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都沒走對!專家告訴你健步走怎樣才能走出效果?

加拿大都市网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健步走是絕對好的鍛煉方法。每天進行適量的步行運動,對身體健康是很有益處的。不過大部分人可能沒走對,那到底走多少步才合適?怎樣走才能起到鍛煉的效果?長時間走路會不會讓關節受不了?今天請專家來談談這個問題。

一、什麼時間走對人體最好

人體體力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受機體「生物鐘」的控制,一般在傍晚達到高峰。比如,身體吸收氧氣量的最低點在下午6:00;心臟跳動和血壓的調節在下午5:00到6:00之間最平衡,而身體嗅覺、觸覺、視覺等也在下午5:00到7:00之間最敏感。因此,綜合來看,傍晚鍛煉效果比較好。

此外,人體在下午4:00到7:00之間,體內激素的活性也處於良好狀態,身體適應能力和神經的敏感性也最好。所以,提倡傍晚鍛煉,但在晚間時段,要注意運動強度,否則強度過高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妨礙入睡。

喜歡晚飯後健步走的朋友,最好在飯後的20-30分鐘之後再開始。吃飽後立即運動會影響腸胃蠕動,讓人感覺不舒服,尤其是腸胃功能較差的人。

二、鞋和衣服要這麼選

一雙適合的鞋:盡量選擇頭部較寬鬆的運動鞋,最好是跑步鞋,不要穿皮鞋、高跟鞋、布鞋等。尤其是鞋底要選厚的,鞋子彈性及緩衝能力較好,能減輕對膝蓋腳踝的衝擊,因為在健步的過程中,膝蓋、腳踝要承受的衝擊力,最大會達到體重的幾倍,選好鞋子可以減少鍛煉時膝蓋、腳踝的慢性損傷。

一身透氣的衣服:健步走的衣服倒不是太重要,但是一般應該是滌綸的或者特種滌綸的,這樣的衣服最好材質透氣、寬鬆,如果是夜晚走,顏色最好以鮮艷的為主,或有反光條裝飾,可減少交通意外的發生。

三、在塑膠場地和草地走最好

健步走一定要選擇視野開闊、安全的場所,避免在人煙稀少、車流量大的馬路上進行。如果條件允許,最好的場地是塑膠場地。但是塑膠場地較少,因此瀝青路也很好,最差的是水泥路。瀝青路和水泥路上健步走都需要好的鞋子。

路面越軟、彈性越大越好,對膝蓋和腳的衝擊越小。塑膠比柏油路好,跑步機和柏油路差不多,柏油路比水泥路好,水泥路比青石板路好。

四、健步走需要正確姿態

抬頭:抬頭不是昂頭,也不是伸頭。視線平視,頭與地面垂直即可,下巴收回來。

挺胸:肩膀放鬆,挺直腰桿。

收腹:收腹是指腰肌、腹肌微微用力收緊,目的是為了減輕大腿的負擔(腹部不用力,上半身都靠大腿自己扛着了),並不是讓你一直腹部吸着氣走路。
擺手臂:手臂自然下垂,隨着步伐前後擺動,手肘也可以稍微彎曲,自然左右擺動,不需要額外用力擺臂。

邁步走:腳跟先着地,盡量做到腳步輕盈,別摩擦着地面拖着走。每走一步都要使腳完全抬離地面,也不需要高抬腿,微微抬起即可。避免對腳部及踝部關節造成損傷。

五、每分鐘走90-120步即可

健步走的速度可分為慢步走(70-90步/分)、中速走(90-120步/分)、快步走(120-140步/分)、極快速走(140步以上/分)。

步子的快慢是決定鍛煉效果的關鍵因素,速度太慢很難起到鍛煉效果,太快可能會超出身體的負荷,容易帶來疼痛和損傷。因此最好因人而異,由年齡和耐受程度來決定。美國運動醫學會推薦健康成人進行中等強度體力活動,就是我們說的中速走(90~120步/分),運動時應該是心率加快、身體微微出汗。

六、別盲目追求每天1萬步

美國運動醫學會及美國心臟協會規律運動指南指出:30分鐘有氧運動,是普通成人保持健康和降低慢性疾病風險所需要的。

如果是為了減重或保持體重,需要60-90分鐘的運動。每周進行3-5次最為適宜。

如果按每分鐘120步算,每天5000步左右是比較合適的。想減肥的人,可適當增量到8000~10000步。不過,別每天盯着手機盲目的追求這一萬步,畢竟你出門買飯的這種生活步數並不等於運動步數。

每次健步走之前,至少要有5分鐘熱身運動,比如活動膝關節、腳腕、胯部等,以及四肢及腰背的拉伸,待身體微微發熱,心率緩慢提高,就可以走起來了。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