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像應診年增逾倍 哪些病患和哪類病症適合視像應診

加拿大都市网

■ 卑詩家庭醫生2013年可視像看病以來,病人以這種方式求醫數字大增。 medicoonlinegratis網頁圖片

本報記者李群報道
身體不適求醫通常說要「看醫生」,但你想過這種「看」是通過視頻方式進行嗎?卑詩衛生廳提供的資料顯示,2015至16年度,卑詩有逾4.3萬人次通過視像看病(telemedicine)方式求醫,省府醫療保險計劃(MSP)此類開支逾272萬元(附表一)。

■ 卑詩視像看病開支 

卑詩大學(UBC)最新報告顯示,年輕女性因較輕微病症求醫,占視像看病最大比例。目前各界對這種看病方式意見不一,有大溫華裔醫生認為,視像看病局限性很大,較適用偏遠求醫困難的地區,華裔病患大多不接受該診病方式。

根據《卑詩醫學雜誌》(B.C. Medical Journal)在今年6月刊發了名為《基本護理中的視像看病:誰是卑詩省目前的使用者?》(Telemedicine in primary care: Who are the current users in British Columbia?)的報告,作者是UBC醫學院教授、家庭醫生加布里埃爾(Dr. Patricia Gabriel)等4位學者。

研究員統計了2014至15年一年間,向省府申請報銷的1.6萬個互聯網視像看病賬單,再歷經兩年編撰完成報告。報告指出,視像看病使用較多的醫療領域包括精神疾病、心臟病、糖尿病、遺傳疾病、腫瘤疾病、神經病及身體復健等。

三分二使用者為女性
報告統計出通過視像看病的十大疾病(附表二),更發現高達三分二的使用者是平均年齡為31.5歲的女性病患。大溫地區因人口密集是使用視像看病人數最多的地區,但和平河(Peace River)地區每千人使用視像看病的比例最高,為每千人平均有52人。

加布里埃爾周四接受《星島日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卑詩醫生通過視像看病有很久歷史,但均為病人旁邊有護士或其他醫療人員配合,由在視頻另一端的專科或外科手術醫生提供醫療建議及判斷。而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家庭醫生,通過視像方式為沒有醫護人員陪伴左右的病人看病,應在2013年才出現。
對於年輕女性最多使用視像看病,加布里埃爾說報告並未分析其原因,除和平河地區外,菲沙河谷及大溫地區也是視像看病被較多使用的地區。

■ 加布里埃爾醫生。 網上圖片 

加布里埃爾表示,她及其他報告撰寫人僅做出相關統計,並未就目前視像看病的質量作出分析及判斷。她說:「視像看病的優點是方便病人,病人可在家中看醫生,這對行動不便或者居住在偏遠地區的病人十分有利;醫生以此種方法看病的其中一個最大挑戰,就是醫生如何保證獲得病患治療及身體狀況的連續性信息,因為病人可能通過視像接觸不同醫生。」

視像看局限性非常大
大溫華裔醫生馮啟寅近日受訪時表示,視像看病並非新鮮事,印象較深的是約在十多年前,卑詩內陸一家醫院以這種方式,為較為偏遠地區的病人看病。2015至16年有4.3萬人次視像看病,該數字對於全省一年來說其實不算多。

■ 馮啟寅醫生。資料圖片 

 

 

他說:「若病人身邊沒有醫務人員,視像看病就有非常大的局限性,例如醫生無法為病人測量心跳、血壓等。很多情況下,醫生視像看病後,還是要叮囑病人再看家庭醫生。」
有長達40年行醫經驗的馮啟寅表示,據了解卑詩內科及外科醫學會(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 of British Columbia,簡稱CPSBC)已開始對視像看病作出檢討,通過追蹤接受此類服務病人狀況,研究視像看病是否存在質量問題。

上述報告並未統計卑詩有多少家庭醫生以視像方式看病,自己不做視像看病的馮啟寅指出,長者醫療服務需求較多,而長者恰恰較多不善使用互聯網視頻技術。他建議華人患者,其實一般性醫療問題可撥打電話811諮詢,該省府提供的免費全天候服務熱線,由護士解釋基本醫療知識,也提供中文服務,病人此後可決定是否需要看醫生。

據了解,卑詩前自由黨省府衛生廳長萊克(Terry Lake),曾在2014年要求對視像看病政策進行檢討,因為有關注人士發現此類醫療服務增加幅度較大,且通過視像看病的醫生,可與當面看診一樣向卑詩醫療保健計劃(MSP)申領開支,這或加重卑詩醫療開支。不過,該檢討最後並未完成,前朝省府也曾表示要推出新的策略計劃,但未有結果便下台。

卑詩衛生廳在回複本報查詢時,指出任何應用於醫療系統的科技項目,都須遵守多項要求。

衛生廳:視像看病也有很多條件
針對視像看病的不同意見,卑詩衛生廳指出科技可在醫療服務中扮演角色,但簡化病人看病過程、病人病歷須保持單一且有連續性,以及省府醫療開支等因素都須綜合考慮。有華裔病人表示較複雜醫療問題一定要找醫生面對面診治,但諸如慢性且無病變的皮炎、胃病等則通過視像看病可節省時間。

卑詩衛生廳發言人梅爾(Stephen May)近日在接受《星島日報》記者查詢時表示,相信科技在支持病患求醫,以及衛生當局提供基本醫療護理服務方面可發揮作用。但是,這些技術必須要在達到多項要素的情況下才能實施,包括簡化病人看病經歷、病人擁有單一完整病歷、由固定的醫生及其他醫療專業團隊提供標準服務。此外,病人隱私及個人信息保護、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省府相關醫療開支等因素,也必須給予考慮。

梅爾還強調,所有在卑詩運行的醫療科技項目,必須遵守《卑詩醫療保險保護法》(BC’s Medicare Protection Act),以確保這些服務符合《加拿大衛生法》(Canada Health Act)要求。

病人:可省重新配藥時間
家住本拿比的華裔移民劉先生表示,因讀大學時飲食不規律,落下胃潰瘍的病症,目前雖已大致痊癒,但有時也會複發。另外,他也有皮膚瘙癢的小毛病,通常在着急上火、作息無規律時發作。他指出,這兩個病症很多年前就由家庭醫生開出處方葯,此後也曾兩三次重新獲取藥物(refill)。

劉先生說:「重新獲取藥物讓我感到十分麻煩,因為前去藥房買葯,藥劑師說這是處方葯,上次醫生處方已過期,一定要我再去看醫生開處方。我的家庭醫生很難約,一般要幾天以後,有時病都好了還沒見到醫生,後來我索性直接去毋須預約診所(walk-in clinic),但每次都要等一至兩個小時。問題是,每次醫
生幾乎不問就開同樣處方,這樣浪費了大家時間。」

他表示,理解醫療當局對病人認真負責的態度,但看醫生如果僅為此類重新獲取藥物,大可通過視像看病完成。不過他強調,自己若有較為複雜的病症,還是希望當面看醫生。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华人沸腾!淘宝空运直邮加拿大免运费了 网友:这一波绝杀!

Webber Naturals儿童维生素软糖180粒特价14.97

半夜醒来最不该做的事情

40盎司带吸管旅行杯 原价34.99打折加优惠券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