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對峙鳴金收兵 中國印度各說各話

加拿大都市网

■ 中印邊境對峙結束,越界印軍撤離。圖為印度邊境安全部隊人員。美聯社

本報訊 金磚五國廈門峰會召開前夕,持續71天的中印邊境對峙和平結束,但雙方各說各話。印度外交部表示,中印雙方均撤離當地的軍事人員,中方則稱,印方越界人員及設備28日午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至於中方是否同時撤兵,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沒正面回應,稱「中國邊防部隊繼續在洞朗地區巡邏駐守」,但將根據情況「作出必要調整」。專家表示,雖然中印形式上的對峙已經結束,但中印之間的根本矛盾和問題依然如舊,下一輪對峙隨時可能到來。

矛盾仍未解:印稱雙方撤 華指續駐守 
中印這場邊境對峙源於6月18日,印度士兵及推土機越界進入中國控制的洞朗地區,阻撓中方修路。洞朗是位於中國、不丹和印度三國交界處的狹長高原,現屬中國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印方聲稱洞朗是不丹領土,印方是「應不丹要求」派兵,又指責中方修路是改變該地區的現狀。不過中國外交部強調,洞
朗地區位於邊界線中國一側,是無可爭議的中國領土。

由於中印曾在1962年爆發邊境戰爭,此次對峙事件引起國際關注。雖然印度不斷建議雙方同時從洞朗地區撤軍,但中國過去一直堅持,印度必須先撤軍。此前印度一直態度強硬,但近日態度有所軟化,內政部長辛格上周首次表示,相信對峙很快可以和平解決。

28日午,印度傳媒率先引述該國外交部表示,中印雙方已同意結束對峙,雙方軍事人員正在迅速撤離。印外交部的聲明將這項進展稱為「撤離洞朗共識」。聲明稱,過去數周,中印針對洞朗事件保持接觸,表達觀點和關切。

北京望維護邊境安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隨後也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28日下午2時30分,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方現場人員對此進行了確認。她指出,中國政府重視同印度的關係,希望印方切實遵守歷史界約和國際法基本原則,與中方一道,在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維護邊境和平安寧。

對於印度方面稱中國部隊同時撤走,華春瑩沒有正面回應,也未提及會否繼續修築公路。她說:「中國邊防部隊繼續在洞朗地區巡邏駐守。中方將繼續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同時,鑒於現場情況已出現變化,中方將根據現地情況作出必要調整和部署。」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28日晚上也確認,印方已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到邊界印方一側,重申「中國軍隊將保持高度戒備,堅定捍衛國家領土主權」,但沒有提到中國邊防部隊的動向。吳謙呼籲印方從事件中汲取教訓,與中方相向而行,推動兩國兩軍關係健康發展。

邊防部隊或更加敵對
雖然中印對峙終於和平落幕,但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認為,新一輪的對峙隨時可能到來。據多維新聞網報道,在對峙結束之際,印度陸軍最高長官便發話稱,將來會有更多的中印對峙事件不斷發生。對此,林民旺表示,印度陸軍最高長官說的是實情。

林民旺認為,中印對峙是因為中印雙方在爭議區里見面的頻率增多。如據印度方面的統計,所謂的中國越境事件每年都有三百多起,只是願不願意把爭鬥升級爆發出來。假如有所謂越境發生,然後雙方都不走的話,很容易發展成為對峙事件。

他指出,這種現象很難避免並且會增多。加上現在兩國的親近感降了很多,尤其是雙方邊防部隊,下次可能會更加敵對。他認為,這個問題基本上解決不了,除非能夠回到談判解決邊界問題上。

中印對峙事件簿
6月16日 中方在洞朗地區修築道路。
6月18日 印度邊防部隊270多人攜帶武器,連同兩台推土機,越界阻撓中方修路。
6月19日 中方緊急向印方提出嚴正交涉。
6月下旬  中國禁止印度香客經洞朗赴西藏朝聖。
6月26日 中方證實發生對峙,公布越界現場照片。
7月中旬 中方公布,西藏軍區某旅展開大規模演習。
7月中旬 印度士兵組成「人鏈」阻止中方修路,並進行監視。
7月24日 中國外長王毅警告印方「老老實實地退出去」。
7月27日 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北京會見印度國家安全顧問。
8月2日 中國外交部發佈《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進入中國領土的事實和中國的立場》文件。
8月15日 中印士兵在另一邊境地區班公湖附近互擲石頭衝突。
8月21日 印度內政部長辛格稱,相信對峙很快結束。
8月28日 印度部隊全部撤回邊界印度一側,對峙結束。

雙方妥協是唯一選擇
中印從激烈對峙到衝突一觸即發,再到突然撤軍,逆轉結果引發外界熱議。有分析認為,印度突然讓步,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印度總理莫迪將訪華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其次是印度境內騷亂一直未斷,如果莫迪繼續保持與中國的對抗態勢,將面臨嚴重的執政危機。

對於究竟誰是贏家,北京《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表示,印軍撤軍,「中國當然不能說『大獲全勝』,人家畢竟佔了我們的土地七十多天。然而中國施加各種壓力,兵不血刃地促成了局勢的扭轉,這種能力比發動戰爭達到目的對大國來說更重要。 」他說,「中國是大國,完全沒必要與印度陷入意氣之爭。」

有分析認為,這兩個亞洲大國的對峙格局無法持續,妥協是「唯一選擇」。 「是非自有公論,公道自在人心。 」新華社28日發表評論,指印度撤軍是認清形勢後的正確選擇,「印方撤軍理所應當。中印是鄰居,也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兩國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中方一貫重視發展同印度的睦鄰友好關係,致力於在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維護兩國關係大局。」

英國BBC引述印度中國研究所研究員阿圖爾.巴爾德瓦伊表示,中印兩個亞洲大國的對峙「不可能繼續下去」,雙方達成協議是「唯一選擇」。結束對峙顯示,「印度重視與不丹的關係和對不丹的承諾,但是很明顯,印度官員改變了想法,因為印度需要中國市場和投資。 」他認為,印度最初揚言不會後退,但是現在做出撤離決定,將在印度產生多大的政治影響,值得關注。

澳洲國立大學國家安全學院院長梅德卡爾夫則表示,看到中印媒體關於洞朗結果的不同版本,真的很有趣。他認為,雙方都稱在洞朗獲得了勝利,但是如果中國的道路建設停止了,那麼印度贏得了這一回合。

觀察人士認為,從目前的情況看,很難判斷中方還是印方作出較大讓步,即使中國邊防部隊退出對峙點,也可能只是技術性撤離,讓雙方有個「下台階」。關鍵還是要看中方會否繼續修築公路,不排除廈門金磚峰會過後,中方將再次在當地部署兵力,重新施工。

印總理料出席廈門峰會
中印對峙和平結束,印度總理莫迪預料將如期出席下月3日在廈門開幕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此前有報道稱,由於對峙未平息,莫迪可能會缺席會議,改派較低級別的官員參加。在28日有關金磚峰會的國務院新聞辦吹風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回應指出:「沒有接到任何信息說他(莫迪)
不來」。

■ 印總理莫迪(左)預料將赴廈門出席金磚峰會,並與習近平(右)會晤。圖為兩人去年10月會面。資料圖片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將於9月3日至5日在廈門舉行,主題是「深化金磚夥伴關係,開闢更加光明未來」。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及南非等「金磚五國」最高領導人預料將會出席。張燕生表示,中印在邊界和發展上都出現一些問題和矛盾,這是對金磚機制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問題,就是應當採取什麼樣的原則、辦法,來解決各種不同層次的矛盾、衝突。他認為,廈門會晤將提供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就中印之間的矛盾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這也是金磚機制走向成熟的必修課。

近年金磚國家經濟放緩,引來「金磚褪色」的質疑。商務部專家張建平28日表示,儘管近年來依靠資源的俄羅斯、巴西、南非等國經濟發展受阻,但金磚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仍然達到五成,相信這個比重還會穩步提高。

share to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