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微信群 7條分享信息5個是謠言

加拿大都市网

■ 很多社區開設培訓班,教中長者使用微信。新華社資料圖片

一直以來,食品安全、養生類的資訊在網絡上廣為傳播,尤其在微信朋友圈、親友群很是叫座,深受一些中長者的青睞。這其中不乏大量謠言,不少人本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向身邊親近的人輸出這些資訊。

自從母親安裝了微信,學會了轉發,大學生小張就再也沒消停過。 《齊魯晚報》她經常在早上六七時就收到母親微信消息的「騷擾」。她覺得母親轉發的這些東西是多餘的,她早就開始不看了,更不會轉發。小張說,閱讀微信中的這類資訊已經成了母親生活常識獲取的重要途徑之一,並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家裡的日常生活。 「她看了之後會當真去做,關鍵是好多文章本來就是假的,她也跟着學。 」

「比如說以前傳香蕉泡過藥水,那段時間她就沒去買香蕉吃過。 」至今,小張的母親說起這事還稱,吃香蕉總感覺像吃藥水一樣。不過她至今仍不知道,「香蕉浸泡的白色液體是甲醛或甲醇等有毒液體」是謠言。像小張母親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她的同學小徐稱,父親也經常轉發這類的資訊給她。

在一項對150多人的調查中,多數人都表示他們曾遇到過身邊人轉發食品安全的內容,僅有7人表示沒有接收到過這類資訊,也未在朋友圈看見過。剩下的絕大部分人都曾接收到或在朋友圈看過此類資訊。市民張先生對此深有感觸。他拿出手機展示了近一段時間以來他家裡微信群的聊天紀錄。 「速轉!十萬火急! ! ! 」、「各位家長注意了,這個東西千萬不能喝! 」、「不是嚇唬你,七時以後不要再吃它了! 」這樣標題的內容不斷地滾動在家庭群里。

在中學上班的老師小劉說,不光是在朋友圈、親友群里,雞湯類文章、食品安全類文章、養生文章甚至滲透到工作群里。在辦公室,食品安全經常成為談資。 「大家看到一些東西,就會說給其他人,彼此提醒。 」網上流傳的不少食品安全內容其實都是謠言,內容並不真實。國務院食品安全辦聯合17個部門單位,共同主辦的2016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暨第八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發佈的資料顯示,食品安全謠言已經佔到了網絡謠言傳播量的45%,位居第一位。不少謠言被反覆傳播。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波希米亚风格大号被套3件套 原价54.99打折37.99

多伦多天气油价汇率 今日最高温度23度!

安大略电力公司宣布斥资10亿翻新八个发电厂

世界著名中餐馆即将在多伦多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