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05:28:47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华人科学家

華人科學家研究阿茲海默症獲新突破 兩招教你如何預防

■■从事阿兹海默症研究已经30年的宋伟宏,指研究很有意思,但非常艰难。  图文:星岛日报记者冯瑞熊报 加拿大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下称“阿症”)首席研究员宋伟宏,联同中国专家,花近10年时间,从一个中国的病例上,发现阿症一个以前从未公布过的基因突变,从而找出治疗阿症的新靶点,为研发该病药品带来新的突破。不过,宋伟宏坦言,要制出治愈阿症药品尚有一段长路。 本身是卑诗大学(UBC)精神病学教授及该校中国高级顾问的宋伟宏,周五接受《星岛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人口老化,一般称为脑退化症的阿兹海默症越来越普遍,65岁以上的人,平均9人就有一个,到了80岁以上,发病率更达30%至50%,所以世界各地研究机构都花尽心思,希望能找出治疗该病的药品,可惜至今仍未成功。现时阿症病人所服用的药品都是15年前开发的,那只能延缓病情,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 有毒蛋白扰乱大脑神经细胞 宋伟宏指出,阿症患者的特征,是大脑出现老年斑(或称神经斑)的有毒蛋白amyloid beta,这种蛋白的出现,导致记忆有关的大脑神经细胞死亡,所以被指是大脑疾病。早前,有研究发现人体一种称为“早老素”的酶,可以抑制amyloid beta。当时科学家以为可以借此找到治疗阿症的药品,无奈其后发现早老素虽然可以抑制amyloid beta,但它同时干扰到对脑细胞发展很重要的另一种蛋白Notch,科学家在试验新药时,发现新药不仅单未能有效延缓阿症的病情,更产生不能接受的副作用,最后新药研制宣告失败。 宋伟宏说,在约10年前,他与山东大学教授孙秀莲,在一个早年患有阿症的中国家庭病例中,发现患者都有一种以前未有见过的基因突变,而这种基因突变中的早老素,跟其他早前发现其他早老素不同,不会干扰到Notch。 宋伟宏指这个发现,令科学家在研究阿症药品时,出现一个新靶点,即有机会研制一种即可以抑制amyloid beta,又不会产生副作用的药品。不过,他坦言仍不知需要多少时间,才能研制出根治阿症的药品。 该研究报告已在在英国科学杂志《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发表。 宋伟宏表示,很多人都会问他如何防御患上阿症,他也没有一个确实答案,但指市民可以循两方面去做,第一是饮食要均衡,不要偏食;第二是经常锻炼,除了身体锻炼外,智力锻炼也很重要。 他建议长者不要自我隔离,要有多些社交活动,包括与人聊天等,将有助减低患上阿症的机会。

6名華人科學家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 其中還有80後

美国国家科学院(图片来源:维基公有领域/Another Believer) 美国国家科学院近日公布新增选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其中6名华人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这6名华人科学家分别是: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生物学系教授丹扬,主要研究哺乳动物大脑的睡眠控制及大脑额叶皮层的工作机制;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学系教授傅嫈惠,其团队的工作揭示了人类睡眠调节以及人体节律的分子机制; 布朗大学工程学院教授高华健,同时也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研究领域包括纳米力学、薄膜力学、生物和生物启发材料力学等; 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系教授林海帆,其研究团队则主要研究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分子机制; 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科学教授张锋,作为“80后”科学家,张锋及其团队曾开发出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被英国《自然》杂志评选为2013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之一;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文小刚,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学研究,他首次引入“拓扑序”概念,为凝聚态物理学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1999年起,文小刚出任清华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 美国国家科学院是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机构。美国国家科学院本年度新增选84名院士和21名外籍院士,至此,美国国家科学院在职院士总数达到2382人,外籍院士484人。 来源: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