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造成災難,也帶來新商機

加拿大都市网

廣東有句老話:「一雞死,一雞鳴」,變動來臨時,有人遇到打擊,也有人得到機遇。疫情期間,在很多傳統零售行業、實體店面臨重大打擊的同時,也一些行業反而因為大批人宅家,得到了發展的新機遇。

老白:疫情帶旺了陽光房市場

疫情為老白(白振華,大家都稱他為老白)的門窗廠公司帶來了新商機。一是因為有些大公司疫情期間收縮業務,給他們這類中小公司帶來了更多機會。二是因為很多人在家辦公了,或者是沒有事情做了,在家裡的時間增多,就可以把平時沒時間做的,家裡的露台上蓋、陽光房、換門窗的事情提到日程上了。第三因為疫情需要間隔開空間,就出現了一些新業務。比如一家牙醫診所,就找老白的公司用玻璃把不同的區域間隔開。

這兩個月,他的生意特別繁忙,一個星期要工作六天,周末還要到客戶那兒去談生意、量尺寸、報價,所以一個星期往往只能休息半天。

老白公司的工地上,工人「全副武裝」

疫情期間,他們也會遇到一些困難,在大家都宅家的情況下,有的員工擔心出去幹活會增加感染風險,就不幹了。所以人手有點兒緊,想招人也不那麼容易,現有員工就經常需要加班了。他們現在出門幹活還需要帶着口罩手套,材料運輸也沒平時那麼方便,有的時候就需要等,等待的周期更長了。

老白在國內是做電腦工程師、電器高級工程師的,來加拿大後跨界做了印表機複印機耗材生意,還有售後服務和維修。過去那些年生意一直很好,但是現在受到網路的衝擊,零售業的生意不好做了,他就想找一個行業。不受網路購物的影響,他發現陽光房、露台上蓋這類生意,都需要人來做,網路不能代替,這個行業屬於建築業的從屬行業,會長期存在,網路衝擊不到。他對行業的前途有信心,確認這不是夕陽產業。但他也了解,這個行業很辛苦,在加拿大做老闆經常要去工地,不少事情要親力親為。

經過慎重考慮之後,一年多之前,他接手了這家有十幾年歷史的,BBB級別的博文門窗廠。接手後做了一些改革,第一是將工作效率提高了差不多一倍,因為引入了員工股東,幹活兒更有積極性,
過去做一個陽光房的時間,他們現在可以做大約兩個;第二,過去公司只做華人市場,現在西人市場佔了30~40%;第三,因為引進了人才,就增加了新業務,比如玻璃隔斷,浴室門等,業務範圍擴大了。

工人在做陽光房

加拿大做生意跟國內是不一樣的,在加拿大做生意,因為人口有限,主要是靠卻客戶介紹客戶,信譽、質量很重要,他們主要靠回頭客,有的時候一個客戶介紹三四個客戶來。另外,加拿大的行規比較嚴格,做事情都要符合行業標準,比如窗子的密封,是有標準規定的。

在很多行業都大受影響的現在,幸運的是他選擇的行業還有不少機會。當然,伴隨機會的是辛苦的付出。

做玻璃隔斷是疫情期間增加的新業務

Vanessa:生意擴展再上新台階

疫情打垮了一些行業,也成就了一些行業。

疫情期間餐廳關門,給食品配送行業帶來了新機會。 Vanessa的業務迎來了大躍進式發展,要貨量增加幾倍,供不應求。她最近設了辦公室,倉庫也由與人合租變為有自己獨立的倉庫了,公司發展進入了新階段。

記者採訪的那天,她正準備第二天的配送,晚上打包,干到11點。

她2014年開始做微商,做美食配送業務。生意越來越好,疫情開始後,生意非常火爆,特別是3月份。不過,最近好像又開始放緩了,因為大家過了恐慌期了。

Vanessa拿到辦公室鑰匙後,自拍

3月份,大家不敢去超市,餐廳也關門。對於一些不太會煮飯,或者講求方便的人,買半成品的美食的需求就大大增長了。 3月份旺到什麼程度? Vanessa告訴記者:「是平時的好幾倍。」

按平時的業務量,她已經很辛苦了,她笑道:「3月份幾乎忙到幾乎崩潰。」平時一周只配送兩天,在3月要配送6天,量也比平時大。她特別體會到,危機中也存在機會。

疫情期間市場需求大增
業務量忽然暴漲,她根本就顧不上看那些新聞,也沒時間看朋友圈,只是在打包的時候這個人講一句,這個人講一句,就知道疫情發展到什麼程度了。訂單很快就截止預定了,因為供不應求,不敢再接單了。那種半成品的冷凍點心特別暢銷,很多人他們在家裡做飯不方便,就買半成品生煎包、鍋貼,自己在家做了。煎一煎就可以吃了,特別方便。這個時候冷凍點心這一塊很暢銷,但供貨商根本就來不及供貨。他們有很多困難,有些員工不敢上班了,有的想申請EI,有的辭職不幹了。供貨商就力不從心了,有時候本來承諾的數量,就做不出來了。

新辦公室

有些貨品訂好了,一發到群裏面,一兩個小時就被搶光了,供不應求。那時的問題除了貨品缺,還有成本上漲了。有些員工走了,其他員工就得加班,需要付加班費。豬肉漲價了,每個星期都在漲。辣椒面等調料、麵粉都漲價了。生產食品的供貨商就需要計算這一包食品的成本漲了多少,價格也就相應調高了。那個時候好在是油價跌了,運送成本降低了,而且開車在馬路上很通暢,不堵車。平時如果旺季的時候去送貨,一天下來可以送30戶人家,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就能做到一天送50戶人家。因為馬路上沒什麼車,不堵車。平時你很多時間就浪費在交通上面,這個地方那個地方又堵了,耽誤時間。那段時間配送這一塊好做多了。

無接觸配送也節約了時間。平時送貨要跟客戶見面,有些客戶你按了門鈴,他要等好久才開門,然後收付款找錢用好長時間,無接觸配送就不用等,我把貨放到門口,發個簡訊或者按下門鈴通知你貨到了,你轉賬給我就好了,不收現金全部是轉賬。這個也是節省了配送時間,一個是交通,一個是不用跟客戶見面。這2點真的大大提高了效率。

因為市場旺了,人手也增加了。平時一般是2到3個人配送,疫情期間就變成了4個人。

有了自己獨立的倉庫
客戶多了,訂單多了,以前就跟別人合租一個倉庫,現在就不夠用了。 Vanessa剛剛訂下了自己獨立的倉庫。 「成本肯定增加很多,但你想發展,肯定得付出。」她說。

等到疫情被控制住,市場恢復正常,餐廳都正常營業了,客戶是否會保持現在的訂貨量?這是未知數。現在很多團購群、美食配送群出現了,客戶也會被分流。

獨立租的倉庫,工人在裝修

她並不擔心競爭,因為她覺得業務量已經夠了,精力有限,已經是在滿負荷工作了。 「做美食配送的6年,我一直處於忙碌狀態,我感覺就沒停過,只是這段時間忽然忙瘋了。」

她丈夫今年1月疫情爆發前回國探親,2月份開始忙到時候他在國內,飛機停飛換航班到2月底才回到溫哥華,又去朋友的空房子里隔離了兩個星期。那段時間,Vanessa帶兩個孩子,接送他們上下學,還有去各種業餘課程班,又要忙着處理訂單,忙得昏天黑地。

最近,Vanessa拿到了新倉庫和新辦公室的鑰匙

春假是3月中旬開始放的,3月中旬之前孩子在上課,各種業餘課還得接送,基本上人到了一種崩潰的地步,而3月初開始訂單就多了很多,送不過來,就暫停了一些比較遠的區域。

在壓力中發展成長
談到發展,Vanessa感慨,6年來,公司的發展就像蝸牛爬一樣,一步一步慢慢走過來。因為她是白手起家,資金不足,從欠債開始做起。不像一些配送公司,投入了大量資金,一下子就開了很多群。

她從剛開始的一兩個產品,發展到現在12個群,差不多將近200個品種,除了半成品食品,農產品、水果,還有保健品、洗手液等。

運貨的車就要出發了
貨物堆得滿滿的

做食品配送,要承受各種壓力。時間緊是無形的那種壓力;另外,需要考慮到事情特別多,需要考慮的特別多。比如說需要比較哪家供貨商報價報的比較合理,找到獨特商品的貨源,貨品盡量不要跟別人重複,但有些時候是也避免不了,因為自己的客戶也需要同樣的東西,但是盡量重複的少,這樣才能做出特色,這個非常重要。另外,一個產品,品嘗之後要跟師傅探討味道再怎麼樣調,才更受市場歡迎。要需要做好包裝,讓它更適合配送。要應付的變化也很多,比如供貨商不按訂單交貨,比如預定了60包,供貨商只給了40包,就要跟客戶去取消訂單,如果客戶已經把錢付了,還得幫他重新再算賬。

在這些壓力和繁瑣的事務中,Vanessa在不斷成長,管理能力提高了,客戶也在不斷積累。開車走遍了大溫,很多地方她了如指掌,心中有了活地圖。

 

文:本報記者 董清霞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