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14:34:09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科学知识

把糖倒入仇人汽車的油箱里 能不能毀掉他的汽車?

【加拿大都市网】出于某种原因,在国内外车主之间流传着一则关于糖和汽油的都市传说——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 据称,如果我们把白糖倒进别人的油箱,就足以毁掉这台运输工具。糖应该会与汽油发生反应,变成一种半固体的粘稠物质,完全堵塞油箱、油管等。 这听起来可能很棒,尤其是某人特别招人怨恨时。问题是,传说根本不是真的。 简单点说,现在的车辆有燃料过滤器。它的功能恰如其名字:过滤掉可能以某种方式进入油箱的任何碎片或杂质。因此,如果你的汽油中有小糖晶体,燃料过滤器会在它们损害发动机之前过滤掉它们。 还有一个事实是,普通的糖不溶于汽油。它们只会沉到油箱底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名研究人员早在1994年就做过实验。将糖放入汽油中,然后在离心机中旋转来验证这一都市传说。 他测量了未溶解的糖量,然后计算出有多少糖溶解在汽油中。对于15加仑的汽油来说——--超过了许多汽车的满箱容积,还不到一茶匙。若油箱不够满,有人把糖倒在里面,汽油也只能溶解这么多糖。我们只会在油箱底部看到更多未溶解的糖泥。烦人是肯定的,但不会损害发动机。 传说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开原因,或许是因为当时的燃油泵是机械的,位于油箱底部,所以如果有一大坨糖堵在那里,就会阻止燃油的流动。糖没有进入发动机,但发动机需要的汽油也没有进入。现代燃油泵是电子的,但它们也有可能被糖球所阻挡。当然,在这两种情况下,清理油箱就足以解决问题。 那么,如果在汽油里加入什么,才会造成威胁?水。 请记住,如果大量的水倒灌入油箱,汽油会浮在水上。水进入发动机,如果汽缸里燃料不足,就无法燃烧。但即便如此,发动机也不至于溺死。燃料处理剂用化学方法清除水分,可使发动机恢复活力。(煎蛋,图片来源pixabay)

我們不愛看電視了?開機率從70%降到30%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看电视的欲望逐渐下降。如今的很多年轻人可能无法想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台黑白电视将会是何等的骄傲,它既代表着一个家庭的经济水平,同时也是家庭娱乐当之无愧的C位。   根据数据显示,电视机的日均开机率已经由五年前的70%下降到了如今的不足30%,因为人们更青睐于通过手机、平板等设备观看视频和社交活动。那么面对这种看似理所当然的现状,你是否有真正的思考过,我们不爱看电视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弹幕”不重要,但有“发言权”很重要   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可以归结为三个动作,那就是消费、生产、分享。其中看电视就是一个完全被动的消费行为。有数据显示,美国人一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2000亿个小时,而这几乎是2000个维基百科项目一年所需要的时间。   当然类比到全世界都大抵如此,因为电视的诞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让无数人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还可以进入与现实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世界,让人沉迷是必然。但是当长期的消费了大量影视作品之后,人们会发现自己并不满足于此,因为生产和分享这两个需求并没有实现。   B站作为如今在网络爆火的视频网站,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屏幕上飞过的一条条“弹幕”,这个功能可以让每个人观看视频时都可以拿出键盘发表自己的理解,并且一旦自己的弹幕引起了共鸣还会引起网友的模仿,成为一个网络热词,比如“爷青结”“23333”等。而拥有着无数弹幕的影视剧也成为了二次创作后的新作品,每个发言的观众都参与了其内容的生产过程。如今,弹幕也不再是B站的专属,各大主流视频平台纷纷加入,以此来吸引用户。   但是让人离开电视的原因不应该归结于“弹幕”这项功能,因为在弹幕诞生之前人们也有交流的欲望,只是无处发泄而已。所以真正的原因是因为看电视是一个人的事情,一旦有平台或产品能赋予观众发言权,都会让电视损失一部分观众。   当业余的数量够多,专业就会陷入尴尬   当如今的媒体已经不再遵循古登堡经济理论,大量的资源会让我们难以抉择。   美国作家克莱舍基曾在书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十五世纪,当时的欧洲生产书籍的方式依靠手写,所以生产的大多数是《圣经》这种具有稳定市场的书籍,而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引进,印刷效率大大提高了,除《圣经》外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出版商需要对未知的书籍做出选择,一旦投资失误就会产生重大损失。而这种需要前期大量投资并承担风险的概念就是古登堡经济理论。   传统的电视节目或者电视剧集的创作是需要专业团队规划的,制作周期长,平均质量高,完全符合古登堡经济理论,但是同时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这样创作会有局限性。今天,类似于抖音、快手或B站等视频平台,多数作品都是由一个人独立完成,内容可以是分享生活也可以是用心的创作,关键是他们不用承担任何风险,于是大量的视频资源将我们包围了。   这种业余人士的创作与专业人士相比一定会略显粗糙,因为本质上他们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不过这并不妨碍一些喜闻乐见的内容吸引大批粉丝。而随着创作者的人数不断扩大,人们可以轻易的在不同平台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而不是坐在电视前一集一集的寻找可能适合自己的电视剧。   浮躁的社会并没留给你太多时间   最早在古埃及时期,人们就给时间下了一个定义,从此这个星球上的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于是如何有效的分配时间成为了人类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简单而言,你在其他事情上花费的时间越多,留给电视的时间就越少。   早在18世纪上半叶,一股杜松子酒的热潮席卷了伦敦和英格兰的大部分地区,导致了社会上到处都是“赤身露体”的酒鬼,而且政府屡禁不止,这是因为人们除了这种方式之外已经没有方法可以在社会变革中带来快乐。如果现在回想当初为什么电视可以散发出无穷的魅力,让人会尽量多为看电视分配时间,答案其实也是因为没有更好的娱乐方式。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短视频让我们在15秒内获得快乐,然后动动手指就可以再次重复这个过程;电脑游戏让我们在紧张刺激的战斗时还可以和队友交流完成社交;手游胜在便携,随时随地的娱乐属性让人沉迷。与这些相比,花费半天的时间观看电视得到的快感 “性价比”太低了,将每天仅有的娱乐时间分配给电视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共存”或许才是宿命   电视不能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这是肯定的。但是这就意味着电视将从时间的长河中消失吗?这是否定的。曾经的电视是家庭娱乐中当之无愧的C位,想要重新达到这样的高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现在的电视厂商们在做好了基础的视听功能之后新增了投屏功能、游戏功能、如同手机样随意下载APP的功能,这些都是为了能够与更多的娱乐设备进行互动,谋求“共存”。   其实从产品的角度,以上提到的大部分问题都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或许我们依然不会承认自己是喜欢看电视的人,但我们绝对是离不开电视的人。(中关村在线,图片来源pixabay)

為什麼把密碼設成「jK8v!ge4D」仍然不安全?

首先,请仔细看看下面两组密码。你认为破解哪组密码更简单呢?你认为哪组密码更方便记忆呢? ​jK8v!ge4D(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符号) greenelephantswithtophats(戴着礼帽的绿色大象) ​对于这个两个问题,无论从破解难度,还是记忆方便度来说,答案都是第二组密码。 然而,在各种互联网的各种平台上,我们仍然在采用看起来像第一组密码的方式来设置密码。大家都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密码设置地过于复杂,不方便记忆,那这个密码就不容易破解。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来聊聊这个话题。 用密码设置规则来迫使你设置密码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前端开发者应该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帮助,让用户设置并输入一个从传统意义上来讲非常安全的密码。它至少应该包含8位字符,其中还包括大小写字母、一个数字,如果还没有安全感的话,甚至还可以加入感叹号等特殊符号。 基于此,“jK8v!ge4D”通常都会被视作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密码典范。毫不夸张地说,在绝大多数的互联网平台上,平台都会要求你按照这种模式来设置密码,因此,你可能就会认为,这种组合的密码就是非常安全的密码。 然而,这种组合的密码并不安全。它反而是非常愚笨的密码设置方式,是一个极容易被破解的密码。 首先,这种密码设置方式,会增加用户记忆密码的复杂程度。他们很有可能无法记住自己设置的密码,从而“另辟蹊径”,在笔记本或者其它地方把这个密码记录并保存下来,而这种方式就很容易被他人“破解”。 其次,由于大多数密码都采取这样的密码设置组合,就复杂性而言,已经是其心目中的复杂密码了。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们可能会在各种平台和设备上都采用相同的密码。 如果某个平台的数据库遭到攻击,那你可能会暴露所有平台和设备上相同的密码。这么说来就相当可怕了,而实际上,真实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可怕。 因此,我个人建议,对于不同的平台,还是要设置不同的密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大多数用户在各个平台上都有大量的账户。如果设置不同的密码,怎么才能记住所有的密码呢?一些超级用户可能会使用密码工具,来帮助其生成并管理密码,但一般用户基本上都没有这么做。 破解密码需要多久? 我们先看看“gtypohgt”这个密码。它由八个随意的字母符号组成,全部都是小写字母。对于这种密码,要破解它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如果把其中某几个字符换成数字,比如“g9ypo3gt”,那破解时间至少就需要一个小时了。如果再把其中的小写字母换成大写字母,比如“g9YPo3gT”,那可能需要几天才能破解成功。另外,如果你再往里面添加一个特殊字符,比如“g9Y!o3gT”,那可能破解这个密码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g9Y!o3gT”这个密码设置组合,就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安全密码。这样的密码设置,很难被他人猜到,也完全不属于常规设置密码。要破解这样的密码,的确需要一定的时间。但问题在于,这样的密码设置,会直接增加用户的记忆难度。 然后,我们再看另一组密码“greenelephantswithtophats(戴着礼帽的绿色大象)”。这组密码包括24个小写字母,没有数字、随机字母和特殊字符。虽然你会认为这样的密码设置非常简单,但要想破解这样的密码,可能需要至少上百万年时间。 所以,只要你在密码组合中增加一个字符,破解这个密码的难度实际上是在呈几何数增长。前述24个字符的密码,并不像一般的“666888”“elephant(大象)”等常用的密码,而且也很难让人猜测。 这才是安全的密码 因此,我建议,设置密码,最好就让这个密码变成一个故事。比如,在设置Facebook账号的密码时,你可以使用“afaceforabookbutapizzaforahorse(书有一张脸,但马有一个披萨)”。总之,最好通过视觉呈现的方式来设置你的密码。 我们的记忆强项,反而就是在这些特殊内容的记忆方面。突然之间,你的密码就非常强大了,而且不仅记忆方便,而且还可以避免过于重复。此外,即便是跟你关系密切的人,恐怕也很难去猜测这些密码。 日常谈话中,你肯定很少会提到乌龟吧?那你是否见到过紫色的乌龟呢?肯定没有吧。那么,不妨尝试下,在脑海中视觉呈现一只紫色的乌龟。然后你就可以这样设置一串密码:“ioncesawapurpleturtleiswear(我发誓我曾经见过一只紫色乌龟)”。要破解这样的密码,至少需要上百万年的时间,甚至连跟你睡在一张床上的伴侣都可能猜不到。 从视觉化效果方面来讲,以下这些密码都非常容易呈现出来。 ​flyingcarsthatcannotflyarenotflying:如果不会飞的汽车就不是飞车。 ​applesmaybegreatbutpearsarelikeheaven:苹果虽然好,但梨子却更好。 ​goatswithshoesenjoytrainsonrainydays:穿鞋的山羊喜欢在雨天搭火车。 ​总之,其他人很难猜测这些密码。 然而,可能有些网站会不允许用户这样设置密码。根据其设定的密码设置规则,这个密码中没有包含数字或大写字母、密码过长,或者处于其他非技术因素无法设置该密码。 因此,你也可以通过一些小伎俩来“骗”这个系统。比如,在任何密码字符串的最后添加“A1!”。现在,你设置的密码既有大小写字母,也有数字和特殊字符了。只要密码设置没有对字符长度有要求的,那这个密码肯定就可以设置成功。 即便你在所有的密码字符串后面都添加同样的“A1!”,但前面字符串的不同,仍然会保障该密码的安全性。无论是“ioncesawapurpleturtleiswear(我发誓我曾经见过一只紫色乌龟)”,还是“ioncesawapurpleturtleiswearA1!(我发誓我曾经见过一只紫色乌龟A1!)”,要想破解它们,都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在密码字符串的最后加上“A1!”,除了稍微有点不方便之外,没有其它弊端。 对于网站运营方而言,他们肯定不想发生任何数据泄露相关的丑闻。因此,即便可能会造成一系列麻烦,但他们只好强迫让用户设置一个相对安全的密码。 总之,在密码设置过程中,既要方便你自己记忆,同时要让别人无法破解。 当然,即便你对这样的密码设置技巧不感兴趣,那你最好千万不要设置“123456”“qwerty(顺着键盘按键随意输入几位字符)”等密码。这些密码,极度不安全,也非常容易被破解。 所以,对于这样的用户而言,我们前端开发者只好强迫你设置“jK8v!ge4D”这样的密码。 (原作者前端开发师Jacob Bergdahl,译者:俊一​,编者有删减,图片来源Pixabay)​​​

寄給特普的毒藥到底是什麼?給大家捋一捋蓖麻毒素

【加拿大都市网】据美国执法官员称,周日晚间,一名加拿大人在纽约与加拿大边境被捕,原因是怀疑他向白宫发送了一个装有毒药的信件。 这起事件虽然戏剧性,但蓖麻毒素中毒事件远不是第一次登上新闻头条。这也不是第一次有人试图将毒药邮寄给美国总统。 加拿大皇家骑警在本周的一份声明中说,他们正在与美国机构合作,此前,一封含有蓖麻毒素的信件据信是从加拿大某地寄出的,信上盖着来自蒙特利尔郊区的邮政编码。 这封寄给美国总统川普的信件在抵达白宫之前就被一个非现场的审查机构截获了。 美国联邦调查局星期天在一份声明中说,“已经逮捕了涉嫌发送一封可疑信件的个人。调查仍在进行中。” 但是蓖麻毒素到底是什么,它有多危险? 毒药 与氰化物一样,蓖麻毒素也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毒物。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说法,它存在于蓖麻豆中,任何咀嚼或吞食这些豆子的人都会受到伤害。 蓖麻豆可以安全地转化为蓖麻油,而蓖麻毒素则是其中一种废弃产物。 意外接触蓖麻毒素是非常困难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其网站上说:"制造蓖麻毒素并使用它来毒害人,需要一个 "故意的行为"。它可以是粉末、小颗粒、雾状,也可以溶于水,用途广泛,非常危险。 虽然蓖麻毒素已被实验性地用于药物中,以帮助杀死癌细胞,但它最广为人知的是它的致命特性。过量接触蓖麻毒素可导致36至72小时内死亡,具体取决于它是如何进入人体的。 虽然它不是一种瞬间的毒药,但却是一种可怕的毒药。 如果吸入蓖麻毒素,症状最早可在4小时内出现。首先会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大汗等症状。接着是肺部积水,然后是呼吸衰竭。 如果毒素是被食用,会导致呕吐、腹泻,并最终在几天内导致肝、脾和肾功能衰竭。 蓖麻毒素中毒没有解药。没有解药是一些进行恐怖主义行动的人使用它的原因。 历史 寄毒药给总统听起来像电影情节,但这种事以前就发生过。 2013年,有两起事件涉及向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寄送含有蓖麻毒素的信件,这两起事件发生在几个月内。 2013年4月,有两个信封在寄给美国官员的途中被截获,被发现里面有蓖麻毒素。一封是寄给奥巴马的,另一封是寄给密西西比州共和党参议员Roger Wicker的办公室。 第三封信寄给了密西西比州的一位法官,这位法官虽然收到了这封信,但安然无恙。 经过调查,James Everett Dutschke,一名猫王模仿者被控犯罪并逮捕,并被判处25年监禁。 2013年5月,一名女子报警称,她的丈夫曾给奥巴马和当时的纽约市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寄过含有蓖麻毒素的信件。 德克萨斯州女演员Shannon Guess Richardson后来承认在网上购买了蓖麻豆,但声称她不想伤害任何人。当局称,她曾试图将分居的丈夫牵连其中,后者已提出离婚。2014年,她被判入狱18年。 除了企图毒害总统之外,蓖麻毒素还多次出现在历史书、新闻头条或小说中。 冷战时期最引人注目的一次暗杀就有这种毒药,通过伞尖投放。Georgi Markov是一名记者,也是保加利亚当权政府的严厉批评者,他在公交车站被一名刺客刺中大腿,刺客用雨伞向马尔科夫体内注射了一小粒蓖麻毒素。没有人因他的死而受到指控。 获奖电视剧《绝命毒师》(Breaking Bad)中提到了蓖麻毒素的阴谋,该片讲述了一位科学老师开始制作冰毒的故事。 2015年,一名英国男子因试图在互联网上购买蓖麻毒素而被判处8年监禁,他声称自己只是因为看了节目而好奇。 2015年,一名P.E.I大学的学生被皇家骑警逮捕,因为在他家中发现了足够多的蓖麻豆,让当局相信他能够生产“大量”蓖麻毒素。 2017年,一名俄克拉荷马州女子被逮捕,原因是她试图在Craigslist网站上雇人给她的前夫喝掺蓖麻毒素的咖啡来杀死他。(都市网Rick编译,图片来源pixabay) (ref:https://www.ctvnews.ca/canada/what-is-ricin-and-how-dangerous-is-it-a-look-at-the-poison-sent-to-the-white-house-1.5112937)

為什麼很多人相信自己炒股能力強?

简单的答案是——我们在缺乏信息的情况下会高估自己的聪明才智。 斯德哥尔摩大学的Svenson教授早在1981年对161名美国司机进行了实验,其中99%的被测者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优于平均值,但真实水平优于平均值的人数实只有一半。 虽然这个实验争议颇多,但它的结论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炒股狂热的原因——大量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个人投资者由于信息和对金融市场理解的不足,更容易高估自己的风险控制能力,做出错误决策。 也就是说,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炒股能力,而低估股市可能带来的风险,因此对在股市赚钱有较高预期,所以大家就争先恐后入市了。 不过,虽说股民普遍自信心爆棚,但是细究起来自信心的来源却有所不同,股神们主要分为两个流派。 第一种是技术流股神。他们坚信炒股是门技术活,而自己从各种不同渠道学到的操作技术就是成为股神的最大保障。他们往往重短线操作,业余时间较多,可以全年无休盯盘,并在大盘走势线出现某种独特的形状时果断进行交易。休盘后,他们孜孜不倦收集分析各种数据,因为这些数据预示了的行情的发展——“成交量先于大盘见顶,那么牛市就会结束”、“房地产投资增加标志着牛市结束”。   一分钟学会技术分析(来自微博) 然而事实上,如果真的要做一个称职的技术股神,光看K线图似乎并不合格:罗切斯特大学教授Novy-Marx 2014年在《金融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用实证方法肯定了行星相对位置、厄尔尼诺现象、全球平均气温和曼哈顿天气对各种金融资产收益率的预测能力。根据这位教授的研究,上海本周末糟糕的天气质量预示了周一可能会是大熊市的开端。所以每天关注上海和深圳两地的天气情况对技术流股神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比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流,信息流股神们更接地气。他们像古龙小说中的绝世高手一样藏匿于市井,可能是拖着小拖车在菜市场买菜的大妈,也可能是你的某个在证券公司上班的小学同学。谈及股市时,言必称“庄家”“国家”。例如: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连我一个小老百姓都知道股市再不红,整个中国社会都有危险。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国家是不会让牛市转熊的。有国家撑腰,还有什么可怕的?”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人与人之间最单纯最朴实的信任。谈笑间,价值百亿的内部信息已经毫无保留地拱手送上。在这样的推荐下,很难让人怀疑买哪一支股票能赔,“跟着庄家买,肯定不会亏”。 各种股神的成功事迹不断鼓舞着散户,加上天天看涨的股市,使得人人都想在音乐停止之前分一杯羹。 如果你是技术流股神,千万不要瞧不上信息流股神:麻省理工大学的Banerjee教授从理论上证明了,在某些情况下,当投资者都完全理性时,使个人收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可以是忽视自己的私人信息(比如对宏观经济的悲观看法)而选择“从众”(投资股市)——这正是广大炒股大妈们采取的策略。 Banerjee教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关于理性决策者“从众”心理的论文 (大象公会,图片来源网络与图库)

能不能自己控制做夢的內容?讓我們做一個喜聞樂見的夢

你每天都有两个小时,在腾云驾雾地冒险,可你却几乎一点也不记得。那就是你的梦。 一个人平均每天晚上做五个梦;夜间平均每 60-90 分钟就会做一个梦,每个梦持续 5 至 20 分钟。如果把一生的梦加起来,一个人有整整六年都在梦中生活。 你醒来的时候,可能觉得自己没做过梦,或仅仅记得一个梦,那只是因为你把前面的几个梦忘掉了。 忘掉夜晚的梦想未必是件坏事,因为人类大部分的梦都不快乐。根据大量受访者的梦的报告,77% 的梦是负面的,梦中出现厄运的频率(41%)是好运(6%)的 7 倍,在梦中做事失败的概率也高于成功的概率。 甚至,人类的大部分噩梦都是相似的,可以跨文化地归为有限的几十种类型。比如,下面几种不太舒服的梦,绝大多数人都至少体验过其中一种: 尴尬于当众赤身裸体 亲友灾病死亡 被坏人或怪物追逐 从高处坠落摔倒 水中遇险 失火 那么,人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大部分梦都是负面的?如果可以,怎样操作它? 噩梦为什么这么多 人的睡眠周期分为轮流出现的快速眼动阶段和非快速眼动阶段,而大部分的梦都发生在快速眼动期。如果从睡眠中唤醒一个人,快速眼动期的人 80% 会报告自己正在做梦,而其他时期唤醒的人只有 40% 会发现自己在做梦。 · 在快速眼动期,人的眼球会快速来回闪动。这一时期也伴随脑电波的快速、低压波动和身体肌肉的松弛 这是因为,在快速眼动时期,大脑皮层会收到来自脑干的随机信号。脑皮层以这些信号为种子,结合做梦人白天的情绪、周遭的噪音等,编造出一个有声有色的故事,从而形成梦。 在非快速眼动期,一些其他信号也有可能引起人的梦,但非快速眼动期的梦往往更像抽象的想法,而非栩栩如生的梦境。 某种意义上,这相当于人脑在玩一个抽扑克牌讲故事的游戏。脑干相当于一个发牌员,随机地向脑皮层发出 K、Q、J、A 之类的信号牌,而脑皮层则根据发给自己的牌,来编造一些关于国王 K,王后 Q,王子 J 或路人 A 的故事。 那么,如果梦的启动种子是随机抽取的,那么好梦、恶梦和不好不坏的梦的几率应该是平均的。为什么大部分梦却都是负面的呢? 人类的逼真梦境是现实威胁的象征性模拟,可能出自一种进化上十分古老的生物防御机制。通过在梦境中模拟演习各种危险、恐惧、焦虑的场景,人可以提高自己对现实威胁的适应能力。 梦的威胁模拟理论,也得到了现实证据的支持。在对照研究中,受过战乱创伤的库尔德儿童比和平环境成长的芬兰儿童更容易做焦虑的噩梦,因为库尔德儿童的生存环境更恶劣,更容易激活那些令人不安的梦境。 · 与噩梦类似,惊悚电影通过虚拟极度危险紧张的场景,为观众带来刺激和爽感 那么,这些恐惧、焦虑的噩梦为什么会集中在快速眼动这一阶段发生呢? 这可能是因为,人类是在这一睡眠阶段复现动物古老的「装死」本能。 学者索卡拉斯发现,快速眼动阶段,人体呈现出脑干调控,肌肉松弛瘫痪,体温调节改变等特征,而这些特征都与动物的装死反应(又名强直静止)高度一致。 ·...

電腦需要關機 手機需不需要讓它也休息一下?

有调查数据显示,成年人每天有近一半的时间消耗在数字媒体的内容上,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盯着智能手机度过的。 我们在互联网上冲浪,花大量的时间下载应用程序,浏览新闻,和朋友聊天互动。但是,大部分人的手机从来不关机,勤劳的7*24小时工作。 考虑到作为智能手机的“老大哥”电脑却要经常关机,我们是否也应该要经常关闭自己的手机让它休息休息呢?要多久关闭一次,一次关闭多久合适呢? 在讨论我们要不要关闭智能手机前,我们先来讨论下电脑为什么需要经常关机。 电脑关机的原因:省电 如果你有一台电脑,当你在离开电脑时,你肯定会将其关机;如果你已经参加工作,也没有一家公司会允许你晚上下班不关机就回家。 其实电脑需要关机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省电,当电脑开着的时候,它会不停耗电,即使是节能的睡眠模式也会消耗大量的电能,而耗电等于花钱。 许多有经验的人购买笔记本电脑都会考虑耗电量这个指标,因为电脑的耗电量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甚至一年的耗电量就超过电脑本身的价格。 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的耗电量就比电脑少的多,智能手机在待机的时候还是非常节能的,只有在运行程序时才耗电。 智能手机电池损耗 但是,这些移动设备也有自己的“缺点”,那就是电池损耗,不过关闭智能手机并不一定有助于减少电池损耗。 智能手机电池的寿命是有限的,这取决于我们的使用频率。一般来说,智能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在300到500次之间充满电到完全放电的循环。 比如,苹果声称他们的手机可以运行400次循环,之后电池只能达到80%的容量,但是用过苹果的都知道这只是他们自己的说法而已,实际情况比这糟糕的多,十个苹果九个电池坏掉。 这里所说的一个循环并不是只有完全耗完电量的情况下充电到100%算一次循环,而是剩下电量不多的情况下充电就算一次循环。而如果电池电量下降50%就开始充电,这只是半个周期。 另外,晚上关掉手机并不能保护电池,因为你本身不太可能在那个时间段使用手机,换句话说,那个时间段本身对电池的损耗就很小。 你身边的朋友可能告诉你说,关闭手机可以清除“挂”在内存中,消耗掉电池并吞噬手机上的空间应用程序。 一般来说,重启计算机确实会中断正在运行的后台进程,或者清除内存,这些内存会耗尽你的系统资源,而这些资源既适用于个人电脑,也适用于智能手机。 但是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苹果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都非常擅长在软件层面上隔离这些问题。 因此,停止应用程序与重启设备有一样的功效,自然没必要刻意去关机了。 另外,90%的流氓软件会以某种方式自动写入手机,当你关机并重启时,流氓软件就会自动重新启动,所以这不是关机能解决的问题。 最后 没有必要经常去关闭手机,因为使用手机只是对手机电池的损耗,而关机对电池损耗基本没有帮助。 但是,建议定期让你的智能手机电量耗尽,因为所有电池供电的设备都有用来校准电池的计数器,这可以让设备知道电池的实际使用时间。如果你每隔一段时间就将电池电量降至零,这会让你的电池电量更准确。 但是这个时间是一年一次就够了,所以,关闭手机是一年一次,而不是一周一次。(怪罗科普,图片来源

啄木鳥迷思:為什麼不會腦震蕩?到底是益鳥還是害鳥?

啄木鸟一直被认为是“森林的安全卫士”,因为它总喜欢把脸往树上撞,它这么做是为了用嘴啄开树皮,并用带刺的舌头来捕捉隐藏在树皮深处的昆虫。 啄木鸟是真正的技艺大师,兢兢业业,每天敲击树木的次数可达500-600次,而且由于特殊的身体比例,它啄木头的力量可达地球引力的1000倍。 相比之下,20世纪50年代人类飞行中最大生存者经受的力量,只有重力的46倍。 如此高频的撞击行为,为什么啄木鸟不会得脑震荡呢?   舌骨减震器 在啄木鸟的解剖结构中,最不寻常的特征可能是它那不寻常的舌头,它的长度几乎是鸟喙的三倍。例如一种绿色啄木鸟,它的舌头大约有10毫米长,几乎是整个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一。 这么长的舌头有什么用呢?答案是包裹住整个头骨。 啄木鸟的舌骨由骨头和软组织组成,位于头骨后面眼睛上方的位置,固定在啄木鸟的右鼻孔里,然后环绕头骨到达嘴巴。 舌骨缠绕在头盖骨上似乎很奇怪,但对于啄木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舌头上的肌肉实际上可以帮助啄木鸟的大脑免受反复啄啄的冲击,降低了它发生严重脑损伤的几率,整个舌骨装置像一个头盔,固定住所有东西,吸收每次啄的力量,能保护头骨免受脑损伤。 啄木鸟的大脑 当大脑在颅骨内移动时,就会发生撞击伤,然而啄木鸟的大脑相对较小,它们的大脑非常紧密地包裹在头骨内,这意味着大脑在头骨内没有空间移动,就不容易受伤。 此外,在撞击损伤中,损伤程度取决于所施加的力的大小。 啄木鸟的大脑是有方向性的,就垂直树干啄,所以当它在头骨里来回移动时,大脑的一大块区域就会击中头骨。大脑的受力面积大,会比所有的力都指向大脑中的一个点造成的伤害要小。(同理参考:如果你躺在钉床上,你可能不会受伤,但是如果你踩到一颗钉子,你会很疼。) 特别设计的头骨和其他因素 啄木鸟的大脑也被一层厚厚的、盘状的海绵状骨头所包裹,骨头的这种特性有助于吸收和减少冲击力; 啄木鸟有第三个内眼睑,当它啄木时,可以防止眼球突出; 它总是以直线直接啄它的目标,可以避免任何旋转或伤害; 啄木鸟的尾巴也有助于平衡,因为它的尾羽通常是僵硬的,啄木鸟将尾羽用作舵,有助于它在啄啄的时候保持静止。 总的来说,啄木鸟的解剖结构设计得很好,因此大脑不太容易受伤。 益鸟还是害鸟 啄木鸟不都是只吃虫子的。啄木鸟啄洞的目的有三个:为了找到虫子、储存食物、筑巢繁殖(主要原因)。 害与益是从人类利益角度出发的,对自然生态系统而言其实并无这样的分别。但啄木鸟也并非都吃虫子对树木有益,北美的Pileated woodpecker 虽然也能清除对树木有害的虫子、蚂蚁等,但因为凿特别深的洞,可能会导致树木死亡。    在北美还有吸树汁的鸟,Yellow-bellied Sapsucker,把树皮凿成了这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被冠有阳光向上形象的啄木鸟,也有邪恶的一面。 啄木鸟是杂食主义,遇到什么吃什么,不挑食,会吃其他鸟类的蛋,甚至被观察到捕食其他种类的鸟类,以及一些爬行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 它有时疯狂啄,不是为了食物,而是为了“喝一杯”,在寻找液体的过程,会瞄准其他鸟的幼鸟,坚持不懈地用喙啄着幼鸟的后脑勺,直到敲开,最后把它们的脑浆吸出来。 这样的行为,你还能和之前无害的、卡通的啄木鸟联系在一起吗?(都市网Rick综合,图片来源网络)

為什麼雌蚊子要吸血 雄蚊子只吸花蜜?

有趣的问题,不过先纠正一点,那就是雌性蚊子是可以通过花蜜之类的糖分活下去的,它们之所以吸血是为了获取让虫卵成熟的蛋白质(实际上只需要吸满一次血受精卵就可以成功孵化了,雌蚊也不是一直指望着血来过活),也就是说雌雄蚊子的食谱是很大程度上重合的;还有就是雄蚊缺少可以穿透动物皮肤的口器、以及消化血液所用到的腺苷脱氨酶,尽管它们仍然可以饮用血来维生、但相对于吃花蜜而言寿命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血对于雄蚊而言是有毒的(图为喂糖和喂血的雄蚊生存曲线图,红线为糖水、蓝色是血): 另外要提的是,有三个属(巨蚊属、芋蚊属、土蚊属)的蚊子是不吸血的,甚至在有些品种的蚊子第一次繁殖成熟周期的时候是可以不吸血的,只有第二个繁殖周期(就是第二次怀孕)需要吸血。 也就是说,吸血是为了持续获得生育能力,是一种 add on value,正因为这种额外的进化优势使得吸血的蚊子在蚊子群体当中脱颖而出,变得品种多样起来。 那么,这一行为的进化途径又是什么样的呢? 研究者将同一品种的吸血蚊和非吸血蚊进行了基因表达方面的对比,发现了主要是这几个基因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如图所示,主要的基因表达差异体现在嘌呤代谢相关能力、剪接体相关基因、蛋白质水解酶表达量、丙酮酸相关代谢途径的差异,总体来说就是吸血的蚊子有着很强的消化蛋白质、DNA、RNA 相关的功能。 尽管相关的基因图谱没有完整的给出来,不过我们也可以猜想,原本是以花蜜维生的蚊子,有一些采取了“富贵险中求”策略,通过吸血来获得更多的营养并且特化了口器和消化酶等,从而在生育能力上获得了更大的进化优势,进而支配了蚊子这个群体。 (知乎日报,作者 / Kyoukai,题头图片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