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組織率土生華青 華工紀念碑前祭先僑

加拿大都市网

■华裔学生排队上香缅怀先侨,他们当中很多人都在积极学习中文。
 

■華裔學生排隊上香緬懷先僑,他們當中很多人都在積極學習中文。

圖文:本報記者沈雯潔
清明將至,本地青年組織青心在唐人街(Youth Collaborative for Chinatown),周六在溫市華埠華工紀念碑前舉行清明拜祭先僑活動。參加者緬懷華裔先輩的無私奉獻,奠定當今華人的社會地位。主辦單位也希望藉此活動,鼓勵更多華裔年輕人踴躍參加祭祀活動。

幾十位華裔和來自不同背景的市民,周六下午2時聚集在華工紀念碑旁,擺放燒豬、蠟燭、香爐和紙鞋等物品,隨後焚香拜祭。青心在唐人街創辦人之一周慕怡表示,不少華裔家庭都前往溫市東區的山景公墓(Mountain View Cemetery)拜祭,這次祭祀活動突破家庭界限,選擇在華埠舉辦是為鼓勵更多年輕人參與。

 
 

■黃星翹(前左)與妻子出席華埠清明祭祀活動。

 

 

■容嘉文(左)與林蒂姆希望明年再來祭祀先僑。

緬懷大戰老兵及修建鐵路工人
周慕怡說,許多參加兩次世界大戰的老兵和修建鐵路的工人,在逝世時仍是單身漢,他們沒有子女緬懷,希望通過祭祀讓他們安息,也期望先僑保佑華裔後代,繼續為加國作出貢獻。

第一代華裔移民通常擁有較深的原居地印記,移居加國後仍會保留中華文化傳統,但多數在加國土生土長的華裔接受西方教育,並不熟悉中國文化。

聯邦委任的首位華裔法官黃星翹表示,在華埠舉辦祭祀活動,不僅讓許多已搬離華埠的華裔家庭有機會故地重遊,也能鼓勵更多華裔年輕人銘記中華文化傳統,留住中國根。

黃星翹幼年住在華埠,他表示很多同齡華人長大後都搬離華埠,但通過祭祀活動能重返故地,也為華埠注入生機。

此外,第二代移民很少有機會接觸清明拜祭活動,藉此機會也能向華工和老兵表達感恩,正是因為先僑為加國在各方面作出的貢獻,才奠定華人現在的社會地位。

 
 

■周慕怡(左)向公眾介紹清明祭祀的意義。

 

 

■關慧貞(前右)焚香緬懷先僑。

 

盼有機會重返華埠祭祖
華裔學生容嘉文與林蒂姆(Tim Lam,譯音)表示,他們均是文彊學校中文班的學生,老師在課堂上曾講解清明掃墓習俗及需要準備的食物,這次終於有機會實踐。

溫市出生的容嘉文聲稱,儘管父母來自廣州,他之前卻從未參加過祭祀活動。參加這次活動能較深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希望今後還能有機會重返華埠祭祀。
溫哥華東區國會議員關慧貞,與很多社區人士一道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