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台未正式建交 商會成務實溝通管道

加拿大都市网

■1993年,姚钛和时任温哥华市长金宝尔(Gordon Campbell)合影,后来金宝尔担任卑诗省长。 受访者提供
■1993年,姚鈦和時任溫哥華市長金寶爾(Gordon Campbell)合影,後來金寶爾擔任卑詩省長。 受訪者提供
■右二:1996年聯邦環保部長卡普斯(Sheila Copps)來台灣商會演講。 受訪者提供

今年適逢卑詩台灣商會30周年,而孕育出商會的靈魂人物就是姚鈦。上個月姚鈦新書發表會上,政界人士、卑詩商會和台灣社區眾多夥伴皆共襄盛舉,可以看得出姚鈦在社區的重量級地位。

回首創辦台灣商會的歷程,姚鈦說,1990年他和合伙人孫靜源一起在溫哥華拓展事業之餘,發覺有需要成立社團來凝聚越來越多的台灣移民,因此誕生了「楓梅聯誼會」。當時台灣政府甚至尚未在溫哥華設立經濟文化辦事處。

隨後因應許多台灣移民的需求,他不僅參與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創立,也創建「台灣企業家和投資人協會」,後來更名為「卑詩省台灣商會」。一路行來30年,卑詩省台灣商會人數近一千人,不似一般社團以吃喝玩樂為主,商會會務實地提供許多資訊,包括舉辦稅務講座、就業博覽會、政策交流等。加拿大和台灣並無正式邦交,商會更成為穿針引線、務實外交的重要管道。

面對歧視 莊敬自強
第26屆台灣商會會長張維霖說,姚鈦領導的台灣商會時代,雖然是新組織,卻是當時華人社區最有影響力的組織。「因為那批前輩都是有資金又肯貢獻的移民,照亮了台灣社區的知名度,卑詩省政府和溫哥華市政府在制定重大政策時,一定會諮詢台灣商會意見,姚鈦本人更是省長和市長活動上的重要貴客。」儘管過去幾年許多會員迴流台灣,但如今台灣商會仍在加拿大政商界享有很大話語權。

移民加拿大三十幾年,姚鈦說,不卑不亢最重要。對於目前常常議論的歧視華人現象,姚鈦說「莊敬自強」就是解決之道。「我不輸洋人,但我也不欺負任何人。西方文化的特質脫離不了英雄美人主義,一個英雄要具備實力,要能自助又助人,既然我能做到這兩點,自然不會有人歧視我。」

星島記者陳儀芬報道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爆格断正当场就逮 疑犯竟在下厨做雪糕新地

Aritzia温哥华招聘1,200人 经验不拘只须符合两条件

【更新】素里发生「突发事故」 特警队出动拘持枪男子

出炉金奖师傅任点心主厨 列治文新粤菜食肆周五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