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6對陌生夫妻共同生活5個月!沒想到…

加拿大都市网

浙江餘杭的王阿姨老兩口,住着200多平的三層農家小別墅,子女們工作忙,平時感覺很冷清。今年5月,她看到媒體對「抱團養老」的報道,也想親自試一試。

經過交流、面試和相互選擇, 目前王阿姨的農家小別墅里一共住着7戶人家(包括王阿姨夫婦),大家互助互愛,生活和諧。這可能是中國首個「抱團養老」的成功案例。

微信圖片_20171220104948

抱團養老6+1成員名單

房東:

朱大伯77歲,中學教師

王阿姨73歲,化工廠廠長

房客:

周大伯73歲,電信行業職工

金阿姨62歲,工人

葉大伯67歲,首飾匠

俞阿姨67歲,工人

趙大伯(小)67歲,做外貿

許阿姨62歲,工人

趙大伯(大)73歲,醫生

胡阿姨73歲,醫生

張大伯61歲,木匠

高阿姨51歲,工人

王阿姨(小)68歲,工人,丈夫已過世

中國首個抱團養老的成功範例

可能就在這裡誕生

杭州餘杭的王阿姨

邀約6對會打麻將的老夫妻入住

已共同生活5個多月

我們來到王阿姨朱大伯家。農家小別墅有三層樓高,屋前小院別有洞天,大門口綠意盎然,中間有巨石作為照壁,院子里的停車場,能停4輛車。

微信圖片_20171220105004

陽光和煦,小別墅的大門關着。門口一個大伯在專心看報紙,對我們的到來毫無察覺。屋子很安靜,只有一隻小狗在汪汪叫,似乎只有大伯一個人在家。

大伯姓趙,67歲,他說自己年紀大了,在家裡也沒什麼事情,抱團養老人多熱鬧,就來了。

再仔細一看,裡頭一樓靠東的窗戶邊,還有兩個大伯藉著陽光,安靜地下象棋。他們分別是房東朱大伯和房客周大伯。

棋下了半個鐘頭,勝負未分。

我問周大伯,為什麼參加抱團養老?他笑笑說,「主要是我老太婆,她喜歡打麻將,要過來,我就陪她一起過來了。我們有一個女兒,嫁在廣東。」

房東朱大伯下完象棋,問我:「今天小金金(記者金潔潔)沒來?」我搖搖頭。

他帶我參觀了院前院後,有菜園子,有小花園,有看院大狗,環境優雅。

微信圖片_20171220105036

房子里有兩條小狗負責看家護院,其中一條前幾天剛當了媽媽。

他說,房子是2010年兒子造的,建築面積200多平方米,他們請了搞別墅的人設計,總共花了200萬元,採用大量落地玻璃,房子裏面明亮通透,哪怕是朝北的房間,採光也一樣好。

「別墅一共8個房間,這幾戶住進來,剛剛好。」朱大伯說。

大伯帶我進屋參觀,先去了一樓餐廳。

「我們吃飯就在這張大桌子上,新買的!」大伯指着桌子說,大家吃飯都在一起吃的。

大伯走進一樓一個房間,掏出一張紙,寫着12月份「抱團養老伙食費」,每個名字後面的空白處都打了很多鉤。有幾天有幾個人會空着,表明那天他沒吃。紙上面記了每個人用餐金額。

微信圖片_20171220105049

12月份1-16日抱團養老伙食費2271.7元(13位老人)。據統計,半年來每人平均每月伙食費400元左右。

「一個月下來,一個人吃了幾天,每天吃多少,我老太婆都記在這張紙上。」

「我們魚肉鴨什麼都吃。螃蟹過節的時候也吃。他們的小孩也來看過,他們的小姐妹、朋友、同事、同學都來,他們朋友來吃飯,記賬記在各自身上,大家沒什麼異議。」

他又掏出一張紙,寫着《結伴養老協議書》:我們本着多姿多彩,健康快樂,既充實又輕鬆的生活理念……特訂立以下協議——

協議書對衛生綠化、不打聽個人隱私、房屋租金、伙食費、值日等方面做了規定,一共11條,所有參與抱團養老的人都有簽字,落款時間:2017年11月1日。

我問大伯,您老伴怎麼沒看到!大伯頓悟:「忘了介紹了,她呀,正在樓上打麻將呢!」

走上二樓,一下子熱鬧起來——麻將碰撞的聲音不絕於耳,打麻將的人用杭州話開心聊着家常事。

四個女人在打麻將。除了王阿姨,還有周大伯的愛人金阿姨、趙大伯的愛人許阿姨、葉大伯的愛人俞阿姨。

微信圖片_20171220105059

昨天下午2點,四位女士在2樓的棋牌室打麻將,這一局是73歲的房東王阿姨(右2)和了。

葉大伯怎麼沒看到?「他去倉基新村游泳去了!」朱大伯說,另外,有一對醫生夫婦旅遊去了,有一對到諸暨喝喜酒去了,還有一個是單身的(老公去世了),到小姐妹家玩去了。

原來大屋子裡有7個人在家:三個男人先前都在一樓,4個女人都湊在一起打麻將!

關於抱團養老,女人們跟我聊起來滔滔不絕——

房東太太王阿姨說:「先前有100多報名嘛,只挑了4戶,有幾戶一定要報名,就讓他們來了。有一個人,愛人走了,比較孤單,到我這一看一定要來,我就把棋牌麻將移到別地,讓她住了。但是衛生間要跟別人拼的,那一家同意,入住人數就這樣增加了。」

金阿姨說自己腿摔斷了:「我下樓滑了一跤,因為搞衛生的水沒擦乾淨。腿斷了在這裡一點都沒有問題,大家都幫忙的,送我到醫院去,吃飯又送到房間,送了兩個月,我住在三樓的。」

俞阿姨犯過心臟病:「也不是突發情況,當時就是心裏有點不舒服,大家都幫忙了,去醫院檢查一下沒什麼事情。大家都很好的,他們都爭着要送我去,最後兩個人送去了……」

我問,半年相處下來有沒有矛盾?

大家都說,剛開始磨合的時候,有點小矛盾,問題也不大。但3個月之後走掉了一對。

朱大伯帶我走遍每個房間,有些門開着,有些門關着,但都沒有上鎖,每個房間都有獨立衛生間。

微信圖片_20171220105109

在這棟房子里,每一對夫婦的房間都有衛生間和浴室。

微信圖片_20171220105117

許阿姨的化妝品整齊地放在衛生間的洗手台上,在這棟房子里,每一對夫婦的房間都自帶衛生間,這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微信圖片_20171220105126

其中三樓一間客房是玻璃門,住在這裡的夫婦也不計較,直接在門上掛了帘子住。

又來到3樓露台,陽光下曬了幾床棉被、床單,木地板乾乾淨淨。天空萬里無雲,附近有喜鵲在叫。

微信圖片_20171220105147

昨天下午2點多,許阿姨和金阿姨在三樓露台收被子。

和諧,安靜和熱鬧,都剛剛好。這是我對他們家的第一感覺。乾淨有序,也是一大亮點。

下到一樓,去倉基新村游泳的葉大伯剛好回來。他騎單車,身體壯實高大,聲音極具穿透力:「我不怕冷!每天都游!小時候就橫渡錢塘江了!」

微信圖片_20171220105156

昨天下午,68歲的葉大伯游完泳騎着單車回來了。

院子兩邊各有一棵大柚子樹,結滿了黃綠色香泡,大伯眉毛一動,說:「小羅,帶幾個香泡回去吃吧!」

說完拎起竹竿就去打香泡,趙大伯、葉大伯也幫忙。

我忙說,不用不用!朱大伯拚命說服我:「這香泡有點酸,他們都不要吃,不吃就浪費了!」

轉而又說:「你回去,用果汁機榨出來,雖然有點酸,加點糖很好吃!」

微信圖片_20171220105204

昨天下午,房東朱大伯和葉大伯、趙大伯一起,在院子里打香泡。

同一個屋檐下、同吃一鍋飯

7個老年家庭是怎樣快樂生活在一起的?

採訪下來,從每個大伯、阿姨的笑容上,從他們放鬆的肢體語言上,顯然可以印證朱大伯發來的那句話:「我們大家都過得很開心……我們融合在一起,過着幸福美滿的生活。」

半年下來,他們為什麼能成功?我採訪了每個房客,又問了朱大伯夫婦,各人從不同的角度說了不一樣的答案。

房客趙大伯:這裡具備了最好的硬件條件和軟件條件

一開始是在門口看報的趙大伯,跟我說了蠻多。他說抱團養老,硬件軟件缺一不可,而朱大伯這裡兩者都有!

軟件指的是房東。

趙大伯說:「我們房東(朱大伯)原來是學校里的英語老師退休,浙大外語系畢業,他太太(王阿姨)原是化工廠的廠長,有一定管理能力。他們孩子都已經長大了,在外面工作,一個星期回來一趟。他們是當地人,造這麼大房子對我們城裡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房東需要一定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你想,大家四面八方湊在一起,互相都不認識,性格脾氣習慣都不一樣,有的時候,嘀嘀咕咕的事情就很多呢,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怎麼辦?需要他們(房東)出面的!房東是主心骨。」

二樓的婦女麻友們對房東太太也是讚譽有加。

金阿姨說:「我們這個大姐(王阿姨)哦,對我們挺好的,跟對家裡人一樣,就好像我們的大姐姐一樣!她是共產黨員,她在三里亭那裡啊,還是支部書記呢!」

王阿姨臉紅彤彤的:「我只是小區裏面的樓道支部書記……還沒下!他們不願意給我下,我說明年改選的時候換下吧,我要養老了!」

王阿姨短髮銀白,舉止就像鄰家老太,很謙和;而朱大伯戴着雷鋒帽和眼鏡,既斯文又親切。

硬件便是指設施條件。趙大伯說,房子很大,每一戶房間都帶有衛生間,各人隱私得以保障,「硬件設施很重要,否則,你要上廁所、我要洗澡怎麼辦?」

另外,每個房間都有空調、網線、電腦,和酒店差不多。

微信圖片_20171220105216

昨天下午,周大伯在自己房間玩電腦。

他們菜園裡種了些蔬菜。「對面還養了幾隻雞,吃剩不要的東西,餵雞!」趙大伯捂嘴樂了,「院子也比較大,每個人有活動空間,散散步,打打拳,互不衝突。」

每個人都可以互不干擾,但吃飯大家必須在一起。因為相處融洽,大家很珍惜每頓吃飯時光。

房東朱大伯連說不敢當:全靠大家支持啊!

房東朱大伯聽了大家的話連說不敢當,「全靠大家支持啊!」

「能做到的我盡量做,比如說,網線,原來的效果很不好,網速慢,後來換了一個品牌,一百兆流量的,一個月100多塊錢。這些費用大家都分攤的。他們電視機要怎麼樣的,我都可以搞來。吃飯桌子不夠大,重新搞來一個大的。」

朱大伯說,如果房東給力房客不給力,事情一樣辦不成。「比如有些人的要求我就做不到了,超出能力範圍時,大家也能體諒。」

他說,特別幸運能認識這麼多房客,他們都是不同行業的專家。「比如上網方面,我這裡有個專家,很內行的,就是跟我下棋的那個周大伯。他以前在電信行業干過,大家拜他為老師。

「有個小張老師,修修補補的比較懂,他以前是木匠。他看到我三樓晒衣服的露台地板破了好多,拎起榔頭就幫我敲,敲了好幾天才修好呢!

「還比如洗衣服,有一戶人家帶了洗衣機過來,誰身體不好了,他說你放在那邊,我來洗!洗衣服這一點,幾個老太婆都蠻好的。」

所有人入住前簽署協議強調隱私、包容

趙大伯是個筆杆子,房東朱大伯便讓他擬了11條抱團養老協議。

朱大伯說:「我們有協議,其中有一條是說,住在這裡要跟大家都包容在一起,如果大家對你們意見很大,大家要請你出去,作為房東也無能為力。」

協議要求,不要講人閑話。

協議中強調了隱私。就連病史,房東在房客入住的時候也只是大致了解了對方病歷,細節不怎麼在意。

一周值日一次

大家一起想出了值日制度,每戶人家一個星期值一天班,包括房東。

做什麼呢?朱大伯說:燒早飯,燒開水,去買菜,幫廚,洗碗,晚上把垃圾倒掉。其他人願意幫忙的可自願。

「比如買菜,星期一輪到你們兩夫妻,前一天晚上吃飯的時候,大家商量好明天吃什麼菜啊,你們值日的時候就去買。

「買菜的籃子放在一個地方,我老太婆提前一天給籃子里放好200塊錢,多退少補。」

用房租雇了3個工人

這次抱團養老,朱大伯夫婦向房客收取一定的房租,他們用這些房租雇了3個工人。

「很多鄰居不理解,說你造房子,自己不住,叫人家來住……他們以為我們賺錢了,但我們都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他交1200,你交1500,收來一共六七千。剛好夠3個人的工資。」周大伯說。

「我通過親戚去找了3個附近農民。一個是做飯的,月工資開2000元,每天中午、晚上給我燒幾個菜。請來一個園丁,負責種菜和修剪、打掃院子,月工資2000元。內室也請來1個人打掃,一周來搞兩次,工資1200元。

「剩下的錢,我另外還要為他們添置東西。

「還有人說,現在外面在拆遷,房子租很多錢呢。我說錢我夠了,我和我老太婆都有退休工資的。」

不過,吃飯另算,按吃的天數算,平均每個人四五百元一個月。「這個大家都能承受,自己在家吃這點錢還不夠吧,這裡人多,伙食是人越多越好搞,豐富。」房客趙大伯說。

來源:星島環球網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星岛》获颁非英、法语全国新闻奖 75年来首获奖中文媒体 (附完整得奖名单)

温哥华富人区百年教堂 1000万元挂牌出售

住房是人权 加拿大接下来会有什么改变?

多伦多华裔大学生第三次被劫车 遭枪击和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