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化節裝置「天空」 加國寶島自然美景紛陳

加拿大都市网

星島訊

台灣文化節以「天空」裝置藝術為主題,展出加拿大及台灣6位攝影師、8件天空攝影作品,從9月15日起於伊莉莎白女皇劇院前廣場 (Queen Elizabeth Theatre Plaza)展出,透過8座大型圓柱體裝置作品,白天欣賞加拿大與台灣的自然美景,入夜後散發絢麗變幻的燈光,為溫哥華市民帶來光影藝術美景。

溫哥華市長甘迺迪為台灣文化節線上致詞時說:「台灣文化節給我們一個很好的焦點去反思在疫情下的經驗,這也提醒我們社區中的毅力與韌性是存在的。」台灣文化節改變以往的實體活動模式,轉而推出線上網路節目,透過藝術、音樂、對話、美食四大單元,從中省思人們渴望聯繫親近彼此,以對話互相理解扶持的需求。加拿大祖裔部長吉爾博也在給台灣文化節的致詞中提到:「文化節把今年的慶祝活動,透過網路世界點燃,聚焦在大膽與重要的對話上,探討我們的歸屬感,思索一些反歧視及多元與融合的重要問題。」
潘小俠寄語人類莫重蹈覆轍
在狂風暴雨、層疊雲霧之後,被陽光乍泄的藍色天空感動,猶如攝影師Sara Boychuk的作品《撥雲見日》;當人們從都市水泥建築走到戶外抬頭仰望,看見天上的雲朵隨風流動,如同感受到尹顯玲的作品《時間的流逝》,時刻毫無分別的經過每一個人、每一片土地;登上險峻高山所看見的遼闊藍天與壯麗山景,對比大自然而呈現人類存在的脆弱渺小、生命的轉瞬即逝,泰雅族攝影師 Dumas Temu以《凝視聖稜線》,展現原住民族謙卑向大自然學習的智慧;遙望藍天與大海的高聳岩石,在多少夜晚聆聽青年的悲憤、母親的呼喚,台灣攝影師潘小俠拍下的《綠島將軍岩》,沉靜訴說歷史的錯誤,提醒人類切莫重蹈覆轍 !
10月3日閉幕線上交響音樂會
如瀑布傾瀉的濤濤雲海、似夢幻仙境的曙光乍現,阿里山是台灣人珍愛的自然瑰寶;春夏宜人秋冬颯爽、人情溫煦文化多元,溫哥華是加拿大人可愛的溫馨家園。
台灣泰雅族與賽德克族學童組成的「親愛愛樂」,以悠揚弦樂演奏代表台灣原住民文化的歌曲《阿里山之歌》、《馬卡道狂想曲》;溫哥華弦樂團「Harmonia」由多元族裔樂手所組成,共同獻上《美麗的溫哥華》樂章、台灣民謠《望春風》,突破語言和文化的隔閡,透過對音樂的喜愛,拉近距離對話交流,即將帶給加拿大、台灣兩地民眾難忘的音樂盛宴。《美麗的溫哥華》樂章是由台裔加拿大移民周宗武在76歲時首次作曲作詞,為了懷念他與溫哥華的這段情緣而創作。
上述主題為《島嶼的夢 楓葉的真》閉幕線上交響音樂會,則於10月3日晚上8時舉行。 

share to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