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埠蓋樓「高度」不同調 僑團促限90呎維持傳統

加拿大都市网

■ 市議會通過延至下周二表決。

 

圖文:星島日報記者張文慈

備受各方關注的溫哥華華埠發展政策修訂報告公聽會,有近百市民登記發言,溫市議會周三舉行第二次公聽會,有發言學者支持華埠南區蓋樓高度上限訂為90呎,指有助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申請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但有發展商及長者團體反對,指收緊高度限制不利華埠經濟發展。市議會延至下周二表決。

繼上周四第一次公聽會後,周三早上繼續由第42位登記市民開始發言,每人5分鐘,大會安排傳譯,為不諳英語的華裔居民即時傳譯,到下午3時左右,98位市民才發言完畢。

卑詩大學(UBC)歷史系教授余全毅發言時稱:「這份修訂報告雖不完美,但至少跨出正確一步,我支持在華埠限制建築密度及高度,相信有助保留華埠傳統風貌。」他說,擁有130多年歷史的溫哥華華埠,現正爭取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一旦市府通過修訂報告再配合3至5年計劃,相信有助成功申遺。

溫哥華華埠僑團傳統建築協會會長馬清石表示,如果任由華埠範圍高樓林立,將破壞華埠原有風貌,顯得極度不協調,他支持就建築高度作出基本限制。

前溫哥華中山公園主席陳雪英指,她也支持擬議中的分區限制,禁止超過90呎高的建築,這將有助保留華埠文化特色。她說:「缺乏高度及密度限制,將令華埠遭到高樓圍困。」

有發言稱不應阻礙建長者廉租屋

華埠行動小組馬勻雅則有條件地支持,認為應進一步收緊發展地皮寬度限制,把市府所訂上限75呎,收緊為25呎,因為華埠南區73%建築寬度少於50呎。她說:「此舉可減少建築商合併多塊建地,破壞原有傳統風貌。」

■ 余全毅(左1)發言支持華埠南區高度上限訂為90呎。司徒順(左2)反對收緊高度限制。馬清石(左3)表示支持修訂,而陳雪英支持擬議中的分區限制。

不過,有發展商的代表稱,一旦收緊高度限制,將令利潤僅剩下原有的20%。

世界關愛長者聯合會會長司徒順發言稱,「我反對收緊高度限制,因為樓層減少,可興建柏文的單位也跟着減少,連帶使得遷入華埠的人口變少,不利華埠經濟發展。」

司徒順指出,許多長者當初支持溫哥華華埠「105 Keefer」高廈發展計劃,就是希望爭取長者活動空間。他認為,維持華埠歷史面貌和特色,不應該阻礙華埠的發展。

全部98位市民均已發言

華埠行動小組發言人劉成皿及部分唐人街關注組成員指出,華埠發展政策修訂報告中,缺乏提供長者足夠廉租屋的規劃,因此反對相關的修訂計劃。

押後至下周二辯論表決

在全部98位市民完成發言後,市議員雷健華提出延後表決動議,議會最後通過押後至下周二例行議會,再辯論表決。

現行溫哥華華埠發展計劃於2011年制訂,把華埠劃分為堂所林立的片打街歷史區(HA-1)和華埠南區(HA-1A)。

據現行政策,發展商可透過更改土地用途申請,在華埠南區興建最高150呎的高樓,但市府諮詢民意後,指高大建築並不利華埠發展,今年提出收緊高度上限訂為90呎。另外,歷史區建築高度上限維持在75呎。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KitchenAid搅拌机5夸脱 原价349.99打5.7折199.97

18名司机用手机拍401车祸现场 每人被罚款600多元

路遇车祸手机拍摄 司机被罚$615

加拿大银行为保份额拼了!贷款利率战悄悄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