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民调
87%加人憂網絡黑客 恐智能家居系統被入侵
新冠疫情加速网上服务变成必须品,即使网上服务普及,本国互联网登记局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大部分国民不愿牺牲个人资料,换取更便利甚至免费网上服务。近9成担心黑客入侵盗取个资,约7成国民坦言,非常担心一些外国公司把持的高科技公司,透过提供互联网服务取得国民个人资料,例如提供5G技术的华为。
据huffingtonpost报道,去年同一个调查,国民对给予个人资料换取更佳网上服务的研究显示,约有72%国民为换取更佳、更方便,甚至免费网上服务,某程度上愿意向网络商提供部分或少量个人资料,获得相关内容及服务;但今年的调查结果出现大逆转,愿意为换取提供个人资料的比例仅得26%。
当中最令网民放心给予少量个人资料的网上服务,是金融机构网上银行服务,约有52%受访者愿意将个人资料给予其使用服务的银行,获得更好的银行服务及资讯;受访者对将个人资料给予提供其他网上服务的公司显得非常谨慎。
恐智能家居系统更易遭窃
研究指出只有26%国民表示,会为了获得更佳电竞游戏串连服务,毫不犹豫给予个人资料;23%国民承认将个人资料放在社交平台网站;约15%受访市民会输入个人资料在互联网家居用品,如婴儿监视器及智能家居电器内。
有约48%加国人表示家居使用至少一种智能电器,约30%国民称家中至少有一种电器可利用声控操作与连接;74%国民坦言忧虑智能家居小电器,如Google Home及Amazon的Alexa,易让黑客闯入窃取家居与屋主个人资料。
其实国人担心黑客入侵互联网盗取个人资料的忧虑并非新事,去年同类报告指出,有约87%受访者表达对此情况的担忧,今年公布的同一报告担忧比例没有改变。
约82%受访者认为加拿大私隐专员公处应获得加强执法权力,容许私隐专员对违规肆意滥用或出售顾客网上个人资料的公司及行为,可以颁令罚款及下达法令禁止任意使用顾客个人资料。
加国互联网登记局主席兼行政总裁贺兰特(Byron Holland)指出,从最新研究内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国人对互联网服务愈来愈感到有危机,尤其是个人私隐会容易遭侵犯及被窃取,国人需要提供网上服务及串连公司给予顾客信任感,重建客户与提供网上服务公司之间的互信。星岛综合报道
民調:四成加拿大人因疫情延後看病
(■■疫情之下,很多非必要的手术诊疗都被推后。加通社)
根据民意调查机构安格斯列特昨天发表一份最新民调结果显示,接近四成加拿大人因新型冠状病毒抗疫限制措施,而错过看诊预约或医疗程序。
安格斯列特(Angus Reid Institute)于本月18日至19日期间,向1,777名成年加国民众进行网上问卷调查,询问他们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使用所需医疗服务有否出现困难。该批受访者为安格斯列特论坛(Angus Reid Forum)的登记会员(panelists) 。
安格斯列特指出,该项民意发现,旨在阻止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传播的措施,例如取消或暂停手术,又或者进入医院的限制,对其他需要医疗护理、但与该病毒无关的人士,却带来未曾预料的影响。
是次民调录得,多达38%受访国民表示他们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而延迟至少一次看诊预约或医疗程序的进行。其中以安省情况为最严重,有44%居民有此经历,其次便是大西洋省份(40%)、魁省与卑诗省(同为36%)、沙省(35%)、缅省(32%)及亚省(30%)。
23%人未能向家庭医生求诊
在过去两个月基于疫情影响,有23%受访国民称他们未能向家庭医生求诊,18%受访民众说未能去看专科医生,13%受访人士谓他们未能安排进行一项先进诊断检测(如MRI或CT Scan等),8%受访者未能进行一项非紧急的小手术(如白内障手术) ,5%受访者未能进行一项长期或持续治疗(如透析治疗或化疗等) ,3%受访者则未能进行一项非紧急的大手术(如髋关节置换手术) 。
以省份分析,在医疗服务遇上障碍的受访者比例,安省是全国最高。有27%安省居民表示他们未能去看家庭医生、22%未能去看专科医生、17%未能安排进行一项先进诊断检测、10%未能进行一项非紧急的小手术、7%未能进行一项长期或持续治疗。
而亚省居民遭遇障碍的比例,则是全国最低,其中仅有14%亚省居民未能去看家庭医生、13%就未能去看专科医生。民调又发现,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相比,在疫情期间看诊有延迟或遇障碍的比例,前者较后者更高。
例如,在家庭一年收入少于25,000元的受访国民当中,有28%表示在过去两个月无法看家庭医生。在家庭一年收入高于150,000元的受访国民当中,则只有18%在过去两个月未能看家庭医生。
若以年龄层分析,因疫情影响而要延迟至少一次预约看诊或进行医疗程序的受访民众,以中年人士比例占最多。其中在45岁至54岁和55岁至64岁两个年龄层,就各有41%国民均有这经历。
民调亦录得,有13%受访国民坦言由于他们在疫情期间错过医疗护理,令其健康有重大负面影响。但63%受访者则认为此情况对其健康负面影响甚小,24%受访者更称没有影响。
加拿大人消費模式改變 信用卡支付比例倍增
(■民调显示,疫情以来国民使用信用卡消费的比例,大幅提升。Global News)
最新民调显示,普遍国民在新冠疫情期间改变支付习惯,其中使用信用卡的比例,由早前的24%增至50%,使用现金的国民则大幅减少到3%。
据《温哥华商业杂志》(BIV)引述民调公司Research Co.与Glacier Media最新民调结果指出,在疫情前,人们往往会携带一点现金,用于支付一些特定商品和服务。但现在因要保持肢体距离,“面付”(in person)的情况几乎消失,在消费和购物时人们开始向“无接触”(contactless)支付形式转变。
数据显示,在过去4周,仅有3%的受访者表示在消费时使用现金,比去年2月份的31%大幅减少28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使用银行借记卡(又称扣账卡,debit card)完成的交易比例,相对保持一致,从去年2月的34%,略微下降到31%。但在信用卡方面,使用率则大幅提升:去年每4宗交易中仅有1宗由信用卡完成,而这一比率在最新一次民调中提升到50%。
支票使用率飙升3倍
之前,男性及55岁以上人士,使用信用卡的情况对比女性和年轻人更加常见,而最新结果显示,疫情以来,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士,对于信用卡的依赖性更加相近。以信用卡作为主要支付方式的男性达52%、女性达到48%、千禧代达到47%、X世代和婴儿潮世代的使用比例,也分别达到51%和50%。
此外,民调中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在交易过程中使用支票的比率也有12%,较去年2月的3%也有明显提高。
消费模式的改变,也令国民对于未来新型经济的期望发生变化。
去年2月,仅有8%的国民认为,在未来10年内人们将开始在购物时依赖虹膜扫描、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而在这个月的民调结果中,持有这种想法的国民比例上升到58%,尤其是男性及18到34岁人士中,这一比例更上升到63%和61%。
民調:66%民眾促聯邦訂老人院全國標準
(■■逾6成民众要求政府接管长期护理机构。星报资料图片)
加拿大感染新冠病毒直接或间接死亡的患者,大约有82%是居住在长期护理机构的长者。一份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养老院不断爆发疫情,促使66%的民众要求政府接管长期护理机构,或制定一个全国性的标准以维护长者的健康和安全。
安格斯列特(Angus Reid)的调查结果发现,政治倾向明显左右民众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
去年联邦大选投票支持保守党的人争持不下,有47%人支持制订全国标准,但也有53%人反对。投票支持其他政党的人,则最少有四分三赞成由政府接管私营养老院。
长期护理机构属于各省和特区自行监管的范畴,不纳入《加拿大卫生法》(Canada Health Act)的全国标准之列。全国公务员及普通雇员工会(National Union of Public and General Employees)要求联邦政府把《卫生法》延伸至长期护理机构,以确保各省有一致的标准。总理杜鲁多也曾表示,将在疫情过后的检讨中加以考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居住在长期护理机构的加拿大长者,并非唯一生活在新冠疫情恐惧下,欧洲大约有半数感染病毒的死者是养老院住客,美国长期护理机构也占死亡人数近40%。
魁省近8成人赞成设全国标准
安省和魁省的长期护理机构是重灾区,安省有超过280间养老院爆发疫情,近1,500名长者死亡。魁省有超过270间长期护理机构爆发疫情,超过2,000住院老人死亡。
调查发现,魁省民众最赞成制定全国标准,支持率为77%,安省和卑诗省的支持率与全国平均的66%相同。
沙省是全国唯一反对订立全国标准人数较高的省份,有51%反对,赞成只有49%。
在去年联邦大选中投魁人政团(Bloc Quebecois)一票的选民,有高达90%赞成制订全国标准,其次是新民主党支持者的83%,自由党支持者也有77%,支持保守党的人则只有47%赞同全国统一标准。
研究又指出,家庭收入对民众意向的影响轻微,各阶层均最少有63%人支持全国标准。性别和年龄层的意见则呈现明显的分界线,35至54岁的女性有73%赞成统一服务水平,55岁以上有71%支持率,18至34岁也有64%;男性支持全国标准的比率普遍较低, 55岁以上有65%支持率,35至54岁有64%赞成,18至34岁只有59% 支持率。星岛记者报道
民調:疫苗未問世前 75%加拿大人害怕搭乘飛機
民意调查公司纳诺斯(Nanos Research)昨天发表一份最新民调报告指出,在新冠病毒疫苗尚未研制成功之前,近四分三的加拿大人对坐飞机会感到紧张不安。民调又录得,47%国民表示愿意花更多钱购买机票,如可确保其机位邻座是空位。
纳诺斯受廉价航空公司Flair Airlines委托,于本月17日至19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以电话和网上问卷方式访问了1,001名18岁或以上的加国民众,查询他们如何看如待新冠病毒疫情对本国民航业影响。民调结果显示,多达74%受访国民坦言,在新冠病毒疫苗未研制出来之前,他们对乘坐飞机感到不安。但有23.5%则称他们没有这方面忧虑,另2.5%说他们不肯定答案。
以省份地区分析,卑诗省就有最多民众对目前坐飞机心感不安。来自该省的受访者当中,有多达78.6%表示有此忧虑。其次便是大西洋省份民众(78.5%)、安省居民(75.8%)、魁省居民(73.5%)及草原省份居民(66%)。
女性比男性更感忧虑
在性别及年龄因素方面,有此忧虑的受访者当中,女性比例(75.9%)稍多于男性比例(72%)。
而在55岁或以上的受访国民之中,就有最多人表达有此忧虑,其比例更高达84.3%。其次是35至54岁年龄层的受访者(69.2%),以及18至34岁年龄层的受访者(65.3%)。民调亦发现,46.5%受访国民表示他们会愿意接受较高的机票价格,如果其机位邻座是一个空位。不过,也有46.9%不愿意。6.6%不肯定。
此外,多达85.4%受访国民均认为,拥有具竞争力的航空业会有助于经济复苏,对国家利益有重要贡献,12%则表示不认同这看法,另有2.6%说不肯定立场。而七成加人更相信本国航空业竞争,是增进国家利益的重要因素。
当现时旅游限制得以放宽之后,有36.1%受访国民认为本国今后应有更多航空公司可选择,43.3%认为目前本国航空公司数目适当,10.7%却指他们需要更少的航空公司,9.9%谓不确定看法。
82.3%受访国民亦认同廉价航空公司在本国民航业担当重要角色,仅11.3%不同意这观点,6.4%则表示不确定看法。星岛记者报道
民調:卑詩省超半數人對重啟感到不安
【星岛综合报道】最新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多数卑诗省省民认为政府在应对新冠疫情时采取了正确的措施;不过,就政府重开企业和服务的计划,有超过半数的人感到并不是很舒服。
这项民调是Leger公司为本地媒体所做的,在5月15日至18日期间对601个被访者进行了在线调查。报告发现,有73%的受访者认为卑诗省公共卫生部门的应对措施很恰当;有14%的人则觉得不够充分,还有12%的受访者则觉得应对的措施过于极端。
民调还显示,在卑诗省,许多人对重新开发服务和企业的计划感到不安,因为仅有48%的人认可了重新开放的决定。有30%的人表示,他们对这些开放计划感到不舒服,另有18%的被访者表示完全不赞成。
Leger公司加拿大西部地区执行副总裁拉格(Ian Large)说,数据说明,卑诗省民暂时并不打算这么早就撕掉“创可贴”,他们希望谨慎行事,尽可能在最安全的情况下重新开放一切。
此外,有77%的人表示,他们熟悉卑诗省的重启计划,包括本周二已进入到第二阶段,开放牙医、物理治疗等医疗服务。
调查还指,有60%的受访者表示,非必要行业只要愿意遵守预防新冠措施,例如保持社交距离,对物品表面进行消毒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是比较乐意前往的。但仍有25%的人表示,即便是做到了相关的措施,他们仍会感到不舒服。
此外,有些行业和服务在吸引顾客方面较为困难,例如只有8%的人说他们会去迪厅,以及18%的人会前往健身房。酒吧和拥有户外座椅的餐厅数据方面较为客观,愿意前往的人数达到48%。除此之外,只有34%的人说,他们会去购物中心。拉格:“从数据上来看至少说明了两件事,一是卑诗省民非常谨慎,其实是他们自己知道,哪里可以去,哪里相对危险。”
有趣的是,尽管91%的人认为自己在保持身体距离方面做得很好,但只有53%的人认为其他人做得不错。同时,有84%的人表示,保持社交距离在降低新冠传播层面是有效果的。
V33
疫情改變加拿大人消費習慣 網購及買本土產品
【星岛综合报道】有调查显示,新冠病毒的疫情改变了加拿大人的消费行为,这种改变包括更多地进行网上购物,以及搜索和购买本土企业的产品。
这项调查由Leger公司发起,网上购物是调查发现的最大改变之处。有近18%的国民表示,自新冠爆发以来,他们是第一次采用网上购物。在这些新消费者中,有超过7成的人打算未来继续保持这种方式。调查补充说道,任何拥有在线产品和销售的公司都将是受益者,这对他们而言是一个重大机会,需牢牢把握。
调查还发现,年级较大的消费者在购物时,通常还是会坚持以往的习惯。与此同时,愈来愈多的消费者开始倾向搜索和购买本土产品。此外,加拿大国民也适应用基本食材进行烹饪,而且这种习惯发展迅速;食品和健康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至于疫情后,人们计划去哪里?调查发现,国民首选目的地是餐厅,人数达40%,之后是前往理发,数字是38%,还有22%的人则会去看牙医。
V33
民調:70%信戴口罩有用 近半國民希望地政府主導重啟
(■■近半国民认为,地方政府较为知道社区的实际需要。星报)
现时疫情焦点是如何重启各省经济,不过近半受访国民认为重开经济与商业的进度,应由各地方政府主导并非由省府作主。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即使同一个省,不同城市与地区疫情也截然不同,相信由地区政府自行决定会较切合城市真正需要;近70%受访者称会戴口罩或其他遮盖口鼻的物料,防止病毒传播。
加通社报道,调查机构Leger及加国研究协会于本月15日至17日期间,以网上讨论小组形式,成功向本国1,513名加国成年人进行访问,了解他们对现时各省份逐渐放宽社交距离令,以及重开经济等的看法。
35%受访者同意各省逐步放宽社交距离令,与分阶段重开经济与商业,其余受访者认为应较现在的放宽情况更加谨慎行事才对。
约有47%受访国民认为如何放松禁令,以及如何逐步重启经济,应由地方政府决定,有以上看法的国民表示,省府一般只看大局情况,但地区政府更明白管辖城市的细致疫情状况,这对防止疫情在社区传播更有掌握。
受访者以魁省省民最支持由地区政府自行决定放宽政策,约有73%魁省受访者同意上述看法;其次是亚省,有52%居住在亚省受访者同意应由地区政府决定重启经济方案。
进行该网上讨论小组调查的Leger民调公司副主席布尔克(Christian Bourque)形容,受访者很清楚明白同在亚省,但爱民顿与卡加利的疫情状况可能是两回事,同样在多伦多与安省北部城镇的疫情也会完全不同。
近7成人信戴口罩有用
亚省与安省受访者,整体只有46%国民信任省府的放宽与重启商业政策。
至于受访者对于现时各级政府重启经济与放宽禁令措施步伐是否满意,约60%受访者称会拭目以待,也会跟从现时步伐;约有27%受访人士认为步伐似乎太快,应慢下来看清情况;只有13%指出现时重启经济步伐应该再加快才对。
受访国民当中约有67%相信戴口罩及遮盖口鼻,能有效防止病毒传播;约一半受访者表示前往超市及乘坐公共汽车等公众地方时,会毫不犹豫地戴口罩;约有42%受访人士说前往药房时一定会戴口罩。
星岛综合报道
民調出人意料 加拿大人對就業信心不跌反漲?
(■■亚省是唯一民众不担心就业恶化的省份,原因却是当地人已经太悲观。网上图片)
加拿大就业前景受新冠疫情影响,但民众对未来的信心却未受打击。联邦未来技能中心(Future Skills Centre)调查发现,有63%人对掌握的个人技能有信心,较疫情爆发前提高2%。
这项与多伦多怀雅逊大学合作委托Environics民意调查机构进行的研究指出,受疫情冲击的民众仍对个人和社会安全网抱有信心,尤其是高教育水平和收入的人;但低安全度的工人却更担忧无法获得所需支援可以躲过这场疫情风暴。
调查显示,工人相信技能训练有助就业,但有51%在过去5年未获雇主提供培训。年龄较大、非工会和低收入工作的工人较难获技能培训。
亚省人最悲观 不再担心恶化
Environics行政总监帕金(Andrew Parkin)表示,打工仔在疫情前和爆发后仍对社会安全网有信心的调查结果令人鼓舞,但很多工薪阶层仍感到支援不足。
新冠疫情令加拿大人对就业前景有极大改变,很多人抱怨求职困难,也有不少人担心个人或家人的就业。亚省是唯一民众不担心就业恶化的省份,原因却是当地人已经太悲观。
调查发现,在疫情爆发前已经有半数打工仔忧虑直接或间接受失业影响。
未来技能中心行政总监巴拉塔(Pedro Barata)希望调查报告有助政府和雇主重建经济时,协助数以百万计劳工重返职场。
他说,技能发展对经济复苏和协助工人在疫情后重建和未来提高抗性非常重要。政府与雇主需要特别关注受打击较严重的行业、人口结构和地域。
研究指出,54%人有信心可以很快度过困境,较疫情前的51%为高。55岁以上工薪阶层有40%担心工作不保,25至34岁的打工仔则有56%忧虑会失业。女性有44%抱怨求职困难,男性难找工作为35%。星岛记者报道
民調:加拿大人希望緩慢重啟 稱中國應負責升至72%
最新民调显示,较新冠疫情初期,现在普遍国民对政府放宽限制抱审慎态度。仅有23%的国民认为有可能在10月底前会恢复正常生活,有64%的人认为,应当缓慢重启经济;同时,认为中国政府应当对疫情负责的国民比率,从3月份时的66%,上升到72%。
据《温哥华商业杂志》(BIV)引述民调公司Research Co.与Glacier Media最新民调数据显示,约有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可以分阶段地缓慢重启经济活动,确保新冠病毒感染率保持在低水平。在女性中,持这一立场的更达到70%,55岁以上人群中,比例则达73%。
只有29%的人认为要快点重开,减少工作流失情况。其中以35岁到54岁人群及男性居多,但都没有过半。
三成人饮食习惯转向吃素
而认为加拿大人将要接受新饮食习惯的比例也有所上升,在每10个受访者中,就有3个人认为,疫情之后会有更多人考虑选择素食,包括43%来自18到34岁的年轻人群。
民调还显示,国民对个别国家的不满情绪也有所上升。有7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政府应当对疫情负责,比3月时的民调结果上升了6%。不过,仅有31%的国民认为,加拿大政府应当与北京对簿公堂,接近49%的人反对这么做。于此同时,有75%的受访者认为,不应该把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或“中国流感”,这一比例在3月份时的民调中为61%。
对省府抗疫表现满意度下滑
而对于各级政府疫情期间的表现,有69%的国民对联邦政府表示满意,与上个月的68%基本保持一致。在55岁以上人群中,更有76%的人认可渥京表现。
对省政府的满意度,全国平均水平达到64%,单从数字上看似有不错表现,但对比之前数字,多个省份都有下降。民众对魁省政府的满意度甚至下降了22个百分点,跌倒66%,安省也下降15个百分点至63%;加西地区相对稳定,民众对卑诗省府的满意度从上月的72%下降到现在的69%,亚省从57%下降的56%,也是人口最多的四个省份中,评分最低的一个。在地方政府表现上,满意度也出现下滑,从上月的69%跌到64%。 星岛综合报道
民調:6成人願重返餐館用餐 僅兩成放心現場看比賽
(■许多餐馆开始为重开做好准备。民调指6成受访者愿意回到餐馆用餐。Global News)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发展逐步稳定,各地也开始逐步放宽禁令,重启经济及社会活动。据最新的民调显示,多数加拿大人表示在情况允许下,今年应该还会回到商铺购物或到餐馆用餐,但仅约两成民众表示,会放心到现场欣赏音乐会或观看体育赛事。
由Global News独家委托民调机构Ipsos进行的民调结果显示,有将近63%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情况允许,他们会愿意回到商铺购物。这一意愿在有孩子的家庭中更高,达到69%;没孩子的家庭则为61%。以年龄来分,55岁以上人士中,57%表示会回到商铺购物,而在18至34岁年轻一群,比例则升至68%。
与此同时,每10个受访者中,就有6人表示他们愿意回到餐馆用餐。对于有孩子的家庭而言,他们更愿意外出用餐,比例达到68%,没有孩子的家庭中,这一比例为57%。年轻群中,愿意到餐厅用餐的比例也更高,达到68%,而55岁以上人士相对较少,为52%。
年轻家庭较愿意外出
对于参加娱乐活动,民众的参与意愿偏低。其中只有36%受访者表示,今年还会到电影院看电影。不过,在有孩子的家庭中,这一意愿明显提高,达到52%。而表示会出席现场音乐会或节日庆典活动的民众,比例为22%,仅有18%表示愿意参与现场体育赛事。
Ipsos公司副总裁辛普森(Sean Simpson)指出,报告结果显示,尽管在政府放宽限制情况下,民众在外出时依然会小心翼翼,即使被允许,大型的聚会或活动都暂时不会成为加拿大人的选择。
辛普森还指出,在对待购物、进餐及参与大型活动问题上,民众意愿出现较明显差距,其中一个原因与可能的风险程度不同有关。如在餐厅,多数人认为可以更好采取预防措施,包括通过增加餐桌之间距离,限制用餐人数等,因此更加令人放心。而在人群聚集的大型活动中,就难以保障。
另外,有孩子的家庭在参加各项活动上的意愿也普遍较高,部分原因是多数家庭都属年轻人群,对自身健康更有自信,另一方面,小孩对于娱乐活动的需求也更高,而在过去这两个月,他们都无法这么做。星岛综合报道
民調:加拿大對中國的好感度創15年來新低
(■■民调显示,76%加人视维护人权法治,比贸易投资更重要。图为加拿大驻北京大使馆。 星报资料图片)
民调公司安格斯列特(Angus Reid)最新调查发现,加拿大对中国的好感度创15年来新低,只有14%成年受访者说他们对中国持正面态度,但有逾半数国民对台湾有好感。85%受访者认为,中国政府对肺炎疫情报告并不诚实。
报告指出,全球在2020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应付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尽管关于新冠病毒最初是如何传播的争论持续不休,但来源于中国的看法却一致。
仅14%加人对中国抱好感
随着各国应对该病毒大流行,加拿大人对中国的看法明显走下坡,对中国的观感现已跌至新低点。是次民调发现,目前仅有14%受访国民对中国抱有好感,81%表示反感,5%称不肯定。综合过往15年多项民调,对中国有好感的加国民众比例,自2005年58%高位逐渐减少,到2019年底已跌至29%。
不过,最新次民调却发现,54%受访加人对台湾抱有好感,20%表示反感,26%称不肯定。
民调结果又显示,85%受访国民不认同“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对中国国内新冠疫情状况具透明度和诚实”的说法,当中53%更称坚决不认同。另一方面,9%对上述说法表示同意,约7%称不肯定。
对于加中整体关系,是次民调发现,76%受访国民视维护人权和法治,比贸易投资机会更重要;24%持相反看法。
在双边贸易方面,仅11%认为加国未来应尝试与中国发展更紧密的贸易往来。
民调也录得,88%同意“不能信任中国维护人权或法治”的说法,12%不同意。
此外,多达78%认为联邦政府应禁止中国电讯巨头华为参与加国5G网络建设;只有14%表示应准许;9%称不肯定。
在加拿大主要贸易伙伴中,加人最多认为应该与欧盟发展更紧密贸易关系(52%),认为与美国贸易应更重视的比率,也较上一年增加9个百分点(37%)。
不过加人对美国的好感跌至39年来新低点,只有38%。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普遍不受欢迎所致,并因特朗普政府抗疫回应广受批评而加剧。星岛综合报道
民調:72%加拿大人支持強制接種新冠疫苗
(■■民调显示超过七成国民赞成强制性接种新冠状病毒疫苗。网上图片)
一项民调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受访加拿大人支持强制性接种新冠状病毒疫苗。
据Global电视台独家委托民调机构叶素斯(Ipsos)上周进行的民调显示,72%受访加人同意,一旦发展出疫苗并且可以使用时,应该在全国强制性接种。其中41%强烈赞同,32%某程度上赞同。同样地,67%加人同意本国在重开商业和社会前,应该“有能力”接种疫苗。
加拿大生物伦理学家鲍曼(Kerry Bowman)表示,民调结果显示“对于疫苗标准矛盾心理的一种上升趋势”,建基于在疫情这刻人们的感觉。
在多伦多大学教授医学道德和环球卫生的鲍曼称:“当我们进入第九周时,我们想:‘我们不能长此下去’。”由于有关病毒很多问题仍未能被解答,例如人们是否会再被感染。鲍曼指民调的数字显示大部分人都视接种疫苗是避免感染病毒的唯一保护方法。
65岁以上多赞成强制接种
另一项由Leger及加拿大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Canadian Studies)于4月下旬在网上进行的民调显示,60%受访者相信当疫苗备用时,人们需要接受注射。
鉴于新冠状病毒在本国造成数千人死亡,叶素斯行政总裁布里克(Darrell Bricker)向Global电视台表示,对支持强制性接种疫苗的数字不高而感到意外,“民调结果只显示加拿大社会对疫苗的强烈关心”,他指这关心可能是围绕疫苗可能的效用,或强制推行的概念。
民调结果得出28%的受访者反对强制接种新冠状病毒疫苗,其中11%表示强烈反对,17%称是某程度上反对。
至于赞成强制接种疫苗的受访者的年龄组别,最高是65岁或以上,鲍曼认为这反映在疫情中年龄较大的人“感到有最大风险”。他指根据加国及国际卫生官员,现时离疫苗出现至少有一年或18个月时间,有关强制接种疫苗的争论都是“高度假设性”。
加国疫苗权威麦克唐纳(Noni MacDonald)表示,在不远的将来,政府仍不太可能强制国民接种新冠状病毒疫苗,部分原因是这涉及在全国大量的供应。她指在疫苗出现后,如何“方便及公平地”取得疫苗,比自愿或强制接种的问题更大。星岛综合报道
民調:避疫在家的加拿大兒童都在幹些啥?
(■■疫情之下,儿童在家最爱看电视打机。加通社)
根据疫查机构安格斯列特(Angus Reid Institute)发表一份最新民调报告指出,在停摆隔离抗疫措施实行期间,逾半数加国10至17岁儿童最想念是朋友。民调又录得,该年龄层儿童最普遍在家的消闲活动,就是看电视及玩游戏机。
民调机构安格斯列特于本月1日至4日,向650名本国10至17岁儿童抽样进行网上问卷调查,探讨他们在停摆隔离抗疫措施实行期间的生活状况。该批受访者为安格斯列特论坛(Angus Reid Forum)之登记会员(panelists) 的儿女,访问获得有关会员同意。
该项民调结果显示,受访儿童最普遍的感受是“无聊”,他们有多达71%均称过去数周来皆受这种心情困扰,亦有很多受访儿童(41%)说感觉“正常”(41%)及感觉“孤独”(33%)。
相对10至12岁(8%)及13至15岁(9%)两年龄层的受访儿童,有更多16至17岁的受访者(17%)均称他们感觉“愤怒”。而表示感觉“良好”者,则以10至12岁的受访儿童比例最多(41%)。
除了做学校功课外,受访儿童普遍在家消闲活动,包括看电视、电影或串流媒体(88%)、玩电子游戏(74%)、与友人通短信或通电话(65%)、浏览社交媒体(58%)、外出散步(55%)、与宠物玩耍(55%)、阅读/绘画/玩音乐等嗜好(53%)、与其他兄弟姊妹玩耍(45%)、外出消磨时间(42%)及玩桌上游戏(26%)。
3成人怕错过下学年
在隔离期间,受访儿童想念的人和事,包括与友相聚(54%)、参加课外活动(16%)、无忧无虑外出(11%)、上学(8%)、去戏院/大商场等现已关闭的地方(7%)。但有4%受访儿童却说他们没有任何想念。
虽然69%受访儿童均说他们与朋友的友谊在隔离期间维持不变,但有26%受访者却称他们与朋友的友谊转差,5%受访者则双方增进了友谊。对受访儿童来说,他们“大担忧”之事,包括错过下一学年(29%)、错过现今学年(27%)、有家人感染新冠状病毒(26%)、父母感染此病毒(22%)、父母失去工作(20%)、本人感染此病毒(15%)、家庭出现紧张气氛或起争执(12%)。
民调亦录得,逾八成受访儿童目前正透过学校老师网上授课方式学习。他们当中有75%表示可跟得上,但25%则说正在落后。而他们大部份对网上授课均表示不喜欢(57%)或没有积极性(60%)。
民调也发现,假如下月可回校上课,有38%受访儿童均表示“无所谓”(its okay) ,36%谓他们对此感到期待,26%称并不期待。
民調各國抗疫滿意率 中國85分排第一
两间研究公司新加坡黑匣子与法国托伦纳6日联合发表报告,调查23个地方民众对所属地区抗疫表现的评分,包括对政府的评分。结果中国大陆以整体85分排第一。
这个调查在4月3日至4月19日展开,调查对象包括来自全球23个地区的1.25万位民众,研究设有四项关键指标的评分,包括“政治”、“企业”、“社会”和“媒体”,其中政治意为对政治领导的评分,企业是指对企业领导的评分,社会指对本土社区抗疫表现的评分,媒体则指对传媒是否尽责报道的评分。
报告指,受访者普遍对政府的抗疫表现不满意。在23个地方中,仅有7个地区在“政治”的得分上超过50分(满分为100分)。分数取决于给予高评价的民众比例,以50分为例,即有50%的受访民众对政治领导的抗疫表现给予高分评价。
在排行榜中,中国民众对所属地方的抗疫表现最满意,得到最高的整体85分,其中在“政治”的指标上,得分为86分。报告称,85%的中国受访者相信国家将在疫情后变得更强大。至于香港方面,整体评分为27分,在23个地方之中排行21,仅比法国(26分)与日本(16分)分高,其中政治11分、企业7分、社会19分和媒体71分。
黑匣子公司创办人布莱克分析称,“对于榜单上的很多国家而言,这场疫情大流行是史无前例的,政府仍然在逐渐接受这场没有准备的危机,作为结果,政府的公信力受挫。”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7日则在Twitter表示,“中国人拥有评价中国政府的最终话语权,除了在武汉疫情爆发早期的错误,中国人对政府整体表现高度满意。美国政府能力匮乏,像镜子一样映衬出中国政府值得信赖。”
居家抗疫法國人平均胖5斤 你胖了多少?
据法国《巴黎人报》报道,有调查机构对3045名18岁及以上法国民众展开一项调查,结果发现由于运动量减少,速冻食品及零食橱柜触手可及,自3月17日居家隔离政策实施以来,法国人一上秤发现重了5斤。
调查显示,居家期间42%的法国人饮用开胃酒更加频繁,20%的人多吃了巧克力,57%的人承认在穿衣服时感到了“紧绷”。其中,增重最多的两类人为巴黎地区的女性和乡下的男性。此外,家庭成员多的人群增重也更为明显,64%的四口(或更多)之家成员体重有所增加,而独居者体重上升比例略低,为53%。调查还意外发现,运动并不总能阻止增重:有锻炼习惯的人在禁足期间坚持运动,但是平均体重仍有所增加。调查显示,只有29%的最刻苦的法国人在此期间实现了瘦身。来跟我说说,疫情期间你胖了吗? (三联生活周刊微博,图片来源网络)
民調:商鋪雖重開 近四成拿大人會減少非必要花費
(■■最新民调显示,当商铺重开后,近四成加人将减少非必要花费。星报资料图片)
根据民意调查公司纳诺斯(Nanos Research)刚发表一份最新民调报告显示,近四成加拿大人表示,当官方放宽新型冠状病毒抗疫限制、商店得以重开后,他们会比过去花用更少金钱在非必要的产品和服务上,各省省民中以魁省减少非必要花费的比例最高。
纳诺斯受彭博新闻(Bloomberg News)委托,于上月25日至27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以电话和网上问卷方式访问了1,049名18岁以上的加国民众,查询他们在抗疫限制获放宽、店铺和商业可重开后的非必要消费意愿,例如去餐馆用膳、购买新衣服、往外旅游或到娱乐场所消遣等。
民调显示,36.4%受访国民坦言与过去相比,他们预料会花费更少的金钱在非必要的产品和服务;5.6%受访民众则称他们在非必要的产品和服务之消费,将会较以往更多;54.1%受访人士就谓他们的非必要消费将与过去水平看齐;另有3.9%受访者说他们不肯定答案。
年龄层愈高愈将减少花费
以省份地区分析,店铺和商业可重开后,各省民众非必要开支减少的比例,均是远大于开支增加的比例。民调发现,有最多民众减少非必要消费的省份是魁省(41.1%),其次是安省(38.7%)、大西洋省份(34.2%)、草原省份(32.8%)及卑诗省(27.8%)。
在性别及年龄因素方面,表明今后将减少非必要消费的受访者当中,男性比例(37.3%)微多于女性比例(35.6%)。
此外,在55岁或以上的受访民众之中,就有最多人表示今后会削减非必要消费,这比例高达37.8%。其次是35至54岁年龄层的受访者(36.3%),以及18至34岁年龄层的受访者(34.5%)。
消费者支出上月下旬降17%
另一方面,根据加拿大皇家银行(RBC)于本周一(4日)发表本国消费者开支数据显示,上月下旬消费者支出仍处于受重创状态。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前比较,消费者支出上月下旬降低了17%,但比今年3月底急跌30%稍有缓和。
在建筑材料、家电和家具店方面的支出推动下,上月下旬家居用品和服务的开支已攀升至疫情爆发前水平。电脑软件的开支依然强劲,随意消费的项目如购买服装,此类开支则略有增加。
消费者在汽车和天然气的开支,上月下旬同有上升,这可能反映了天然气价格从疫情爆发后的低点回升。本地和国际旅行的支出仍跌逾80%。
受限聚措施影响,国民在家庭娱乐需求持续,购买书籍、音乐和其他商品,以及有线电视和串流服务等消费开支,在上月下旬均处于强劲水平。由于大多数国民目前均是在家用膳,上月下旬食品杂货的消费维持强稳,在餐馆的支出则仍下降超过50%。但随着消费者开始使用外卖送餐服务,他们在餐馆的支出近期已有回升。星岛记者报道
民調:6成加拿大人外出不戴口罩手套
(■■民调发现近6成国民外出时未戴口罩或手套。图为魁省义工向途人派发口罩。 加通社)
根据民意调查公司纳诺斯(Nanos Research)昨天发表最新民调数据显示,接近6成的加拿大人表示现在他们离家外出时未戴口罩或手套。民调又录得,约63%国民称在新冠病毒疫情过后,他们对个人接触会更加谨慎,以避免生病。
纳诺斯受《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委托,于上月25日至27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以电话和网上问卷方式访问了1,049名18岁或以上的加国民众,查询他们对个人有关预防感染新冠病毒的看法。
民调结果显示,57.1%受访者坦言他们离家外出时是没有戴口罩或手套,18.5%有戴口罩,10%有戴手套,14.4%称有戴口罩和手套。
疫后个人接触趋于小心
若以省份地区分析,离家外出时不戴口罩或手套的民众以魁省最多。来自该省的受访者当中,有多达69.8%表示不戴口罩或手套。其次是卑诗省(60.6%)、草原省份(58.2%)、大西洋省份(58%)及安省(47.6%)。
在性别及年龄因素方面,离家外出时不戴口罩或手套的民众,男性比例(60.8%)多于女性(53.6%)。而在35至54岁年龄层的受访者之中,不戴口罩或手套的比例就占最高,多达60.6%。其次便是18至34岁年龄层的受访者(59.5%),以及55岁或以上的受访者(52.4%)。
民调亦发现,多达89.3%受访国民表示他们对自我隔离应对得很好或较好,仅8.9%说他们在这方面应对差劲或较差,1.7%称他们并无自我隔离,另有0.1%答不肯定。
在外出购买食物和酒品方面,民调录得有48.7%人表示不担心或不甚担心亲身前往食品杂货店铺购物,46.3%则谓他们担心或有些担心,4.9%指他们没到食品杂货店铺购物,0.2%不答不肯定。
而43.4%受访者就称他们不担心或不甚担心亲身前往酒铺购酒,21.2%说有此担心,33.6%没到酒铺消费,1.8%答不肯定。
经历前所未有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大多数国人坦言,在疫情结束后,他们对个人接触将会更加谨慎,以避免生病。
民调数据反映,多达63.3受访者称疫情过后他们对个人接触会更小心,18.3%将恢复与别人接触的正常习惯,例如问候交往时握手,14.8%说他们在公共场合向来避免有个人接触,另有3.5%答不肯定。
民調:8成小商戶有信心疫情過後恢復生意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的一项调查发现,全国有超过8成(81%)小商户的生意,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打击,当中并且有超过3成担心生意挨不到明年。不过,该项调查结果也发现,有近8成(76%)小企对前景抱乐观态度,有信心危机过后的较长时间可以恢复。
调查显示,有54%小商户的生意下跌,另外有28%被迫暂时歇业。为因应疫情的冲击,有34%店铺削减开支,有29%以积蓄填补,有25%裁员,有15%靠贷款。有29%商家认为,需要1、2年时间才能够恢复疫情前的景况。
帝银高级行政副总裁Laura Dottori-Attanasio指出,调查明显看到商户,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有增长,但关键在于如何让企业度过现时的难关等待复苏。
现金流及生意额是最大困难
调查发现,现金流(cash flow)和生意额是店铺当前最大的困难;有52%商户的营业额下降,有21%担心无法支付员工薪酬。有52%东主试图减轻债务,有44%希望借贷应付营运开支,有39%则寻求资金管理途径。有60%雇主希望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多帮助,有51%则希望利用这次危机,学习新技能以扩展业务。
面对疫情危机,有45%店铺趁势开拓客源,不过有74%现阶段无法提供网上销售或服务。有26%设有网购业务,当中有30%的生意额增加,有25%则没有改变。
帝银指出,商户首先要检讨未收款项、锁死的投资、生意上的投资、库存和其他包括政府援助等可动用资金,扣除货款、人工和租金等开支后,才可以知悉是否需要贷款或注资。然后分析未来一段时间的生意额,以确定资金流和财务需要。再设法以延缓还款、出售库存和申请政府补助等方式,改善资金链。星岛记者
加拿大民調:新冠疫情中40%年輕人焦慮
(■■民调显示,在18至34岁年轻人中,有40%对未来不抱希望。 加通社资料图片)
加拿大红十字会公布最新民调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接近半数的年轻人感到过多的焦虑,出现抑郁征状。专家认为,年轻人比年长一辈更为悲观,情况令人担忧。
民调由红十字会委托研究机构Leger进行,发现18至34岁年轻人中,有40%对未来不抱希望;38%认为在有需要时,未能获得即时的帮助。
建议留意身边年轻人状况
满地可大学医学系教授兼加拿大红十字会顾问希博尔(Paul Hebert)称,在过去一个月,所有年龄组别的成年人整体健康转差,在年轻一辈中更为明显,较上一代更为忧伤,抑郁及绝望。
希博尔表示,没有灵丹妙药可以医治他们,但建议家人、朋友、邻居,雇主和医护人员,要留意年轻人的状况。不要等儿女、友人或雇员的来电,要主动联络对方,了解他们的近况如何,让他们知道有人能够提供协助。
今次红十字会的研究在4月15日至20日期间进行,全国有2,200名成人完成网上问卷调查。调查是要了解在疫情对社会及心理方面带来的影响。该会在未来数月会继续这项的研究,并跟进受访者。
希博尔认为,现时处于未知的领域。如要提供适当的帮助,需要充分了解疫情的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来终止疫症传播。是次调查的其他发现还包括,国民忧虑财务情况,由疫情前的13%,升至46%;而获得食物及药物的能力,未有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