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月忍經痛大出血 誤診吃抗抑鬱葯15年

加拿大都市网

一名加拿大女子從16歲開始經痛並大量出血,她去看病時,醫生卻說她是精神有問題,給她開了抗抑鬱藥物。直到15年之後,該女子才被正式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

據CTV報道,亞省愛民頓女子碧思莉(Adrieanne Beasley),是全球子宮內膜異位症1.76億患者中的其中一名。該症是指有活性的內膜細胞增生到子宮內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疾病,徵狀包括痛經、性生活時疼痛、腸子蠕動時疼痛,嚴重者恐不孕。

碧思莉說:「我所有的活動都受到影響,總是覺得很累,盆腔疼痛、腰背部疼痛、腿痛。有時上廁所都很困難,這個病影響你的消化系統,你的飲食也受影響。每個月我都要發病,看上去好像我懷孕7個月了,但其實,我不能生育。」

醫學專家庫克(Andrew Cook)醫生表示,這是一種十分痛苦的女性疾病︰「患者忍着疼痛和不適進行日常生活,試圖表現正常,不讓你看出她有多痛。這是真實存在的問題。」

碧思莉最初開始在生理期大量出血和痛經的時候,還只有16歲。她說:「我當時就知道情況可能不太正常。」但碧思莉表示,她看了許多醫生,尋求專家幫助,但沒人把她的問題當真︰「醫生給我開了抗抑鬱藥物,因為他們認為我的徵狀是編造的,可能我精神有問題。」

庫克醫生表示,許多醫生不相信女患者忍受着劇烈疼痛,是因為患者從表面看上去並無大礙。碧思莉說:「你可能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健康,但你的身體裏面一團糟。」

庫克醫生對此表示認同:「這種疼痛非常可怕,我認為得了這種病的女患者很勇敢、很堅強。」碧思莉在徵狀持續的第15年,從愛民頓搬到了安省。在這裡,她找到了第一位願意相信她的醫生。她說:「這麼多年來,我一直胡思亂想,極度懊惱。後來,連我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了。」

平均7至10年才被確診
據悉,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平均要7至10年才被正式確診。庫克醫生表示,許多醫生把這種病看做是不治之症,採用激素療法緩解徵狀。
碧思莉嘗試了幾種激素療法,但副作用有時比疾病徵狀還要嚴重。她說:「我的身體排斥這些荷爾蒙。我開始脫髮,對藥物反應非常強烈,我的情緒完全被改變。最重要的是,這種療法並沒有緩解出血和疼痛。」庫克醫生指出,治療這種疾病最好的選擇是手術,目前長期效果最理想的是腹腔鏡手術。

2014年,碧思莉做了腹腔鏡檢查,證實的確是子宮內膜異位之後,她的醫生隨即採用了腹腔鏡手術去除散布的異位組織。可是疾病並沒有因此離去。「雖然醫生告訴我,手術很成功,幾年內都不會有問題,但疼痛只在術後最初的6個月略微有所緩解。」她說。

飽受疾病折磨的碧思莉,最近開始考慮做子宮切除術(hysterectomy),期望可成為結束疼痛的最後嘗試。「我意識到手術可能並不能治療,因為這是不治之症。到了這個地步,我已經絕望了,經歷過的所有治療都沒成功。」綜合報道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很多人被割伤!加拿大召回超过12000台Vitamix搅拌器

多大16岁男孩获物理数学双学位 破最年轻毕业生纪录!

重量训练凳原价799.99打折加优惠券134.98

道路拥堵!多伦多再次考虑限制Uber、Lyft等拼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