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為什麼打胳膊上不打在屁股上?

加拿大都市网

全球新冠病毒病(COVID-19)疫情日益嚴重。雖然「社交距離」和「保持居家」等策略正有效控制疫情蔓延,但世界想要恢復以往的秩序與繁榮,疫苗可能才是最終的解藥。

疫苗不僅可以免疫病毒,還能安撫人們內心恐慌和焦慮的情緒。

慶幸的是,出色的生命科學技術並沒有讓人們失望。國內外各大研究所和企業,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推進疫苗的研發和驗證。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腺病毒載體疫苗、滅活疫苗以及 mRNA 疫苗都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部分參與疫苗臨床試驗的志願者們也紛紛曬出接種疫苗的照片,除了讚揚 TA 們無私奉獻和勇敢的精神之外,還有一個「平平無奇」的細節引人注意——疫苗總是接種在胳膊上。

除了小時候吃的脊髓灰質炎「糖丸」之外,提到接種疫苗,你聯想的下一個畫面可能就是擼起袖子(有的人還要加上閉眼和咬緊牙關)。但是你是否想過,為什麼疫苗要打在胳膊上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得知道:

疫苗是什麼?

疫苗其實是「以毒攻毒」這一策略的產物,它來自細菌或病毒等病原體,作用的對象也是這些病原體。

安省流感疫苗供應充足。CBC

得益於免疫系統的記憶能力,失去活性或降低毒性的病原體(滅活疫苗 & 減毒活疫苗)、病原體的零部件(亞單位疫苗 & 核酸疫苗 & 載體疫苗)、以及病原體的產物(類毒素疫苗)等,能在不造成原有傷害的前提下,讓人體學會如何對付這些病原體,從而達到免疫和預防疾病的作用。

疫苗如何起作用?

面對外界病原體的侵襲,人體演化出了3 層保護防線:皮膚、黏膜等物理屏障、免疫系統的先天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以及獲得性免疫(特異性免疫)。


人體免疫系統的三道防線(圖源:China Daily)

疫苗依託的正是身體的最後一道防線——特異性免疫。

當假扮病原體的疫苗進入人體,並被免疫細胞識別之後,會引發一系列針對性的反應。T 淋巴細胞主導的細胞免疫分泌各類細胞因子,並介導識別、消滅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而B 淋巴細胞主要發揮體液免疫,識別病原體(抗原),分泌免疫球蛋白(抗體)與之相結合。

無論是細胞免疫還是體液免疫,接種疫苗之後都「深深」地記住了疫苗的樣子,也就是記住了病原體的模樣。下一次當真正的病原體入侵人體的時候,相關的記憶便能夠幫助免疫系統對抗該病原體,預防疾病的發生。

「病原體」疫苗需要被免疫細胞有效地識別,進入人體到達的場所很重要,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便是接種的方式和部位。

怎麼接種疫苗?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接種疫苗往往是通過注射的方式。

靜脈注射是一種把血液、藥液、營養液等液體物質,直接注射到靜脈中的醫療方法。因藥物被直接輸送到血管中,故發揮功效速度較快。短暫性的靜脈注射即一般常見的「打針」;而連續性的靜脈注射就是俗稱「點滴」的醫療過程,可用來輸入量比較大的液體藥物。

另外,輸血或診斷檢查如 X 線攝片等也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輸入。

注射部位:常用的有肘窩的貴要靜脈、正中靜脈、頭靜脈,或手背、足背、踝部等處淺靜脈。

皮內注射時,藥液被送往表皮與真皮之間。在局部麻醉、皮膚過敏試驗以及預防接種疫苗的過程中都可能用到皮內注射。

注射部位:用於局部麻醉時在目標麻醉處注射;藥物過敏試驗通常選擇前臂掌側下段;而預防接種疫苗常打在上臂三角肌下緣。


幾類不同的注射,其注射的方法細看的話會有很大的不同(圖源水印)

皮下注射,顧名思義就是將藥液注入皮膚之下,也就是真皮以下的組織部位。除麻醉用藥或預防接種疫苗以外,像胰島素這種口服會因腸道內消化酶破壞、失去作用,且需要被迅速吸收的藥物也適合皮下注射。

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緣、上臂外側、腹部、後背及大腿外側方。

肌肉注射是一種常用的藥物 / 疫苗注射治療方法,指通過注射器直接注入肌肉組織內。肌肉注射一般是在不適合靜脈注射、但需要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產生療效,或注射刺激性較強或藥量相對較大的藥物時使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任何情況下都能進行肌肉注射,如目標註射部位出現硬結、或感染情況時就不宜進行。


計劃免疫內疫苗接種信息(圖源:好大夫在線)

大家印象中熟悉的胳膊上方注射疫苗可能是肌肉注射、皮內注射或者皮下注射,而這幾種方式也正是接種疫苗的主要途徑。

疫苗經由不同的組織到達血管,再經過循環系統與免疫細胞相遇,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因此「擼起袖子」和「接種疫苗」就總會被聯繫起來。

為什麼不是屁股?

至於在標題中出現的臀部注射(屬於肌肉注射)一般比較少見,是為了保證疫苗能起到應有的效果,需要疫苗能夠介導較強的免疫應答效率。


小孩子聞風喪膽的屁股針(圖源水印)

臀部脂肪組織多,脂肪層的血液循環較差,從而降低疫苗吸收效率,減少了吞噬細胞(抗原呈遞細胞)與病原體抗原接觸,從而影響了將處理後的病原體抗原轉移給免疫活性細胞,導致注射後產生的抗體滴度低且下降速度快,嚴重影響疫苗的免疫效果。(而且臀部注射相對而言不太方便)

而上臂三角肌部位肌肉發達、血管少、皮下脂肪層薄,以乙肝疫苗為例,有報道稱接種者的抗體滴度比臀部接種者高出數倍。因此目前成人接種乙肝疫苗等疫苗多選用三角肌部位。

當然,這種說法也並不絕對。對於嬰兒和新生兒而言,三角肌的肌肉分佈比臀部要少,反覆注射某些疫苗,反而不能被及時吸收,甚至容易造成硬結和感染等副反應。

害怕打針怎麼辦?

如果有「針頭恐懼症」,你可以選擇無痛注射或者未來可能實現的微針貼片等技術,都能夠免去面對針頭時的焦慮和不安。

除此之外,新型的疫苗接種方式也將給「針頭恐懼症」患者帶來福音。

例如小時候吃的「糖丸」便是脊髓灰質炎疫苗,糖丸進入消化道之後,疫苗便被釋放,並作用於腸粘膜上的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或淋巴小結等免疫組織,進而介導免疫應答,起到預防的效果。


糖丸疫苗,不過現在已經很少看到了(圖源:人民網)

噴劑疫苗則是另一種選擇。這類疫苗多作用於鼻腔,在鼻腔黏膜或呼吸道黏膜引起免疫應答,發揮作用,目前市面上已有針對流感的鼻腔疫苗可供使用。

而此次針對新冠病毒研發疫苗的團隊中,來自香港大學的團隊就打算運用鼻腔疫苗的技術。


鼻腔疫苗(圖源:unsplash)

口服疫苗和噴劑疫苗都有着使用方便、避免使用針頭和注射器,減少交叉感染等優點,但它們並不適用於所有的疫苗,為達到理想的免疫效果,大部分的疫苗仍採用注射的形式,目前使用的口服疫苗和噴劑疫苗種類還是很少。

也許在未來,更多更加方便的疫苗接種形式會出現並普及,成為人類對抗各種疾病的利器。

而眼下,希望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疫苗能夠順利通過,嚴謹且複雜的臨床試驗,成為這場災難的解藥。(本文作者:Tadpole )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镁是人体必需矿物质 但摄取过多会有5个副作用

什么是最健康的甜椒?红、绿、黄之间的真正区别

理疗师希望你了解的疼痛管理小贴士

看日食时没有戴合适的眼镜?如何判断您的眼睛是否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