主将来缴付的地税不会作倍数增加。但如果将一间旧屋推倒重建成一间新屋,市政府将以全新物业和该屋的市价作估值基准,通常估值是由市镇物业评估公司评估,而所需要的时间约一至一年半,物业评估员或会要求屋主容许他们入屋内查察,以决定屋内的基本设施或昂贵设备。 有买家已预计较高地税 黎宇昌强调,很多华人,特别是一些外国买家都比较少留意购买翻建屋会面对地税突然跃升的问题,有可能是他们都不熟悉这条法例,亦可能他们以高价购买房屋,也会准备支付较高的地税,所以地税增幅多少对他们并非一特别关注的问题。

翻建房子再出售如何保障自己利益?

专长房屋翻建、翻新及投资的地产经纪邹卫表示,在投资翻建房屋中存在各种合作模式。她指将一个房屋推倒重建动辄要投资过百万元,媒体报道的合作方式中,卖家应该没有这样的资金实力独立完成翻建,所以才寻求与建筑商合作。这种卖方与建筑商合作对单一房屋进行翻建或装修的情况应该是存在的。 那么地产经纪在代理未来适合翻建的房屋挂牌出售时,经常可以给卖家提供哪些协助?邹卫表示,适合未来翻建的房屋情况各有不同,有的适合推倒重建,有的房屋虽老,但结构尚可,适合加建或是大规模翻新。 专长房屋翻建或翻新的地产经纪公司,会考虑挂牌房屋的情况,向潜在买家提供一份未来装修、翻建或是重建的图纸、方案,让买家形象直观地看到未来改造后房屋的图景,这样就增加了出售物业的吸引力。 她指这些改造方案可能只是为了增加所售房屋对买家吸引力而做出的草图、示意图,没有法律效力,但也存在其他可能性。一些以投资为目的的翻建物业,可能已经推展到一定阶段,比如屋主已经申请到土地用途更改、建筑许可证、建筑方案已获批准,因屋主需急用资金或屋主认为市场时机好可以马上赚钱,也可能将这种正在进行中、比较成熟的“项目”转手卖给别人。这时售价就会比前一种情况要高得多。当然也有投资者是在改建新建房屋完全建成之后才将新屋出手,价钱会更高。 邹卫指以她的经验,现时卖家作为投资者参与项目开发情况,较常见的是卖方透过渠道融资,自己做开发商主导完成项目。当然更常见更简单的做法,是卖家将土地直接卖给开发商,不涉及后续项目开发过程。至于卖方以土地入股与开发商合作共同开发项目,邹卫指这种情况在各不同的开发合作模式中应该也是存在的。双方会根据各自所承担的责任,及就未来如何分配利润做出详细谈判,情况不可一概而论。 她指适合翻建的房屋一般为地块较大、老旧的单层平房,其业主或卖家有很大比例是老人家,因退休等原因出售物业,他们都不会参与下一次投资过程。在其他情况下,普通业主在卖房前与建筑商直接合作,装修或改建后获利分享的情况,她本人未有遇见。她认为在此种情况下业主存在一定风险。 因为业主是以个人名义与建筑商合作,对于建筑法规、成本、利润等都不了解,在专业知识上无法与建筑商相比,可能不了解其中的陷阱。此外,对于后续的许多问题,建筑商可以透过合同文件进行规定并经由律师过目,而普通业主未必能做到这一点。“不是说这种合作模式不能进行,但业主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利益。”

旧屋翻新稳赚 成新投资潮流

具眼光的华裔房地产投资者,购入老旧房屋再拆卸重建成豪宅出售或自住,已经不是新鲜事。由于这几乎是稳赚的投资,越来越多具经济实力的投资者涌入,抢高了老旧房屋的售价。其中在北约克的惠柳第(Willowdale)社区,便是城中最受关注的旧屋重建市场之一。 北约克央街(Yonge St)介乎芬治大道(Finch Ave)雪柏大道(Sheppard Ave)的惠柳第社区,有大量新建共管柏文大厦耸立于央街之上,零售商舖、饭店、娱乐设施等一应俱全,地铁及巴士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配套,著名的Earl Haig中学也吸引有孩子的家庭迁入。 投资者与日俱增 事实上,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惠柳第社区已出现将旧屋推倒重建的风气,只是该股潮流在近两年越演越烈,投资者与日俱增,随便一间挂牌求售的老旧平房,也可引来十数张出价单(Offer),成交价比叫价高出三成也不再是奇闻。 帝国地产经纪邹卫(见图)指出,惠柳第一直是被看好的社区,房屋买卖交投活跃,价钱也涨得很厉害,去年150万元至160万元的屋,今年都涨到170万元至180万元。如果是独立平房,买家都是买来拆卸重建,或持有一段时间,待时机成熟时再出售图利;但如果是两层高的独立屋,因面积较大,房屋也较新,买家则多作自住。 她举例说,刚过去的1月,一间叫价178万元的老旧平房,共收到26张出价单,最后以237万元成交。其值钱之处,是这幅地有120多呎阔,买家可将地皮一分为二,重建成两间65呎地段的大宅。「我也有带客人去看过,但offer太多,竞争太激烈了。」 另外一间独立平房,55呎地段,叫价170万元,最后以190万成交。「这平房里面的状况很差,外面也很破旧,竟也可卖得190万这麽高价。」 邹卫表示,华人非常热衷在这区买卖房屋,超过一半买家是华人。她亦同意好的地皮买少见少,但抢买的人却越来越多,无形中把卖价推高了。「华人较锺情在Willowdale、Bayview/York Mills、Eglinton等地区进行重建投资。但其实从Yonge再往西到Bathurst、Dufferin、Allen Road、Avenue等的东约克以至怡陶碧谷,都越来越多旧屋翻建项目了。」 她续说,城市发展都是从市中心开始,再慢慢往北移,所以翻建房屋的热门地点,都是老旧房屋较多的成熟社区,如果加上交通方便、社区优秀等优点,更能引起买家兴趣。 至于华人聚居的烈治文山及万锦市,邹卫认为这两市始终是靠北靠东,旧屋翻建风气一定不及多伦多市火热,但只要是好的地段,都已被投资者看中用来翻建了。 拆平房重建豪宅售价可翻逾倍 《环球邮报》早前报道一间位于300 Dudley Ave的独立平房(bungalow),该房子其貌不扬,只有3间睡房,4年前叫价759,000元求售,一共收到18张出价单,最后以118万元成交,比叫价多出逾42万元,亦即高于叫价近56%。 去年4月该独立平房再次易手,成交价为128万元,新买家也是两位年轻华裔投资者。他们的购买动机,纯粹是为了该块60呎阔的地皮,把旧屋推倒重建。去年11月,他们取得了市府的建筑许可证,可在该处兴建一间面积2,700平方呎、完成土库的独立屋。 小规模装修 升值逾三成 一名活跃于北约克地区楼房市场的华裔地产经纪表示,近几年这个社区变化很快,平均每年有50间至70间房屋,被买家购入后拆卸重建。最近便有7间类似300 Dudley的旧屋,以约260万元悉数售出。 他表示去年9月为客人卖出的一个屋盘,成交价为103.8万元。买家购入后,进行了小规模的室内装修,几个月后,再推出市面放售,最后以136.6万元成交,升值逾三成。他续说,一个50呎阔地段的售价,大约要185万元。但重建成豪华独立屋后,售价可被推高至400万元。

你家的房子适合升级翻建吗?

自住房升级翻建 切忌“阿玛尼西装配布鞋” 《都市地产》记者 新建住宅越卖越贵,即使排队还不一定能抢到,不少独立屋业主就将目光投向自住房,既然自家占地不小,何不翻翻新或者干脆推倒重建一座“定制新屋”?有内行专家提醒业主,翻新翻建首先要考虑是否值得,建成的屋应与所在社区协调相配,既不要鹤立鸡群,也不要在豪华社区盖出三流房子,更忌讳拼凑——顶级石外牆却配普通沥青瓦、现代派楼梯搭配传统木牆裙。 有地产经纪透露,除了传统的翻建热区,最近有越来越多的区掀起了翻新翻建自住房的热潮。看著周围脱胎换骨的邻居,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 你的房子值得翻建吗? 帝国地产总裁、帝国翻建团队的董红衛表示,考虑旧房是否值得翻新或者翻建,以满足两个条件为前提:满足居住功能的需求,价值得到提升。如果是推倒旧房翻建新屋,对区域的要求非常严格,即使是自住,也要考虑未来一旦出售能否卖出好价,若所在区域房价普遍不高,投资回报比不好,就不适合推倒重建。如果不破坏原屋结构,隻是进行改造翻新,则应权衡房子目前的状态,房子本身的外观、层高、布局等参数要符合一定要求,才有翻新的潜力,否则可能就无法翻新,或者没有翻新的价值。 为什么拿不到政府许可? 确定了房屋翻新翻建的可行性,接下来要向市政府了解申请建筑许可。三维行项目管理公司创办人张夏景表示,任何涉及到结构改动、上下水路、通风管道的改动以及房间加建扩建工程,都要申请建筑许可。申请许可前首先要由专门的设计师事务所做出合规的设计方案。翻新改建的设计费用通常是几千元,若是推倒重建,设计费可能要几万元。有没有可能前期设计费已经花了,最终政府的许可却申请不到?张夏景表示,曾有施工队反应,有一个室内改建方案,图纸被政府退回修改了4次都还没有改好,令工期拖延近一年。政府不批的原因,张夏景说有些是设计超标(例如加建的面积超标等),也有些虽然设计方案符合要求,但图纸不规范总达不到标准,返工多次,客人不愿意再追加设计款,所以拖成烂尾。因此一定要找靠谱的设计师事务所,或者委托项目管理人,才能提高前期效率,将风险控制到最小。 项目管理保质量 张夏景表示,由于买新房日贵,旧房推倒重建成为趋势,不少人觉得,与其购买开发商批量建造的成品房,不如自己私人定制。但推倒重建工程很复杂,不建议业主自己牵头,从头至尾参与工程,即使业主自身是建筑商。建议委托专门的公司,目前西人流行的做法有三种,一是委托设计师事务所;二是请建筑商安排所有流程;而市场上超过半数采用的是第三种方式:委托项目管理公司去安排设计师、建筑师、施工队。 董红衛也表示,房屋翻建可以采取聘用工程管理人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质量和工期有保証,并且灵活;另外可以总包方式进行,不过这种方式产生偷工减料的机会就多些。在挑选建筑商时,应分析其背景,了解其口碑,考核其本身实力、技术能力和以往做过的工程。 比质量更隐蔽的软缺陷 张夏景表示,如果业主自己挑选建筑商,一定要考察其实际做过的工程。不过由于大部分人不是专业人士,常常隻看个皮毛。工艺质量问题相对还算比较容易发现,但建筑系统、设计方案和设计理念这类非质量的软件若出了问题,则必须靠专业人士的火眼金睛来辨明了。 张夏景举例说,位于York Mills豪宅区一栋很好的房子,采用非常好的石灰岩(Limestone)作外牆,屋顶却用了最普通的沥青瓦(asphalt shingle),与该区的档次格格不入,就像穿阿玛尼西装却配双普通布鞋,显得十分另类。业主在选择屋顶时可能节省了3万元,但将来卖屋时可能要少卖10万。 另一个例子是与客户一起去看一个朋友的翻建房,是该朋友找建筑商建自己做的。手工很不错,砖铺得平整,油漆均匀,但是却存在一个致命伤:这栋5500呎的房子,隻安装了一套冷暖系统,而市场上这么大的房子,99%都配有两套系统。一套系统主机容易超负荷,并且各个房间出现明显的冷热不均。张夏景表示,无论是经纪还是买家,稍微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是道硬伤,将来房子无法拿到市场上卖,除非买家也被忽悠。 张夏景最近为Willowdale一栋客户定制房验屋,这个全新的房子在市场上挂了很久,最后以170多万成交,这个低价在该区几乎不可能。一验之下发现这是栋“山寨版名牌”,手工粗糙,用料和工艺远不属于客户定制,甚至还不如开发商批量建造。此外,他还经常发现顶级豪宅配3流电器、现代化楼梯搭配传统风格的木牆裙、豪宅用4吋木地板等各种拼凑、不匹配的软件缺陷。 张夏景表示,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业主没有寻求专业公司进行整体化的设计和管理,把握尺度,提供整体的专业意见,每个工序每个阶段的承包商都有各自的意见,做楼梯的隻管自己的楼梯,做屋顶的管屋顶,做外牆的隻负责外牆,一栋房子可能有几十个设计和意见拼凑在一起,不流畅,也没有整体性。 改变房屋格局要申请建筑许可。(星报资料图片)

华裔潮买旧屋重建 小平房8个月变3千呎豪宅

■有业主购入一间40呎乘132呎的一层独立屋后,拆卸重建成3,300多呎豪宅,新居。受访者提供 ■旧貌 ■新居 ■旧屋拆卸重建后,连后园面貌也大有分别。旧貌 ■后门连接开放式厨房。 ■浴室空间十足。 大多地区楼价不断飙升,加上抢购买房屋意向书(Offer)情况不断,要找到一间全家大小都合心水的房屋实在不容易,所以近来一些有实力的华人,开始流行购买旧屋,将它推倒重建成一间新的理想家园。 将旧屋拆卸重建新居,需有眼光及很多专业知识,业主通常会委托地产经纪和为个人度身订造建筑楼宇的公司代劳。地产经纪黎宇昌表示,他最近就有一名顾客提出旧屋重建构思,他最终为客人在Yorkdale区以70万元购入一间40呎乘132呎的一层独立屋。 耗时长恐存风险  黎 宇昌透露,业主委托他找到一间由华人经营的建房公司,提供由拆至重建的一条龙服务。建筑公司花了8个月时间,重建成一间全新的3,300多呎豪宅,建筑费 约70多万元。换言之,整个重建计划的成本为150万元。而同区房屋的二手价约为200到220万元。相对来说,这名买家于一年内不但建造好自己理想家 园,还在屋价上赚了50至70万元。 黎宇昌又称,用这个方式置业或投资物业需具备实力,因为相对购买一个二手物业作为自住或投资而言,前者有一定 风险,需要时间、资金和心机。购买二手物业只要动用屋价的20至30%资金作为首期,即时就可以拥有物业。但打造一间翻建房时要动用的资金,通常达到 100至150万元。并要冻结约一年的时间。同时在翻建房建筑期间会有很多不可预见的问题出现。如果有某些地方出错,其成本可能会大增。 选址宜拣名校区  他又指出,选择购买甚么旧屋来重建亦有一番学问,首先是选一些环境好及近超级公路,又或有名校的社区,并且要一些屋龄高的旧屋,越旧越烂越细越好,因为细屋 占地面积小,拆除容易,最好选一些单层独立屋,这些屋占地范围大,但往往屋比较细小,拆除费用比较便宜,加上在拆除及建筑的一年期间,作为新业主,所交的 地税亦较低。 同时有几十年历史的房屋,其附近绿化巳经十分好,例如树木十分高大。附近社区又成熟,有商埸、医院及学校。黎宇昌称在选购旧屋前一定 要进行查册,看看这间屋是否已被列为历史保护。通常最好是选一些翻建屋十分频繁的区域,例如央街、雪柏大道及惠柳第等区。这些地区名校林立,方便及一切措 施都有,最重要是政府并没有将这些区域列为历史保护文物区。

宾顿修例重建房只能扩大15%

■宾顿市的「怪兽巨屋」令邻居不满。 星报资料图片 安省宾顿市(Brampton)出现6,600平方呎「怪兽巨屋」,为原址旧屋的3.5倍,事件令宾顿市各界哗然,邻居要求拆卸还回原貌,但被业主拒绝。为防止同类事件再发生,宾顿市议会昨天一致通过临时附例,限制家居扩建后,或清拆重建新屋时,其大小不得超过原址旧屋的15%;议员表示相信有关附例,能遏止宾顿市的「怪兽巨屋」风潮。 综合报道 6,600平方呎「怪兽巨屋」的所在地,附近都是2,000平方呎或以下的独立屋,日后这「怪兽巨屋」落成,显得与邻居格格不入。 「巨屋」主人获得许可证 宾顿市议员在市民投诉后决定先发制人,採取行动,一致通过一条临时附例,限制重建新屋后,其平方呎数不得超过原址旧屋15%,不过附例没有追溯权,「怪兽巨屋」很大机会不会消失。 巿议员兼宾顿市规划委员会主席Paul Palleschi表示,相对于2,000平方呎,15%的大小根本是微不足道,而因为「怪兽巨屋」事件令全部巿民建屋受限,亦令人过意不去,但为了避免像「怪兽巨屋」这种6,600平方呎的巨屋再出现,巿府有必要修改附例。而假如新例实施后,屋主修建新屋时,仍希望能扩建15%以上,可以按个别案例去申请。代表该区的巿议员莫尔(Elaine Moore)亦赞同新附例,指这有利巿民。 「怪兽巨屋」的屋主是Ahmed Elbasiouni,Elbasiouni的邻居都要求他拆卸屋子,但Elbasiouni曾向《星报》展示建筑许可证的测量师图则,许可证是巿府建筑部门于8月时发给他的,上有巿府职员的批核盖章;Elbasiouni亦强调,按现行法规,只要其屋子不高于10.6米,他可以在原址建6,600平方呎的大屋,不过,巿府人员质疑屋子高度已超出标准。而Elbasiouni得知巿府修改附例后,声称他不会做违法的事。 新附例将于3月1日起生效,巿府已对「怪兽巨屋」发出停工令,指要研究新屋的合法性,再决定是否让屋主继续施工。按照新附例,Elbasiouni只能于该址建2,100平方呎大的屋。于多伦多也有比原址旧屋大得多的「巨屋」,由于华人屋主姓曾,所以被嚯称「曾大屋」;加国华人最熟识的「怪兽巨屋」是澳门赌王何鸿燊子女在温哥华兴建的大屋,该屋没有花园及后园,甚至停车场也没有,地上只有一幢巨型大屋,访客的汽车都泊在路边,惹人侧目。 宾顿市议会决议:拆卸重建的巨型怪兽屋     宾顿市一间超级巨型、被居民形容是「怪兽屋」(Monster Home)的大屋,兴建期间惹起居民不满,市议会决定痛下「杀手锏」,昨天通过决议,敦促市政府将建筑物拆卸。市政府表示有可能需为当初批出建筑许可,付上责任。 综合报道 震惊社区的「怪兽屋」屋主Ahmed Elbasiouni,于较早前已被当局勒令停工,现在宾顿市政府正式撤回Elbasiouni的建筑许可。宾顿市署理规划专员Dan Kraszewski于市议会昨天的会议上,向市议员讲解事情的最新发展时,其中一名市府职员称,今次事件可能是由「技术问题所引起」,最终导致这间「怪兽屋」并未落成便要拆卸。 20日内可提上诉 这间面积达6,600平方呎的大屋,比起同区一般只有1,400至2,000平方呎的房屋,至少大了两倍有多,由于该屋位于两条路的交界,每天有不少人经过,市民对「怪兽屋」议论纷纷,激发起全市开始讨论应如何限制小区内的房屋面积。Kraszewski表示,如果屋主不满意被撤回建筑许可,可以在20天内上诉至安省高等法院(Ontario Superior Court),或者重新申请建筑许可。Elbasiouni亦可以将事件提交给调整委员会(Committee of Adjustment)处理。 市议员莫尔(Elaine Moore)批评「怪兽屋」影响宾顿市的社区风貌,她昨天在会议指上,容许「怪兽屋」继续屹立于小区内是一个错误。Elbasiouni表示,并未决定如何处理今次事件,但重申他一直以来也跟足建筑许可所订下的范围办事。市府职员将于今天约晤Elbasiouni商讨,并于明天向市议会提交书面报告,阐明今次事件究竟出现了甚么失误,以及谁人需要为「怪兽屋」负上责任。巿议员莫尔指,并不管谁人要为事件负上责任,因这答案于周三便会揭盅,但最重要是容许「怪兽屋」继续屹立于小区内已是一个错误。 部门批准建6600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