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22:39:21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生育旅游

疫情封鎖限制多 來加拿大生育旅遊數量減少

(■■所有在加拿大出生的婴儿都会自动获得加拿大公民身份。星报资料图片) 疫情导致边境封锁以及国际旅行限制,加拿大“生育旅游”(Birth Tourism)数量也有所减少。有关“生育旅游”的研究也有了更准确的数据。 据《星报》报道,最新的政府数据可以对本国“生育旅游”状况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审视。数据显示,在全球疫情危机的第一年,即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本国“非居民自费”(non-resident self-pay)新生儿的数量下降了57%,也就是从前一年的5,698人下降到2,433人。观察人士指出,来加拿大生孩子的做法是合法的,并警告说,“生育旅游”的数字常被批评者夸大,有时更多地出于种族主义原因而不是出于务实考虑。所有在加拿大出生的婴儿都会自动获得加拿大公民身份。 或印证持旅游签证走捷径 联邦自由党政府表示,对外国公民通过在加拿大分娩为子女走捷径获得公民身份的问题进行调查,但迄今为止尚未提出任何政策建议或改变。 在正常情况下,研究人员很难确定以生育为主要目的来加拿大的游客人数,因为“非居民自费”生育数据还包括在本国工作或学习期间分娩的非居民。 但是大流行的独特环境为这项研究带来了新的数据。 由于在疫情爆发之后加拿大对非必要旅客入境实施了限制措施,而对国际学生和临时外国工人则网开一面,因此该数据首次更准确地反映了来加拿大生育的人数。 联邦移民部前公民和多元文化总监葛里菲斯(Andrew Griffith)表示,这基本上证实了当没有旅游签证时,“生育旅游”会大幅下降,因为他们就是这样进来的。葛里菲斯的研究结果于周四由公共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Public Policy)公布。 根据加拿大健康讯息研究所(Canad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Information,简称CIHI)的住院分娩数据,葛里菲斯研究了过去十年在医院生育的费用由产妇自己支付的次数。 这一数字从2010年的1,863人激增至2019年的峰值5,698人,然后在去年急剧下降,而与此同时,加拿大去年签发的游客签证数量下降了95%。相比之下,国际学生人数仅下降了25%,而临时外国工人的人数实际上增加了5.5%。葛里菲斯说,现在有了更准确的数据,他估计目前“生育旅游”的比例是加拿大平均每年出生人数的1%。星岛综合报道

列市議員倡修移民法 促聯邦杜絕生育旅遊

戴嘉露将在下月初提出动议,要求列市议会致函促请联邦政府修改移民法,杜绝生育旅游。资料图片/星报资料图片 列治文市议员戴嘉露(Carol Day),将在下月3日的一个委员会会议上提出动议,要求市议会致函联邦移民部长门迪奇诺(Marco mendicino),促请他修改移民法,杜绝生育旅游(Birth Tourism)。 据资料显示,目前有接近25%在列治文医院分娩的妇女,不是本国永久居民,上一个财政年度便有458名双亲不是加拿大人的婴儿,在医院出生,他们出世后可成为本国公民。 戴嘉露的动议包括致函联邦政府,要求对本国移民法作出永久改变,结束非居民的初生婴儿自动成为加拿大公民的政策。 美已出招冀减双非婴 美国政府上周五执行新法例,如旅客入境目的是在国内分娩,便会禁止他们以游客身份进入美国。 戴嘉露早前表示,一些来加分娩的人能轻易取得加国公民身份,对于循正常途径申请移民的人不公平,联邦政府修改移民法,是制止这种生育旅游的唯一方法。 戴嘉露指出,许多国家已规定,婴孩必须在出生国家居住多年,才可获得出生证。本报综合报道   戴嘉露

生育旅遊日趨嚴重 或成卑詩選區議題

  ■分析指,生育旅游可能成为卑诗省个别选区的大选议题。加通社

不受孟晚舟事件影響 加國生育旅遊續火熱

  ■卑诗省卫生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生育旅游问题未有因加中关系紧张而有所减退。星报

列治文居民兩度請願 促禁雙非嬰自動入籍

  ■斯塔查克(右二)联同多个市民请愿反对「生育旅游」。资料图片

萬人簽名促禁雙非嬰 卑詩議員呈交眾議院

  ■今年较早时由卑诗省列市一居民发起的反对「生育旅游」请愿行动,至今收集到逾1万个签名。网上图片

華裔男子帶孩子回加拿大 孩子媽跨洋爭子勝訴

■ 此个案中的女方以生育旅游方式,于数年前在列治文诞下儿子。CTV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一个华裔女子在2015年以旅游生育方式,在列治文诞下一个儿子。儿子6个月大时带回中国,其拥有加拿大永久居民身分的父亲,去年把儿子带到加拿大,母亲声称此举未经她的同意,因此入禀卑诗最高法院,要求法庭颁令,把儿子带回中国。经过审理,法院判女方胜诉,指儿子的惯常居住地是中国。 这是一宗有关家庭问题的个案,涉及争辩的问题是要确定申请人孔曼丽(Manli Kong,译音)与答辩人宋涛(Tao Song,译音)的两岁半儿子的惯常居住地,以及两人的儿子在2017年12月,是否被答辩人不正当地从中国带走。 申请人与答辩人都是中国公民,而答辩人更拥有加拿大永久居民身分,两人没有结婚。申请人于2015年大约9月持旅游签证前来加拿大,并在同年11月9日在列治文,诞下洋名卢卡斯(Lucas)的儿子。 卢卡斯在出生后首半年,在加拿大生活。在卢卡斯6个月大时,被带返中国,主要与母亲及外祖父母居住在北京,部分时间则与父亲及男方的家人在天津生活。 男方是加拿大永久居民 申请人在中国任职电视节目主持,答辩人是商人,在中国和加拿大拥有瓶装水生意。答辩人经常来往中国与加拿大之间,至少最近几个月之前都是这样做。 去年12月13日,答辩人把儿子从中国带到加拿大。申请人声称,答辩人未经她的同意,尽管她其后同意答辩人把儿子留在加拿大,直至2018年2月,即中国农历新年过后,但是答辩人现在拒绝把儿子带回中国,申请人声称中国是儿子的惯常居住地。答辩人则声称,儿子会回到加拿大,这一直是双方的意愿,而他在申请人的同意下,于2017年12月把儿子带往加拿大,无论是明示还是默示,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儿子留在加拿大与他一起,对儿子来说都是最好的。 申请人要求法庭宣布,答辩人不正当地把儿子从中国带来温哥华;宣布中国是儿子的惯常居住地;下令答辩人根据《家庭法》,把儿子带回中国;以及答辩人因涉嫌不正当地把儿子带到温哥华,要向申请人支付相关费用等。 而答辩人则向法院提出几项要求,包括根据《家庭法》,授予他唯一的权力,作出有关儿子的决定;或者一项临时命令,他有责任根据《家庭法》讨论关于卢卡斯的所有重要事项,但最终决策权须受法院的进一步颁令。 此宗个案涉及的问题,包括在卢卡斯于2017年12月13日由中国被带到加拿大之前或之后,何处是卢卡斯的惯常居住地;在当天,卢卡斯是否被答辩人不正当地带走;以及假如卢卡斯被答辩人不正当地从中国带走,卢卡斯是否应被带返中国,并由申请人抚养。 根据《家庭法》,惯常居住地是指一个孩子最近与父母一起居住的地方,如果父母分开生活,父母根据协议、默示同意或法院命令,或与父母以外的其他人长久居住的地方。 卑诗最高法院法官迈耶(Mayer),在今年7月30日至31日及8月23日审理此宗个案,并在8月23日作出裁决,指卢卡斯在2017年12月13日,由中国被带到加拿大之前或之后,卢卡斯的惯常居住地是北京,以及根据《家庭法》,答辩人错误地把儿子由中国带到加拿大,因此下令答辩人把儿子带回中国。

雙非嬰兒 旅遊生育 誰應獲得加拿大國籍?

都市报记者 文琪 据《星岛日报》报道,目前一宗涉及“双非婴国籍”的官司在联邦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审理中,联邦政府的代表律师提交的陈词指,“国际法并没有规定所在国家必然自动给予双非婴加籍,联邦并无法律义务让这类婴儿自动拥加拿大国籍”,近日关于在本土出生的双非婴儿是否应该拥有国籍的争论再度兴起,联邦政府未来将如何面对? 加拿大目前仍然是给予在本土出生的双非婴儿自动入籍的34个国家之一。联邦政府代表律师在陈词指出,近年澳洲及英国已逐渐修改甚至停止让双非婴能自动拥有有关国家的国籍。早在2012年,当时的联邦保守党政府就意图修改法案,希望拒绝已怀孕的外国妈妈入境及剥夺双非婴自动获得加籍的权利,但现任联邦移民部长胡森(Ahmed Hussen)就认为,前朝联邦保守党政府的提议是剥夺一直把加国当作是唯一家园人士的身分,令他们变成无国籍的人士。 生育旅游是欺诈? 8月25日,联邦保守党大会投票通过一项动议(motion),要求修改《公民法》中凡是在本国出生的婴儿均能自动取得加拿大国籍的相关规定,希望禁止那些在本国出生、但父母双方均为非加拿大公民或非永久居民的“双非婴儿”自动取得加国公民身分。来自卑诗省列治文的国会议员黄陈小萍发言,对该动议表示赞成。她称“护照婴儿”(passport babies)夺走了本国系统的资源,危及加拿大母亲,人们应该为自己的孩子而做出这项改变。但这一决议并没有被列入未来保守党政府的政纲内(non-binding)。即便保守党2019年赢得联邦大选,双非婴的相关政策也不一定会做出改变。 加拿大移民部(IRCC)媒体传讯专员Remi Lariviere在接受《加拿大都市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根据“公民身分法案”(Citizenship Act),在加拿大出生的子女会自动成为加拿大公民,但外交官、领事官员或其他代表的子女或加拿大外国政府的雇员除外。“自1947年第一部加拿大公民法问世以来,就一直以根据出生地去予以公民身分。对该政策的任何修改都需要修改‘公民身分法案’”。 “生育旅游”(Birth tourism)近年来在北美越来越火热。世界各国都不乏有准母亲为了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以及美国、加拿大的福利而不远万里来到北美生产,为孩子提供更高的起点。Lariviere称“生育旅游”通常是指外国妇女在怀孕期间前往加拿大的做法,以便在加拿大分娩后,确保其子女能够获得加拿大公民身分。加拿大没有收集有关妇女进入加拿大时是否怀孕的统计数据。因此,很难评估这种现象的重要性。“ 大多伦多地区移民律师Nancy Lam在接受《加拿大都市报》记者针对双非婴问题的采访时,表示不相信有那么多的人都会这样做。“尽管如此,我也不认为这种做法应该被允许。从规管来说,这也很难。如果修改法律,也应该有一个条款说明,如果孩子在这里出生并无意留在这里,就必须有一些制衡。加拿大移民部有权质疑那些没有一个父母是加籍或永久居民的新生儿的公民权,但需要有规则的例外,而不是一个统一的禁令。也许当这些外国人申请护照时,这些问题可以在申请表上提问。” ■大多伦多地区移民律师Nancy Lam 提及这样获得国籍的做法是不是欺诈(fraud),Nancy表示,这取决于父母的目标。“如果他们的计划是留在加拿大,即使这个孩子在这里出生就能获得加拿大公民身分,要等18年,孩子才能担保父母和家人,这是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认为,如果父母以此申请成为永久居民,并最终实现,那么就不是欺诈。而如果他们的计划是获得公民身分作为‘备用’(spare),那么就算不是欺诈,至少也是不诚实的,不符合我们加拿大人想要促进的结果。” Nancy续称,目前加拿大在审批旅游签证时并没有任何问题提及申请人是否怀孕。“也许在这些外国人申请加拿大的签证时,我们可以问一些问题。例如:你是否怀孕了?如果是,几周了?如果加拿大政府不允许怀孕7-9个月的申请者到访加拿大,那么那些撒谎的申请人利用生育旅游的做法就属于欺诈,也许这些人的孩子就可以因此被剥夺公民身分的权利。当然,我相信某些群体会认为这么做是歧视。我们现在的签证申请程序不会询问这类的问题,也不需要医疗证明。或者,我认为也许未来可以有一些机制让这些人申请医疗访问签证(medicals for visitor visas),这类持有医疗访问签证的人在加拿大生的孩子就没有公民身分。就像我们现有规定也有例外,外交官的子女在加拿大出生,就没有加拿大公民身分。有一个例外,为什么不能有另一个?” Lariviere 在回应此问题时强调,根据“移民和难民保护法案”(Immigration and Refugee Protection Act),一个人不能仅因其怀孕或可在加拿大分娩而被拒绝受理(not inadmissible)。“但是,在申请暂时来加拿大时,人们始终应该诚实地阐述他们访问的目的。 提供虚假信息或文件,会被加拿大移民部被视为虚假陈述(misrepresentation)并具会产生相应的移民后果(immigration consequences)。如果某人(包括前往加拿大的准妈妈)提供虚假信息或文件,加拿大移民部将会拒绝其申请,并且该人也可能会被要求不得入加拿大境内五年。” 网上图片 政府应该管好边境 时事评论员陈勇仪在出席星岛A1中文电台(am1540)黄昏6点30分的《都市热线》节目时表示不同意保守党提出的改变。“现在加拿大的人口本来就很少,我们一直接收外面的移民来到这里。不管父母亲是不是移民、公民,婴儿诞生在这里,根据法律孩子就是加拿大人,将来为加拿大服务。这是当初为什么会设立这种规定的宗旨。我们要先服从当初的法律。” 陈勇仪认为,政府的首要把关相比事后取缔这些双非婴的公民身分更为重要。“今天我们从整个加拿大这个国家去看,有些人利用这个漏洞来生育。而今时今日我们要堵住漏洞,要改变成为什么时候不可以进来,或者根本没有机会进来这里生孩子,这些是政府应该做的事。而不是说人进来了、生完了孩子以后,小孩在这里受到不公平待遇。孩子在那边也没有国籍,这边也没有国籍,这是不应该、不公平的事情。加拿大本身接收这么多的难民、移民,而当有小孩在这块土地出生的时候,你却剥夺他的权利。这是不对的。小孩是没有权利选择自己在哪里出生的,而政府有选择权让他们的母亲进不进来。这是政府在把第一关要做好的事情。” 显然,减少欺诈和滥用在双非婴的问题上是必要的探讨,这会保持加拿大人对公民身分公平和完整性的信心。生育旅游本质上的确涉及到新生儿父母的欺诈或虚假陈述的行为。自2014年以来,关于生育旅游的报道就很多。卑诗省列治文约20%的新生儿是双非婴,列治文出生的新生儿占全省的约2%,而列治文是加拿大著名的华裔聚集区。加拿大的其他城市这样的现象近年来也有所增加,但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持。虽然加拿大移民部在努力获得相关信息,但他们似乎没有获得那些包括生育旅游的游客在内的、没有医疗保险生产婴儿的省级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差异惹民怨 根据CBC报道,在双非婴儿问题的严重性上,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的统计数据和卑诗省医院的统计数据给出了十分矛盾的结果(Conflicting statistics)。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在加拿大共有383,315名婴儿出生,其中有313名婴儿的父母是“双非居民”。也就是只有0.08%的比率。而其他来源的数据却显示出了这个问题更为普遍。卑诗省列治文医院(Richmond Hospital)2016-17年出生的双非婴儿有383人,根据医院统计显示占医院新生儿总量的17.2%。而根据温哥华沿岸卫生局(Vancouver...

加國民眾發起全國簽名抵制生育旅遊

■ 斯塔查克(右2)联合其他成员向国会请愿,要求立法限制生育旅游。 受访者提供 星岛日报记者冯瑞熊   为争取国会立法限制外国妇女到本国生育旅游(Birth Tourism),由卑诗省列治文市一批居民发起的全国签名运动,周二截止时,收集到10,930个签名,以卑诗省最多,有近8,000人(见附表)。 ■ 限制生育旅游请愿签名数 发起人斯塔查克(Kerry Starchuk)称,他们在过去4个月已经尽各种方法宣传,现在要等到9月国会重开时,由支持该项请愿的史蒂夫斯顿-列治文东选区国会议员苏立道(Joe Peschisolido)向国会提案,希望能够促使联邦政府尽快采取行动。斯塔查克周二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被问到今次收集到过万个签名,比她在2016年发动第一次网上签名为多时,她说是“比上次进了一步”,不过,她语带无奈表示:“我们已十分努力,但身在卑诗省,要接触其他省份城市如卡加利或满地可去争取签名并不容易。” 她补充说,生育旅游问题早在2009年已在满地可发生,来自尼日利亚(Nigeria)的孕妇在当地医院产子后,未有缴付医疗费用,令当时的联邦公民、移民及多元文化部长康尼(Jason Kenney)关注到生育旅游的问题。 9月国会重开将提案 斯塔查克表示,他们实际需要500个签名就可以进行请愿。她称苏立道已确认,当9月国会重开时,他会就此向国会提案,苏立道又向她表示,已跟联邦移民、难民及公民部长胡森(Ahmed Hussen),以及联邦公共安全部长古迪尔(Ralph Goodale)讨论,争取支持。 记者周二曾试图联络苏立道,但他的办公室指他正在外游,未能取得联络。不过,苏立道早前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有信心成功游说有关联邦部门修例,以遏止日益严重的生育旅游问题。2016年,斯塔查克的第一次签名运动,收集到近9,000人签名,其后由列治文中选区联邦保守党国会议员黄陈小萍向国会提案,但执政自由党当时的回应是,不会改变有关生育旅游的政策。 ■ 列治文医院近年被指成为生育旅游的“重灾区”。 资料图片 温哥华沿岸卫生局报称,在2017/2018年财政年度,共有469个非居民在列治文诞下474个婴儿,院方向她们共开出620万元发票,其中110万尚未支付。在过去4年,非居民孕妇在列治文医院共诞下1,493个婴儿,占总诞下婴儿8,493个的17.6%。  

杜絕「雙非嬰」 蘇立道表態支持網上請願

星岛日报记者沈雯洁 执政联邦自由党的史蒂夫斯顿─列治文东选区国会议员苏立道(Joe Peschisolido)周二表示,支持网上国会请愿,要求杜绝婴儿父母旅游所带来的“双非婴”现象,目前共收到601个签名。苏立道称,请愿书仅是反对“双非婴”现象作出的第一步行动。 苏立道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表示,获取加拿大国籍是珍贵且神圣的过程,所有移民加国人士都应遵守规则,然而由“生育旅游”(Birth Tourism)带来的“双非婴”现象,是对加拿大移民系统的蔑视。苏立道表示,其父母也是移民,多元文化是本地特色,然而移民应通过合法移民渠道来加拿大居住,而不是走捷径。 指生育旅游破坏加国核心价值 他说:“生育旅游是错误的移民方式,一些组织机构提供服务,让女性群体以旅游借口,来加拿大生育,导致女性成为整个过程中受害者,也影响本地医疗体系。我注意到列治文医院纪录显示,在该院内出生的双非婴中,高达20%婴儿的父母都非加国居民。” 苏立道认为,杜绝生育旅游现象是为了保护加国公民身份完整性和本地核心价值观,生育旅游形式破坏本国核心价值,并造成长期负面影响。该网上国会请愿,由列治文活跃人士斯塔查克(Kerry Starchuk)提交,截止周二,共收到601个签名。请愿主要包含三个内容,包括公开声明“双非婴”带来的不公平性和负面影响;在全国各地杜绝类似现象;联邦政府应尽快实施措施,阻止现象再度发生。 请愿将自公布日起120天内向公众开放签名,请愿书必须获得500份有效签名,再呈交给国会。双非问题是指父母非加国居民,以生育旅游方式在本地所生的婴儿,取得加国永久性居留权,并享受加拿大社会资源及福利。

黃陳小萍促自由黨政府 正視「生育旅遊」影響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有关列治文医院近年出现所谓“生育旅游”现象,一直引起社区关注,其实该市选区的国会议员也持续跟进此事,且不限于自由党国会议员,该市的联邦保守党国会议员黄陈小萍,其实是最早处理有关电子请愿事情。她在周六向《星岛日报》表示,联邦自由党政府不能漠视民意,必须正视“生育旅游”衍生的问题,以及积极处理。 黄陈小萍周六表示,2016年发动第一次网上签名反对“生育旅游”,由同样是该市居民的斯塔查克(Kerry Starchuk)所提出,“她住在我的选区,是由我黄陈小萍(Alice Wong)背书及10月19日向国会提交,有接近9,000人签名,当时已经是联邦自由党执政,并非保守党政府”。 她指出,执政自由党2016年在国会的回应是,不会改变有关“双非婴”政策,且不接纳有关电子请愿诉求,更未有就此采取任何行动。 再发起电子请愿 逾8千人已签名 而在近日,斯塔查克再度要求联邦政府遏止“生育旅游”而发起电子请愿,目前已收集签名超过8,000个。该网站是https://petitions.ourcommons.ca/en/Petition/Details?Petition=e-1527。 黄陈小萍说,自2016年至今,在列治文医院诞生的“双非婴”数目增加更多。她认为:“这问题日益严重而且影响列治文最大,联邦自由党政府不能漠视民意,必须正视问题及应该积极处理。”

胡辛無意修改《公民法》 禁止雙非嬰

■ 胡辛在温哥华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的提问。 冯瑞熊摄 星岛日报记者冯瑞熊报道 虽然有报道指温哥华沿岸卫生局官员承认有组织安排中国孕妇到本国产子,但联邦移民、难民及公民入籍部长胡辛(Ahmed Hussen),周五在温哥华拒绝回答相关问题,只透露无意修改《公民法》禁止双非婴儿取得加拿大国籍。他并强调,不会容许任何人滥用加国的制度。 正在温哥华宣传联邦政府近日正式实施《公民法》C-6号修订案的胡辛,周五出席新闻发布会时,被记者问到有卫生局官员承认有来自中国的组织安排「生育旅游」(Birth Tourism)时只表示,要进一步了解细节才能够评论,但无意修改《公民法》。他说,如果有人滥用制度,政府一定会处理。 每传媒只许问一条问题 记者会期间,本报及另一华人传媒想追问涉及“生育旅游” 及 “双非婴儿” 等问题,包括外来孕妇没有犯法,公众如何举报她们在本地产子等,胡辛以问题与移民法无关为由,拒绝作答。记者会更只容许每名传媒发问一条问题。 根据目前《公民法》,在加拿大境内出生的婴儿,不论父母是否本国公民或永久居民,都可以获得加拿大国籍。由于愈来愈多外来孕妇到本地分勉,占用本地医疗设施,以及出生婴儿可自动获得加藉,引起公众关注。 另外,被问到魁省皇家骑警涉及专门针对申请庇护穆斯林的调查问卷事件时,胡辛指事件是完全不能接受,也有违加国政府的政策。他说在事件曝光后,有关方面已停用这份问卷。 对于刚于周三起生效的加拿大《公民法》C-6号修订案,胡辛指联邦自由党政府透过《公民法》修订案,移除由上届保守党政府设下的不必要入籍障碍,今后加国永久居民申请入籍之路途将更畅顺,并且具弹性。他说联邦政府深明永久居民对加拿大所发挥的重要角色,也期望他们入籍成为公民,为本国作出贡献。 《公民法》C-6号修订案提出多项放宽规定,包括缩短入籍所需居住时间,从以往的6年内住满4年,调整为5年内住满3年;申请人也可以把成为加拿大永久居民前在加拿大居住的每一天折半计入加拿大公民申请的居住时间内;原法案规定需提供过去6年内4年的报税纪录,现调整为提供过去5年内3年的报税纪录,以证明在加拿大的居住时间;另外放宽考入籍试的年龄范围,由14岁至64岁,调整为18岁至54岁。

VCH:不歡迎旅遊生育!微信不實資訊誤導中國孕婦

■ 中国微信文章提及华人熟悉的列治文医院。网上图片  本报记者李群报道 一个以母婴会所为名称的中国社交媒体微信号,近日发布消息鼓励中国父母前来加国生“双非婴”,更指加国“政府说合规合法”,又称当局已表态不禁止任何人来加国生宝宝,只要有足够资金分娩即可。该文在中国国内流传,有市民向本报查询政府是否已经修改法例,容许非居民在加国产子。对此,联邦移民部继续呼吁公众举报涉及“双非婴”滥用移民系统的行为,并再次强调,申请加国签证须诚实申报来加。温哥华沿岸卫生局(Vancouver Coastal Health,VCH)也表示,不欢迎旅游生育行为;“双非婴”问题最严重的列治文医院,更要收孕妇抵押金及聘请追数公司代追欠款。 该母婴会所一篇题为《来加拿大生孩子吧,政府说合规合法》的文章,9月中开始在微信广传。该文指有大温英文报刊报道称,外国人在加国生孩子“是完全合法的”。该母婴会所的社交媒体微信号本月4日才注册,注册地点是上海。事实上,中国目前有大量类似机构运作。 VCH: 不欢迎旅游生育 “双非婴”指婴儿父母皆非加国公民或永久居民,因在加国出生的婴儿自动获加国国籍,有外籍孕妇所以专程来加产子,这类婴儿也称为“护照婴儿”。VCH发言人威尔逊(Gavin Wilson)明确表示,不支持生育旅游行为。 该中国社交媒体微信号提到:“随着孕妇人数的增加,新移民人数最多,但只有一家医院能提供产科服务的列治文,的确遇到了一些压力。为了给患者提供最高的医疗服务,大温地区的卫生官员正在起草新的政策,对临产的孕妇进行登记,规划医疗服务的空间,确保所有有需要的人都能得到安全的服务。” 但最脱离事实地方,该文声称:“为了提供良好的服务,双非婴比例最大的列治文医院近几年扩建了分娩中心,还特别增加了会说中文的医护人员人数,在大温地区比例最高哦。”事实上,列治文医院并没有扩建。 该微信号还指出:“列治文医院上级单位,温哥华沿岸卫生局发言人Gavin Wilson呼吁双非婴产妇,不要只把目光集中在列治文,‘大温其他地区的医院也可以提供一样的服务’。” 针对鼓励来列治文医院等VCH所属医院生“双非婴”言论,微信中提到的Wilson威尔逊回应时不予支持,他接受《星岛日报》访问时指出,列治文医院针对非居民常规产妇收取7,500元抵押金,剖腹产则缴1.3万元押金。非居民产妇也被要求支付所有住院开支,包括母亲及婴儿所需医疗护理费。因产妇所需医疗服务不一,产前、生产及产后所需费用可能不同。 卫生局聘追债公司追欠款 威尔逊表示,收取抵押金目的是确保医院能获得医疗服务收费。此外,VCH也有其他方法向访问加拿大时使用本地医疗服务的人士收取费用,包括聘请追债公司追讨欠款,包括尝试在国外追款等。 卑诗省卫生厅资料显示,2015至2016年度双非孕妇欠款达130万元,大部分来自大温。 此外,他还表示,因为孕妇产子医疗个案波动较大,产妇病房同其他医院病房情况不同。医院产房时常出现满额,有时孕妇须转往其他医院。除医疗原因转院外,因病房满额导致孕妇转院时,决定将会依据门诊医疗需求作出,而非孕妇的国籍。 另一方面,中国该微信号表示:“温哥华沿岸卫生局知道有人对生育旅游不满,但他们每年收到8,000封反馈邮件,最近并没有收到任何有关的投诉,列治文医院更是保持了疑问和投诉都为零的纪录。” 威尔逊说:“生育旅游对医院为每个孕妇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能力所造成的影响,我们表示担忧。尽管如此,我们的职责是为有需要者提供医疗服务,不论他们来自何方。列治文医院所服务的社区超过6成居民为移民。很多人在本地有第二个家,他们选择在这里而非他们主要居住地中国生孩子。” 沿岸卫生局表示,暂时未有计划增加设施,去特别照顾来自外地的孕妇。