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新增公共藝術 為加國華裔遺產添彩

加拿大都市网

■「咸水埠温哥华」的霓虹灯管。温市政府提供
■「鹹水埠溫哥華」的霓虹燈管。溫市政府提供
■黃柏武。資料圖片

藝術家黃柏武(Paul Wong)為紀念廣東移民歷史而創作的霓虹燈作品,現已在緬街475號(Main St)呈現。此件作品旨在激發關於唐人街的語言、文化、保護遺產的重要性及挑戰的討論。

用霓虹燈管呈現的漢字「鹹水埠溫哥華」(Saltwater City Vancouver,譯名),是屢獲殊榮的加拿大藝術家、策展人黃柏武對兒時唐人街的紀念。
在談到這件作品時,黃柏武指:「我在唐人街長大,那時的唐人街燈火通明,鮮艷巨大的霓虹招牌閃爍。當時的華人社區普遍將溫哥華稱作『鹹水埠』。」
作品位於喜士定街(Hastings St.)和片打街(Pender St.)之間,沿着緬街的西側,地點由2019年1月的公眾投票選定。此地點具有特殊歷史意義,這裡曾是溫哥華市政廳所在地(1889-1929年),在此期間,市長和市議員運用市府的法定權力去制訂及擴充歧視性法例,使華人居民蒙受傷害。
加拿大藝術家紀念兒時唐人街
「鹹水埠溫哥華」是黃柏武於中山公園內,進行為期一年的「身在唐人街」(Occupying Chinatown)藝術駐留計劃(2018-2019年)期間創作的作品。由溫市府的公共藝術計劃委任完成。
中山公園行政總裁關兆初指:「我們慶祝唐人街的重要性,包括其歷史、人物、語言;與此同時,黃柏武的『鹹水埠溫哥華』霓虹燈作品更激發了關於理解並珍視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討論」。黃柏武的藝術駐留計劃於2018年4月展開,恰逢溫市府就早期歧視華裔歷史正式道歉。駐留期間,藝術家將已故母親黃淑芳生前700多封家書信物整理並翻譯,並以此為靈感,舉辦工作坊、表演,以及創作出攝影、錄像、雕塑藝術作品。此件霓虹燈作品也在其中。
這些信件和作品於2019年在中山公園的「淑芳你好嘛」(Suk-Fong Nay Ho Mah / Suk-Fong, How Are You?)展覽中展出,通過黃氏家族的個人視角提供了一個中國文化和政治變遷的紀錄,對二十世紀後期中國轉型呈現出獨特的理解。
「鹹水埠溫哥華」是溫哥華市政府的公共藝術計劃與中山公園聯手推出的公共藝術項目;並得到Prospero Group和奧丹基金會(Audain Foundation)的支持。
黃柏武是位屢獲殊榮的藝術家,以引領加拿大早期視覺及新媒體藝術發展而聞名,自1970年代起成立多個藝術家運營機構,並組織了多個藝術活動、藝術節、研討會、公共項目。黃柏武的作品曾在北美、歐洲、亞洲展出。其作品被國際多個主要博物館收藏,包括加拿大國家美術館(渥太華),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奧丹藝術博物館(威斯勒),溫哥華美術館以及惠特尼美術館(紐約)。黃柏武是2015年加拿大國家視覺及媒體藝術總督獎和2016年奧丹視覺藝術終身成就獎的獲獎藝術家。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