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仇恨亞裔報告「令人心寒」 促當局速反擊系統性歧視

加拿大都市网

【星島記者黃憶欣報道】反對仇恨亞裔犯罪關注組周二(14日)在大溫哥華中華文化中心發佈報告,揭示本地華人受到種族主義和仇恨令人憂慮的現況。一如報告題目《一條舉報熱線,一行行令人心寒的傾述》,內容為自2021年成立接獲的19宗受害個案,該關注組呼籲當局應立刻採取行動,解決仇恨犯罪、暴力和歧視問題。

報告調查了2021年12月3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向該組織全國免費熱線舉報的19宗反亞裔仇恨事件。報告指出,分析主要發現一幅令人深感憂慮的情景,即我們目前所處的社區,正在與種族主義、仇恨犯罪、暴力、歧視作抗爭,甚至可能還有更令人不安且真實存在的系統性歧視問題,這些問題對華裔社區和個人產生了尤其明顯的影響。

該關注組共同發起人兼主席白巍(上圖)表示,種族主義和仇恨事件有多種形式,包括來自陌生人的人身攻擊、辱罵或誹謗、刻板印象和不公平待遇,以及騷擾或威脅。他說,仇恨事件可能發生在日常生活任何地方,從私人空間到公共場所,實體地點到虛擬場景都有。白巍稱,發生歧視事件後,礙於語言或文化,只有一半的受害人嘗試報警。

關注組報告人張康清指出,32%的受害者表示遭到陌生人的人身攻擊,28%表示受到辱罵或種族歧視言語,24%稱自己受到不公平對待,16%受到騷擾或威脅。當受害者尋求幫助時,結果是憂喜參半,部分個案在報案時遭受二度傷害,這些事件對受害人造成嚴重的創傷記憶。

報告對於仇恨犯罪定義為「出於仇恨動機,基於種族、民族或族裔、語言、膚色、宗教、性別、年齡、精神或身體殘疾、性取向或性別認同或表達,或任何其他類似的犯罪行為」。

卑詩公益法律服務社團Access Pro Bono Society of BC資訊官吉米言(上圖)說,去年卑詩省人權專員證實,在疫情爆發的前幾年,與仇恨相關的事件呈指數級增長,並稱反亞裔仇恨激增「尤其嚴重」。「對於英語非母語的亞裔來說,表達遭受歧視的細節是困難的,也因此選擇不報案。如今透過歧視熱線,希望能協助受害人更有效率地與警方溝通。」

大溫哥華中華文化中心主席郭英華、該中心中文學校校長陶文琴說,該中心於疫情期間幾乎每周發生一次玻璃門被砸毀事件,被歧視的暴力不只硬體損失,家長們都非常心寒,民眾不敢親近華埠,以為治安轉壞,這些都需要當局關注,共同努力把華埠恢復過往。

關注組共同發起人兼主席王立表示,該熱線創立是自列治文潑咖啡案開始,5月12日至18日是今年的「犯罪受害者和倖存者周」,這是加拿大司法部受害者問題政策中心的一項倡議,旨在提高公眾對犯罪受害者和倖存者面臨的問題以及為幫助受害者、倖存者及其家人而提供的服務、援助和法律的認知和關注。

關注組對卑詩省最新立法《反種族主義法案》表示歡迎。華埠華裔社區連絡專員李嘉文說,希望各級政府和社區採取更多合作,反擊各種形式的種族犯罪。

左起李嘉文、王立、郭英華、張康清等人參與報告。星島記者黃憶欣攝

(圖:星島記者黃憶欣攝)

V02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住户向在自家门前泊车者发逐客令 谁是谁非新法例有答案

替罪犯任「钱骡」或不自知 警方向十人发信警告如再犯将采取行动

此人是谁?他逃避追捕还冲撞两辆警车

逾三分之一卑诗省民认真考虑远走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