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加人失智症發病率上升 卑詩有免費腦退化中文熱線

加拿大都市网

【星島綜合報道】當母親將擦地板與擦碗的毛巾混用,親戚也提到這位女長者在5分鐘內撥打了7次電話給他們時,黃女士(Brenda Wong)意識到母親更令人困惑的行為接踵而至前,原來已經發生許多早前不知道的事。

在帶母親周翠鳳(Chui Foon Chou,譯音)去看醫生之前,黃女士和她的兩個姊妹並不知道母親發生了甚麼事。

2006年,當一位神經科醫生診斷周翠鳳患有痴呆症時,黃女士和姊妹們擔心她很快就會失去記憶,甚至失去有關她們的記憶。

黃女士談到她86歲的母親時說,「我們對這種疾病了解不多」。現在周翠鳳完全依賴她的女兒「團隊」和會說粵語的家庭護理人員。

家人們了解到,痴呆症是逐漸發展的,其癥狀不僅僅是健忘,還會加劇沮喪,需要患者及其親人保持極大的耐心。

黃女士說,一些亞裔人士對痴呆症保密,以保護家人免於尷尬。她認為,更多的教育可以讓人們尋求幫助並公開談論這個影響每個社區的病症。

加拿大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 Society of Canada)本周發佈的一份報告稱,到了2050年,加拿大罹患失智症的人當中,幾乎有四分之一是亞裔,比2020年增加了785%。

該報告基於加拿大經濟分析中心(Canadian Centre for Economic Analysis)的模型,預計到2030年,痴呆症患者總數將增加到100萬,幾乎是目前人數的3倍。報告重點關注隨着人口老化而患有痴呆症人群的多樣性,以及針對不同種族群體量身訂製服務的需求。

報告主要作者、阿茲海默症協會的研究科學家阿姆斯壯(Joshua Armstrong) 表示,來自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等國家的加拿大亞裔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存在語言障礙,這使得痴呆症的評估更具挑戰性。

他說,有許多亞裔人士在20世紀70年代移居加拿大,他們患痴呆症的原因是年齡,而不是作為一個有較高風險的群體。高血壓、缺乏身體活動、不良飲食和糖尿病,都是可改變的危險因子。

「失智症會帶來恥辱,所以這絕對是我們正在努力解決的一件事。」阿姆斯壯在談到文化安全服務的需求時說道。

痴呆症是指由影響大腦的疾病所引起的一系列癥狀。 例如,阿茲海默症和血管疾病會導致失智症,隨着時間的推移,失智症會導致思維和記憶力惡化,影響情緒以及對人、地點和時間的認識。

現在判斷新冠病毒(COVID-19)將如何影響未來的痴呆症病例數量還為時過早,因為該研究部分是基於2016年人口普查和有限的學術文獻。

阿姆斯壯說:「對大腦的任何負面影響通常都與痴呆風險增加有關。我們知道該病毒確實會對神經系統產生影響,因此我們肯定擔心這可能會對痴呆症發病率產生影響。」

卑詩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 Society of BC)工作人員唐莎倫(Sharon Tong,譯音)為華裔社區提供服務。她說,有些老年人尤其害怕尋求幫助,因為他們認為痴呆症是一種精神疾病。

唐說,撥打熱線電話的人可以用粵語和普通話匿名提問,並補充說,大多數詢問都圍繞着記憶喪失是否僅與衰老有關。該熱線還提供旁遮普語、印地語、烏爾都語和英語支援。

她說:「他們意識到痴呆症無法治癒,他們很快就會陷入生命終結。他們確實非常擔心長期護理,擔心設施中可能沒有他們族裔的食品,而且還有語言障礙,他們可能無法有效溝通。」

唐莎倫表示,雖然年老的配偶和成年子女的照顧者常常難以應對,但恥辱感使他們無法獲得家庭支持等服務,甚至無法去看醫生,直到疾病已到晚期。

一個名為「咖啡與聊天」(Coffee and Chat)為期一年的試點計劃取得了成功,最近已成為15名痴呆症患者每周定期聚會的活動,此計劃由該協會在卑詩省列治文市一個華人聚集的社區中心提供。

「他們可以自由地談論他們想聊的事情。如果他們在談話過程中斷了思緒,其他人也不會介意。」唐莎倫說,人們在群組裡玩紙牌遊戲、玩拼圖、聊天,但有一個等待名單。另一組針對早期痴呆症患者,包括家庭成員。

卑詩阿茲海默症協會下月將在素里為南亞裔社區舉辦首屆痴呆症論壇。報告稱,一些家庭注意到有關痴呆症的教育材料和影片中缺乏南亞裔的代表。該協會的報告也指出,越來越多的原住民患有痴呆症,並且由於飲食和服藥依從性等因素的社會劣勢,他們的風險很高。

卑詩省民可查閱卑詩省阿茲海默症協會中文網頁,或致電免費「腦退化中文熱線」1-833-674-5007。

(圖:加通社 & 卑詩阿茲海默症協會官網)

V02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平治司机涉醉驾温市名店街肇祸 撞树撼3车毁路边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