駛過叮叮日子 看電車前世今生

加拿大都市网

 

三位作者對香港歷史熟悉,對香港文化更有相當敏銳的觀察,《遊歷港島-香港電車軌跡》設計精美、圖片豐富而珍貴之餘,也是一本難得的言情之作。
文:王文宇 圖:摘自《遊歷港島──香港電車軌跡》

車軌孕育本土文學
打開書本,最令我沉醉的首先不是電車的前世今生圖片,而是序章《我們一起坐「叮叮」的日子》,它打
開了香港電車的時光之旅,同時帶大家觀賞車軌上孕育出的本土文學。香港近百年以來,電車為文學作家提供了無限靈感,這包括了張愛玲、劉以鬯、巴金、李碧華。除此之外,經典西片、港產片,還有香港的流行曲,都有電車的身影,可以說,除了是交通工具之外,電車還化身為繆斯之神,點亮過多少精採的創作。

如果不看本書,我真的不知電車原來是如此可愛可敬。

「一輛空電車停在街心,電車外面,淡淡的太陽,電車裏面,也是太陽──單只這電車便有一種原始的荒涼。 」這是來自張愛玲的《燼餘錄》,當時是1941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香港首當其衝的日子。在香港大學念書的張愛玲,為了解決膳宿問題,而參加香港保衛戰,與一班同學到防空總部報名,剛辦好了手續,行出來搭電車,就遇上空襲,於是拚命從電車走去防空洞……這一段經歷的描寫,可以用「萌萌達」來形容,張才女報名保衛香港,原來是為兩餐。她文中也剖白自己的尷尬心情︰遇上空襲,你身為防空團員,不是趕快去崗位報到嗎?

「究竟防空員的責任是什麼?」糊塗之間,張愛玲從防空洞探頭向外邊一望,看到了那輛被遺棄的電車,背後頃刻的平靜,已被戰火染得一片莫名的慌張。這幾行文字,充滿電影張力,也描繪出電車罕有的一個剪影。

經曆日占時期
關於日軍佔領香港的景象,書中第八十一頁那一張相片非常扣人心弦。兩名矮小的日本皇軍背扛着步槍,帶領一小隊的高大印裔警員巡邏,走過中昭和通(占時德輔道中被改名),背後是一輛前端插了兩面日本旗的電車。日本人對電車情有所鍾,因為電車是香港作為摩登城市的象徵,於是在鐵蹄之下,電車被日本皇軍借作政治宣傳。其中一張日本人印製的戰時明信片,以中環的電車行駛街景為主題,配上說明:「當皇軍在香港淪陷時給街道損毀只是一小部分。逃難的難民陸續歸鄉,在軍政的統治下,漸漸穩步地協助確立大東亞共榮圈,以助鞏固皇軍在香港勢力。 」對於這段坎坷歷史,我唯有玩一下「食字」來消遣︰呢啲
咪就系叫做「皇軍浩蕩」啰!

年中無休的聲音
電車經歷過戰爭與和平,也見證過這個城市的騷亂。 「我是一輛電車……這天晚上,我從上環街市開出,向筲箕灣駛去,經過騷動地區,有人用鏹水向我擲來,灼傷了兩位乘客,逼使他們從車廂里跳出。就在這時候,那司機也被人用石擊中額角,流出很多血……作為一輛電車,我對人類的所作所為根本無法了解」這是劉以鬯經典的作品《動亂》,他用擬人化手法,透過十四件物件記述上世紀六十年代那場暴動,電車是其中主角之一。

也許,張愛玲讀到劉以鬯這一段,會感到心噏,事關張愛玲對於電車是很有感情的,她在《公寓生活記趣》中,提及她對香港的感覺時,如此描述︰「在香港山上,只有冬季里,北風徹夜吹着常青樹,還有一點電車的韻味。 」一個城市總有她的獨特風采,沿海岸而建的電車,在許多年前,就是以緩緩的「叮
叮」,年中無休的為這個小島加添市聲,無論街道幾煩囂,你都會聆聽得到,香港人不會煩厭,遊客更會感到驚喜。

如果我有一天離開香港,最挂念的除了菠蘿包、絲襪奶茶、雲吞面外,恐怕就是那延綿不絕的電車聲,因
為外地還可以有茶餐廳,電車可不是那麼多地方有的。我是港島人,我讀書時以電車為交通工具,當年最惱人的是北角那一段瓶頸位,從銅鑼灣的學校返東區,花好長時間,為了食完飯可以安心睇電視劇,我無論坐着或者站着,都會用盡辦法找一個空間做功課,我可以好專心,不理旁人的擠擁,也不為窗外的街景吸引,不過,我無法告訴自己聽不見電車的「叮叮」聲。它好像對我作溫馨提示︰「細路,畀啲心機讀書呀! 」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事关Costco!加拿大华人出国游,账户5分钟被刷走数笔钱!原来多人中招...

Canadian Tire最新一期店内优惠(4月26日-5月2日)

Instant冷淬咖啡机 打6.1折特价仅售49

视频:多伦多又一家珠宝店大白天被抢!5人团伙挥锤打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