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佳肴五花八門 中國廚師挑戰袋鼠肉

加拿大都市网

■ 只要是好吃的,都逃不過中國廚師的巧手,圖為袋鼠肉美食。資料圖片

本報訊

網上有傳言:「袋鼠太多,澳洲人正在考慮把它們吃掉。」 一些州份已增加了職業獵人的商業捕獵牌照,更把恢復正常生態環境的希望寄託與中國饕客。於是,如何協助澳洲挑戰烹食袋鼠,成了中國廚師的新任務。

袋鼠,澳洲的象徵,藏在國徽、貨幣的圖案中;袋鼠是澳洲航空的標誌,綠色三角形袋鼠是澳洲製造的標
簽……然而,2016年的澳洲有近4500萬隻袋鼠,幾乎是全國人口的兩倍,而2010年這一統計數字僅為2700萬。令受保護的袋鼠泛濫至危及澳洲生態系統,乃其天敵:袋狼、巨蜥、野犬,早因過度捕獵而滅絕。澳洲生態學家認為,解決辦法是讓人們把袋鼠吃掉。更把成功的希望寄託與中國饕客。素的葷的,只要是好吃的,都逃不過中國廚師的巧手。好吃的,早被華夏先民訓化成家禽、家畜、莊稼、蔬果,但為減低食野味的風險,現更有人工飼養的鴕鳥、孔雀、鱷魚……甚至蛇、鼠。澳洲人就是看準了中國人愛吃野味的習慣作推銷:「袋鼠肉脂肪量低,比養殖動物生產更少的甲烷,比較健康……」 如何烹煮方能讓中國人接受?澳洲人介紹:「紅袋鼠的肉稍微溫和一些,灰袋鼠的肉質更緊實。這就像牛肉一樣,有分和牛、神戶牛肉、安格斯牛肉……」

中國人吃下水,牛肚、羊肚、豬肚是美味,用這動物的胃,也能做出五花八門的美味佳肴。那袋鼠肚的食味如何呢?袋鼠以多種植物為主食,有時也會吃真菌類,由消化食材的功能看,這袋鼠肚食味應與牛肚、羊肚、豬肚相仿。母袋鼠肚子內外分別長着兩個子宮,內子宮剛生產,外子宮即懷上。小袋鼠孕育三四十天,一出世便立即養在袋鼠媽媽肚子外的保育袋內,一年後才能正式斷奶……兩宮配合,令母袋鼠每年可生殖一至二次。使用率越高的部位應越是美味,烹吃袋鼠當然少不了品嘗這稀罕的特殊構件,廚師們又得挑戰新任務了。

所有的袋鼠,不管個頭多大都有一個共同點:前肢短小,後肢健碩。袋鼠常抬起前肢,以後肢支撐坐地式
站立,更以躍跳式奔跑代替行走。最高可跳4米,最遠可跳13米,是地球上跳得最高最遠的哺乳動物。袋鼠躍跳時,會用尾巴平衡;站立時,尾巴就是第五條腿。又粗又長的尾巴滿是肌肉,既能在休息時支撐體重,又能在躍跳時幫助袋鼠更快更遠更穩健。這麼一說,是中國人都知道袋鼠最美味的部位在哪了,用以紅燒煲仔菜一定大受歡迎。澳洲人儘管放心,這個忙中國人幫定了。

share to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