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小巧 吃出大滋味

加拿大都市网

■ 小籠原名南翔大肉饅頭,也稱為南翔小籠包。南翔小籠以皮薄、肉嫩、汁多、味鮮、形美着稱。資料圖片

本報訊

所謂的美味, 未必就是鮑蔘翅肚、山珍海味,或許只是一隻小小的包子、一塊軟糯的米糕……家常味,世俗情,舌尖上的老味道,往往與小吃密不可分。

 

從令西哈努克親王為之叫絕的全色雞鴨血湯,到老上海人念念不忘的開洋蔥油拌面,從弄堂兒歌傳唱的桂花糖粥,到一代船王包玉剛畢生摯愛的豬油芝麻湯圓……有時候,不免感慨讚佩於老祖宗語言藝術的智慧。

小吃不同於八大菜系、滿漢全席的豪華豐盛,彷彿與生俱來,就有着小巧、精緻而豐富的意蘊。

小吃,就是小而巧的吃食,往往體量不大,分量不多,可吃出的卻是情趣,品位,乃至濃濃的地域文化,令人頓感小中見大,滋味十足。舌尖上的滋味,雖小巧,卻綿長,活色生香,令人滿足。

小籠包無疑是上海小吃排行榜第一位。小籠原名南翔大肉饅頭,也稱為南翔小籠包、南翔小籠饅頭。南翔小籠以皮薄、肉嫩、汁多、味鮮、形美着稱。南翔小籠的餡心是用夾心腿肉做成肉醬,僅撒少許薑末和肉皮凍、鹽、醬油、糖和水調製而成;皮是用不發酵的精麵粉製作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不獨上海人對小籠包情有獨鍾,小籠包也是中華飲食文化的使者。

如果要找尋一種小吃能代表上海的味覺記憶,無疑就是生煎饅頭了。在上海人嘴裏,生煎永遠與饅頭兩個字配在一起,誰要是叫它「生煎包」,那恐怕是要被人笑話「洋盤」的。而小籠包與生煎饅頭,堪稱上海小吃的兩大金招牌,一對好兄弟。

說起上海的糕團,首先想到的是老字號「王家沙」、「虹口糕團店」里的諸多糯米製品——百果蜜糕、赤豆豬油糕、黃松糕、豆沙印糕……自明清至今日,它們依然活躍在民眾的日常生活里,其中最具審美價值的是玫瑰印糕,糕身雪白,質地鬆軟,糕皮下面的玫瑰醬隱然可見,襯出表面的老宋體漢字,幾塊拼起來就可讀出店家的字號。

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里有老師傅做玫瑰印糕的場景,兩塊模板合龍的瞬間,真讓人享受到了一種莊重的儀式感。而這其中名氣最大的無疑就是「條頭糕」與「雙釀團」了。

所謂「條頭糕」,是狀如銀條的一根糯米條,內里包着細膩甜美的豆沙餡,精緻小巧,輕盈靈巧,白色的糯米透着紅色的餡料,輕輕一咬,軟糯香甜,還微微有着芝麻油的清香。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爆红的减肥药Wegovy加拿大5月6日上市!

警方追疑犯逆线入401酿4死 目击司机:速度疯狂爆炸强劲!

加航首季亏损超8000万 发言人:国民旅行兴趣下降

EPOMAKER特别版75%机械键盘 原价149.99打折加优惠券8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