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積症!每個人都可能會有的心理障礙!

加拿大都市网

儘管電視節目和電影中經常有污名化的描述,但大多數 “囤積者” 並不符合生活在骯髒環境中的戲劇性刻板印象。

事實上,2%到6%的人有囤積症,這是一種心理健康狀況,當一個人在與其他疾病——從腦損傷到悲傷到抑鬱症——鬥爭時,囤積癖好往往表現為一種應對機制。換句話說,它比你想像的要普遍得多。

像其他心理疾病一樣,囤積症——雖然在生活管理上造成困難——可以通過正確的方法進行治療。一篇由兩位精神病學家和一位職業治療師(都在澳大利亞)撰寫的科學文章概述了衛生專業人員幫助患者的策略。

早在2013年,《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就承認囤積症是一種獨特的疾病。

手冊標準如下。

 

  • 難以丟棄或放棄所有物,無論其價值如何。
  • 困難是由於感知到需要保存這些物品,以及與丟棄這些物品相關的痛苦。
  • 丟棄所有物帶來的困難導致物品堆積,使生活區變得擁擠和雜亂,並大大影響了物品的預期用途。
  • 囤積行為在社會、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領域造成臨床上顯著的困擾或損害。
  • 囤積行為不能歸因於其他醫療狀況。

 

如果你在親友身上發現了這些癥狀,下一步就是想方設法讓他們得到幫助。然而,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囤積症的一個主要標誌是拒絕幫助,所以醫生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要尊重病人不接受治療的意願,又要不完全接收。相反,要鼓勵醫生結合溫和、持續的幫助與情感支持,即使患者甚至拒絕打開他們的門”。

核磁共振掃描表明,患有囤積症的人往往與認知控制有關的大腦區域連接不足,但與專註於個人內心世界的區域有更多的連接。

這可能有助於解釋他們為何沒有能力管理他們賦予物品的所有意義,以及為什麼他們無法放棄。

當無節制的囤積開始干擾生活或周圍人的生活時,囤積行為就成為一種障礙。雖然許多囤積者是社會上活躍的成員,但在極端的情況下,囤積可能導致骯髒的個人生活環境。

研究人員強調,一旦患者同意治療,醫生必須首先解決其他可能使囤積行為惡化的問題。在超過50%的案例中,囤積行為與其他疾病並存,如抑鬱症或酗酒等精神障礙,或關節炎等身體疾病。

研究人員建議使用認知行為療法,針對特定的情感依戀和模式。根據某些研究,可以適當地使用藥物,如治療強迫症的藥物可能也有助於治療囤積症,儘管這些研究的人數通常非常少。

最後,在澳大利亞,有一些支持團體,如Buried in Treasures,在那裡,那些與病徵作鬥爭的人可以互相學習應對技巧,並找到理解他們的人。

該研究已發表在 Australian Prescriber 上。(煎蛋,圖片來源pixabay)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10种值得购买有机版本的食物

科学家最新研究:盐是如何损害健康的?

这种蔬菜的蛋白质含量超过牛奶!

热门补充剂姜黄到底有没有副作用?姜黄影响药物治疗的3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