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樣是壓力大的兩個人,一個會得抑鬱,一個沒事?

加拿大都市网

從發展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角度解釋一下。

首先,每個人的基因對環境的反應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以為,一種特定的基因就會表達出特定的特徵。實際上,同一種基因會根據外界環境表達出不同的特徵。

以 5-HTT 基因為例。如圖所示,LL 對環境不敏感,在大多數環境下都不會發展成抑鬱;而 ss 對環境特別敏感,隨着環境的惡化,得抑鬱的概率飆升。所以同樣是在中等虐待的環境,基因型為 ss 的人就比 LL 的人更容易抑鬱。

2. 除了基因本身,每個人的人生起跑線也千差萬別。這條起跑線不僅僅是童年,而可能是從胚胎髮育時期就開始了。

心理學家 Mary Schneider 早在 1993 年就在懷孕的母猴子上做過相關的實驗。從孕期 5 周開始,她就把實驗組母猴暴露在無規律的噪音中,目的是讓母猴子時常受到輕微的驚嚇。

結果發現,後來實驗組的母猴子生下的小猴子,與對照組生下的小猴子有明顯的行為區別。在獨處時(非社交環境),實驗組的小猴子傾向於待在原地,且會有一些重複行為,比如啃手指、反覆扭動身體等。相對應的,對照組的猴子表現出較少的重複行為,而且願意去探索周圍的環境。

在社交環境中,實驗組的小猴子會更頻繁地躲在母猴子後面,而且會自然地保持與其他猴子的身體距離,避免頻繁的身體接觸。當然對照組的猴子也有會這些本能行為,但總體比例明顯更低。

後來的心理學實驗也證實了這種現象的生理原理。長時間處於壓力環境的母猴子, 會通過一系列的生理反應頻繁分泌皮質醇(cortisol),而皮質醇會通過胎盤被胎兒吸收,於是造成了實驗組小猴子特定的行為模式。Mary Schneider 後來做過另一個實驗來確認這個原理。還是兩組孕期的母猴子,這次給實驗組母猴子直接注射下丘腦(Hypothalamus)分泌的 CRH (如圖中所示)。最後的結果顯示,實驗組出生的小猴子和 1993 年那次實驗的結果基本一致。

總結一下,當猴仔還在子宮裡時,母猴子的生活環境也會對猴仔的發育造成影響。比如母猴在孕期的生活環境會影響它們的精神狀態,並最終通過某些激素的變化來影響猴胎兒的發育。我們沒法直接在人類身上做類似的實驗,但一些社會學研究表明,很多地區在經歷一些重大歷史變故後出生的嬰兒,在身心健康上與變故之前出生的群體有明顯的區別。這也證實了母親的生活環境對胚胎髮育有明顯的影響。

3. 另外,神經科學家在對小老鼠的實驗中也發現,母鼠撫養剛出生的小鼠的方式也會影響小鼠長大後的焦慮水平。

神經科學家 Michael Meaney 在 2004 年就做過這樣的實驗。他發現哺乳期老鼠有不同的表現。比如,好的母鼠會幫小鼠清潔,會主動把乳房湊過去喂小鼠。相反,不負責的母鼠什麼都不會做,任小鼠自己爬過來找奶喝(一開始小鼠眼睛都沒睜開,什麼也看不見)。Meaney 分別找來這兩種母鼠,分組觀察小鼠的行為。他發現,好的母鼠養大的小鼠,長大以後表現出更少的焦慮行為,且也會成為負責任的母老鼠。而不負責的母老鼠養大的小鼠,長大後表現出更多的焦慮,且也會成為不負責任的母老鼠。為了排除先天基因的影響,他還專門把幾隻好的母鼠生的小鼠,拿去給不負責的母鼠餵養;另外把不負責的母鼠生的小鼠,拿去給好的母鼠餵養。最後觀察到的結果跟之前是一樣的。這說明,兩組小鼠表現出來的行為差異主要還是後天環境作用的結果。

為此,Meaney 進一步研究了造成這種行為差異的生理機制。他發現,不負責的母鼠撫養的小鼠,DNA 表達會被改變,導致大腦中海馬體上的糖皮質激素受體數量變少。這種受體主要是用來監測皮質醇(壓力荷爾蒙)的水平。當皮質醇水平高時,海馬體就會發送信號,最終讓腎上腺減少皮質醇的分泌。但是,如果海馬體上的糖皮質醇激素受體數量變少的話,整個反饋過程就會受影響,血液中皮質醇的水平會一直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因此小鼠也會表現出更多的焦慮。

同理,好的母鼠撫養的小鼠,在海馬體上的受體數量更多,對皮質醇的反應也更敏感,會把皮質醇水平穩定在較低水平,因此也會表現出更少的焦慮。

4. 很多發展心理學家通過研究,也發現人們在嬰幼兒時期得到的關愛會影響他們長大後對外界壓力的反應。比如,早期缺乏關愛的人,長大後對壓力的情緒反應更強烈,會表現出更明顯的恐懼行為,對負面消息反應過激等。

舉個例子,Casey+Glatt+Tottenham 在 2009 年就找了一些從孤兒院被領養走的人(previously institutionalized=PI)做了相關實驗。這些孩子都在 1 歲以前入住孤兒院,然後大部分在兩年內被領養。在那些機構中,往往都是一個工作人員同時照顧很多孩子。自然而然的,大部分孩子沒辦法得到充足的關愛。此實驗就是為了研究,早期在在孤兒院那些根本不會有記憶的經歷,是否會影響長大後對環境壓力的反應。實驗中的對照組,就是那些一直由親生父母照顧的人。

結果顯示,實驗組(在孤兒院呆過的人=PI)在實驗開始前就有相對高的皮質醇水平。而實驗開始後,在同樣的環境中,實驗組的皮質醇水平大幅上升(藍色),而對照組的水平略微下降(綠色)。

這種區別也出現在兩組人的行為表現中。不管是恐慌還是總體的焦慮,實驗組都明顯高於對照組。也就是說,之前在孤兒院短暫呆過的人,在同樣的環境中比在原生家庭長大的人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和恐慌。

其他類似課題的實驗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比如 Tottenham+Hare+Quinn 等人在 2009 年通過 fMRI 得出了一下結果。

其中 Amygdala 是大腦中負責恐懼焦慮等情緒的主要區域之一。在壓力環境中(這裡的壓力環境就是讓實驗者進入那個機器),較晚被養父母從孤兒院帶走的人,Amygdala 明顯比其他組更活躍。也就是說,這些在孤兒院生活更久的人,在同樣的環境下,比其他人表現出更高的焦慮水平。

5. 最後總結一下,由於基因和成長環境(甚至懷孕環境)的區別,不同的人對壓力的反應程度是不一樣的。同樣面對高壓,有些人依然可以保持心理健康,而另一些人卻早早崩潰,這都是有生理基礎的。這種生理層面的區別,一部分是基因的差異,另一部分源於環境的差異。

這個回答可能太注重先天和早期對一個人的影響。人生的起跑線是很重要,但即使在成年後大腦依然有很強的可塑性。即使一開局沒摸到一副好牌,努力努力說不定也能把地主幹翻。我認為學習這些知識對於個人努力是有幫助的。首先,理解其中的原理能幫我們更好地認知自己的焦慮,而認知是做出改變的前提。其次,這些知識可以幫助我們分析焦慮的某些來源,讓我們可以理解它,正視它,然後放下它,繼續前進,去改變它。

而且,了解了早期教育的重要,以後自己為人父母的時候也能用更好的方式打開。很多時候,我們的不快樂來自於父母的不快樂,而父母的不快樂又來自於他們父母的不快樂。心理健康也能像貧窮一樣一代一代傳下來。學習心理知識,嘗試去改變自己,不要讓這種不快樂傳遞下去,也是學習心理學的一大意義。

另外,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學習這些生物生理原理雖然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但對自我治癒的幫助就沒那麼大。這種硬科學自帶「情感分離」的效果,因為在學習這些原理的時候我們會把自己當作一個客觀的物件來觀察,鑽太深很容易下意識迴避 / 隱藏自己的情緒問題。所以就自我治癒而言,應該要借用現代精神分析和積極心理學等理論。

除了自己努力以外,找到合適的朋友、戀人和社交圈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之後的心理健康走向。我最近在讀 Amir Levine+Rachel Heller 的《attached》,裏面有一些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理論,也有幫助我們選擇合適對象的方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有人問為何容易抑鬱的基因能流傳至今。

我猜想,抑鬱其實是比較極端的情況了,更多人應該是處於容易焦慮的狀態。我從兩個方面提供可能的解釋。

在生存環境不安全的時期,這種容易焦慮的基因有可能會讓個體更加謹慎,也因此更容易活下來。本質上,焦慮是「認為外界有危險,但人沒有遇到危險「的時候產生的情緒。比如你犯了錯,怕老闆罵你,但老闆現在出差在外,你還見不到。你只是擔心那個可能發生但還沒發生的情景。等你真和老闆面對面的時候就不是焦慮了,你要麼嚇得一聲不吭,要麼奮起反抗懟回去。 所以在危險的生存環境中,容易焦慮的人有可能存活率更高。更具體的解釋歡迎參考我的另一個回答:恐懼和焦慮的區別是什麼?

這種焦慮傾向其實在現代社會中也可能有它的用處。比如,容易焦慮的人很多時候做事細心,會未雨綢繆。按照我自己的經驗,那些會為考試和論文輕微焦慮的人往往成績更好。因為焦慮督促他們努力學習。心理學上有一種與拖延症相反的概念,叫 precrastination,就是做什麼事都會提前很多。比如我一般從 deadline 前一個月開始就擔心論文,所以一般都會提前好幾周就把論文寫完了。平時讀書也是,開學前先把第一周的讀了,第一周就把第二周的讀了,因為總是擔心會發生什麼天災人禍導致我沒法正常學習。關於這個,也有另一個回答,解釋某些學習好的人如何維持學習動力:為什麼學霸很愛學習,是因為可以改變命運嗎?(來源:知乎日報)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恐怖!万锦华人ATM取钱 被劫匪用枪指着抢走$3000现金!

美国禽流感疫情扩大 第4名奶牛场工人检测呈阳性

安省滑铁卢议员遭陌生男烟花攻击 脸颊耳朵均受伤

这个多伦多华人超市品牌将开设市中心首家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