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宅家手機刷不停 焦慮的微信朋友圈

加拿大都市网

社交軟件微信面世之初給人帶來無盡便利,而後朋友圈功能的加入則讓這個社交平台變得豐富多彩。疫情期間,宅家增多,很多人比平時更多地刷朋友圈了。只不過天長日久刷朋友圈的你,有時候是不是覺得並沒有很快樂,甚至覺得這個所謂「朋友圈」的存在讓你變得莫名地焦慮,這種焦慮或許來自他人不停地「曬幸福」,「晒成功」,讓你總覺得比別人差。又或者是朋友圈氾濫的碎片式信息,讓你焦慮地無法辨認什麼是真,什麼是假。本期《加拿大都市報》就和大家聊聊微信所帶來的焦慮情緒。

文:本報記者張譽 圖:網上照片

同齡人秀成功 讓人難受 讓人酸

電視節目《圓桌派》早前開了一檔番外節目《圓桌時光派》。節目上,嘉賓蔣方舟談到自己的焦慮來自微信朋友圈。蔣方舟原話稱:「朋友圈的存在,讓我邊生活邊競爭,太讓人焦慮。在沒有朋友圈前,我不會這麼密切地了解別人的生活樣子,我也不想了解。在朋友圈看到別人比自己過得好,看到領先自己很多的同齡人,就會讓自己感到很焦慮。晚上睡不着,越焦慮越刷,越刷感覺越焦慮。」
家住卑詩省列治文的Dylan說,自己很認同蔣方舟的說法,而他自己也是,尤其最近幾年開始變得好像有微信焦慮症一樣。而且這種源頭一大部分也是來自看到別人不斷地「晒成功」。「說實話,在沒有朋友圈之前,別人的生活是什麼樣,我們很難了解,也真的和我一點關係都沒有。但自從朋友圈出現,讓自己與身邊熟悉或不熟悉的人的生活被迫拉近。」

Dylan續說,因為養成了刷朋友圈的習慣,所以自己每天定時都會翻一翻,睡覺前也必須看一下,結果就是越看越難受。他說,說實話,曬旅遊,曬美食,自己也沒什麼感覺。但尤其受不了看到別人晒成功。Dylan舉例說,朋友圈有認識的朋友可能事業還算成功,所以不定時就會參加一些高大尚的活動,然後與社區名人或者政客合影。每次參加完活動,他都會在晚上10點左右就「秀」照片,並且編輯內容說自己又受邀參加晚宴,感到很榮幸,同時再「秀」上至少6張照片,展現出一片年少事業有成的模樣。

Dylan坦言:「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同齡人,看到別人如此優秀,你難道不焦慮,不羨慕,不嫉妒嗎?在真實社交環境中,朋友之間相互比較一下都很正常,很普遍。如今跑到一個社交平台上,還要被迫看原本就不算熟的朋友秀成功,你說心裏堵不堵得慌。」

有人說Dylan有些玻璃心,其實這一切何足掛齒。Dylan也表示:「這個也許真的和性格有關,身邊其他朋友也刷朋友圈,我也詢問過是否有同樣的焦慮,有些朋友就完全沒有,這樣的朋友大多數屬於樂觀派。但像我這種相對沒那麼樂觀的人而言就真的不行。」

Dylan說道,這一年焦慮感尤其嚴重,可能是自己30歲,身邊的同齡人經過5-6年的奮鬥,也都成為各行業的精英,人與人的差距就漸漸拉開了,因此讓焦慮感更肆無忌憚地滋生了。他又說:「為了不讓自己那麼焦慮,我現在唯一在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手,盡量少刷朋友圈。我曾經一度將朋友圈關閉,但後來發現這樣也不行,畢竟還要通過朋友圈獲取一些資訊,所以現在能做的就是少看朋友圈,多做事。」

的確或許少看朋友圈是唯一解決焦慮的一種方式。網上有一個關於朋友圈的段子是,當代人解壓三大方式:刪除朋友圈、換朋友圈封面,以及換頭像……由此可見,朋友圈確實給當代人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無時無刻對比就有無時無刻的傷害

住在南三角洲的新移民Jennifer告訴記者說,她還算是一個比較樂觀的人,但自己依然會因為朋友圈感到焦慮。「舉個例子,我看到別人的孩子參加什麼活動,又得了什麼獎,心中難免有些酸溜溜,感覺自己遭受了一萬點的傷害。每每如此,我心中就會尋思,別人家的孩子是吃啥長大的,為何那麼出色。」

Jennifer說:「只要是人就都會比較,只要一比較就自然會有傷害。朋友圈讓這種傷害無限放大的根本是讓「比較」變得太容易了。以前八竿子打不到的人,現在隨隨便便就出現在朋友圈裡了。其次,朋友圈曬出來的大量內容中,相信有絕大多數東西又是自己所沒有的,包括秀成功,秀恩愛,或是自己苦逼「搬磚」幹活吃泡麵時,別人卻在世界另一頭度假和享受美食,這種時不時出現的內容必然觸碰到了敏感神經。自己啥都沒有,別人要啥有啥,你說來氣不來氣吧。再者以前你可能只會和身邊一兩個朋友比,這樣自己或許還有些優勢。比如自己會做飯,A朋友不會做,那心中好受一點。如今和朋友圈N個人比較,你就會發現自己原本有的會做飯優勢也蕩然無存,而自己沒有的則依然沒有,你說這樣比較後,能不焦慮嗎?更嚴重的是這種焦慮感被放大了幾十倍。」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的在他的《身份的焦慮》一書講到,越是看起來與我們背景接近的人取得成就,越是會對身邊的人產生一種不平衡感。

把握微信社交禮儀 曬者有度

在溫哥華工作的Ben說道,自己在瀏覽朋友圈的時候看到的是人生百態,裏面都是曬幸福、曬高貴、向領導晒成績,曬孩子和曬旅遊,偶爾抱怨一下。如果這些人的背景和自己比較接近,又或是同事和同學,而他們的一些不同的舉動或取得了成就曬出來,就給自己帶來了心理的波動。不平衡的心理,嫉妒和焦慮也難免。

不過,他也表示,對這樣的焦慮把控的還算得到。首先自己的宗旨是少刷朋友圈,絕對不會閑來沒事,就去刷刷朋友圈。以前自己有個習慣會從朋友圈最新動態倒過來刷,一直翻閱到上一次看的最後一條動態。如今自己絕對不會這麼做,錯過就錯過,前往不要看太多,看太多就容易想太多。其次,就是調整心態。「我現在很關注自己本身擁有,而非去想自己沒有的。同時樂觀地去看待一些事情,比如別人很成功,我便當成是一種督促和鼓勵,爭取讓自己變得更好。其實不看朋友圈也沒什麼損失。建立內在的對自己的認可,在有焦慮的時候,用自我認可和其他精神上的支點支撐和對沖。」

當然也並非所有人都會焦慮。華裔女士Vicky就說,自己平時也刷朋友圈,但她也不是很焦慮,因為自己秉承了「別人愛咋咋地,過得再好,飛上天也與自己無關」的心態。當然要是別人真的足夠出色,自己也會像對方取取經,獲取點有用信息。

不過Vicky也提到,既然現在很多人把微信朋友圈當成一個社交圈子和平台,那就要與身處真實社交環境一樣,把握正常社交禮儀,你所言和所做需考慮他人感受,不讓對方難堪和不舒服,所以朋友圈愛曬的小夥伴,還是要注意一下秀的方式和頻率,顧及一番圈中好友的感受。當然看者也要保持心態平和,用美好和祝福的眼光關注他人,這樣才能避免心態失衡。

朋友圈:發者疲累,觀者難受

中國《新周刊》曾在463期以「滾蛋吧!朋友圈」為封面標題,闡述朋友圈所帶來的焦慮。如今很多對人都和Jennifer,Dylan一樣看膩了朋友圈,他們都有一個相同的理由:煩。另外,有一批不再愛朋友圈的人也有一個相似的理由:累。

的確,當你在霧霾包裹的樓宇中吃着外賣、敲着代碼,卻發現朋友圈裡戴着太陽鏡在金色沙灘上高高躍起的朋友露出了誇張的笑容。倏忽之間,你就被濃濃的自怨自艾包圍,天天如此,只剩煩人。
你以為照片里的朋友就容易么?在海灘上跳了十七八次,才捕捉下一張還算完美的照片,修過圖之後發出去,已經累得滿身大汗。難得休一次年假,不收穫幾十個贊和回復實在太虧。幾條票圈發出來,次次湊夠九張,怎能不累?

美食、旅行、跑步、孩子、恩愛……朋友圈各種頻繁的秀令人厭煩。

朋友圈是一門秀的藝術。很少有人把傷痛難堪、沒有結果或不如人意的事情發在朋友圈,我們所能看到的,往往都是別人光鮮的一面。陽光總在風雨後,風雨就不跟你說了,只給你點陽光感受一下吧。很多時候,能發一條讓人艷羨的朋友圈,甚至成為面對眼前困難的動力。久而久之,朋友圈上全是輕鬆又美好的快樂圖景,而背後曲折的生活真相永遠是個謎。現在的朋友圈陷入到「總是羨慕別人」和「處心積慮讓別人羨慕」的境地,雙重尷尬下,發朋友圈和看朋友圈也越來越無趣。

若做不到少刷朋友圈,那至少就先從克制開始吧。

中國北師大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大將軍郭,曾在微信公眾號「我們心理都有病」中提到,其實朋友圈的焦慮是完全不必要的。他說如果每天你多花點時間沉浸在朋友圈裡,是很難不焦慮的,你忙得不可開交的工作日有人在海島度假,你加班完一口飯都沒吃的深夜有人剛剛吃完燭光晚餐在散步,你心心唸唸卻捨不得買的一條裙子已經穿在別人身上且她比你更瘦更白更優雅,你是單身狗但是一個月內有三個老同學在朋友圈發佈了婚紗照。

朋友圈是你的,但快樂和幸福卻都是別人的。在落差中,別人的光鮮生活會讓我們降低對自己的評價,傷害自尊水平,這就是焦慮的根源,錯不在朋友圈裡的人過得太好,而是你自己主動選擇了一種將自己暴露在不恰當比較的環境中。

雨天不帶傘卻還偏偏羨慕着坐在車裡的人,你能怪誰呢?

而這種刷朋友圈帶來的焦慮其實原本沒有必要,朋友圈裡的狀態永遠都是片面的,而我們也總是會條件反射地的格外注意自己的缺失或不足,我們過度放大了對比最明顯的部分,一葉障目,超載的信息負荷又很難讓人有足夠的認知資源去加工和推導事情本來的面目。

朋友圈展示的是結果,我們也往往只看到了結果,其實大家都一樣,在漫長的過程中煎熬和拉扯,不必焦慮和羨慕,你能做的就是少動動手指,少刷幾次朋友圈,我不是教你掩耳盜鈴,是教你真正參與自己的生活,你的生活不在朋友圈,而在眼前。

我們為什麼樂此不疲?

雖然心知肚明太多冗餘的消息佔用了我們大量精力,造成了壓力和焦慮,可為什麼我們還是樂此不疲?答案有點繞,但卻很真實,我們刷朋友圈的初衷其實本事想緩解焦慮,或者說是用一種不可知的焦慮來代替已知的焦慮。

解決一個問題的最好方式,其實是創造一個更大的問題,那麼之前的問題看起來也不算什麼了,哪怕它客觀上沒有得到任何的處理,但從我們內心感受而言,那個老問題被取代,就相當於被解決掉了。想想那些你本不必駐足在朋友圈的時刻?有時候你本該在處理繁瑣的工作,有時你剛剛跟人吵架心情很差,有時你本打算開始背單詞,有時你馬上就要開始一個重要但讓你精神緊張的會面……
這些時候你的確有該做的該面對的重要的事情,但是你卻選擇了打開朋友圈,那是我們想暫時逃避和緩解當下現實里正要面對的難題和壓力,我們試圖躲到朋友圈裡紓解情緒。

可惜往往我們的暫時逃避會造成沉溺,該做的事情被一再拖延,甚至本想偷得一點空閑輕鬆卻造成了新的焦慮,結果是不僅耽誤了真正要做的事,同時情緒上也增加了新的負荷。

刷朋友圈可以說是一種很便捷卻又很廉價的轉移注意力方式,它給我們造成的幻覺是我們可以隨時從逼仄的現實生活里逃跑,只要我們願意,就可以通過朋友圈去屏蔽現實帶給我們的負面感覺,但這種阻隔並沒有真的發生過,我們把問題歸咎到朋友圈的時候,反而是放棄自己的主導權,相當於束手就擒接受被肆意侵犯。

你需要的是多給自己一點保護,別總是將自己暴露在容易失控的環境里,你是情緒和生活的主人,如果暫時做不到刷朋友圈卻不為所動,那至少就先從克制開始。

面對疫情恐懼,封城不如封朋友圈!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儘管形勢有好壞兩面的變化,但是華人圈裡的焦慮和恐慌始終不減,甚至有愈演愈烈的架勢,令人為之擔憂。這種恐懼,本質上不是來自新冠病毒,而是微信群、朋友圈裡各種的胡亂揣測和虛假信息。

新冠病毒是一種高傳染性、中致死率、輕症居多、不難治癒的病毒,雖然與普通流感不可同日而語,但和SARS比起來只能說各有千秋。

這次疫情剛爆發時,由於人們缺少對這種新病毒的了解,加之中國在前期防控方面的失誤,產生了爆炸式傳播和一系列恐慌,這可以理解,但時至今日,還以訛傳訛,自我嚇唬,就太不應該了。像後來的其他國家,比如加拿大、美國在疫情處理上,都比較適度、理性,進退有據。他們主要是要求居民加強自我防範,如有輕型癥狀則以自我治癒為主。

像對待戴口罩問題,大部分地方都不會建議戴口罩出行的,因為國外通常而言是有病的人才戴口罩或者確實發生了嚴重的情況。據了解,新加坡這次為了教育來自中國的新移民,政府反覆宣傳不要戴口罩,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在海外的華人新移民該怎麼辦?一句話:入鄉隨俗,入鄉隨俗,入鄉隨俗,重要的事說三遍。

我是十天前由大連經北京返回溫哥華的,一路上都是緊緊戴着口罩,當小心翼翼走進溫哥華機場時,發現除了來自中國的旅客佩戴口罩外,其他旅客和機場工作人員都沒有佩戴口罩,機場進出連最基本的測溫都沒有,一切照常(當然相關部門也在做好各種準備,只是不需要過度防範而已)。我想,華人向來缺乏信任,遇事妄加猜測,彷彿只有大量搶購物資,才能安撫那顆躁動的心。

對於疫情的發展,雖然正在形成的更廣泛的擴散,但我個人還是比較樂觀的:第一,中國的疫​​情已經根本好轉了;第二,即使其它地區(韓國、伊朗、意大利等)會有一些爆發高峰,但畢竟有中國的經驗教訓,很難再次出現中國的情況;第三,最重要的是天氣很快就會轉暖了,而大自然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

也就是說,疫情的風險敞口只有三、四兩個月了,這期間還會出現一些新情況,假如美國增加到近千例,加拿大超過百人,都會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估計美、加實際上也都不止現在這個人數,只是沒有全面檢測,有些感染者稍微休息也就很快痊癒了。如果這個病毒還耐熱,將轉為長期存在,那也無需恐懼,長期化了也就知道該怎麼應對了,更別說「瑞德西韋」們正快速走來。華人比本地人恐慌,因為有雙重的恐懼。前段時間因為中國的疫情而恐懼,這段時間中國好轉了但海外增多了,華人更是惶恐。華人何時才能有雙重的平安和喜樂呢? !

華人恐懼,是因為華人活在恐慌的世界裏。要想擺脫恐懼,就必須走出恐慌的世界——至少是微信群和朋友圈的世界。我有位同學前段時間說,天天看微信刷疫情,看着看着就覺得自己也好像得上了。其實我也有這種感受,春節期間在中國,就不由自主地被各種謠言和傳聞淹沒了,心常有戚戚然;回到溫哥華,才稍覺安頓,不過一旦你多在微信群里翻翻,那種感覺又會襲上心頭。凡是常在朋友圈裡轉發不實報道或者所謂陰謀論之類文章的,或者總是晾曬個人生活圖片的,或者動輒一天轉發好多條信息的,我就只好把他們割愛隱藏起來了。

微信等新媒體平台,給我們提供一個發表言論的平台,甚或說每個人都擁有了一個小自媒體,但越是這樣越要注重自己的言論,關愛別人的感受,從而讓個人品牌和朋友圈越來越有價值。否則,得不償失,害人害己。

除了像清理病毒一樣,清理自己的微信群和朋友圈,還要走出去多做點事。越是陷在小圈子裡,待在家中,越是容易恐慌,並自我強化;而凡是去上班的,去做事的,就不會覺得這個疫情有多麼可怕。

為了更好地防控病毒,打造幸福的新家園,在溫哥華,就有一群華人義工自發地創建「回家(加)隔離互助」活動,給有需要的華人朋友提供各種幫助,產生了很好的防控效果,也在當地主流社區中贏得美譽。通過他們的奉獻和努力,華人社區正在成為主動防疫的優秀典範!

總之,要處理好自己和微信群與朋友圈的關係,讓謠言止於智者,讓病毒敗於勇者。作為海外新老華人,更需腳下生根,心有依靠,才會有真正的平安、喜樂、健康和幸福!
本文首發於公號「幸福家庭圈」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