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正在考慮對中國電動車徵收特別關稅

加拿大都市网

 

【星島都市網】加拿大正在研究美國總統拜登本月早些時候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的大規模新進口關稅,但並未承諾在加拿大效仿美國的做法。

目前,中國品牌在加拿大電動汽車市場上並不佔主導地位,但隨着特斯拉(Tesla)將其為加拿大生產的汽車從美國轉移到上海,去年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數量激增。

加拿大汽車製造商協會(Canadian Vehicl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表示,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已經在歐洲取得了巨大進展,下一步將把目光投向北美。

加拿大汽車製造商協會主席布萊恩-金斯頓(Brian Kingston)在接受採訪時說:「這可能就在眼前。他並不主張加拿大特別匹配關稅,因為他注意到了中國報復的風險。但他表示,加拿大不能與美國步調太不一致」。

金斯頓說:「我們的政策始終要保持一致」。

美國總統拜登於5月14日提出動議,將美國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的進口關稅提高四倍,達到100%。他列舉了中國政府對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不公平補貼。他還將對一長串其他中國產品加征關稅,包括太陽能電池、計算機芯片、醫療設備和鋰離子電池。

目前,加拿大對中國製造的汽車徵收6%的關稅,但購買電動汽車可享受高達5000加元的聯邦退稅。

自美國採取關稅措施以來,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工業部長香檳(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和貿易部長伍鳳儀(Mary Ng)都對關稅的概念推波助瀾,但他們都沒有承諾跟進。

5月21日,杜魯多在費城與美國副總統哈里斯(Kamala Harris)在國際服務僱員工會大會間隙會面後不久說:「我們正在密切關注美國人的所作所為」。

據杜魯多的工作人員稱,經濟聯繫和供應鏈是這次會談的一個重要部分。近年來,加拿大和美國一直在調整其電動汽車產業,包括關鍵礦產、電池和電動汽車製造本身。

加拿大對電動汽車產業進行了大規模投資,僅在過去兩年中就投入了 300 億元,為斯泰蘭特、大眾和本田建造電動汽車電池和汽車生產基地。

這些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阻止中國對北美歷史悠久的汽車工業造成衝擊。該行業佔美國經濟的近5%,在加拿大佔2%以上。

近 1,000 萬美國人和 50 萬加拿大人直接或間接受雇於汽車行業。

展望未來,電動汽車在汽車行業中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加拿大規定,到2026年,所有銷售的汽車中必須有五分之一是電動汽車,到2030年必須有五分之三是電動汽車,到2035年必須達到100%、

2023年,全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佔加拿大新車註冊總量的近 11%,高於 2022 年的 8%。

美國希望到 2032 年其新車銷售量的三分之一為電動汽車,但與加拿大不同的是,美國並未強制要求電動汽車。

金斯頓說,目前,加拿大的工業政策在許多方面與美國脫節,包括電動汽車銷售授權,他希望看到這一授權終止。但他表示,加拿大目前的工業戰略並不關注電動汽車的生產地。

金斯頓說:「這是一個問題」。

雖然中國汽車公司目前沒有在北美銷售電動汽車,但由於同類電動汽車價格便宜,因此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大幅躍升。

中國上汽名爵MG4電動車在德國的起價約為 42,000 加元,而類似的大眾 ID3 電動車起價近 60,000 加元。

2022 年,中國汽車品牌占歐洲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的 4%,而 2019 年還不到 0.5%。歐洲倡導組織「交通與環境」的分析表明,今年電動汽車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將達到11%,到2027年將達到20%。

去年 10 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啟動了對中國電動汽車補貼的調查,以期徵收進口關稅。

馮德萊恩在今年 3 月表示:「公平競爭是好事」。

「我們不喜歡的是中國大量補貼電動汽車充斥我們的市場。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保護我們的產業」。

金斯頓說,在中國電動汽車進入加拿大市場之前,加拿大應該考慮對中國的電動汽車補貼行為進行反傾銷調查。

金斯頓說,加拿大不需要立即象美國這樣徵收關稅,但應該做好準備,如果情況有變,也可以這樣做。

「我們絕對需要為中國電動汽車的激增做好準備,」他說。「我們應該確保在不得不提高關稅的情況下,我們有開關可以拉動」。

2023 年之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在加拿大市場上只佔很小一部分,2022 年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價值為 8,400 萬元,占所有電動汽車進口總值的 1.2%。

但到了 2023 年,隨着特斯拉將其為加拿大生產的汽車從加利福尼亞轉移到中國,這一數字躍升至 22 億元。目前,特斯拉佔加拿大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的近三分之一。

這使得中國的進口額僅次於美國,達到 28 億元。

特斯拉之所以做出這一改變,是因為它需要將其在美國的大部分銷售轉回美國工廠,以確保它們有資格獲得豐厚的稅收抵免,而只有在北美生產的電動汽車才能享受到這一稅收抵免。(加通社,都市網Rick編譯,圖片來源pixabay)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未来一周加拿大商界关注之大事

下一次疫情来自禽流感?死亡率25%到50%之间!

日本厨师刀3把套装 打折加优惠券仅售18.49

这些食物并非你想象中的那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